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64君竹君婚事
    江老夫人原只是想大家一起赏灯游玩增进感情,却不料差点闹出人命来,吓得晚上回去直盯着仆妇们给竹君和林萱换好衣服,灌入姜汤后,又让江文恪替竹君诊了脉,好在竹君只是受了点风寒,呛了点水,好好调养应当没事,而林萱因自己出水以后便一直运行手脚活动气血,换衣也算快,也没什么大碍。江老夫人才舒了口气,又让跟去的仆妇们都一一扣了月银,申斥了一番。
    个别胆大的仆妇就叫起屈来:“本来那桥上栏杆这样高,哪里那么容易落水,况且几位表小姐和少爷都在一起,桥上人本来也不是许多,哪里知道眼错不见表小姐就掉下去了,然后围观的人涌过来,我们挤都挤不动,又要担心几位表小姐和哥儿被挤坏,真真是想不到的啊。”
    江老夫人沉着脸道:“若是落下水的是福哥儿或是兰姐、曦娘,只怕现在你们连叫屈的机会都没了,跟着主子出去,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要想到,牢牢盯好主子,竹君落水不说,连萱娘也是走散了表少爷他们送回来路上看到竹君落水才跳下去救人的,你们呢?主子走开也不分人跟着,表小姐掉下去你们也不知如何救人,可知你们就没有尽心,只怕自己也在贪看花灯!只扣月银已是宽慈了,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下人们这才噤声垂手下去了。
    江老夫人仍气得胸前起伏,恼道:“若是今晚出事了,我如何和姑奶奶们交代!”
    一旁廖妈妈边给她倒茶,替她顺气边道:“既是已经顺顺当当没出事,就说明江家有福,夫人也莫要着急了,其实仆妇们说的也有道理,那廊桥我们也是走过的,栏杆真不算矮,一般也想不到好好走在上头会掉下去吧。”
    江老夫人不满道:“人多的时候挤到了很难说的,那些仆妇只会狡辩,要不是萱娘奋不顾身的下去救人,只怕今夜竹君就交代了,那么冷的水,围观的人竟没一个敢下去的,萱娘可是才生过孩子的,这只怕要落下病根的!”
    廖妈妈笑道:“要不怎么说萱小姐心慈呢,只是也亏了顾家两个少爷及时叫了船过去,不然萱小姐纤纤闺质,只怕没有足够力气救人游回岸上。”
    江老夫人被提醒了,赶紧道:“明日提醒我准备厚厚两份礼过去给顾家,可真多亏了他们。”
    廖妈妈笑道:“要我说,萱小姐也是走散了被顾少爷送了回来的,只怕这冥冥中也是缘分呢。”
    江老夫人摆了摆手,面上若有所思,却是叮嘱了一番下人们细心伺候,又进去看了看仍在昏迷的竹君,又去晚梅院看了下林萱,看她没事才放心的回了福菊院,却是身体又不舒服起来,江文恪刚给林萱和方竹君开方后又盯着人煎药让人服下了,知道江老夫人不好,又忙到了福菊院替老夫人诊脉。
    一家子足闹到三更才都躺下睡觉。
    第二日,江老夫人起床便头晕眼花,只得躺了回去,又叮嘱人去给方夫人送信,又叮嘱人准备谢礼给顾家。江文恪只让她多休息,一切自己安排好。
    很快,方夫人就放下了手上一堆烦心事赶来了。竹君已是苏醒了过来,江老夫人强撑病体也过来看她,又和方夫人致歉,方夫人只感激谦辞道是竹君给老夫人添了麻烦,又说了一次当日情景后,方夫人又去看了看林萱并致谢,林萱身体虽然调养得较好,但是到底是产后没多久,到那冰冷的水里浸过,只怕要留下后患,被江文恪逼着在床上调养,又开了一堆药方让她一定要好生调养,看到方夫人来,只是谦虚的推辞,说道自己其实力气也小,还是靠顾家两位少爷雇了船过来才好。
    方夫人又马不停蹄的准备了谢礼去顾家拜访致谢,直折腾到晚间,才回到清莲院,她又去看了看竹君,她已是面色好了许多,看到嫡母进来不安的坐了起来。
