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6章 收拢人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刘玉芳点点头,笑道。
    “这个楚公子,瞧着是个和气的。
    这样的贵公子,对咱们家里一点儿不嫌弃。”
    兰兰正是十二三岁,豆蔻年华,偷偷瞄了一眼正房门口,就微微红了脸。
    “是啊,夫人,您不知道,上次楚公子过来,我上茶时候,不小心沾湿了他的袖子。
    他生怕我被小姐责罚,比划了好几下,为我说情呢。
    他哪里知道,小姐待我特别好,怎么会罚我。
    还有一次,小姐让我去楚家送食盒,在前院碰到楚公子,他特意送我进了内院儿。
    最后他尝了小姐烤的点心,还特意赏了我一块银子呢。”
    周嫂子是多聪明的人啊,听着闺女语气不对,就狠狠瞪了闺女一眼。
    转而,她又对刘玉芳说道。
    “夫人,我瞧着这楚公子是个读过书的,很讲规矩礼仪。
    今日这是听说您来了,特意上门来拜见。
    他们兄妹还跟着家里的管事和婆子呢,显见家里也是知道的。
    可见楚家待我们小姐很是看重,否则也做不到这般礼数周全。”
    刘玉芳果然听得松开了眉头,笑道。
    “我也是这么猜测的,芊芊聪明,别的不说,咱们家酒坊就没停过,日夜烧酒,楚家怕是也没少赚银子。”
    周嫂子刷洗着砂锅,玩笑道。
    “咱们家里也同样没少赚啊,起码肉包儿和团子少爷 以后娶媳妇不愁了。”
    “这倒是,若不是我压着,如今就有来给团子提亲的了。”
    “团子少爷,以后可是要考状元的,夫人还是要等等看。
    说不定以后咱家也娶个大家闺秀做大少夫人呢。”
    两人说话,刘玉芳被哄得眉开眼笑。
    待得中午,楚公子和楚雨菲两兄妹留下吃饭,铁蛋儿也被从酒楼喊了回来。
    铁蛋儿年轻,但也是做过掌柜的,论行事圆滑,察言观色,也是好手。
    一顿饭,楚家兄妹都觉得他是个稳妥的。
    正好,桃花从点心铺子回来,带了亲手做的点心。
    也让楚家兄妹尝了尝她的手艺。
    于是,对于在京都再开四季楼和甜蜜蜜,楚家兄妹更有信心了。
    太阳西斜时候,带了两盒子新点心,两人回家去了。
    白芊芊累的腰酸,依靠在炕头上,帮着娘亲挑绣线,偶尔扔一下杨皮球,哄着肉包儿从个炕头跑到炕尾。
    刘玉芳扫了一眼肉包儿挂在脖子上的玉佩,问道。
    “哪里来的玉佩?”
    白芊芊就道,“楚公子抱了肉包儿玩耍,结果这小子抓了人家玉佩不放手。
    楚公子摘了送给他,我没有办法,就把原本给团子准备的一块,还给了楚公子。”
    刘玉芳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到底没开口。
    白芊芊还以为老娘担心不合规矩,就笑道。
    “娘别担心,这玉佩是肉包儿和楚公子交换的,而且雨菲和楚家奴仆都在场,就是传扬出去,也不会有问题。”
    刘玉芳点点头,想了想,她还是提起了赵斌。
    “虽然你说斌哥儿是有苦衷,但他到底不是原来的斌哥儿了。
    那样大户人家,府里不知道多少事呢。
    咱们可是招架不了…
    若是,若是当真太麻烦,你不如别寻他了。
    咱们自家好好过日子,虽然你生了一个孩子,但嫁妆厚一些,你也有能耐。
    想要再找个好人家也不难。”
    白芊芊低了头,摆弄着绣线。
    她自然知道老娘是心疼她,但相爱相知一场,她不愿意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散了。
    “娘,即便以后我要带孩子自己生活,或者另嫁。
    总要把先前的事处理明白,否则以后掀开来,麻烦更多。”
    刘玉芳也明白这个道理,只能叹气了。
    “好,你的事,你自己做主。
    你就记得,什么时候,爹娘和弟弟都在家等你呢。
    再生气也别做傻事。”
    “娘,放心,我赚了这么多银子,还没享受呢。
    我可不会做傻事!”
    白芊芊撑着笑起来,偷偷同老娘说起酒坊和酒楼点心铺子的收益。
    这可是出乎刘玉芳预料的多,她惊喜的眼里放光,惊讶的一个劲儿说道。
    “这可真是太多了,没想到啊,怪不得庞家那么富厚,原来这生意就同捡银子一样。”
    白芊芊笑道,“是啊,娘。
    所以,我打算明年把家里的学堂再扩大一下,在近处几个村子也多收几个学童。
    同样免了束脩,结一个善缘儿。
    万一以后有事,因为这个,几个村子的乡亲起码也能维护咱们家里几分。
    另外,村里人春夏秋三季种菜进城售卖,挑担走路几十里,太辛苦了。
    家里最好买几匹马,打造几辆大马车,雇村里老汉照管,一月给个三五百文工钱就成。
    马车一日跑三趟城里,为村里人行个方便,早晚还可以来回运送上灶人手。
    这样,收拢人心更是容易。
    等以后,家里日子更好了。
    咱家还可以出粮食,各村出人,搭桥铺路,受益乡亲更多。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咱们家不要天下,起码做个惠泽方圆百里的富绅。
    以后就是杨师爷等人不在徐州府了,换谁做父母官,也要敬着我们家。”
    刘玉芳被闺女一番话说的心潮澎湃,又有几分忐忑。
    毕竟她一直还把自家当普通农户呢,这些事总觉得太远了。
    “闺女啊,这些娘也不懂,你看着安排吧。
    别的不说,村里人没少帮咱们家,咱家赚银子了,总不能忘了大伙儿。”
    “好,娘放心,我已经送信回去了。
    酒楼和铺子都有分红,酒坊众人也有福利,村里各家也有年礼。”
    白芊芊安慰老娘,又道。
    “我爹把我爷爷接家里去了?”
    刘玉芳生怕闺女生气,赶紧解释道。
    “是我开口提议的,你爷爷那人虽然…哎,算了,你奶奶死了,他也岁数大了。
    就是有什么不好,也不能计较了。
    以后团子和肉包都要读书呢,万一被谁抓了这些事泼脏水不值当。
    家里也不差那么一口饭菜,接回去供着,你爹也高兴。”
    “娘做的对,只要爷爷不给家里惹祸,奉养他安养晚年也是应该的。”
    得了闺女的支持,刘玉芳也去了担心,应道。
    “对,就是这个道理。
    我如今儿女双全,家里也衣食无忧,连娘奶奶都没那么恨了。”
    母女俩相似一笑,对于以前的事,当真都放下了。
    有时候,放下仇恨,就是放过自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