文学五一

我在明朝开猫咖 第1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还一会儿才有人道:“猫老爷你是没上过学堂的,许是不清楚。这读书时间如此要紧,哪里会有学子愿意去给乡野村夫们授课?”
    有人开口,立刻就有人接上:“那些乡野村夫也未必会愿意学。去授课,初时还好,时日渐久,恐不会有人去。更别说学子们自己都还是学生,哪里够格给人授课?”
    “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给人授课,便是一个全面梳理自身所学的机会。诸位都是夫子,应当会有所体悟。”顾长安慢条斯理地说,“我原想着,也只是弄一个扫盲班,让百姓们学会几个字,好能与家人写写书信,无需治国之才,这也就不需要什么大人物来教。”
    几位院长不由得对视一眼:“若只是扫盲识字,学子们倒也确实能胜任。只是这……这想法虽好,可无端占用他们的时间,大抵无人能应。”
    “这也没什么难的。”顾长安道,“若是有人愿意,每周去一次,一月四回,便能来我这里领一两银子。”
    “银子?”
    “各书院里应当都有不少穷苦人家出身的学子。若他们愿意赚这笔银子,自然会有人来。”顾长安说,“这就当做……勤工俭学的助学金吧。”
    “一人一月一两银,猫老爷,你这铺子的进项,恐怕撑不起吧。”一位院长忍不住道,“你的铺子收费虽贵,但正经客人并无多少……”
    “我会出钱,自然是因为我有要求。这个扫盲识字班,只要有人旁听,教学的学子不得赶人。”顾长安笑着道,“几位院长若是不反对此时,便可回去将此时告知学子们。”
    几位院长对视一眼,全都想起了这位猫老爷最近干的事儿。
    其中一人道:“若是其他人不接受女子前来听课,又如何?”
    “谁不接受,谁自己离开。”顾长安笑道,“若不肯自己离开的,就让锦衣卫丢出去吧。”
    “这会否太……”
    “老先生,识字的机会,我给他们。是他们求我,不是我求他们。”顾长安淡定地道,“自己不尊重机会,还要剥夺别人享有机会的权利。我让人赶走,不应当么?”
    “可是锦衣卫……”
    “嗯,锦衣卫人数确实有可能不够。便一步步来吧。”顾长安打断他们的话,看向马仪道,“先从杭州府最近的村镇开始如何?先选三个地方,试行三个月。若效果良好,可再扩两个近处的村镇,试行一年。”
    马仪算是看出来了,这顾郎君早就把一切都想好了。他知会他,也真的只是知会而已。
    毕竟锦衣卫可以不听衙门的话,却完全会听顾长安的话。
    “便就这么办。”马仪点点头,“诸位院长可有意见?”
    几位书院院长摇摇头,均道:“我等回书院告知学子们,若有人愿来,便让人来府衙登记。”
    “好。麻烦诸位老先生了。”顾长安一边说,一边从袖袋里掏出几个织金的锦囊,“都是我闲来无事做的糖果,给各位老先生们甜甜嘴。”
    猫咖那很少对外发售的糖果可是声名不小。
    杭州府本就传着猫老爷亲手做的饭,吃一顿延寿一年的说法。这买不到的糖果就更加神奇了。听闻上一批拿到过糖果盒子的工匠们,对那糖果严防死守,千金不换。
    这般一想,这礼虽少,分量可一点都不轻。
    几位老院长收了礼,态度都变得更加郑重起来,纷纷拱手道:“回去定然会选最优秀的学子,来府衙做这扫盲识字的工作。”
    送走了书院院长们,锦衣卫也就来了。
    因为是顾长安开口要的信,杨指挥使格外重视,他理好情报就自己来寻了顾长安。
    “那苏州盛家的消息很好查。他们一家都是医学传家,家中不分男女,人人学医。”杨指挥使道,“其中那盛大娘闺名盛锦绣,是苏州府知名的妇科圣手。盛二娘远嫁去了云南府,又是从云南当地蛊医,极为善毒。”
    “盛三娘闺名盛锦瑟,嫁与了回春堂的少东家。那回春堂在咱们河坊街还有分号咧。”
    顾长安慢慢的听着,见他提了别的,才问:“她家老太太呢?”
    “她家老太太是精诚药堂出身的,原也是医女。养了闺女之后,一直专心专研妇科。她家中妇科方面的教育,都是那老太太在做。”杨指挥使道,“六十多岁的人了,还会出堂给人看诊。医术与精力都很好的老太太。”
    顾长安点点头,将这些事情都记下了。他才细细地看向杨指挥使:“你是锦衣卫?”
    “是的呀。”杨指挥使毫无戒心的点点头,“顾郎君竟不知么?”
    “确实不知。”顾长安道。
    他与这位熟客从来没有互通过名姓,唯有一手交木盒,一手给灵草的交情。脸是早就看熟了,姓甚名谁干什么却是全然不知的。
    他看着杨指挥使,慢慢地说:“你既是锦衣卫,你家老爷……到底是什么人?”
    第116章 【一更】长安那么聪明,你能遮掩多久。
    杨指挥使浑身一僵。
    时日太长了, 他只想着这是顾长安难得吩咐下来要去做的事,得亲力亲为的办好了,却忘了他在顾长安那里, 只是一个熟客的身份。
    这可太糟糕了。
    杨指挥使脑中飞转, 脸上却扬起了一道自在地笑:“我家老爷是京中贵人,那身份稍微有点特殊。”
    顾长安眨了眨眼, 也笑了:“那我不问了。”
    没什么好问的了。
    什么样的能才能当锦衣卫的老爷?什么样的人才能拨了一队锦衣卫在这里让他随便使唤?
