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50章 又被鄙视了(求订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中午。
    就在布卢墨以为自己要‘孤独’地度过上任第一天时候,情况竟然来了一个‘转折’,副官告诉他,英国的派驻使官道尔来访。
    这让布卢墨有点高兴。
    高兴过后。
    就是无奈。
    什么时候,这都值得他乐一乐,太特么可怕了。
    “道尔,我的朋友。”
    “好久不见。”
    布卢墨和道尔来了个有分寸的拥抱。
    “你们认识?”副官好奇地问。
    “是的。”
    道尔笑了笑。
    两人是熟人。
    布卢墨第一次外派是去南非当秘书,当时道尔就在英国使馆工作,平常工作上也会有些接触,但身份原因,没有太过密切的私交。
    工作来往而已。
    副官出去后。
    “怎么样?还习惯吗?”道尔笑呵呵地看着布卢墨。
    如今。
    谁看着自己笑。
    布卢墨都感觉是在同情他或者准备看笑话。
    “很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布卢墨故作轻松地道。
    “是吗?”
    道尔看着布卢墨。
    安斯利可是灰溜溜的辞职,布卢墨估计也收拾不了这摊子。道尔还和自己上司赌了一百欧元,说布卢墨坚持不了半年就当咸鱼。
    “看来你也耳闻不少。”布卢墨反问道。
    “一点点。”
    对安斯利。
    道尔甚是同情。
    美国是超级大国,管的宽,自然烦恼就多,如果没那么多的利益诉求,也就好过多了。就像他们,天天上下班,闲暇到处转转。
    相当悠闲。
    由于安斯利在各方面都吃瘪。
    在前顶住了压力。
    让道尔轻松不少。
    每当上面下来任务,完不成,直接说:“你看美国还不是如何如何,我们有美国强大?这不怪我,要怪,就怪这个纷扰的世界。”
    想要进展。
    你先去找六处去。
    他们的人,都被送了五批到使馆门口,我还能怎么办,一想到当时的尴尬,道尔都恨不得挖个坑钻进去,你们六处太废了。
    回回被逮着。
    回回我被零的人怼。
    我还有什么办法?
    一下子。
    上级也噎得说不出话来。
    “别太担心。安斯利还不是过来了。”道尔安慰道,在这边待久了,他越是明白,这边的情况,已经不是他们这类人能解决的。
    “。。。”布卢墨。
    话说。
    你们全都破罐破摔了吗?
    有点志气好不好。
    下午。
    一处美国的酒店,布卢墨见到了几个盟友,其他的没有叫太多人,要知道,他们是外交机构,来这边是和当地国家建立联系的。
    若是一来就把所有盟友和非盟友的使官来一场宴会。
    非常不妥。
    怎么。
    你们还想抱团给我看啊?
    因此。
    不大量和密切和在人家地盘和其他使官交往过密,是基本守则之一,这次就几家,混个脸熟,通过简短交流,他也差不多明白了这些人的生存状态。
    过一天算一天。
    当个传话的。
    仅此而已。
    “昨天青元科技又涨了百分之三,我准备再涨百分之五就抛掉。”
    “买缅亚医药集团?”
    “不,我准备去美国,微晶科技的投影产品快上市了,提前去买点,我觉得,那家公司的潜力还很大,比青元科技大很多很多。”
    “这边也有很多机会。”
    “我感觉缅亚环保技术公司会再次大涨,我压上了大部分的资金。”
    “有什么消息?”
    “没有,只是感觉。”
    这边他们感觉还真是来对了,当初也是出于赚点零花钱,他们再缅股开市的时候就开始投资,如今,一个个都赚了五六倍不止。
    再这样下去。
    估计可以提前退休了。
    少的几十万美元。
    多的几百万美元,这都是合法收入,最多有点违规,但只要不出大事,上头不会管。
    “那我明天也追投一点。”道尔说道。
    布卢墨:“。。。”
    他几乎插不上话。
    你们一天的交流内容都成了这样吗?
