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家之所以能考得这么好,一来是小寇同学比较锦鲤,不但用光合作用的伟大手指点中了组合的题型。而且还利用自身特点,让每个人都对那道组合题印象深刻。
    而第二天的题目嘛……
    第四题的组合,第五题的数论还和往届imo一样,是每届imo的正常难度。
    然而,第六题的几何……
    难,前所未有的难。几何套代数,难度谁做谁知道。
    叶千盈用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成功把前两道题都解决掉,然后折回来,面无表情地看着第六道大题。
    叶千盈:在想做微积分的边缘蠢蠢欲动jpg.
    但是不行,用微积分的话,组委会不给算分啊。
    叶千盈头痛地叹息了一声。她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发觉自己还有两个小时零十五分钟的时间。
    先用半个小时,看看能不能把主干难点推通吧。叶千盈在心里给自己暗暗地划了时间线:要是半个小时的时间没法搭好辅助线体系,那就只好捡回自己的老本行,一路暴力破三角。
    如非必要情况,叶千盈也不想用复数法的。毕竟组委会在这方面的审核标准比较迷,有时候,用复数来解几何,他们不会给分。
    对于她这种计算速度又准又快、还不怕计算量大的选手,一般复数都是用来验证答案结果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叶千盈解题的思路也渐渐地趋于胶着。
    还差一点……最后的一点……只要得出最关键的那个条件,整道题就像是遇到了热刀的黄油一样,完全可以迎刃而解了。
    咔哒。
    时钟读完了半小时的最后一秒。
    笔杆在叶千盈的手指间不自觉地打转,叶千盈暗暗地叹了口气:真要用暴力解三角的方式来吗?要是这么做,她还真有些不甘心啊。
    手掌轻轻搭在自己的眼皮上,不用看卷子,那个由四五十条线构成的复杂几何图形,就已经在叶千盈的脑海里成型。
    最后的一个条件要用什么来凑……
    见鬼,不会真要写易证吧。想到这里,叶千盈心里竟然涌起了几分好笑。
    她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双眼用手掌遮挡,前两道题都写了满满的答案,只有最后一道大题空着,看上去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这样的场景在考场中比比皆是,监考老师只是平平淡淡地看了叶千盈一眼,就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
    要知道,在这种非常重要的大型考试里,做不出题目的考生在悲伤和压抑时,可能会采取任何不触犯规则的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路。
    据说上一届a国的imo考试里,有个考试激动得把自己的橡皮都给嚼了。要不是那个考生及时把那块水淋淋的橡皮吐了出来,监考老师差点打急救电话,顺便让消防出警。
    所以相比之下,这些学生都……
    叶千盈突然动了起来,她那一下的动作太大,差点把已经开始昏昏欲睡的监考老师惊了一跳。
    讲台前的老师下意识把目光投向了左边第一排的女生,只见她双眼放光,紧紧地握着笔杆,笔下如龙蛇一般,在草稿纸上飞快地留下了一行行的自己。
    唔,这是找到思路了?不错啊。
    监考老师多朝叶千盈的方向看了一眼——毕竟是赏心悦目的小姑娘嘛,谁都愿意看——又是一个学数学学迷的孩子,真是让人看了就觉得佩服。
    ……
    在第六题的超高难度之下,这一回走出考场的同学,大多数都无精打采。
    “你们怎么样?”见面的第一时间,叶千盈就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这句话。
    第六题足足七分,小伙伴里有两个人无法用几何定理和辅助线破解,最后只好用复数法暴力拆三角。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给分。
    但是加上第四题和第五题十拿九稳的十二分……
    “上一次的金牌线是三十一分。”戴修有点激动地说:“我昨天拿了十七分,今天要是第六题他们能再给我两分,这次的金牌线和去年一样的话,那我就能拿金牌了!”
    至于管洪章和寇承载,他们算算自己的分数,觉得一个金牌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至于沈瀚音……
    他心知肚明地朝叶千盈和诸梦一人递过去一个眼神。
    “金牌和满分金牌的区别,你们呢?”
    “满分吧。”叶千盈笑着说。她可是写上了所有的采分点。
    诸梦的表情有点犹豫:“有一分不太确定,要看阅卷组怎么判了。”
    这一次回房默写下了自己的答案以后,戴修连午饭都没吃,就悄悄地溜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眉飞色舞,显然是十分高兴。
    “稳了稳了,这把咱们团体赛金牌肯定稳了。我刚刚悄悄溜去a国队那里偷听了一点,他们最后一名估分好像只有十六!”
    而他们这边,最低分如他都二十九分起步不说,估分里还至少有两个满分金牌,一个待定的满分金牌呢。
    “哇。”即使早有预料,大家还是小小地交换了一个刺激的眼神。
    “那……k国呢?”管洪章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问道。
    戴修切了一声:“你当我是007啊,又盯梢a国又去打听k国的,我连k国语都听不懂好吧。”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眼珠子骨碌一转:“不过,我刚刚路过k国队门口,听到他们领队在发脾气哈哈哈哈,我看他们这回准是要翻车啦!”
    像是为了印证这句谶言一般,新鲜出炉的成绩,几乎惊掉了除了华国队之外的每个国家的眼球。
    华国队,团体第一。
    ——团体第一是正常的,因为数学竞赛的前三甲,一般就是华国、a国还有r国轮流坐。
    但是,团体第一超过了第二名整整三十分,这就实在不多见了!
