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四百二十七章 釜底抽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朕才登基,您叫朕给诸位皇室子弟封王,朕封了,之后本想看看他们谁有能力,也好栽培一二,可是无论是柳州水患,还是邕州旱灾,这些人除了中饱私囊,跟老百姓抢口粮,他们还干过什么事吗?真的让他们当了皇帝,百姓还有活路吗?”
    太皇太后气得胸膛起伏:“你不立太子,所以他们才互相倾轧陷害,每个人都想好好的做事。”
    “如果连兄弟之间的这种矛盾都处置不好,朕又怎么能够相信他们将来能玩转朝堂,而不是被朝臣们左右?”
    太皇太后还要说话,他抬了抬手止住她:“如果世间真的有鬼神妖孽,朕也不怕。皇祖母,朕只是想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并不是要将这天下都葬送出去,您若是不信,那就好好看着便是,若是朕在处置朝廷大事上有昏聩不明之处,您尽管指教。”
    太皇太后还是很生气,看见明鸾躲在赵睿之身后,就更生气了,指着她道:“你怎么回事?这么小家子气。”
    赵睿之正要说话,明鸾探出头来不客气地回到:“你都要叫人砍我脑袋了,我不躲还傻站着啊?”
    太皇太后气得跺脚:“皇帝,你看看她这没大没小的样子。”
    赵睿之笑着摸了摸明鸾的手:“皇祖母,她因为某些缘故失去了一段记忆,不过太医已经说了,日后精心养着慢慢的就会想起来的,到时候就没有现在这么调皮了。”
    又低头对她说教:“皇祖母是长辈,长辈都是慈爱的,偶尔说两句,你也别当真,不会真砍你脑袋的,朕才是皇帝。”
    不说最后一句,还像是在说合,可一提最后一句,简直就是雪上加霜的挑衅了。
    太皇太后又怎么会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直接开口撵人:“行了,哀家才回来,封后的章程等整理好了再叫皇后来吧。”
    赵睿之从容的俯身:“那孙儿就先告退了。”
    皇帝一走,宋公公就劝太皇太后:“老祖宗哎,皇上践祚已久,性子又不是那种能听人说的,您何苦跟他顶上?”咱就安享晚年不好么?
    太皇太后:“你看见了没有?刚才那女人分明是个狐狸精!哀家可不能让她祸害了皇帝!”
    宋公公:“奴婢觉得她就是辽王妃啊,只是看起来年轻些罢了。”
    太皇太后越老越固执,压根容不得人忤逆,一巴掌将他扇出去:“混账东西,她给了你什么好处,叫你在哀家耳边絮叨!”
    宋公公连忙表白自己对太皇太后忠心不二,说了一锅好话,把年轻时候太皇太后对自己的恩典从头到尾的背书似的背一遍,这才将人哄住。
    太皇太后平息了怒气,想了想道:“皇帝这么多年没有找女人,如今既然封后了,那日后自然也应该广开六宫将选秀的日程提上来。你去着人将京城之中五品官以上适龄人家的女儿都报上来,生辰八字,样貌画像,哀家都要。”
    “对了,先头不是有两个侧妃在宫里吗?这次封后了,那两个侧妃怎么处置?”
    宋公公的腰弯下去:“听说安置在重华宫,那边由侍卫守卫,非诏不能进出。”
    太皇太后一拍桌子:“这两个人怎么这么无能?将她们给哀家叫来!”
    江侧妃跟王侧妃很快就来了,可太皇太后一看这俩人,跟如今坤宁宫那小妖精简直像是两辈人,是个男人也不可能舍弃那个选这俩,当即便有些个灰心:“你们俩怎么回事?哀家将你们留在宫里,实指望你们能携手把宫务管好,可你们倒好,连自己都不捣腾了!”
    说起这个来两个侧妃可是有数不尽的冤屈:“求太皇太后娘娘给我们做主,皇上既然瞧不上我们,就将我们发送出去吧!”
    江侧妃摸着自己的脸,王侧妃伸手给太皇太后看自己的手:“皇上叫我们自己亲手养蚕织布,浇水种菜,否则就没有饭吃,到后头更是过分,连饭菜都不送了,我们想吃就只能吃自己种出来的菜,想要肉还得用自己织的布去换!”
    太皇太后气得直哆嗦:“过分!成何体统!”
    江侧妃跟王侧妃想起过去的种种不容易,泪如雨下:“我等求告无门,亏得太皇太后娘娘还想着,否则这一辈子的冤屈简直无处可诉了!”
    “想当年我们也是父母手心里头的娇儿,吃饭穿衣无不精致,任凭谁也没有料到,竟然在嫁人后受此羞辱。”
    太皇太后气炸了肺,抓着拐杖重重捣地:“把皇帝给哀家叫来。”
    本想叫两个人去偏殿打扮打扮,可转念一想,就应该叫人看两个侧妃多么可怜!
    “皇帝跟那小妖精比翼齐飞快活的紧,却不拿旁人当人对待,着实过分!”
    皇帝这会儿已经去了御书房处置政务,召见大臣,当然不是随叫随到的,宋公公去处问了,过来回话,太皇太后便说:“那把徐明鸾叫来。”
    阖宫上下也就只有她敢这么称呼皇后了。
    宋公公的腰弯得更低:“皇后娘娘在御书房作陪,若是去请,恐怕惊动皇上。”
    太皇太后一听也泄气了:“罢了,先把她们俩安置在偏殿,等皇帝过来的时候,哀家再跟他掰扯。”
    此话一出,两个侧妃大失所望,没想到太皇太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两个人还是听话的去了偏殿。
    等她们走了,太皇太后就问宋公公:“这王家跟江家也不是什么小户人家,怎么就没想着替他们家姑娘问问前程?”
    宋公公心里叹口气,低声道:“奴婢也是刚从外头听说的,江家这些年没有出仕的三品以上官员,但却是江南一带最大的皇商,皇帝的外家不必宫妃的娘家这个名声更好?”
    “至于王家,皇上不仅没有夺爵,反而封了承恩公,如此三代以后才降爵位,您想想,王家还不对皇上感恩戴德?”
    说白了,这两家当初送女进京求前程,为的也不是让女儿多么多么好,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家族能得到好处。
    现在皇帝这一招釜底抽薪,两家赚的盆满钵满的,谁会不开眼的问两个宫妃怎样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