    方夫人没好气地道:“回去前我千交代万交代你要谨慎小心,你却是如何?给江家添了多少麻烦,直让我赔了一天的礼。”
    竹君流泪道:“女儿也不想的,实是有人将女儿推下去的。”
    方夫人吃了一惊道:“有人推你?谁这么大胆?适才如何不说?也让你伯母去寻访一番。”
    竹君低声道:“天黑,却是没看清。”
    兰君却正好也到房前,听到,却是冷笑一番道:“我可记得姨娘可是善泳得很,姐姐如何不会游泳?只怕是故意掉下去,等着表哥奋不顾身来救你吧,谁料到却是萱表姐下去救了你,好不失算。”
    竹君面白了一白,争辩道:“天寒地冻,那水里如此寒冷,险些都要冻上了,我身上穿着棉衣,入水便吃水沉重,如何能游得动,再说了表哥身体从前十分病弱,如何能禁这样的冷水,我再不济,也不会做这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母亲若是不信女儿,女儿也无法,只求尽快回去,不敢再这里呆着了。”
    兰君只冷笑道:“焉知不是你临时起意,下了水却发现失策了呢。”
    竹君只气得面红耳赤,方夫人低声斥道:“好了都不要说了,抹黑自己姐妹做什么?一人少说一句。”
    方夫人又想了想道:“今日我去顾府答谢,却是觉得顾家两位少爷都很不错,顾家豪富,竹君若是能嫁过去,其实也不错的,以你庶女的身份,年纪又大了,此次落水,恐怕嫂子未必看得上你,不如实际点,让嫂子出面做媒,只怕做顾恺的继室,或者顾怡的正室也都不错。”
    竹君面孔一白,想到表哥的温柔体贴,到底有些不甘,却又不甘违逆嫡母,只低了头不说话。
    方夫人看她低头,知她不甘愿,想起她那姨娘从前整日无事生非,丈夫一死又急着要出去,如今这狐狸精生下的两个讨厌鬼,一个要她费心准备嫁妆嫁出去,另外一个却是要作为她儿子两看相厌还得指着他养老,心中一阵厌恶,到底想起前日嫂子刚劝过她的话,忍了忍,道:“你自己再好好想想,错过这头,那江家豪富,两个少爷也都十分年轻,长得也不差,并不辱没了你,我听说那顾家夫人早放出风声,说只要温柔细心的良家女子便好,而那顾怡少爷,也是在替顾老爷打理铺子,十分能干,将来必是有大出息的,嫁过去做正头娘子,这附近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婚事了。”
    竹君仍只是低着头不说话,方夫人十分厌烦,便起身牵着兰君的手出去不提。
    出了房门,兰君撇撇嘴道:“娘您只是惯着她,哪家的女儿婚事不是由着父母之命的,您都这样为她考虑周详了,她还只是不领情,不过是个庶女,还真把自己当成金尊玉贵的公主了不成,由得她挑三拣四!”
    方夫人抱起她来掂了掂看重了没有,又无奈苦笑道:“娘这一片苦心还不是为了你,你还这么小,过几年议亲,还得靠兄姐支撑门户,若是兄姐都不成器,你也说不到什么好人家,听娘的话,以后对他们好一些,将来娘总是要过世的,届时娘家能替你出头的,只剩下他们了。”
    兰君紧紧搂着方夫人,嚷道:“娘会长命百岁,兰君会好好孝敬你的!”
    方夫人叹了口气,直抱着她到了前边来,母女俩一同睡觉不提,兰君只咭咭哝哝的说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对曦娘用名贵的水壶、琉璃灯,又性格孤僻怪异也说了一通。方夫人听了也暗自估摸,想来大嫂和侄子对她也是真的好,却不知那林萱嫁的是什么人了。心中暗暗想了一夜,虽然舍不得江家,到底还是下了决心将竹君嫁到顾家去,第二天一早,便去寻江老夫人说了。
    “给竹君说亲到顾家?”江老夫人听了小姑说的话,沉思了一会儿,倒是欣然道:“若是能成,确实是一门好亲事,却不知是要说给顾恺还是顾怡?”