    虽话不投机。
    但布卢墨还是保持风度,和其他人聊天,见布卢墨无法融入,他们也赶紧转变了话题,毕竟美国是西方国家名义的老大。
    面子还是要给点的。
    “布卢墨先生,要不你也买点,如果是机会,明天就是最后一天。当然,其他股票未来还有上涨空间,现在投资是个好时机。”
    道尔说道。
    “不了。”布卢墨连忙摇头。
    第一天来就开户、炒股。
    这要是传回去,他怎么解释?还干不干了。
    “没事,你们又不禁止,安斯利当初也买了不少,我猜测,在这几次机会中,他也挣了至少上百万美元,兴许还不止。”
    道尔也不怕安斯利被查。
    美国没纪委。
    只要无法证明以出卖美国的利益来获利,安斯利就毛事没有,安斯利出卖了吗?至少是没有证据的,而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看吧。”
    “。。。”
    聊完。
    布卢墨感觉自己是在浪费时间。
    这群队友。
    完全帮不上忙。
    还好像很享受这种状态。他哪里知道,正是美国方面的毫无建树,让他们有了悠哉的理由,看,美国都呵呵,不是我无能。
    傍晚。
    回到房间。
    上头的电话打来了,美国刚好早上上班。
    “第一天感觉如何。”
    “任重道远。”布卢墨道。
    “有信心吗?”
    “有。”布卢墨哪敢说没有。
    “那就好,和别的地方不同,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无法在那边展开,最重要的事,零这个人十分难缠,很多方法根本用不了。”
    “我明白。”
    “这一次的电话,是有任务交给你,安斯利没有完成的装备销售任务,落到了你身上,尽力完成,不然你我都会无法交代。”
    又是推销装备?
    布卢墨只能接受。
    “是,我会努力的,没有配合吗?”
    “没有。”
    “。。。”
    这个‘no’。
    和副官给的同样干脆。
    配合?
    他们以前用过。
    让印度来个误射。
    可最后竟然打偏,把人家自己的矛盾打了出来,后来还把cia牵扯了进来,多个特工暴露,最后还把美国几大安全部门搅和了进去。
    那场面。
    太乱了。
    大批安全部门重要职位被调整,以一地鸡毛收场,现在印度又在引进缅痶的转录原液,根本挑不起火。以此来制造紧张局势,难。
    而找泰国帮忙。
    泰国估计不愿意。
    很简单。
    零有钱。
    美国你特么挑起火,零买了装备,不就比他们还厉害了吗,本就有不少强邻,泰国除非脑子抽了,才会配合他们打配合。
    给出巨大利益?
    但再大的利益。
    也很难让泰国接受一个大肆购买武器装备的零。
    布卢墨的上级一直想要攻略零,为美国争取利益,可对方油盐不进,也不缺钱,更不缺权,好像也没有明显的个人爱好。
    着实难。
    要是在一些国家。
    还能扶持目标的敌人以威胁。
    可零的敌人?
    昆顿,至今还在狱中。
    郎蔡,已经彻底没了势力,以前还有軍方,可现在,人家倒向了零,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对零对手的渗透,这条路已经彻底断了。
    民意?
    想过。
    可这边拥有比华夏更严格的互联网和媒体监管,舆论力量外面根本进不去,这样一来,就算在西方媒体上黑出翔来,零也毛事没有。
    “让我看看你的能力。”
    “是。”
    结束通讯。
    布卢墨想了想。
    第一天。
    不能这么难为自己。
    回到房间。
    倒头就睡。
    养足精神,明天去蹭发布会。
    。。。
    次日。
    清晨。
    新安市。
    西郊。
    缅亚环保技术公司招待所。
    不比一般酒店差,同样的高标准,主要用于和公司业务相关的公务接待,不然,外面的酒店被预订完,客商来了都没地儿住。
    四层。
    一个双人间内。
    容莹缓缓睁开眼睛,片刻,想起自己在哪里,缅亚医药集团给新浪发了邀请,她运气好,被冷牧派了过来。还带了个实习记者。
    “小倩。”
    “嗯?天亮了?”
    “你以为呢,别赖床了。”
    “哦。”
    洗漱完。
    她们来到了一楼餐厅。
    免费的早餐十分不错,小倩吃得很开心,容莹却是一副淡定的模样,吃过唐青家的饭菜,其他地方,山珍海味都也就那样。
    凑活着吃。
    看了看周围。
    很多她熟悉的媒体。
    新华社。
    人们日报的记者都来了,容莹有点奇怪,一个国家,为什么要邀请那么多的发声渠道,连搜狐、网易的也有,这是要弄大事情。
    看到容莹。
    好几个熟人凑了上来。
    “真丰盛。”
    “人家有钱,不差咱这几个人的吃喝。”
    “你们说,这次会是发布什么?”
