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苏母叹了口气,他们在农场下方的日子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难过,就是这么长时间不见儿女,有些想的慌。
    苏父附和几句,神色却是暗了暗。
    他们被下放到这边,可以说是苏父自己求仁得仁的结果,再加上提前有准备,钱和票这些都很充裕。
    而且叶连长是真不错,底下的兵约束的也都很好,这个农场里被下放的人过的都还不错,这些足以说明苏父看人确实很有一套。
    可是那些想不通看不透的就没这么舒坦了,这两年,苏父从各种渠道得知,有一些老伙计已经去了。
    他足足好几个夜晚没有合眼,战争没有带走这些老家伙的性命,倒是死在了那些蛀虫手里,苏父心痛的无以复加。
    不过这些都没让苏母知道,这会她还能安稳的坐在这窑洞里给孩子织毛衣,对比那些没了的,也算是一种福气了。
    中秋节到了,苏寒给学生们放了一天假,家家户户都飘起了肉香。
    苏寒这天清早也让陆荀杀了只大公鸡。
    陆荀走之前帮她把鸡毛褪好开好肚子,这才去了营里。
    成成起来时,锅里已经在炖着鸡肉了。
    小家伙闻着肉香跑过来,伸手要掀锅盖,苏寒赶紧制止了他。
    “妈妈,吃肉肉。”
    成成站在一旁不愿意走开。
    苏寒把他拉到方桌旁,塞了个肉包子给他,成成看到包子立刻转移了注意力,把包子吃完又喝了碗稀饭才饱。
    今早苏寒蒸了一锅包子,香菇鸡肉馅的,陆荀吃了十来个,苏寒也吃了不少,一锅包子下去了大半。
    今天放假,苏寒也没出去,院子里各种菜都有,她以前每次去后山看见野葱野蒜野花椒这些,也都会移栽一些在院子里种上。
    两年时间,苏寒的菜园子里蔬菜种类越来越多,就算宅家里好几个月也完全不愁吃喝。
    白天大丫几个过来把成成领出去玩了,苏寒正好有时间可以烤几炉月饼。
    她喜欢吃豆沙的,陆荀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偏好,苏寒就只做了豆沙和五仁的。
    五仁分别选了芝麻、花生、瓜子、桃仁和核桃仁,苏寒每样切了点,放了些冰糖在里面,吃起来又香又甜。
    这个时候的月饼都是又大又圆的,一个月饼能有几斤,苏寒不喜欢吃这种,就烤了巴掌大的小月饼,不过她也就只能吃一个的量。
    中午时,大丫把成成给送了回来,小家伙手里还拿着半块小米糕。
    “你妈做的?”苏寒问大丫。
    大丫点头,过节了,马桂兰一大早起来就给孩子们做吃的,鸡杀了一只不说,还另外做了好几种糕点,都是上次跟苏寒学的。
    大丫把成成交给苏寒就要回去,苏寒叫住她,拿了几个月饼递过去:“拿回去跟你妹妹她们分着吃。”
    大丫不肯要,转身就要跑,被苏寒拉住硬是塞了几个。
    中午吃的鸡汤面,苏寒把面擀的薄薄的,切的宽宽的面条,成成拿着勺子往嘴里吧啦,最后还端着小碗把汤喝完了。
    小家伙出去疯了一上午,刚吃过午饭就开始犯困,苏寒给他擦了擦脸和手,逗着他玩了半个小时才让他去睡觉。
    等他睡着,苏寒把床围给拉了起来,成成一边一个布偶娃娃,每晚左拥右抱的,睡觉再也不找妈妈了。
    成成这一觉睡的有点长,苏寒趁他睡着把家里收拾了下,边边角角的都打扫干净,又跑菜园子摘了晚上要吃的菜。
    四点多时,马桂兰端着一盘糕点上门了。
    “我还说给你送点呢,你倒是先给我送了月饼。”马桂兰把盘子递给苏寒,坐在席子上看成成玩玩具。
    苏寒道:“我上午刚出炉的,你尝了没,味道怎么样?”
    “还没尝,等下午老李回来一起吃。”
    马桂兰稀罕的抱着成成掂了掂,跟苏寒说:“这小家伙是越来越重了。”
    “我现在都抱不动他,天天憨吃憨玩的,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好的精力。”
    “小孩子都这样,成成这还算乖的呢,有那些天天要人抱的孩子才是真的累人,走一步带一步的,啥都干不成,光看孩子了。”
    聊了会天,马桂兰家里还有饭要做,待了一会就回去了,苏寒把成成放在席子上自己玩,她开始准备今天的晚饭。
    陆荀回来时,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几盘菜,苏寒端了一盆鸡肉从厨房出来。
    “洗洗手吃饭吧,给成成也洗洗,”苏寒嘱咐他道。
    今晚的月色很好,月亮又大又圆,成成下午睡的多,晚上精神就很好。
    吃过晚饭,苏寒把盘子撤了,摆了月饼在桌上,陆荀熟门熟路的摸了一瓶葡萄酒出来,给自己倒了一杯。
    成成好奇的伸手也想要,陆荀赶紧抓着他的手把孩子拉进怀里。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再加上肚子里还没出生的二宝,算是一家四口了。
    晚风醉人,听着成成的童言稚语,气氛特别的温馨。
    苏寒看着月亮,由衷的希望亲人们都能平安喜乐。
    天气慢慢开始冷了,苏寒给成成的短袖外面加了件薄外套。
    肚子里的孩子快两个月了,苏寒开始给自己准备孕妇装。
    马桂兰过来看她做这个,不由问道:“又怀了?”