    即使对今年的国家队充满希望,在得知这个成绩的时候,袁老师还是惊掉了下巴。
    “老、老方……”他震惊地看向方老师:“你这是……做梦梦少了啊!”
    方老师在短暂的震惊之后,便从狂喜之中回过神来。他摊开手看着袁老师,眉飞色舞:“怎么样?我说的怎么样?我就这一届的孩子们个个都好,准能创造奇迹吧!”
    袁老师郑重其事地拱了拱手:“得,老方,这回我是服了。”
    华国队高达232分的总成绩,也足以惊掉一片眼球。
    要知道,这一次的a国实力也相当强劲,两个满分,四个金牌,一银一铜,已经是近五年以来,a国队在imo里取得的最佳成绩。
    如果华国队没有取得全队金牌、三个满分的逆天成绩,那这一次的冠军得主非a国莫属。
    但,世事从来都没有如果啊。
    沈瀚音、叶千盈、诸梦,国家队半数满分!
    再算上寇承载、管洪章以及戴修,大家每个人都是金牌!
    本次考试,前三名明显呈阶梯状分布。第一名华国队超过第二名30分,第二名a国队又超过第三名r国队19分。
    要问第三名以后?
    放在往届还挺出彩的成绩,在这一届的imo里简直查无此人。
    华国队光耀满场,不但以30分的惊天分差,把a国队吊起来打,而且还把第二名以后的所有国家队,都用起重机吊起来打。
    在领奖台上,少男少女们站在最高的位置,肩膀互相搭着肩膀,脑袋也亲密地挨着脑袋。他们高高地举起自己胸前的金牌,每个人都笑容灿烂,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我们是第一!
    一时半刻,华国队的领队、教练、乃至工作人员,走路的时候连步子都是飘的。
    在颁奖典礼当场,叶千盈等人也终于领会了那个秘密——关于为什么k国队领队大声在房间里骂人。
    因为他们组的最后一名,竟然只得了9分,连两位数都没上。
    国家记仇小分队,在领奖过后,特意挂着金牌,绕远路从k国队面前经过,并且每个人都毫不顾忌地发出尖叫鸡同款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
    连寇承载都笑得好大声!
    不过,经此一役后,尖叫鸡竟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数学国家队的非官方吉祥物。
    一般遇上国际比赛,大家上场前都爱捏两下找找手气,有一年的合照里,队员们还一人别了一个尖叫鸡徽章。
    对于这样的事态发展,六个人就打死也猜不到了。
    ——————————
    这一届的imo,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不仅是因为国家队的六个人,在今年取得了之前从未取得过的好成绩。
    更是因为叶千盈。
    在高考成绩宣布的时候,叶千盈顺便把自己影后之女的身份透露了出去。
    在刚刚示意别人宣布这个消息不久,她就相当潇洒地去参加了国家队的集训。平时的时候手机统一上交,手里的笔记本电脑也不能常用,只有偶尔教练奖励他们学习进度喜人的时候,才把手机还给他们一会儿。
    在imo比赛的两天里,为了防止大家太紧张、被外界评论影响,或者某些乐天派高高兴兴地去数学竞赛贴吧里浪,所有人都是统一把手机上交的。而且还有一个教练时不时地看着几个数学大本营的动态,以防有熊孩子跑到网上去现场直播打卡。
    所以,直到颁奖典礼结束,叶千盈拿回了手机,才发现外界已经炸开了锅。
    因为她妈妈林木棉的特殊身份,网上对叶千盈的关注度一直很高。
    影后十七年来从未露面的女儿、一出手就考了省状元的美女理科学霸、只用一个寒假就能考全学年第一的天才少女……
    种种赞誉加在叶千盈的头上,也不管她究竟能不能亲自看到。
    在这样的赞美声里,有那么几股不太和谐的浪潮,就非常突兀地浮现了出来。
    近几年国家逐渐取消各类项目、奖项、三好评优的加分,改以自招和保送代替。但在许多项目还可以加高考分的时候,大家还记得,那些名额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离奇的姿态,落到某些富二代头上的。
    像是“平时不学无术的二世祖,考试前突然因见义勇为拿到省三好,高考有加分”,以及“某某集团老总的女儿,得了全国健美操比赛奖,加了二十分进了a大”……等故事,从来都不只是街头巷尾的传言而已。
    正因如此,很有一批阴谋论者怀疑——影后女儿的这个分数,会是真的吗?
    现在确实是没有各种加分了,但万一影后就是神通广大,提前搞到了这一届高考卷子的答案呢?
    大部分有理智的网友:“……”
    网友们在这些人面前摆出了各种事实,来佐证这件事是不可能的。
    毕竟,高考可是义务教育的国本,从这个制度建立以来,为了防止题目外泄,在制度上就已经进行了最严密的防守,岂是说能拿到题,就能拿到题的。
    你别是看人家小姑娘又漂亮又聪明,家世又好,柠檬精到淌酸水儿,这才往人家脑袋上扣帽子吧。
    但就是有那么一批杠精,孜孜不倦地想要证明自己的观点。
    ——林木棉拍电影之前,不是一只在文工团工作吗?她就不能是那时候认识了上面的大佬?万一大佬有能量把高考卷子拿出来呢?
    理智尚存的网友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