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用完午饭,刘明舒便说要去闺中休息,回了自己小楼,又屏退了众人,说嫌吵,只许在楼下休息,留了金霄在外间服侍,自己卸了钗环进了内屋只道要休息。
    进了内屋,她坐了一会儿,抚摸着自己一直放在枕头下的玉笛,这是朱允炆特意去找了来给她的,入宫之时因父亲知道是朱允炆送的,没有让她带进宫,忍不住拿起来吹了一曲,正是那日的钗头凤。
    一曲方毕,只看到窗前人影一闪,她扑到窗前,一个潇洒的身影已是穿窗而入,立在床边,青衣一袭,衣袂纷飞,她定睛一看,那人面上含笑,眼睛却暗藏痛楚,不是朱允炆是谁,忍不住直接扑上去搂着他哭起来,却又不敢放声哭,只由着汹涌泪水湿润了他的衣襟。
    朱允炆手也不知道往哪里放,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有这样亲密接触,朱允炆只觉得自己怀中芬芳柔软,那美好的女子抬起头,巴掌大的晶莹小脸上,眼圈鼻子面颊通红一片,泪水满面,无声地流得他的心都碎了。
    适才在窗外观察地形,他就已经听到她那哀伤的笛声,这么多年,他们不是兄妹,却亲如兄妹,凡事都能想到一起,纵马逐猎,排兵论阵,对弈弹琴,纵歌舞剑,诸事合拍,他再不能遇到这样合拍的一个人,仿佛就是他自己身体的另外一半一样,缺了她,他的心也仿佛从此再也不完整,每夜每夜都想起那一夜他拒绝了她,将她送入了宫中,再也不能相见,此生缘悭一面,听到她省亲的消息,他心里一动,这日他哪里都没去,果然等来了刘廌,他知道不该,但是他无法阻止自己内心的狂呼,要见她,要见她。
    他终于搂住了怀中的芬芳,那样柔软,他的身体,彷佛早就有此渴望,难堪地起了反应。
    他为了大志,清心寡欲多年,房中只用小厮伺候,一个丫鬟也无,好不容易成婚,却羞恼于徐若璠的洞若观火,多年心事彷佛赤/裸/裸坦于陌生人前,而这个陌生人以一种强悍的姿态进入了他的生活,即将取代阿纤的位置,他无法接受,于是婚后只宿于书房。
    而素了多年,血气方刚的身体,忽然得到渴望的柔软,已经耐不住的叫嚣起来,他想紧紧搂住她,理智却让他推开她,而刘明舒已经紧紧的拥抱了他,她已知人事,如何不知朱允炆身体的反应,她理智知道此时不该,但是她的脑海里头却在想,时间不多了!也许自己这一辈子只有这一次机会!她反手紧紧的抱住了朱允炆,纤手往下一探,已是隔着薄薄的衣料,牢牢得把握住那男人的象征。
    朱允炆只觉得轰的一下有血气上涌,什么理智都难以存在,刘明舒抬头望向他,哀怨地轻轻说道:“时间不多了,给我这一次。”他紧紧地拥住她,任凭她将他的衣带解开,露出宽阔而结实的胸膛,在他胸前印下一吻,他血气沸腾,紧紧搂住刘明舒,直接往床上扔去,刘明舒在床上支起身子,轻轻一扯,已是将自己的外袍扯开,两座玉山在薄衫中坦露出来,乌黑的长发披散在后,裙带也松开,刘明舒轻轻地说了句:“请君入瓮。”
    朱允炆扑了上去。
    外间守着的金霄,心惊胆战地听着里头若隐若现的声音,全身发起抖来,这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她身上开始汗流浃背,一时又怕有人来,一时又在想要不要出去叫人来,但是此时再叫人来,自己也洗不脱了!反而害了小姐!她急的掉下眼泪。
    里头却是被翻红浪,两人久别重逢,朱允炆虽是第一次,刘明舒却已是惯手,曲意奉承,导引抚摸,很快让朱允炆找到了释放的出口,紧紧地搂住了刘明舒,身体绷紧,尽数释放了这么久以来的思念。
    云收雨停,朱允炆搂着刘明舒,低声道:“不会怀孕吧。”
    刘明舒面上红潮未退,懒懒的轻抚朱允炆的肌肉,长期练武使他肌肉结实如铁,无论是力度还是爆发的激情,都比昭平帝那温温柔柔慢条斯理的行房来得更爽快,她牵着他的手摸向她的腹部肚脐处,那里散发出阵阵撩人的香气,低声道:“别担心,还记得我们从前好奇,按古书所载自制的息肌丸么?”
