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过,这么丧气的话总不能说给孩子们听。
    想到这里,方老师轻轻一笑,他拍了拍手,示意大家休息时间结束了:
    “好了,我们继续我们刚才看的那道题,现在大家三个人一组,要求每组至少提出三种解法,你们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商量……”
    这次,叶千盈被分到和沈瀚音以及管洪章一组。
    “复数,先做复数。”管洪章不假思索地把一个思路写在纸上,他一心两用,一边写着题目,一边和叶千盈以及沈瀚音吐槽:“戴修那人,真是不行,看了就让人来气。”
    自从窦信然离开以后,管洪章在集训队里就再也没有其他处得来的朋友。
    不过没关系,之前的十天里,已经足够他和叶千盈等人结下稳定的、每天中午一起吃饭的塑料友谊。
    随后,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神奇思路,管洪章似乎认为,既然窦信然已经离开了,那他显然就继承(?)了窦信然剩下来的朋友。
    所以在此之后,他和叶千盈以及沈瀚音相处得还算不错。
    或者,可能是因为,除了沈瀚音和叶千盈以外,就再没有其他人能在他的傲气、以及搞笑表情的双重加持下,如此平和地和他说话了——连谈诗凝都不行= =
    叶千盈把自己脑海里的复数思路划掉,重新换了一条验证方式,慢半拍地跟上了管洪章的闲谈:“哦,戴修又怎么了?”
    戴修还有时间和管洪章说话吗?
    他不是天天都跟在谈诗凝、沈瀚音以及自己身后小哥哥长,小姐姐短吗?
    “他居然过来感谢我,说他这次能考进集训队都是因为我。”管洪章冷哼了一声:“你们说,他现在过来和我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啊,不知道我和他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吗?现在才想来讨好我,晚了点吧?”
    叶千盈:“……”
    不……
    以她对于戴修动向的了解,那句话似乎不是一个示好的标志。
    那应该是一句实话。
    据之前某次,戴修自己陈述,他就是因为新同桌是管洪章,所以每天除了眼前的卷子之外,目光再无处安放,这才在集训过程中提高了那么多的成绩……
    叶千盈:“……”
    唉,不管怎么说,有关这件事的事实,还是不要给管洪章知道了吧。
    不然他们两个肯定又要开掐。
    现在集训队里只剩下十五个人,三个女生和十二个男生。那十二个男生集中管理,被分到三个并排的寝室。
    不巧,戴修和管洪章,目前就住在一个寝室里。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两个人之间还真是有点见鬼的孽缘。
    “你用代数解啊。”沈瀚音之前一直没有参与两人的对话,直到自己写完了停笔,这才看了看叶千盈的过程:“正好,我用的是反证法。咱们三个的解法加在一起,就是老师之前要求的三种方法了。”
    在把答案交上去的时候,方老师看了看叶千盈和沈瀚音,明显有了其他的想法。
    “你们两个……谁更厉害一点?”
    谁更厉害一点?
    叶千盈和沈瀚音对视一眼,彼此都露出了有些微妙的神色。
    他们两个不在一个学校,平时见面的时候以交流为多,四校联考那一次,两个人又都考了数学满分。虽然那回总体名次上是叶千盈更高一点,但是纯以数学而言,那次的卷子不具有参考性。
    至于后来……无论是cmo、集训队的几次的考试,两个人似乎都不分伯仲。
    只有叶千盈知道,沈瀚音在副本里把她砸死了上千回。
    但那已经是几个月前的她,而不是现在的她了。
    所以,对于方老师的这个问题……两个人竟然还真都挺感兴趣。
    第七十六章 (三合一)
    “这个……还真的没有比过。”沈瀚音闻言微微一笑:“只不过, 一直以来,我还没有输过就是了。”
    这话实在是够嚣张,不过既然是从沈瀚音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有嚣张的本钱。
    叶千盈看到, 人群里已经有同学悄悄撇嘴, 大概是觉得沈瀚音在放狂话。只是, 在叶千盈心里, 她确实相信沈瀚音从来没输过。
    要知道,即使是沈瀚音的一个潜意识复制体,也能在三秒倒计时的压力之下, 完成复杂的一串心算, 把叶千盈用椰子砸死;至于后来的四人对战模式, 就更能看到沈瀚音在实践上第一流的行动力了。
    有不错的数学思维, 有敏捷的数学速度, 还有一点都不假大空的数学实践能力。这样的沈瀚音, 简直是为了一路成为赢家而生。
    但是……
    相对而言, 叶千盈也不差什么啊。
    “我倒不是没输过。”叶千盈扬起眉毛, 针锋相对地一笑,心里却觉得颇有趣味:“只不过是自从出道以来, 就没拿过第一名以外的名次罢了。”
    围观的同学:“噫——”
    你们d省出来的同学都是怎么回事, 怎么无论男的女的, 都是一个比一个狂的?沈瀚音的意思是他没考过第二, 叶千盈你这直接就说自己从来都只拿第一。哇塞, 人张扬得太直白了, 这样不好吧。
    管洪章不假思索地直接开火:“按照你们这么说,你们两个可是在一个省,难道就从来没有碰到过?”