    方夫人笑道:“我们毕竟是庶女,家里也陪送不出太多的嫁妆,不敢苛求太多,若是能说给顾恺自然最好,若是不成,顾怡也是可以的,只看大嫂能不能先探探口风。”
    江老夫人却是知道自己妹子中意的是林萱做顾恺的继室,只是目前尚不明朗,也不好说开,只含糊说道:“隐约倒是听说顾家已是对顾恺继室有人选了,不过顾怡还在寻亲事,毕竟高不成低不就,他到底名分未明,只是个侄子,也不知将来如何,顾老爷又心疼他,不肯委屈了他,我先去探探口风吧,尽力而为,若是不成,您也别太在意。”
    方夫人笑道:“大嫂应下的事情,怎会不成,万一真不成,我也万万不敢怪大嫂的。”
    江老夫人过了两日,看身体转好了,便带着江文恪拜访了顾府。
    顾姨妈见她来正高兴呢,听她说到竹君的婚事,颇感意外,回忆了下那日看到的竹君,印象中也是颇为沉静大方,长得也好,身量高,腿长臀翘,看上去是个好生养的,虽是庶女,说是从小照顾弟妹的,倒有了几分中意,颇想订给顾恺,又心大心小仍念着林萱,便问道:“萱娘的夫君那边还没有消息么?”
    江老夫人知她意思,只叹道:“那孩子看上去还想等着她丈夫的消息呢,我看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有嫁人的心思的。”
    顾姨妈踌躇了一番,道:“我和我家老爷商量商量,尽快给您答复吧。”
    江老夫人也知道这毕竟是大事,便又说了些闲话,夸了顾恺、顾怡一通,顾姨妈却是叹息道:“顾怡那孩子做事一丝不错,为人太圆滑,我家老爷一直想要过继他,我却实在是怕,总觉得一个人一直不犯错,这样年幼的孩子,实在城府深了些。”
    江老夫人也不敢胡乱插嘴顾家家事,只能抚慰她一番,安慰她顾恺的身体如今日渐好了起来。顾姨妈也只得打起精神说了些家常话。
    ☆、65葭蒹葭之思
    江文恪与顾恺、顾怡二人却是在庭院里温着青梅酒,边赏梅边闲聊。
    顾恺笑道:“几年不见,你居然没在京城定下亲事,如今你家这么多表小姐,必是老夫人在给你挑媳妇儿吧。”
    江文恪脸上一红道:“不过是母亲许久没回来,想念亲人罢了。”
    顾怡也笑道:“这你也信,要说承欢膝下,我看你那干妹妹就不错,必是给你挑媳妇的,我昨晚看了,个个都是好的,也不知你看上哪一个。”
    江文恪只得扯开话题道:“还说我呢,今日过来其实就是想把方家表妹说给你们的呢。”
    顾恺愣了下道:“是那个落水的么?”
    江文恪笑道:“可不是么,人是很不错的,却不知道是说给你们哪个。”
    顾怡给他筛了杯热酒道:“应该是说给大哥的,要我说看着是比之前那姚家的嫂嫂好。”
    顾恺想起之前的妻子,面沉了沉,不说话,喝了口酒。
    江文恪看他不高兴,便只好又转移话题:“那日还得多谢了你们俩,我被挤在桥上,要不是你们及时雇了船过去,只怕两人都完了,萱妹妹才生过孩子呢,在那冷水泡久了可不得了。”
    顾恺叹道:“我们不如弱女子多矣,那天看她奋不顾身毫不迟疑的跳下去,真乃巾帼中的英雄,义薄云天。”
    江文恪笑道:“后来听萱妹妹说以为是抱着儿子的乳母落水了,才奋不顾身的。”
    顾恺道:“难怪,我看她当时十分惊惧的样子,原来误以为是至亲,即便如此,也堪称一个勇字,为母则强,信然。”
    顾怡却问:“你这位干妹妹,嫁的是什么人家?如何流落到这里了。”
    江文恪面色暗了暗,道:“嫁的一家行商的人家,姓沈的,我和她丈夫认识,后来出外行商遇上战乱,便没了消息,京城大乱,她身怀六甲,带着孩子没处可去,幸而我母亲和她一向相得,便带了一同回了唐栖。”
    顾怡点头道:“我观她行止,十分有礼斯文,倒像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听说还略通医术?”