    苏寒点头,还以为她会多问两句呢,却见马桂兰理所应当道:“成成快能放手了,你这第二胎怀的可正是时候。”
    这个时候可不就是这样,孩子一串一串的。
    “你还不知道吧,李素芬又过来了,昨天刚到的,”马桂兰说道。
    苏寒诧异了下,“怎么又回来了?”
    “说是在老家被秦营长的老娘整治的不轻,人廋的都快皮包骨头了,这次把她俩女儿也带了过来。”马桂兰说着摇了摇头,李素芬这个人让人同情不起来。
    苏寒也是不知该怎么说,秦营长本身应该是个疼媳妇的,但关系到切身利益,也是会取舍让步。
    李素芬那个人爱耍一些小伎俩,当别人都傻子呢,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关于李素芬,俩人只提了一嘴就略过不谈。
    快秋收了,嫂子们也都忙的很,知道她过来了,就使唤孩子给送了点吃的。
    过了两天,嫂子们在田里遇到扛着锄头的李素芬时,这才逮着机会,纷纷打听她的情况。
    “怎么突然来了,不是说回去照顾孩子吗?”
    “孩子大了,我一起给带了过来,正好咱这山上也能上学,而且我这肚子又怀上了,老秦心疼我在家里受累,就说还是过来吧。”李素芬轻轻抚了抚肚子,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盼了这么久,这孩子来的可真是时候。
    听说她又怀了,众人纷纷道喜,一个月前秦营长休假回了趟老家,应该就是那个时候怀上的。
    李素芬像打了胜仗一般,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前几天秦营长带了俩孩子来苏寒这边,说道:“麻烦苏老师了,俩孩子以后也跟着其他人一起来上学吧。”
    苏寒点头,俩丫头一个八岁一个六岁,长的有些瘦弱,穿着件明显不合身的新衣服,怯弱的抬头偷偷看了她一眼,又紧张的抓着衣角扯来扯去。
    大人不作为,倒是苦了孩子。
    苏寒领着孩子去了教室,介绍她俩跟其他孩子认识了下,把她们安排到了小学生里上课。
    第64章 比较
    许是觉得同样被爸妈送回老家待过,卫国和卫党对俩丫头很照顾。
    卫国憨直,卫党机灵,这些都离不开他们奶奶王大娘的教导,李素芬家两个孩子却都是怯弱的性子,看来两个孩子在老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姐姐叫秦小菊,妹妹叫秦小梅,把两个孩子安置好,苏寒就去给高中的孩子上课了,这边二丫过来问她们有没有带笔和本子。
    “带了”
    小菊还不会说普通话但能听懂,因此从书包里拿出两本崭新的本子和铅笔,给了妹妹一套,俩人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腰挺的笔直。
    “苏老师去给高中生上课了,咱们要背一篇课文,还要把昨天的作业做了,你俩有课本吗?”二丫问她们。
    俩人摇头。
    “那你们会写字吗?昨天苏老师让把生字抄两遍,我把课本借给你们,你们对着抄就行。”二丫又问,还把自己的课本贡献了出来。
    姐妹俩又摇了摇头,在老家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更别提写字了。
    二丫想先教她们认字,但是她俩不会说普通话,交流就有些障碍,二丫不太能听懂她们说的话,这时卫国就跑过来说道:“我听得懂,正好我作业早写完了,课文昨晚也背过了。”
    二丫就把小菊和小梅交给了卫国。
    卫党鬼精鬼精的,趁着他哥教人家识字的时候,过来找人套话,不一会连两人平时吃什么穿什么都知道了。
    “你爸不是每个月都给老家寄钱吗?怎么你俩吃这么少?”卫党问小梅。
    “奶奶说钱要留着给弟弟上学,我们丫头片子不用吃太多。”小梅怯生生道,卫党问什么她说什么。
    “那你妈也不管管?”卫党问。
    小梅回道:“我妈说姥姥家日子不好过,我们手里的钱要补贴姥姥家,让我们忍忍,舅妈快生了,得吃好点。”
    卫国在一边听的哼了一声:“你妈都不疼你们俩,以后你们也别孝顺她。”
    小菊和小梅对视一眼,齐齐摇了摇头。
    “咋了?我说错了?”
    “我妈挺好的,还给我们做了新衣服,爸爸还给我们买了新本子。”
    “那才值几个钱,你妈真疼你们肯定会给你们买肉吃。”
    姐俩从生下来就只吃过一回肉,每次都是远远的看着堂弟碗里的肉偷偷流口水,一提到肉,眼睛都快冒光了。
    卫党眼珠子转了转,凑近了跟俩人小声说:“你们听我的,回去这样跟你妈说,保准让你们吃上肉。”
    小菊瞪大眼睛,渴望的看着他。
    四个人嘀嘀咕咕的说话,说的还是方言,两边老家挨得挺近,基本上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
    苏寒给高中的上完课,过来时就看到这个互帮互助小组,当即就表扬了卫国和卫党。
    “小菊和小梅刚来,可能会的没你们多,大家平时多帮助她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