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几人三言两语,苏寒已经能猜出部分真相。
    她还在想怎么收拾李素芬呢,那边陆荀可能已经动手了,效果竟是出奇的好。
    李素芬的离开除了给各位军嫂增添了一些谈资之外,并没能掀起一丝波澜。
    苏寒上课的教室很快盖好了,说是教室,其实也就是一间约莫有三四十平方大的木屋,还被隔成了两间,中间有扇移门,每间各有两排长桌长凳。
    苏寒的教材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在访谈了几个嫂子孩子们平时都对什么感兴趣之后,苏寒发现女孩子大多比较向往当军医和军官,男孩子则是对枪械和战事比较感兴趣。
    这些东西苏寒大都不怎么了解,问了陆荀之后,苏寒认真的拿笔记下来,打算上课之余给孩子们讲讲。
    孩子们年龄参差不齐,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刘嫂家的建国年龄最大,已经有16了。
    上午苏寒教初中的孩子,让建国帮着带带小学生们顺便指导写作业。
    下午一半是给建国讲高一的课本,一半是给小学生科普一些常识,课本知识已经被建国教过了。
    总共23个孩子被分成了三个班,小学生八个,初中生十四个,再加一个建国。
    上了几天学,苏寒和孩子们基本都适应良好。
    初中的孩子只要上半天学下午要么是在教室里做作业,要么是苏寒布置任务,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些东西。
    小学生们上午被建国带着写作业,下午又是半玩半学性质的教学,十万个为什么不光小孩子爱听,就连隔壁的大丫他们到了时间也会跑过来一起听。
    就是建国比较辛苦,不过小少年第一次被委以重任,还被苏寒给安排了一个助教的身份,平时上山下河的皮小子管起人来也是负责的很。
    这边苏寒的教书生涯刚步入正轨的时候,陆荀又一次出任务了。
    还一走就是将近两个月。
    苏寒的肚子都已经显怀了,田里的豆子和红薯也该收了,不过好在陆荀走之前拜托了小王几个帮衬着,孩子们也比较懂事都在帮着一起收。
    虽说如此,整个秋收下来,苏寒跟着跑前跑后的也有些累着了。
    给孩子们放了两天假,苏寒自己也难得的有了些空闲,把菜地收拾了下,又泡了一杯果干茶,坐在躺椅上悠闲的看了会书。
    人若是一直忙碌还好,猛不丁闲下来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可能是半夜又踢了被子,苏寒第二天早上醒来头就有些疼,浑身也是酸软无力。
    来到这里这么久第一次感冒,而且还怀着孕,苏寒不敢吃药,就自己熬了些姜汤喝,又闷在屋子里发了汗,折腾了一天才好了些。
    隔天去上课时,被二丫发现嗓子哑了,问她:“苏老师,你不舒服吗?”
    “有点感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就是嗓子还有点不太舒服。”苏寒没当回事。
    谁知晚上马桂兰就过来了,一进来就摸她的额头:“你也真是的,身子不舒服怎么不跟我说,你这闷不吭声的,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跟小陆交代。”
    “真没事,就是有点小感冒,都快好了。”苏寒有些讪讪的说。
    一个人独立惯了,不太习惯去依靠别人。
    摸着额头正常,马桂兰就放下手,看她还有精神给孩子做衣服,就拿过来看了看。
    “这又是做的什么,你家孩子的衣服没有十套也有八套了,这次又是整的什么新鲜玩意。”
    “是几顶帽子,我听杨大嫂说孩子刚生下来时囟门还没长好,防止受凉,最好给戴着帽子遮一遮。”
    马桂兰拿起几顶帽子仔细瞧了瞧,还别说,小苏在这方面许是有些天赋,做
    出来的东西就是跟别人的不一样,设计的也巧妙,怎么看怎么好看。
    苏寒按照孩子出生的时间,算着头围,春夏秋冬各做了两顶帽子替换着。
    有的是拼接的图案,有的是带着宽大的帽檐,还有冬天的里面衬了棉,上面坠着两个大大的耳朵。
    个个小巧又精致,看着可爱极了。
    马桂兰是真心佩服她这份巧心思。
    “你那些豆子都脱粒了吗?没有的话留着我来,正好这几天得闲了。”怕苏寒有重活又不吭声,马桂兰主动问她。
    苏寒当然不会劳烦她,家里其实没什么重活,就是洗洗衣服做做饭,柴火被孩子们包了,挑水有建国,她每天的日子其实挺轻松。
    “真的不用,都弄好了,前几天小王他们几个帮着把豆杆割掉背回来,晒了两天,建国几个放了学又帮着敲敲打打的,没两天就收好放仓库了。”
    说起来这次秋收真的多亏了小王几个和孩子们,不然她这情况还真难办,而且小王几个不仅帮着把豆子收了回来,连红薯都出好给背了回来。
    想想上次背玉米的痛苦,苏寒心有余悸,把珍藏版的腊肉全部拿出来做了,小王几个和孩子们吃的满嘴流油,几个孩子还拍着胸脯说下次有活再找他们。
    见苏寒这一切都好,马桂兰放心的回了家,苏寒也揉揉脖子,拎了壶热水去了楼上。
    夜里家里大门突然被打开,苏寒感冒还没好透,睡的并不踏实,几乎是门一开她就醒了,透过窗户往外看了看,月光下一个挺拔的身影正背对着她关门。
    陆荀回来了。
    苏寒一下坐了起来,穿好衣服拿上蜡烛就来到了楼下。
    陆荀正在脱衣服,听见声响就看见她下来了。
    “怎么还没睡?”陆荀问,说着把脱下的脏衣服扔进了洗衣盆里,光着膀子打算舀点水去洗澡。
    “暖水瓶里有热水,兑点热水再洗。”苏寒连忙阻止他。
    她一开口陆荀就听出了异常,来到跟前拿过蜡烛仔细看她。
    “嗓子怎么哑了?”看她神色还算正常,陆荀略微有些放心,不过还是问道。
    苏寒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在意的,只是回道:“有点感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陆荀应了一声,让她回房间去,就去洗澡了。
    苏寒跟在身后问他:“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吧。”
    陆荀直接拒绝了:“不用,等会我自己随便弄点,你赶紧上去别又着凉了。”
    苏寒只好听话的回了房间,路过廊下看到一个麻袋,想着应该是陆荀带回来的,就打开看了看,没想到竟然看到了半扇子猪肉。
    苏寒连忙又跑过去问陆荀:“哪来的猪肉啊?”