    “肯定不简单。”
    “用你说。”
    “可惜,不能买股票,不然我都想要买一些。”
    “你还玩股票?”
    “去年亏大了,但我敢断定,发布会后肯定会大涨,真是急死个人,青元科技、缅亚医药集团,赶不上热的,缅亚环保技术公司看来也吃不着。”
    “不是你的,就别惦记了。”
    “为什么要在下午发布会。”
    “谁知道呢。”
    这时候。
    一位精神的老人走进餐厅。
    “快看,那不是马院士吗?”日报记者一看,低声惊呼道。
    “你认识?”
    “见过一年,中科院的一位院士,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微生物方面,一个月前我采访过他,他当时获得了一个国家奖项。”
    “要不要过去招呼。”
    “至少等他吃完,大早上的。”
    “也是。”
    除了华夏的院士。
    其他各国媒体也相继发现了一些比较出名的科学家,很多都互相认识,攀谈起来,他们收到的邀请还附带机票,于是就来了。
    衣食住行全包。
    吃完早饭。
    不少记者都在餐厅里开始采访起来,多是录音采访,最多拍点照片,有的还被邀请去楼上客房,有些驻缅媒体是有摄影设备的。
    容莹就带了个小摄影机。
    没去凑热闹。
    吃完。
    “走,逛逛去,昨下午没走多远,去市里逛逛。”
    “太好了。”
    出门。
    问了前台,她们直接坐上了开往市里的公交车。
    “电动公交车?”
    “看牌子,是唐家那个电动车公司的。”
    “还真是。”
    容莹想起来了,唐凯的公司还真有电动公交车这个产品,只不过还没在国内上市销售,原因也不复杂,成本不低,而且充电慢。
    远远没有加油和加气快。
    “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多外国人。”
    “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来到市中心。
    两人好奇地到处拍,感觉全都是素材,回去可以做一个专题连续报道,但这好像不是他们部门的业务,彗星集团挺擅长。
    想想。
    还是打消了跳槽的念头,不然,下次见唐青,估计头得低得更矮。
    。。。
    下午。
    招待所下。
    一辆大客车车把容莹送到了这次发布会的地点,容莹看过以前的新闻,上次固锁溶液就是在这里发布的,转录原液也是在这里发布。
    意义非凡。
    “快看,布卢墨竟然也来了。”小倩指着一个方向。
    容莹看了过去。
    还真是。
    昨天。
    新闻里有布卢墨递交国书的报道,加上长得有特色,很容易认出来,此外,容莹还看到了华夏的使官孙江,正在和布卢墨说话。
    。。。
    前排。
    布卢墨礼貌地和孙江攀谈。
    经他了解。
    使官中过得最好的,应该就是孙江了,两国挨着,关系很好,又达成了很多方面的而合作,华夏人拿下了大量的缅痶项目。
    布卢墨也知道。
    比成本,美国根本比不上,美国公司最喜欢做的,就是派一个管理团队去当地国家,然后分包工程,可这种模式在华夏这里有了挑战。
    人家渐渐也有技术。
    成本一压。
    你这就得抓瞎。
    以前还能去华夏大赚一笔,现在越来越难。最近又在弄什么金融合作,股市互通,布卢墨着实难以想象,华夏到底是怎么想的。
    强调金融安全。
    不然过没过银行进入。
    可你却把股市给人开放,看来是料定这里是一块肥肉。
    扯了会儿。
    孙江又去和几个华夏的院士学者聊了聊,回到座位,看着台上,心里的好心如猫抓一样,各方猜测都有,只能肯定和环保有关。
    但这不是废话嘛。
    人家就是环保公司。
    另一边。
    布卢墨高兴地接受一家美国媒体的采访。
    还是直播。
    “请问布卢墨先生,您是否知道这次发布会的产品是什么?”
    “暂时还不清楚。”
    记者微微撇嘴。
    发布会都要开始了,你一个使官啥都不知道,来凑什么热闹?我们也是要收视率的,一问三不知,我们的直播不要钱啊。
    “。。。”
    这表情。
    让布卢墨知道,自己又被鄙视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