    朱允炆色变,道:“你用了?”
    刘明舒轻轻点点头:“入宫后一直在用,我不想怀上他的孩子,”紧紧将头埋入他的胸膛:“我只要你。”
    朱允炆心里一片感动,还是正色和她说:“那东西有麝香,用多了要伤了身子,不能再育,你回去,万万不能再用了,被人发现了也不得了,你放心,我断不会为了这些事情而怪你,你只好好的,我便安心了。”
    刘明舒眼泪又流了下来。
    朱允炆怜爱地替她擦了擦泪水,道:“我得走了,你大哥还在外边把风,这里你赶紧收拾一下,不能清洗的东西给我带走。”
    刘明舒依依不舍地搂住他亲热了一会儿,便起身,将床上弄污的丝单团了团,递给朱允炆,朱允炆穿好衣服,检查齐整后,轻轻吻了下她,便拿了被单从窗外跃走。外边等得不耐烦的刘廌赶紧带着他绕过府里的警卫悄悄的走了。
    这边金霄进来,所幸已提前备下水,揩抹干净,重新洗脸上妆,梳头穿衣,只做刚刚午睡起来,又和家人团聚一番,落泪挥别家人,摆驾回宫去不提。
    ☆、37双罗袖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晏殊《点绛唇?花信来时》
    林崇舒永远记得他刚见到阿筝的那一天,那天先生带着他至林峦深处他的草堂,风日暄妍,泉石清旷,杂树新绿,野花半开,他被先生牵着走了进去,看到了她穿着件淡绿的衫子,挽着双鬟,两颊边垂下长长的绿丝绦,弯着腰在整理花草,先生唤她阿筝,她应声抬起头来,肤光胜雪,眉目如画,双目犹似一泓清水,看到他,便微微一笑,周围的野花,仿佛都被那笑靥如花夺去了光彩,他这一生,便从此沦陷。
    那时,他不过才十岁,是先生从乱军中救回来的孤儿,阿筝小他三岁,先生说,他和阿筝,都是异星,他算不出他们的未来,因此收养了他们做徒儿。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让自己选一项来专攻,他想了许久,选了医术,他见多了乡亲们看病的艰难,自己父母皆死于战乱后的疫病,他想学医。
    阿筝学的却是占卜,他爱极她拿着水晶球敛眉沉思的样子,那一双妙目郎若星子,晶光灿烂,水晶球也比不上那眼波中的潋滟璀璨,又喜欢晚上夜观天象。
    夏夜里,她和他一起躺在茅屋顶上的观星草台上,她指着漫天的星子一一告诉他是什么星星,她煞有介事的说,女星旁有颗小星,名始影,妇女于夏至夜候而祭之,得好颜色,始影南,并肩一星,名琯朗,男子于冬至夜候而祭之,得好智慧。
    他笑道:“难怪去年夏至夜里看你不睡,原来是偷偷祭了,这般好颜色,也不知祭了多久?”
    阿筝笑倒,直将手边的书全砸向他。
    山中岁月短,他们一同去探过山中幽境取山泉水,采过草药,存过新雪,阿筝喜手植花草,她犹爱萱草花,种了一片,只说又能观赏又能入药又能做菜还能入诗的,也就这一样而已,春天萱草盛开,亭亭如玉,她立于黄花丛中,清丽之极,总让人想起人淡如菊。
    他们住在山谷内数年,先生的师母,温柔大方,照顾他们彷如亲生,他们的儿子刘琏,也随着他们一起长大。
    而他看着那双鬟小丫头渐渐长成个容光照人,亭亭玉立的少女,山谷内山容水意,皆出天然,树色泉声,都非尘境,他们几乎忘了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偶尔会不断的有山民远道而来,求医,他渐渐可以独立开方,先生微笑着赞许他,有时候他也想出外去行医,看到更多的病症,问先生为何不出谷,先生笑道:“我在等真龙恢复汉室。”
    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师傅是那样名闻天下的青田先生,直到后来陈友谅来请他出山。
    这一年夏日,先生带着他们观星,指点着天上的星辰道:“五星聚奎,天下将太平。”
    没多久,陈友谅便来了,那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浓而长的一双剑眉直飞入鬓,鼻梁高挺,双眼狭长却犹如鹰鹫之眼,神光慑人,先生一看他,便愣了一下,他听到先生喃喃自语道:“如何假龙身上却有了真龙之气?”
