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三百八十九章 终究还是错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辽王爷成了太子,石森的身份地位水涨船高,甚至比当年先帝在时还高出一截子似的。
    他出府去内务府一趟,回来就听说路子骞来了。
    问道:“没说是什么事?”
    李先成:“我禀报了太子殿下,殿下很快就宣召了,也就没来得及问。”
    石森喃喃:“当初叫他来,他不来,现在这来了,怎么叫我感觉心里这么不踏实呢?”
    李先成:“回来还不好么?”
    两个人商量了一伙,也没商量出个什么结果来,不约而同的避开了那个名字。
    却是说着话,突然见太子爷从内堂走了出来,看样子像是要往东边静安师太的灵堂去似的。
    石森跟李先成连忙跟上,谁知太子突然转身:“你们都留下。”
    石森看着太子脸色,只敢应是。
    赵睿之只带着路子骞。
    进了灵堂,走到棺椁跟前,他的手轻轻放上,耳边不由想起之母亲临终之前跟他说的话来。
    世人讲究盖棺定论,可小路子的话在他心里像扎了一个洞一样。
    若是母亲真的没有死呢?
    他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痛哭?
    路子骞跟石森李先成等人都不同,他纵然是心里有主意,也决计不会贸贸然的说出来。
    然而,这种时候,赵睿之却是唯独需要他。
    看一眼,开口:“你过来,同我一起把这个推开。”
    路子骞什么也没说,就站在棺木面前,两个人一左一右,慢慢的推开了。
    棺木并没有钉钉子,因为还要等封号下来,再添东西。
    然而,这一推开,等看清里头只有一件道袍之后,赵睿之还是感觉头脑一昏,情不自禁的倒退了一步。
    要不是先前小路子来说了怀疑,任谁看见眼下这局面,也会怀疑是有人盗走了尸体。
    不用说,肯定是宋御干的。
    等赵睿之回神,路子骞已经将棺木重新合好,跪地请道:“殿下,王妃一定还活着。请殿下允奴婢带人去寻王妃。”
    外头晴空突然炸了一个雷。
    赵睿之脑子嗡嗡地,苍白的脸上不见一丝血色,喃喃道:“她当然活着。”
    只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是他当初不信任她,遇到事情就往她身上推,硬生生的将她推离了自己的身边。
    他想起那日她来找他辞别,一直定定的看着他,那目光里头有流连,却更多的是悲伤,是绝望。
    这么一想,浑身更是痛到颤抖。
    母亲从前总说他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对此嗤之以鼻,可现在想起来,母亲真是一点都没说错。
    他都做了些什么?
    因为无法排遣对母亲背叛父皇的怨恨,所以将那怨恨转移到了她身上。
    他当初怎么能够那样做?
    那是他钟爱至深的人啊?!他昔日的那些情话,并不是假话,是他的心里话啊!
    他只想回到那日,给那日狂怒无理的自己一巴掌,不,是将他打死都不冤枉!
    “她如果活着,一定不会想来见我。”
    路子骞垂头听着太子殿下喃喃自语,心中荒凉又无着。
    “你是不是觉得静安师太如果没死,一定会救她?”
    他呵呵笑着转身,“不会的。静安师太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以为你清楚。”
    小时候他以为父皇母后之间有深情厚意,可长大了,到如今,才明白,岁月摧折人心,深情经不起考验,反而只有恨意才永久的存在。
    “今上害了先帝,静安师太就害得今上几乎绝嗣,你觉得她这是为了我么?不是的,她是为了心里痛快。”
    “不单如此,她还要我看清自己,不要做那些无谓的美梦,哈哈……,好一个亲娘!她送我进京的这份大礼,就是让我孤家寡人的去坐那个椅子。”
    这种种大逆不道的话,叫路子骞顿时流下冷汗:“殿下。”
    “我不是什么殿下!”赵睿之突然狂怒,“我只是一个可怜虫!”
    他太清楚了,哪怕明鸾活着,她对他也没有丝毫情谊了。
    因为是他先放手的,是他没有珍惜,没有说到做到。
    他冲回正院,翻箱倒柜的把她的衣物都找出来,抱在怀里,疯了似的,想从这些东西身上感受到它们主人的气息。
    如此,他才能安心,才能入梦去。
    一步踏错,再没有回头的路。
    梦醒面临的是更不想面对的悲伤。
    他叫了石森跟李先成进来吩咐道:“传令下去,秘密寻访王妃。”
    石森跟李先成俱都一惊:“殿下?”
    赵睿之幽幽的看了两人一眼:“另外,把卓大师给本王找回来,不计代价。”
    路子骞想亲自去找,赵睿之却将他留下了:“你留在京中总统筹此事。”
    三日后,宫中宣召赵睿之陛见。
    同时,太后跟皇后也召见了赵睿之的两个侧妃。
    赵睿之此次进宫,无人敢怠慢了,甚至因为皇上在昏睡,皇上的亲信太监卢勇仁也不敢留他等着,反而道:“殿下不如先去太后宫里坐坐。”
    赵睿之脸色苍白,一丝成为太子的喜悦也没有,可眼下这天熙朝的江山重担,的确也只能落在他身上了。
    他走到太后宫里,外头的人正要通报,他却听见两个侧妃在说起王妃,于是一扬手止住了那要通报的声音。
    江十一娘跟王九娘大概是这宫里最开心的人了。
    “王妃自己好学,也教我们努力上进了,您不知道,我们俩在别院没干别的,就看那些农书,水经注之类的,看的我是一个头两个大,当时心里还想啊,要是堂堂王爷的侧妃也得下地种田,那还要老百姓们坐什么?”
    赵睿之站在外头,静静听着宫里动静。
    耳边江十一娘的声音渐渐远去,他的视线也模糊了。
    她总是心很软,就算面对冉木晗,也留了最后一丝怜悯。
    至于两个侧妃,她明明不高兴不欢迎,可朝廷送了去,她也不忍心出手害她们性命。
    还在努力想为那俩人找个出路。
    只是她的一番好意,却被人当成学舌的笑料。
    却不知道她曾经为了辽东百姓能多分几亩地,煞费苦心,多年周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