    叶千盈非常淡定地耸了耸肩:“碰到过啊, 都打平了。”
    沈瀚音相当无辜地摊了摊手:“比过赛啊,都满分了。”
    四校联考碰到过一回,本市初赛碰到过一回,复赛遇到一回,cmo决赛又遇到一回。
    这不是两个人每次都是满分,每次都是金牌,又每次都是第一,所以始终都没能分出伯仲来嘛。
    围观群众:“噫——!!!”
    他们报以比刚刚更加热烈,更加大声的嘘声!
    够了,快快闭嘴,在场诸位哪个没有坠机过,像你们两个这样一路南波万的人生赢家成长史,他们才不要听!
    方老师倒是一直都好脾气地笑着,听到叶千盈和沈瀚音都持着相同的说法,他便若有所思地问道:
    “看来,你们两个谁更强一点,还是一桩无头悬案了?那今天老师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两个分一分胜负,好不好?”
    他们两个,比一比吗?
    叶千盈和沈瀚音对视一眼,四道视线在半空中碰撞出胜负欲的火花,彼此目光中都战意斐然。
    “好啊。”叶千盈不到一秒钟就迅速答道。
    沈瀚音笑了笑,给出的回答比叶千盈的稍微委婉一些,但表达出来却是相同的意思:“我想不出不比的理由啊。”
    方老师一听这话,就露出了一个和他平时风格相当不符合的灿烂笑容,就像是看到两只一头撞在树干上的兔子。
    “好,你们两个先在这里坐着,我让老袁他们都过来给你们出题!”
    要不是方老师平时的作风一向温和可亲,叶千盈简直要觉得,方老师这是故意在这里等着他们俩呢。
    沈瀚音似乎也抱有同样的看法。他看了看方老师匆匆离开的背影,又不确定地看了看叶千盈:“……他早决定好了吧?”
    叶千盈:“……”
    叶千盈说不出话。
    她只能说,现在方老师那个跑动的背影给她一种相当不妙的熟悉感觉。
    她上一次看到这个背影,是被方老师硬是安排着去给全班同学讲题的时候……
    另一边,方老师的表情倒是乐颠颠的。
    他们这些国家队的教练,哪个人手里面没有几道引以为意的压箱底难题,每道题都是超过imo第三题和第六题的标准,只要随便拿出来一道,就能让这些小崽子们难得嗷嗷直叫。
    但是为什么他们从来都不拿出来,只在那里压箱底?
    当然不是老师们都抠门、小气、吝啬。就算有一个老师是这种个性,难道还能每个老师都舍不得给学生做好题吗?
    他们不拿出来给学生,当然是……因为学生不会做啊!
    他们这些人,毕竟是国家队的教练,而不是某个学生的私人教练。
    像是这样的难题,一般来说,除了考考同事,也就能考考每年国家队的第一名。一般来说,要不是当年的国家队特别强盛,那连第二名都做不上来这些题。
    看到这种难度的题目,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学生都没有几个能不抓瞎!
    而国家队特别强盛,那已经是三四年以前,竞赛形式没有改革以前的事情了。
    竞赛形式毕竟涉及到国家的教育政策,对于近些年来华国的国际赛事没能拿到第一,方老师可惜还是感到可惜的。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不能以单纯的对错来一概而论。
    只是,在某个恍神的午后,或者是抽一支烟的空档,方老师便会格外怀念十多年前。
    那时候他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刚刚被选入国家队当教练,每年的学生都那么聪明、眼睛也那么明亮,大晚上的,教练和学生都泡在自习室里,几个勤快的孩子软磨硬泡地要吃小灶。
    那是一段多么好,多么让人怀念的黄金时光啊……
    在那些年里,每次在imo开始之前,他们教练组就敢击掌发下豪言:今年的团体赛第一名,还是我们包了!
    而在这一届的集训队员身上,方老师觉得在,自己好像看到了那黄金十年里,华国数学集训队的影子。
    沈瀚音、叶千盈、诸梦、管洪章、寇承载……
    这几个孩子不知道,有时候教练组在窗外偷偷地看着他们,眼神都会悄悄流转出笑意。
    可以说,这些孩子要是单拆出来,每个人放到每届imo里,那就都有着足以进入国家队的素质。
    而当他们汇聚在一起,这一届的imo便成了方老师、也是诸多教练们最为期待的一届。
    虽然有时候袁老师这个老朋友会觉得方老师想得太远,但是方老师依旧隐隐有种感觉,那就是,这一次的imo,必然会因为这些孩子被点亮。
    而这些孩子本人,在并不久远的未来,也许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更大意义上的、不止局限于区区一个国际竞赛的“黄金时代”呢?
    ……
    叶千盈和沈瀚音并没有等多久,方老师就带着袁老师、马老师、刘老师……反正国家队里所有的教练全都一起来了。
    看到这一幕,叶千盈不由心底咂舌:不是吧,她和沈瀚音简单地比个小试,结果场面搞得这么大?
    那……
    那她可就没理由输了啊!
    巧了,沈瀚音也是这么想的。
    两个学神互相对视一眼,都感觉自己找不到会输的可能。
    “现在是下午两点。”方老师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我们按照imo的形式,三道题一组、三道题一组地这么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