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 6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宁矩子摸完肚子里的黑账本, 顿感浑身轻松。
    他和封小弟一起进了大都护府,被引着直接进了封恺的书房。
    多日未见,暮野兄风采依旧。见面自然又是例行的商业互吹, 顺便又八卦了两句城里最近的新鲜事,宾主尽欢。
    新鲜事,自然就是让薛家名声扫地的玉膏脂, 如今定安城里开了好几家豆腐坊, 豆子的价格翻了两番。不过因为原本价格就非常便宜, 即便原材料涨价豆腐坊还是有得赚, 大不了就卖豆腐的自备豆子, 他们收个加工费。
    不得不说, 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尽的, 越是在底层挣扎的人, 越愿意抓住机会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服一些, 豆腐的做法公布了没多久, 定安城里各种豆制品就开始层出不穷。
    “如今军中也做起了豆腐。”
    封恺笑着递给宁非一杯清茶。
    “我尝了, 味道很不错, 听说常吃可以延年益寿?”
    宁非和他暮野兄对视了一眼,确定在那双黑不见底的眸子里看出了戏谑。
    玉膏脂事件最初是在定安城里爆出来的,那个行脚商人也是墨宗弟子假扮的, 定安城是封家的地盘,以暮野兄的精明, 不可能毫无觉察。
    明人不做暗事,宁锯子点点头,态度十分大方坦荡。
    “豆腐营养成分很高, 里面含有人体需要的很多元素, 的确能强身健骨, 补中益气、还可以补充因为缺乏肉食而造成的亏空,人吃了可以强壮身体。”
    “豆腐补益清热,常吃可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而且豆腐极易消化,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都能食用,尤其可防治老年人的骨松腿软,对女性也可养颜。”
    “不过凡事都有个度,豆腐也不能过度食用,也会增加身体负担。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好处大于坏处的。”
    他说得郑重,封恺也听得认真。
    定安城里遍布他的耳目,那名行脚商人第一次进城的时候封恺就知道他要搞事。
    但他没有马上动,只看了开头就不再关注,因为这事明显是冲着薛家去的,冲着薛家的聚宝盆玉膏脂,封恺也乐得在一旁看热闹。
    薛家把“玉膏脂”吹上了天,说什么是从玉中凝练出的精华,吃了就能延年益寿,哄骗得一众世家皇族都追捧求购,这股歪风已经刮了百八十年。
    但封家一直是不信的,军饷都不及时给发,封家也没那个闲钱去买仙丹长生不老。
    是以从封老爷子到封大都护,再到封恺本人,对“玉膏脂”都敬谢不敏。
    可现在非弟说豆腐好处多,在封恺心中又是不一样的情况。
    宁非没有隐瞒自己就是“玉膏脂事件”的幕后黑手,很干脆承认是坑了薛家,但也一直在强调,“豆腐”就是个好东西。
    能补充肉食不足,能强身健骨,适合老人小孩及妇人食用,最重要的,“豆腐”造价低廉,普通百姓也能承受。
    现在看,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少年。他公开“玉膏脂”的配方,并不仅仅是为了墨宗复仇出气这样简单,更是想要借此造福一方的百姓。
    至少有了豆腐坊,最近定安城及附近村镇便多了一样食物,军中也可改良伙食,给将士们贴补身体,实是大大的善事。
    更别说豆制品已经成为定安城的特产,最近朱雀大街的南北客商都在大量采购。一大早从卖豆的商户到拉豆的脚夫,再到加工豆子的作坊,全部都是一片嘈杂繁忙的场景,还有听到消息正从外地赶来的商贾,朱雀大街已经很久都没这样热闹了。
    贸易繁荣带来的是丰厚的税收。短短半月的光景,光朱雀大街的豆制品交易已经给雍西关贡献了大笔银钱,连带着周围的客栈、酒楼、车马行都赚得盆满钵盈,人人喜笑颜开。
    而这一切的源头,正站在自己的面前,认真地说着吃豆腐的好处,似乎完全不在意因他而掀起的潮翻浪滚,也不关心墨宗错失掉一个多么丰厚的财源。
    宁非真不知道么?
