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49章 我要感谢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温暖这才走进屋给老太太针灸。
    李部长脸色凝重的紧跟在她身后。
    温暖发现,老人脸色看起来恢复的不错,少了点灰白,多了点血色。
    她看见温暖进来,双眼露出笑意。
    仿佛整个人枯木逢春般鲜活起来。
    温暖心情不错,大声问:“老人家,感觉怎么样?”
    老太太点头说:“头不疼了,后腰也舒服了。”
    温暖微笑着说:“老人家,过几天你就可以坐起来了。”
    “好,给我扎针……”
    连老人都知道,是针灸让她的病有了起色,希望对方继续给她扎针治病。
    这是听力恢复不错了?
    温暖想起几天前老人呆滞的表情,和现在的样子判若两人,心中特有成就感。
    她满意的用平时说话的语气说:“老人家,我先给你切脉,然后给你针灸。”
    这声音小了点,老人明显没听清,她不知所措的看向温暖。
    温暖微笑着把她枯干的手拉过来,手指搭在对方的寸关节上。
    老人这才明白温暖的话,皱纹碓累的脸露出释然的笑意。
    温暖切完脉以后心中有数了,继续给老人扎针。
    金针扎上以后,李部长关心的问:“暖丫头,我母亲什么时候能下床走动。”
    温暖算了算说:“再过十天就差不多。”
    李部长心中大喜,没想到困扰母亲两年多的病就要痊愈了,她老人家很快就要站起来了,这丫头确实不简单。
    “等我母亲康复了,暖丫头想要点什么?”
    温暖摇头说:“李爷爷,当初我说过,我欠你人情,把老人治好就算还了这份人情。”
    李部长正色说:“暖丫头,当初是你姑父对我说了那件事。是我们工作出现了问题,我身在其位必须为莘莘学子们伸张正义,实际上你并没有欠我什么,我还要感谢你,因为有了你,把高考中存在的毒瘤挖出来。还是你建议开学以后,组织摸底考试,把有问题的考生找出来。”
    “李部长,这些是我应该做的。”
    李部长认真的说:“我要说的是,我做的一切也是我应该做的。”
    温暖看向他,她本想把老人治好以后就不和这位大人物来往了,难道自己想错了?
    李部长继续说:“暖丫头,以后千万别把欠我人情的事挂在嘴上。治病救人收诊费天经地义,何况你勇于抵制不正之风,还提出好的建议,我只有感谢的道理。等治好我母亲的病,我会送你份礼物。”
    听到李部长的肺腑之言,温暖顿时觉得自己小肚鸡肠了。
    虽然那个叫文竹的女人不怎么样。
    李部长这人确实不错。
    可是,这几天她看到李姑姑的辛苦,她不相信对方看不见。
    而他却能视而不见,不能不让她多想。
    这位大领导家里的事都弄不明白,说的再好听,办事也未必明白。
    对这样的人还算敬而远之好。
    假如收下礼物能撇清关系,那就按他的意思办好了。
    “李爷爷,既然你这样说,那我一定收下的。”
    “这就对了。”李部长满意了。
    说话间,温暖开始行第二套针。
    这几天,温暖针灸的时候,李部长没在。
    看到她在母亲脊椎附近行针,再看温暖行针时额头冒汗。
    他感激的说:“暖丫头,辛苦你了。”
    温暖平静的说:“治病救人哪能不辛苦。”
    等两套针灸完毕,温暖胡乱擦擦脸上的汗渍,叮嘱几句告辞离开。
    李部长把温暖送出去,看到这孩子潇洒的身影离开,心里顿时难受起来。
    如果她是自家孙女,他能任由这孩子给人治病还受气吗?
    当然不能!
    将心比心自家儿媳妇做的叫什么事。
    平时自己太惯着儿媳妇了,才养成对方目中无人的张狂个性。
    有些事,他看在眼里不想说而已。
    自家闺女每天在家里辛苦,他不傻,当然知道。
    可是,为了家庭和睦,他只能让闺女受委屈。
    他只有一个儿子,还在部队上工作常年不在家。
    如果,他和儿媳妇闹分家,势必让人笑话。
    他是军人出身,知道当军人的辛苦。
    家里任何人包括自己和军人相比都应该靠后。
    这些年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才会把儿媳妇惯成高高在上瞧不起人的坏毛病,
    此刻,他终于想明白了,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活,还是分来过好。
    他清楚的记得,当初母亲脑出血就是被孙媳妇气的。
    母亲病了以后,他才发现人的生命太脆弱了。
    这两年看着母亲日渐憔悴走向死亡,他突然有种无力感。
    如今,终于看到希望,母亲很快就要治好了。
    如果母亲治好以后,再遇到什么意外,后果可想而知。
    有些事他早就应该做了。
    他脚步坚定地走进厨房,看到闺女在收拾东西。
    发现她又瘦了不少,他暗暗心疼。
    他诚恳的说:“闺女,这两年爹对不起,是我没照顾好你们母女。如果我带着你奶奶搬出去,你们母女愿意和我们一起过日子吗?”
    李姑姑傻傻地看向父亲,半天才反应过来。
    “爹,你是说我们不和嫂子一起过了?”
    李部长点头说:“本来,我想把他们母子撵出来,怕你哥伤心,还是我们搬出去吧。房子现成的,就是没有这里条件好。”
    李姑姑的眼泪顿时落下来。
    “爹,我们母女愿意。不过,还是等我奶奶病好,眼看要过年了,我哥不是明天回来探亲吗?”
    李部长冷硬的脸露出歉意,语气坚定的说:“等他回来,我和他谈谈,过完年我们就搬家。”
    他希望得到儿子的谅解,希望孩子理解自己的决定。
    为了母亲,也为了闺女,还有外甥女,这个决定没错。
    没有人能无限期纵容别人,还是快刀斩乱麻。
    至于外人怎么议论不管了,日子是自己过的。
    常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他很感谢温暖,如果没有这个小丫头走进他家。
    家里还是一潭死水,母亲注定活不久,妹妹会累死,外孙女一定会恨他,而他一定会成为孤家寡人。
    看到闺女脸上的笑意,他欣慰的笑了。
    自己早该这样做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