    江文恪想起林崇舒,点头道:“她父亲亦医亦儒,师承刘青田,人物十分风流。”
    顾怡笑道:“果然是家学渊源,如今她丈夫一直没有音讯,只怕情况不好吧。”
    江文恪又叹气,心中暗想可不是已经死了,只是她不肯以寡妇身份示人,才隐藏着消息,心中那点想头又浮了起来,忍不住又喝了几杯酒。
    一时有丫鬟来报,江老夫人要走了,他们便赶紧起来,将江文恪送回花厅,又一路将他们送至大门才止步。
    顾怡暗自注意了下顾夫人的脸色,看她紧蹙眉头,心事重重的样子,便知她还没有拿定主意。
    这几年顾夫人在顾恺亲事上多方谋划,甚至连门户都不太看了,如今方竹君虽然是个庶女,门户落魄,但仍也算个乡绅之家,加上外貌品格都算是不错的,又有江老夫人保媒,为何她仍不满意?
    顾怡又揣测了一番,想到林萱,面上掠过一丝讽刺的神色,看来这个会医术,温柔贤淑的女子,只怕也在顾夫人的好媳妇候选人中吧,丈夫十之八九已死,一个温文尔雅,颇通医术,性格温顺的美貌年轻寡妇,虽然带着孩子,都还小,好处置,又是江家的干女儿,嫁妆定不会少了。
    顾怡每日替伯父打理生意,早就练就一双看人的利眼,那沈娘子,身上衣饰虽然简单,但都是舒适上好的料子,只是颜色低调而已,几样简单的钗环,都不是便宜货色,同样是银钗银手镯,却不是乡间那种简单式样,那手工精巧得很,只怕贵过银价本身,更不要说她女儿的装饰和那盏少有名贵的琉璃灯,加上身上若隐若现的优雅从容的贵气,那不是一般人家养得出来的。唐栖镇小,一般人只知道看人的金啊玉啊的打扮,哪里知道京中真正的百年贵族,那是低调收敛,讲究在细节,以气质、举止取胜的,养女儿又是极为舍得下本钱,便是俗话说的富养女儿,只看沈娘子给女儿用的都是上好之物的派头,娘家或者夫家,都绝不是普通的小门小户。
    顾怡摸了摸鼻子,笑了,顾夫人想聘沈娘子,只怕一时之间还难,但看那沈娘子对孩子的紧张样子,便知道她不会轻易改变现状,让自己的孩子陷入陌生为难的境地。但是顾恺那身子,岂是等得的?
    而这样的小娘子,又岂是一般的手段能聘到的?
    天上洋洋洒洒掉下了雪花,顾怡走回房门,拍了拍落到肩膀的雪花,面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倒要看看小爷如何施展手段,抱得娘子归。
    很快,顾姨妈亲自登门造访,给竹君插了金钗,同意聘竹君为顾恺继室。
    方夫人大喜,很快启程回乡,将竹君和兰君都带了回家,静待顾家遣媒上门。
    江老夫人也喜气洋洋,方夫人一行来辞行前,她赠了竹君和兰君不菲的礼物,还言待婚事定后,另有添妆。
    兰君和竹君走了以后,江家冷清了许多。王家三位表小姐没了玩伴,只好经常来找林萱闲聊。
    这日天气晴好,三位表小姐又来找林萱一起玩,不料林萱却与林管家出去看铺子去了,原来年过完,新铺子到底要做什么营生却是要定下来了,由于对唐栖镇不熟,江文恪自告奋勇陪着林萱一起去看铺子参谋参谋。一大早两人便禀过了江老夫人便出去了。
    含薰她们一行三人扑了个空,听说林萱和表哥一同出去了,面上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她们来了江府住了一段时间,见到江文恪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都是斯文有礼,却保持着距离,之前只觉得是表哥谦谦君子,谁料灯节看到江文恪和林萱相处却是十分融洽,面上表情明显熟稔轻松许多,女子心细,早已觉察到表哥待林萱与待自己这等表妹却是不同的,心中不免有些酸意。