    先生和他畅谈了一日一夜,随后先生便带着自己和阿筝出山了。
    随军多年,陈友谅也颇为喜欢自己和阿筝,尤其惊奇于阿筝占卜十分之精准,他有一日对着先生叹道:“占星望云,紫微斗数,你这女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怕泄露天机过多,天年不永。”
    先生叹道:“此女为异星,只能顺其自然。”
    他听后有些心惊,看阿筝依然懵懵懂懂,憨然占卜,便总叫她少占卜些,阿筝总是争着一双妙目答道:“我很喜欢呀,能断未来,一一验证所算,太妙了。”
    不久陈友谅一统中原,登基为帝,先生封了诚意伯,他却只求得了一道赐婚的旨意,他和阿筝的婚礼。
    在京城完婚后不久,他们便离开了京城,实现了之前漫游五湖四海的夙愿。
    他们走了许多的地方,去海上观过日出,丹曦欲吐,海天光耀,千汇万状;去登过高峰,留连松石,日暮忘归,夜色苍茫,草深苔滑,他们共坐于悬崖之下,仰视峭壁,猿鸟路穷,中间有片石斜欹,如云出岫,缺月微升,他们对火微笑,岁月静好;他们去过雪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他们相拥取暖,白雪皑皑,天地间仿佛只有他们二人;他们去过南疆,木棉树下,有黑衣银饰深眸浓睫的女子大胆的唱着情歌,红彤彤的木棉花沉重地坠落下来,他们彼此对视而笑;他们去过大草原,原野上鲜花绽放,有男子在拉着马头琴,他们两人一骑,听着男子唱:“美丽的姑娘,我的太阳……”
    人世间的一切他都不再奢求,只求一份天长地久,彼此拥有。
    他悄悄的避孕,不肯让阿筝怀孕,虽然知道她一直渴望有个孩儿,每个月小日子来时她满脸失望,他仍硬着心背着她悄悄吃了棉籽做成的药,不是不想要他和她的孩子,实在是生孩子便是鬼门关,他再不敢想没有阿筝的生涯,陈友谅和先生说过的话沉甸甸的压在心头,他不可冒险,他要和她一同白头到老。
    他们一路游了许多年,只有先生病重时回京服侍,先生临终前,皇上来看过他,没有屏退他们。只老泪纵横道:“天命果真不可违么?善儿早逝了,如今只剩下理儿和梓儿,我该选谁?愿先生教我。”
    先生摇着头道:“臣能力有限,看不出,皇上雄才大略,自是能选出合适的继承人。”
    皇上泪流满面道:“你不知,如今看着梓儿还好,他却是个偏激之人,未来只怕会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他会一把火烧了自己和妻子……”
    先生叹道:“皇上得天宠爱,得知天机,如何还犹豫不决?”
    皇上只叹息:“命该如此,我逆天而行,却要报应到自己的子孙上。”
    先生安慰道:“皇上雄才伟略,居功甚伟,不必作此伤悲之语。”
    先生逝后,他们在京守丧守丧期间,皇上曾召阿筝入宫占卜,回来阿筝闭口不言,却不安道:“阿舒,我们早日离开京城吧。”
    他再三询问,才知道皇上是让阿筝算了下一任继承人!他不寒而栗,守丧期满,他们迅速地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江湖云游数年,却没想到,阿筝还是怀孕了。知道消息那天,她笑着落下泪来,他看她如获至宝的欣喜若狂,不敢再违逆,只得细细的为她调理,并回到了江南,定居下来。阿筝摸着水晶球,笑着告诉他:“阿舒,阿舒,我算出来了,是个女孩。”
    他也欢喜,若是个女儿,像阿筝一样,他必要以一生来为她们母女铺好路子,平平安安。
    然而,他拥有女儿的那一天,他终于还是失去了阿筝,他一生治病无数,救人无数,却救不活自己的妻子。
    临走前,阿筝牵着悲痛欲绝的他的手,道:“阿舒,好好待我们的女儿,我违了师命,给自己算过,我本就活不过今年,因此拼死还是要生下女儿,对不住,我知道你不想要孩子,但是我希望能有一个有我血缘的孩子继续陪伴你,我悄悄换掉了你常吃的那瓶药……”
    他觉得全世界都仿佛坍塌,而女儿的哭声让他勉强振作,女儿有着一双神似阿筝的眼睛,他给她起名林萱,萱草,怀母之草,忘忧草,利胸膈,安五脏,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他亲力亲为的抚养她,看着她一天天的长大,他行医都带着她,不离左右,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全世界都已经没有意义,唯有这一个爱妻留给他的女儿,是他的全部。
    一日江南周庄沈家有人疾驰而来,道有人急病需救治,当时女儿正有些不舒服,他有些不想去,却被人连女儿一同掳到了沈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