    陆荀就说:“附近村子里换的,别说出去。”
    苏寒秒懂,喜的跟什么似的,又跑过去看了看,心里盘算着这么多肉该怎么吃。
    陆荀洗好澡出来,去厨房找了找有没有吃的,果然是干干净净很符合苏寒从不吃隔夜菜的风格。
    只好拿了几个窝头就着小咸菜吃了,又刷过牙才回到房间。
    回去看到苏寒果然还没睡,就道:“最近家里有没有什么事情,如果身体吃不消的话就别教了,让他们去呈县上学去。”
    苏寒自然是不肯,好不容易给自己找点事做,怎么可能就这么放弃。
    “没事的,我身体好着呢。”苏寒说着还比了个大力士的姿势。
    陆荀一下笑了,伸手捏了捏她所谓的肌肉,苏寒崩着的胳膊被他一捏,瞬间卸了力道,气的扔了一个抱枕砸向他。
    陆荀接过来看了看:“怎么又做了枕头不是有两个了吗?”
    “是垫在身后的,坐的久了腰酸,用这个垫着能舒服点。”
    事实上不光床上多了两个抱枕,沙发上也有两个,都是用跟村子里换的土布做的。
    陆荀过来习惯性的想把人抱起来,被她微凸的肚子一碰,身子僵了僵,又小心翼翼的把人放下。
    “肚子这两个月长大了些,有时候还能感觉到她在动呢,你摸摸。”
    见他盯着自己的肚子看,苏寒拉着他的大手放在肚子上,想要分享这份初为父母的喜悦。
    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安静了半夜的肚子这会竟然动了一下。
    陆荀的心也跟着一颤,有种莫名的情感奔腾而出。
    第34章 肉脯
    这是种奇妙的感觉,它会让人不由得发自内心的笑出来,如果非要溯源它的起始,那就是源于血脉。
    陆荀是内敛的,小心翼翼的抚着苏寒的肚子等了片刻,可惜只刚刚动了一下。
    “可能睡着了,”苏寒看他一动不动的等着,忍不住提醒道,“先睡觉吧,明天再看。”
    “好,”陆荀虽然如此说着,还是等了片刻,直到真的再没有动静才放下手去睡觉。
    苏寒打了个哈欠,深秋的夜晚气温已经降到了十几度,躺在他温暖的怀里,让人安心的同时困倦就涌了上来。
    亲眼目睹她只用了十几秒就彻底入睡,陆荀惊讶于她的睡眠品质,听着她轻轻的呼吸声,心里平静极了,出去这么多天,心里不是不挂念家里。
    陆荀躺在床上了无睡意,手轻轻的抚着苏寒的肚子,过一会又瞅瞅,期盼里面的小家伙再动一下。
    奈何小家伙好像偏偏要与他作对一样,任他盯了大半夜愣是没有再动一下。
    早上苏寒起床时已经七点半,匆匆忙忙换好衣服下楼,发现陆荀正在厨房里切肉。
    “你先把这些肉分一分,等我上完上午的课,中午回来做好吃的。”苏寒洗漱好过来准备吃粥,跟他说道。
    陆荀仔细的把每块肉清洗干净,听她说完头也不抬就道:“不用去了,我刚刚已经通知他们放假三天,你好好在家里歇着,病了就不要逞强。”
    啊?苏寒愣了下,随即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他,陆荀这家伙并不是爱自作主张的人,这件事却是没得商量。
    苏寒随意的点点头,既然他已经处理好了,那她就好好休息一下,这两天哑着嗓子给孩子们上课其实很不舒服,再加上怀着孕就更不好受了。
    慢条斯理的喝完粥,又吃了一个窝窝头夹荷包蛋,基本已经饱了。
    看着陆荀洗好的一块块肉,苏寒心里的想法可太多了。
    红烧肉,四喜丸子,糖醋排骨,红烧里脊,炸猪排……
    不想还不知道自己有多馋,问陆荀想吃哪个,一大堆菜名报出来,陆荀直接说:“都要。”
    “安排,”苏寒小手一挥。
    孩子们早上被告知苏老师病了,要放假三天,一个个高兴的要跳起来,随后被家长拎着耳朵回房写作业。
    最近孩子读书进步很大,嫂子们即便学历不高也多少能感觉出来。
    有时候被孩子拉着问:“妈妈,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那我哪知道,这得问老天爷吧。”
    “我知道,苏老师说了,这是因为天上的云……”巴拉巴拉一大堆,大人也不知道他说的那啥正电负电的,只好胡乱点头把孩子糊弄过去。
    以前孩子们放假回来不是上山逮鸟就是下河摸鱼,现在一回家会先把作业做了,然后还会帮着家里做做家务活,等到某些特殊的日子还会拿着个自己做的小玩意说是给妈妈的生日礼物,妈妈辛苦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