    林萱和江文恪随着林管家到了铺子那儿上上下下看了一番,商铺挺宽敞,地处闹市,从前是卖布的,生意不好,店主便盘了店。江文恪笑道:“江南布匹便宜,这儿四周乡下农家多养蚕,一般农家都可自给自足,讲究一些的也上杭州府去买布匹了,生意不好做也不奇怪,妹妹却是要好好想一想做什么的好。
    林萱走了一走,看到这附近的商铺多是卖生活用品多,想必是唐栖镇居民聚集的地方,旁边店家便是镇上有名的同福永酱园,三开间店面中,置着宽宽的曲尺柜台,里头有卖酱油、糟烧酒、腐乳、什锦菜、整个店堂时时散发着郁郁的酒香和酱香……店前和店内左边通道皆铺宽阔厚重的青石板,到同福永买酱油、烧酒的人络绎不绝,不少还拖儿带女,旁边又有一群小孩儿一路追逐打闹,江文恪看林萱注目于他们,笑道:“我小时候也是常来这边挖蛐蛐的,前边便是私塾,放学后路过这里有时候要顺便替家里打点酱油、烧酒,同福永做的糟烧、腐乳很有名气,他们用酒糟酿制的糟烧酒,酒味醇厚,而且便宜,最受大家欢迎不过。”
    林萱点了点头,又回到店里,上上下下看了看,林管家道:“我想了下,在这儿开一家文房四宝店,顺便卖一些常用的启蒙书,应该可行。”
    林萱笑道:“想是能赚,只是文房四宝若不是卖高端收藏的名砚名纸等,只卖给一般居民的普通货色,利润薄,这样大的店面,倒可惜了。”
    林管家原只是想开一家店面在此给小姐做些本钱,并未打算赚什么利润,听到小姐这么说,倒是刮目相看,便谦恭道:“不知小姐可有什么好计划?”
    林萱点点头道:“不知林管家您可能找到合适的木匠和绣娘?要手巧的。”
    林管家道:“找是不难的,咱们在杭州府就有现成的家什店和成衣店,小姐要开家什店?”
    林萱沉吟道:“外边已有了,我们做低端的家具也未必比得上别人老字号,高端的又没必要,我是要开一家童子用品店。”
    江文恪听到不禁好奇问道:“愿闻其详?”
    林萱道:“唐栖镇居民众多,这儿附近又是购买生活用品必经的地方,油盐酱醋、米布药酒一应俱全,又是临河,交通方便,不如我们自己用木头、布做一些童子用的童车、童床、摇篮、童子的玩具、童子适合看的书、童衣等等,集中卖在这里,这样附近居民以后只要想买孩子的东西,便能想到我们这里来看看。”
    江文恪笑道:“唐栖镇文士荟集、崇学之风颇盛,因而家家的孩儿都送蒙学馆读书,没有哪家的孩子不读书的,对孩子教养十分重视,专卖稚子婴童的物品,倒是可行的,我看过你给曦娘做的布书,也是十分精致有用,若是能请绣娘大批量制作布书,做认字布片,应是销量不错。”
    林管家点头道:“江少爷说的有理,既如此,那店面便要按小姐的要求布置起来,货物的事情,待小姐下去给个大概的列单,我便回去召集人员赶做一批货物来,若是能成,便自产自销,只这店名还请小姐定一定。”
    林萱颔首,想了一番笑道:“我却是想不出,不如江大哥想一个。”
    江文恪沉思了一番道:“若是雅致些,可叫稚趣坊,若是通俗些,不如便叫童乐坊,简单好记。”
    林萱笑道:“童乐好,便这个吧。”
    又在店里走了一走,指道:“大门右侧放个简易的活动架子,到时候放些便宜的玩具,如风车、小球、木枪之类的,便宜又颜色明艳的,吸引小儿的注意。”
    又走进店子来,将婴童衣物、玩具、书籍、小车小床等区域大致划分了下,衣物区还要制作一批小衣架来做成成衣悬挂。考虑到古代孩子的衣物大多由家人自制,大的传小的,买成衣的可能性很小,就不作为店里的重点销售,只派人精工做一些过年过节、生日、周岁穿的礼服、首饰便好,侧重点却是要放在儿童的教育上,布书、纸书,积木、小车、布绒老虎等玩具要尽快做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