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23章 静观其变(求订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下午。
    三点。
    坎亲办公室。
    “这。。。”
    得知这个新政策,孙江有点茫然,仔细思量,是不是里面有什么‘陷阱’。不然的话,零吃饱了撑着,改一些没用的手续和流程。
    还倒贴钱。
    这可不是一点点。
    而是很多。
    粗略一估计。
    每年缅痶中泱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减少超过一千亿亚元。
    这还是保守估计。
    补贴。
    只要沾点边,就有太多的企业想要往里面钻。你这次倒好,弄成了个普惠政策,几乎所有进出口相关行业,都挨个地照顾到了。
    一减税。
    地方上的税收本来就少了一截,交给中泱的也少了,中泱在少收到税的前提下,还全额对各邦进行补贴,一来一去。就少了双份。
    话说。
    你们是钱多烧得慌吗?
    瞎折腾?
    不。
    孙江也不觉得。
    零不是一个喜欢做无用功,还喜欢赔钱的人。一直以来,其决策都没有出过差错,华夏方面的研究人员对其执政能力给与了极高评价。
    冷静。
    智慧。
    果断。
    ......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具有的品质,零几乎都是满分,为什么说几乎,主要还是零做事太独断了,而且比较激进,不够稳重。
    -做对事。
    -稳重。
    两者并不具有绝对关联。
    毕竟。
    假如在战场上。
    每次都冲锋在最前面的战役指挥者,虽然次次都打赢了,但没人会觉得这个指挥者是合格的,同样,零的减分项也是基于此。
    “为什么?”
    孙江忍不住问。
    想不通。
    “亚元。”
    坎亲用汉语道。
    “亚元?”孙江喃喃道。
    “我想,你应该明白。”坎亲微笑道,言尽于此,总不能说‘我们想提高亚元的国际影响力’吧,这是只能在己方会议上出现的词。
    “有点明白。”孙江点头,坎亲能说到这已经是极限,就算是什么‘阳谋’,也不可能公然和他说,需要他们自己回去领悟。
    显然。
    他瞬间领悟到了。
    亚元。
    一直以来,零都在极力推广亚元,依靠各种独一无二的商品,让亚元突破国界,拥有了区域结算货币的地位,还把手伸到了非洲。
    由此可见。
    这位零对亚元国际化的热衷。
    对零。
    孙江心里无比佩服,短短几年,零就把局面打开到这个程度,还有佩服他的运气,手下能研究出转录原液这种至今无解的技术。
    此外。
    就是那个神秘的大金矿。
    乖乖。
    不动则已。
    一动。
    就蹦跶出来数千吨黄金,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黄金储备国,不仅如此,还每个月卖五十吨给华夏,这代表金矿一年保底六百吨产量。
    只多不少。
    可惜。
    至今都没曝出那个大金矿在哪,不仅仅他好奇,各国也都无比好奇,什么金矿才能让零在几年时间,挖了几千吨黄金出来。
    看样子。
    还能继续挖不少时间。
    “坎亲副首,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此一来,转录原液、绿洲、黄金等的进口价格,如果用亚元支付,可以获得一定的折扣。”
    孙江脑子很活。
    立即想到了。
    假如进出口都减税,缅亚银行集团的这几家公司成本降低,那么,产品价格应该也会降低才对,这牵扯的可不是一点小钱。
    就说绿洲。
    华夏今年买了两万平方公里的改造面积。
    合同价三千亿人民币。
    不多。
    就降低百分之一点五,那就可以省下四十五亿,加上转录原液、医疗设备、溶液、黄金的采购优惠,一年少花百亿以上。
    闻言。
    坎亲微笑点头。
    “是的,只要使用亚元交易,都能减税,最终会体现在采购价格上。”
    “那就好。”
    孙江点头。
    又想起了什么。
    “那亚元的币值。。。还有价格。。”
    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价格降低,但这是亚元为计算单位的数字,若是你忽然提高价格,或者提高亚元汇率,不和以前一样吗?
    这点。
    坎亲摇头。
    “你放心,我们维护亚元币值的信心是很强的,也遵守商业道德,如果因为汇率,导致贵方出现经济损失,我们会给与全额补偿。”
    实话。
    坎亲觉得承诺有点大。
    不过。
    这却是零亲口说的,理由是给自己压力,维护亚元币值,否则,人家拿了你的钱,第二天就贬值了,或者你提高商品价格。
    太没道德。
    也失信用。
    “如此,我就放心回复了。”
    。。。
    半小时后。
    孙江已经回到了使馆,并向国内作了汇报,着重提到坎亲说的‘亚元’。国内立即明白坎亲的意思,就此事的影响进行讨论。
    “亚元?”
    “对政策的目的,坎亲只说了这两个字。”
    “奇怪。”
    “有什么奇怪的,零从一开始,就在树立亚元的地位,不然为什么要给非洲贷款。缅亚银行集团赚的钱,足够养活这个国家。”
    这并不夸张。
    缅亚银行集团已经有这个实力。
    有钱二字。
    足以形容这个庞然大物。
    “不,我奇怪的不是零的决心和目标,而是采取的方式,这么大的减税幅度和范围,就算能提高亚元的国际使用频率,但成本太高。”
    “我不相信他们没计算过成本,但最后还是决定执行,我判断,有两种可能,第一,这件事情的背后,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利益关系。”
    “什么利益关系?”
    “不知道。”
    “。。。”
    “但可以确定,在零的算盘里,这件事是赚的。”
    “那第二种可能呢?”
    “第二种可能,就是这个政策,是为了其他政策服务的,算是作为铺垫,所以,那边才会如此急切、且不计成本地想要推行。”
    “什么意思?”
    “意思很简单:零好像又要搞事情了。”
    “。。。”
    这么一说。
    可能性还真的很大。
    先亏。
    后赚。
    就像制造业要先投资建厂一样。国家也经常干这事,零采用这种方法并不稀奇,就是让人好奇,零的这套组合拳到底会怎么打?
    最终。
    讨论结果自然是静观其变,毕竟这是他国的政策,没有什么同不同意的,只要不损害华夏和华夏企业的利益,密切关注即可。
    而且。
    若真如坎亲所说,他们还能省一大笔钱。
    几百亿。
    可不是几十块,高铁都能修几百公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