    不,他知道,他比谁都清楚,不然也不会让人拉着板车卖“玉膏脂”。
    他只是不在乎,或者不屑于用这样的方式赚钱。宁非可以为了买店铺而向他赊账,却能无偿放出豆腐给天下百姓,这位少年矩子的身上竟然还传承着墨宗曾经的风骨。
    想到这里,封恺的眼中隐隐燃起了黑色的火苗。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少年。
    相貌清雅,肌透骨莹,目光澄澈。
    活得太过纯粹,总是难免吸引别人的目光。
    尤其身在乱世,在泥淖中挣扎的人,会本能地想要追随那抹微光。
    如飞蛾扑火般紧紧追随,不断积累的敬慕,会逐渐发酵变质,膨胀成不可抑制的倾羡,进而独占所有。
    这种转变也许会持续很久,也许会因为某个时间忽然完成,端看天意。
    看着一无所觉的少年,男人的唇角微弯,目光一如往常般亲切随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端看天意吧。
    十月二十八,清晨。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封家兄弟和宁非就到了八里坡。
    如今的八里坡已经成了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十几个火窑日夜不停,源源不断地烧制着水泥所需的原料。
    墨宗派驻八里坡的技术组也在此驻扎,负责指导工艺,培训人员及管控品质。此次带队的是木东来。因为之前柳铁的事,木东来这次格外卖力,希望能借此一雪前耻,尽快戴罪立功。
    而封家这次派过来的匠人也都是从军户中挑出的泥瓦匠,有几组甚至之前就受封大都护的命令,暗中仿制过水泥。只是水泥这玩意看着简单,可配比和流程还是有技术含量的,几组人马始终没摸出关窍。
    这次有了木东来点拨,众人很快融会贯通,一次试制就做出了合格的成品。
    今天早上是第一批雍西关水泥受检,宁非几人赶到的时候,封大都护已经在现场抡大锤,地上碎了一地的水泥砖块。
    一见到少年矩子,封大都护立刻喜笑颜开,扔下大锤就朝着宁非的方向走。
    一边走,还一边抡起巴掌,准备慈祥地拍拍少年的肩膀,来表达一下身为长辈的亲切。
    “爹,他不结实。”
    封恺在一旁淡淡的提醒。封大都护一愣,随后便放下了蒲扇般的大手,笑得略尴尬。
    “哈哈,忘了,还以为你是我们家的小崽子。”
    他轻咳一声,试图再度捡回身为长辈的尊严。可水泥的效果超过预期,封大都护正是心花怒放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想藏都藏不住。
    “你这小子好!很好!是个好孩子!”
    大都护还是拍了拍宁非的肩膀,手劲已经刻意放到最轻。
    “咱们自己造出来的水泥,跟你给暮野送的一模一样,可见你是个讲信用的孩子,不耍滑不藏私,老子就喜欢你这样的!”
    “还有你那个火炕!可真是个好玩意!好几个老兄弟试过之后给说好,说躺在上面以前总发作的旧伤都舒服了不少,阴天下雨更是借力,这要是在外面盖上一整套,也不怕胡人半夜偷袭,起床的时候手脚都是热乎的,打他个狗娘养的混球!”
    “哈哈,老子已经让人把火炕和水泥都传去哨卡,雍西关一线所有坞堡全部翻修,争取天冷之前建完,另外也要在各关卡之间铺设水泥路,以后运粮运人都方便!”
    “他妈的朝里那些狗崽子世家还没你一个小子有用,三两下就解决了老子一件挂心事,说吧,想要什么奖励,你封大伯都给你!”
    封大都护是个爽快人,说话没那么文绉绉的讲究,也不爱搞世家讲究的风仪。现在宁非就特别对他的脾气,怎么看都比家里的狗崽子顺眼,心里不见外的结果就是拉着人念叨个没完,喷了宁锯子一头一脸的唾沫星子。
    宁锯子也不好意思擦,只能全程保持围笑。听封大都护问他要什么,少年矩子连忙摇头,推说暮野兄已经送了朱雀大街的铺面,足够足够。
    封大都护的笑容凝固了一秒。
    他虽然官至大都护,但也是拿朝中俸禄的。俸禄要交出一部分养家,虽然老妻已经去世多年,但还有两个儿子要养,花钱的地方不少。
    封家世代武将,虽然家族也有些营生进项,但都是进了公中的账面,大都护自己是没那么多私房钱的。
    他的银钱,除了买马买甲买刀这类私人花销,就是贴补在战场上伤残的将士。雍西关有段时间不打仗了,少了战利的补充,封大都护自己也没有余粮,有时候不够还要跟儿子借钱,是实打实的月光族。
    他转头看向长子,却见长子表情平静,眼神一如往常一般漫不经心,仿佛送铺子不过是件再小不过的小事。
    草!
    封大都护心中暗骂儿子不地道。
    看来以前还是借的少了!
    知道那小子有钱,但他没想到儿子手头竟然如此宽裕,一出手就是朱雀大街的铺面!
    他当年娶媳妇的时候,用私房钱给老妻贴补也就千两银票,他都觉得自己壕得了不得。现在跟儿子比,朱雀大街的铺子什么价?简直没眼看!
    可真是全家的心眼都长他一个人身上了!战利和私房都被翻了不知道多少翻,儿子都送店铺了,让他这个当爹的还怎么给?难不成要跟公中支取一笔?!
    好在宁非是个不贪心的孩子,十分真诚地拒绝了封大都护的好意。封伯晟觉得不好意思,心中倒是对墨宗和墨宗新任矩子越发高看,言说墨宗弟子以后在雍西关地界随意居住进出,若有困难,尽可找当地守军求援。
    正说着,谢老忽然找到宁非,说坞堡那边进城送货的人到了,问宁非怎么安排。
    宁锯子这才想起来,自己走之前曾经吩咐过,让人把最近一批已经成熟的肥皂、香皂、牙膏、洗发水之类的拉车送到定安城朱雀大街,准备这两天挑个黄道吉日开张售卖,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一听说墨宗的店铺要开张,封大都护感觉找到机会,立刻主动说要亲去道贺。
    于是众人便定了明日晌午,宁村作坊朱雀大街店正式开张。既然宁非有事,封家人便也不多打扰,马上差人回家报信,准备明日好好给宁非捧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