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296章 最大银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此刻。
    京城。
    跑部前进的单位,一波接着一波。大家渐渐发现,想要单独拿下这个银矿,难度好像有一点大啊!
    毕竟。
    此前。
    华夏最大的银矿,预估储量才五千吨上下。
    现在。
    一万五千吨的总储量,比之高了两倍。妥妥的华夏第一大银矿,谁看了不心动?谁见了不像拿下?
    而且。
    由于勘探范围没有多大。
    最终储量,很可能再涨。
    因此。
    如此大的矿,他们想要单独拿下,不是吃不吃得下的问题。而是眼馋的太多,且资格有点缺的问题。
    。。。
    一般。
    探矿。
    挖矿。
    他们少说能占一项。
    可如今。
    这是深海矿藏。无论是探矿技术,还是挖矿技术,都几乎没有积累。想要争,计划书都写不出特色。
    无语。
    郁闷。
    于是。
    有的开始‘润色’,说要大力自研海底钻矿技术,以求增加成功概率。但特么这招好像人人都会。
    你写。
    人家也能写。
    顿时。
    谁都没有优势了。见此情形,有的国企提出一个方案---合作研发,但很快得出的结论是要等三年。
    一年研。
    二年造。
    三年测。
    总之。
    短期内别想挖。
    。。。
    “不能提前?”
    一国企高层问专家。
    “不能。”
    专家摇头。
    “我们没有经验,需要从底层开始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一年时间兴许都不够,建造也是问题。”
    “三年。”
    “还是保守估计,五年都有可能。”
    “。。。”
    这话。
    听得让人无语。三年都还保守,五年都说得出口,太没谱了吧!五年后开挖,那不黄花菜都凉了。
    矿不会跑。
    但。
    人会调走。
    “为什么青元科技能做?”他直接来了个灵魂拷问。
    对此。
    专家翻了翻白眼,开口道:
    “人到位。”
    “钱到位。”
    “青元科技本身拥有大批量的科研人员。还和全国几乎所有二一一大学合作,投资了很多研究分院。”
    “人才济济。”
    “后来。”
    “青元科技又在世界范围内,很多个国家,收购和建设研究所,等于缩小版的科研园区,广纳贤才。”
    “直接和间接为其工作的科研人员,将近二十万。虽然不是这二十万人,都挤在钻矿平台项目上。”
    “但是。”
    “科研是一个整体的东西。很多时候,其他技术突破,也能立即在一些项目上,产生推动的作用。”
    “因此。”
    “海底钻矿平台的直接参与人数,就算只有一千人,但其背后是二十万科研人员,为其添砖加瓦。”
    “领导。”
    “您要能给这个项目,提供一万名科研人员的话。”
    “我也能三年给你弄出来。”
    听此。
    企业高层再也没有问题了。
    靠!
    一万名科研人员,梦呢!咱单位才多少人?对于科研的投入,再怎么高,也凑不出这么多的人来。
    三年耗在一个项目。
    咋可能?
    。。。
    “若要弄出来,投入需要多少?”企业高层再次一问。
    想了想。
    “研发加建造,一百亿人民币打底。”专家说出一个数字,他有同事在考察组,知道一些浮游号状况。
    心里感慨。
    贵!
    是真贵。
    同时。
    很多技术,也非常厉害。他们想要研发攻克,耗时不说,还费钱。三年研发出来,他心里也没底。
    不过。
    有时候。
    想要一个项目立项,还是要‘悠着点’,先把困难说小,等超大的资金投入进去,就算遇到困难。
    经费耗尽,上头也只得继续追加,因为骑虎难下。
    在这行。
    算是个十分普遍的操作。
    “一百亿。”
    这个数字,倒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一想到好要等三年,就兴趣大减,因为要是买青元科技的成品。
    一年。
    即可下水。
    于是。
    有人又提议。
    “要不,买青元科技的?”
    “有点贵。”
    “但想一想产出,一万五千吨白银,价值一千亿。产出比在工矿企业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
    “也是。”
    “。。。”
    。。。
    各大国企们心里盘算的时候。
    海上。
    测试结束后。
    收钻。
    起锚。
    返程。
    浩浩荡荡的船队,向着测试基地开拔。从天上看,浮游号仿佛众星拱月一般,被大小辅船包围着。
    恍若一支舰队。
    其实也差不多。
    一个海上钻矿平台。其自身的‘辅船’就将近十艘,这里的‘辅船’可不包括小艇之类的小吨位。
    至少是千吨级,大的超过万吨。
    油料。
    矿运。
    救援。
    物资。
    ......
    每一项,都至少需要有一艘舰船。全部加起来,整个浮游号由于是大型平台,辅船数量是十二艘。
    当然。
    这些辅船都是从船厂买的,并非自造。
    。。。
    直播间。
    关注度依旧不减。
    “喜欢唐青的高调。这样的直播,希望多来一点,不像别处什么设备下水,只能在新闻看些短片。”
    “赞同!”
    “这得有自信才行,否则出了状况,可就要丢人了。”
    “嗯嗯。”
    “喜欢唐青这自信,可见背后功夫做得很足。天鹏的测试,当时可看得我心惊肉跳,单动力飞行。”
    “回想起来,就牛笔!”
    “是啊!”
    “。。。”
    民企中。
    重工业做的好的在他们看来真没几家,而唐青的青元科技,竟然一跃从科技企业,跨步到重工业。
    还取得了不小成就。
    奇迹!
    如今。
    ‘天鹏’在全球森林灭火领域,可谓是神器一般的存在。相比起来,其他灭火类飞机,就是渣渣。
    差太远了。
    而且。
    还能兼职救援、运输任务,极大减少了消防员的损失。因为他们不用深入,只需要在边缘处辅助。
    若真被困。
    没事。
    坚持一会儿,天鹏就能赶来救场。
    迄今为止。
    这款灭火飞行器,销量已然破百,对外指导价一亿人民币。想到这,他们只觉得:活该人家赚钱。
    同时。
    一万五千吨的储量,也算是让他们开了回眼,平常买银,多是按克,眼前的单位竟然变成了万吨。
    靠!
    太夸张了。
    不过。
    却又不算太离谱。
    毕竟。
    这只是银矿,要是金矿那才夸张。事实上,全球每年的白银开采量,一直是在三万吨上下浮动着。
    因此。
    一万五千吨。
    看似挺多,但还算在认知范围。不像缅亚黄金集团,别说储量,光是开采量就占到全球一半以上。
    那才叫夸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