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节底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皇上的确是对辽王没有受用两个侧妃不满,但是要说迁怒到其他人,也没有,他只怪那两个侧妃头脑昏聩,叫人拿住把柄。
    原来是太后将他叫了去,言辞之中委婉的劝说他:“睿之的身子骨一向不好,两个侧妃固然是皇帝对他的宠爱,不过也要考虑他受不受的住。”
    至此,皇帝也不能说什么了,可是他出来之后,越想心里越是不舒服,从前他赐侧妃,太后可是同意的,现在又阴阳怪气的说这种话,岂不是自打嘴巴?
    因此便秘密招了留在太后宫里的人手询问,结果自然就知道两个侧妃干的好事了——竟然冒大不韪,去弄了王爷王妃的八字诅咒。
    皇上虽然忌惮辽王,但更忌惮巫蛊之术,一想到这个就浑身不舒服,嫌恶至极。
    至此,他总算是相信辽王并无反意了,若是真有,借机起事,也不是说不过去。
    也因为此事,他重新提拔之前冷落许久的柳子真,将之从七品升至五品,可以上朝,可以御前行走。
    柳子真谢恩时候,皇上便提起了辽王侧妃的事,他倒是没瞒着柳子真,直接将两个侧妃作死的举动告诉了他。
    然后装模作样的叹息:“也怪朕,挑选了半天,没想到选了两个恶毒心肠的女子。辽王不生朕的气,朕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实在愧对他。”
    柳子真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皇上怎么知道二女竟有如此心肠?再者,辽王不计较,不仍旧是派人告诉了太后么?论起来,他若是真心敬爱皇上,应该实话告诉皇上才是,难道是觉得皇上会因此迁怒他不知道好歹么?”
    此话说的皇上心情大好,但柳子真却面无表情,好似自己说的就是实情,没有歪曲。
    而柳子真又继续:“再者,辽王不愿事情闹大,难道不应该是因为其中侧妃之一是他的亲表妹么?他若闹起来,静安师太脸上恐怕也不好看吧,辽王若是连这点孝心都没有,可真是为人所不耻了。”
    皇上哈哈大笑:“说的也是。”
    自此,柳子真彻底成了天子座下的宠臣。
    到了腊月,宫里终于传出了好消息,齐美人,并淑妃宫里的一个宫女都怀了身孕。
    这还是皇上自登基以来首次有喜信传出,自然是极度高兴。
    喜怒无常的胶东王正在发火。
    “混账东西,你们是不是没有将本王的书信交给娘娘?”
    底下人再三保证已经交了。
    胶东王生闷气:“父皇最听母妃的话,那怎么还没有大赦天下?”
    如果大赦天下,他就可以将徐家弄来胶东,届时,跟辽王妃也就有了正大光明的来往的理由!
    他不肯死心,又命人:“本王要给父皇亲自上奏折。”
    这封奏折被他派的人亲自护送,一路进京,皇上看了龙心大悦,不过因为两女怀孕就大赦天下,此事还是十分重大,皇上便拿着奏折去见淑妃了,想从她这里试探试探态度。
    淑妃先是一僵,紧接着就笑道:“朝廷上的事臣妾不懂,不过后宫有喜,的确是大事,该值得庆贺的,臣妾在这里先恭喜皇上了。”
    淑妃不愧是懂得皇上心思的人,皇上在她这里说完第二日,太后就召了皇上说话,自然皇上力辞大赦天下的事,太后又召见了几位老臣,而后众位臣工一起上书,这才将大赦天下的事也给定了下来。
    众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可以放在年关下一同颁下去,自然更是普天同庆。
    年节下,静安师太也回了王府,得知大赦的消息后,冷笑数声。
    辽王只好硬着头皮安慰她:“母亲不必介怀。”
    静安师太看了正在跟春白说话的明鸾一眼,同赵睿之道:“你跟我过来。”
    两个人在书房,静安师太道:“徐家那边,你上个折子,不要叫他们回京了。”
    赵睿之:“那弄来辽东?”
    静安师太道:“他们家祖籍应该是在西南,让他们回祖籍去。”
    “这……,山高路远,恐怕他们不愿意吧。”
    “胶东王是很愿意将他们弄到胶东去,那样你就愿意了?”
    赵睿之连忙道:“我这就写,亏得这大赦天下只是颁布了,还没有具体措施出来,我叫人快马加鞭赶着送进京去。”
    静安师太:“你写了,我安排人去送信。”
    赵睿之从善如流。
    他出来看向明鸾,见她已经从座位上起来了,正在用坠在腰上的一方小印盖章。
    此时不过是申时初,有些极其亲近的人家要单独备份小礼,以示亲热之意。
    虽然有静安师太在,但这种琐碎事务自然还是该王府的女主人出面。
    明日正月初一,王府按制要大宴属地臣工,今日这宴席便只是家宴。
    好不容易都吩咐完毕,明鸾感觉脑子累极了,急需要休息,便回了内厅里头略躺。
    才躺了迷迷糊糊的,就听见外头春飞跟春白在骂人。
    她坐起来,还想:大年下的,这又是何苦找不痛快?
    紧接着就听春白道:“春藻这小蹄子是疯了,自己装什么大度稳重的,竟然说王妃应该将两位侧妃都请来。”
    春飞道:“她可不是疯了,你没有撕她嘴?换我听见她这么说,当场一顿好踹。”
    春白:“本是觉得你我身上的事多,找人分担一二,没想到平日看她八面玲珑的,遇到事竟然是个要劝主子大度的。”
    明鸾迫不得已听了壁脚,心里暗道:“我把这事忘了。”虽然有点过分,但忘了是真忘了。
    两个女孩子在别院那边,进出不得,侍奉的人大部分也都换了,如此年节底下,估计也好受不到哪里去。
    于是又起身来,避开那俩还在骂人的丫头,到前头找了石森问。
    石森:“忘了。”
    明鸾就看他一眼,实在也不好谴责他,因为她也忘了。
    不过石森很快就道:“王妃放心,那边一应吃食用具都是上等,并没有人敢苛责的,再说,看着她们的,也不单是王府的,还有师太的人手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