    这身份戳破了, 也没什么好的。
    既然要装傻,那就都装傻到底好了。
    他掸掸衣袖站起身,道:“事既了了,我就先走了。”
    “顾郎君不去看看那青霉制取?”马仪连忙道。
    “有蒯郎君替我盯着,就不去看了。”顾长安道,“制作流程我也已经写给了给个大夫们。待青霉彻底养成, 我再来吧。”
    出了大门, 三子连忙架着马车过来了:“猫老爷, 我们回家去?”
    “先去流民安置所那边瞧瞧。”顾长安道。
    “好咧!老爷你坐稳了。”三子朗声一应,架着马就走了。
    流民安置所设在城南。
    城南多行商码头工聚居。苦劳人手中无甚余钱, 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的也都是硬抗, 抗不过去了才会咬咬牙去瞧瞧大夫。
    现下突然遇见这般规模浩大的义诊, 整个城南都动了起来。
    顾长安马车去时,就见流民安置所前几乎挤满了人。六名大夫坐在看诊的蓬中,面前是长长的队伍。衙役们拿了平时的木栅栏来分割排队的人群。
    五月的日头已然开始炽烈, 亮堂堂的高悬天上,晒得人浑身是汗。人们不住地用手扇风, 时不时就张望一下, 看看自己还要等多久。
    顾长安看了片刻, 便让三子转身回了猫咖。
    太阳渐升, 连棚里的大夫们都热得满脸通红。
    盛九娘拍了拍盛大娘的肩膀:“大姐,我替你吧?”
    “你去看看你三姐。”盛大娘说,“我这里排队的多是积劳的妇人,你妇科不如我精,去帮你三姐瞧瞧。”
    盛九娘失落地站起身,刚要去盛三娘的棚子,却见一架马车缓缓停在了一旁。一个有些眼熟的郎君跳下马车就喊:“我替猫老爷来给诸位送水了!”
    他这嗓子一嚎,盛九娘就见到排队的百姓们双眼都亮了起来。
    “三子,我们这排着队呢,怎么来拿水啊?”
    “是哦三子,我们没杯子!”
    “都不碍事。猫老爷都想到啦,大家伙安心排着,一会儿我给大家送来。”三子乐呵呵地说,“劳驾军爷来搭把手啊。”
    说话间,已经有几个衙役上前,帮着三子从马车里搬出一个大木桶。
    “就一桶子水,这怎么够啊?”盛九娘刚嘀咕一声。那大木头就被抬到了流民安置所大门的台基上。
    三子又快步跑向马车,从里面拿出一个大勺子和一列很长的白色圆柱体。
    他干惯了活,动作很麻利。将木盖一掀,把白色圆柱体放在木盖上,就开始舀水。那圆柱体抽出来,居然是一个白色的杯子!
    “大夫们今儿辛苦了,喝口水啊。”三子小跑着给六位大夫一人送了一杯。
    那桶中有冰,盛出来的水就凉凉的。
    僧袍大夫喝了一口,舒服地直笑:“还是酸酸甜甜的,小郎君,这水中加了蜂蜜否?”
    “加了加了。”他跟前排队的患者快人快语的抢答,“是猫老爷那儿的蜂蜜柠檬水哩。清凉去燥,只要十个铜板。”
    刚说完,三子就把水送到了他手上:“拿好咯。”
    那患者连忙接过,下一刻就直觉不对劲:“三子,三子!这杯子,怎么像是纸的?”
    三子头也不回地跑回台基:“就是纸杯。说是埋进土里几天就能解消啥的,哎呀反正我也不懂。这杯子是猫老爷专程选的。”
    那要是不埋进土里,岂不是能用许多天?
    那患者看着手中的杯子,小心翼翼啜饮了一口。
    这杯子他得好好存着,日后去哪儿都能有个杯子使。
    三子不知道他的想法,还在当着辛勤的小蜜蜂给人送水。连衙役们都加入了进去。
    顾长安通过万界互联看着流民安置所的情况,见秩序井然,就将注意力又放回了锅里。
    他正在尝试着给小猫咪们做水煎小羊排,那小羊排切得很薄,与其说是羊排,不如说是羊肉片。
    一片片下锅,肉里的油脂会被热气烫得流出来,再加上少许的温水,锅中的滋滋啦啦声就没断过。
    尺玉和小森林一左一右守在厨房门边上,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小煤球倔强的在猫爬架上探险。
    大猫都不陪煤球,煤球自己玩,哼!
    白七坐在吧台后的逍遥椅上,看着家里三只猫,无奈地摇了摇头。
    都是傻子,没有一个比虎虎更聪明。今天虎虎的地位也十分地稳当。
    刚感叹完,就听万界互联传出一声熟悉的猫叫声,顾长安惊喜地喊:“咪咪!”
    “小友日安啊。”昆仑乐呵呵地声音传了过来,“我们小顾谜的魂魄今日才算好全了,接下来我师兄会带着他修出一副灵身。我要去远地寻修身之药,就带小顾谜来见见你。”
    听他这样讲,顾长安连忙问:“咪咪,你感觉还好吗?”
    “咪嗷……呲……”那猫叫声突然变了个声音,它“呲”了好一会儿,渐渐地变得清晰:“呲……长……长啊!”
    那声音奶里奶气的,像一个一岁多的娃娃正在学发声。
    “是长安。”一个温润地声音传了过来。
    “长啊!”咪咪又喊。
    “安。”温润地声音耐心地教导着。
    “长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