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外地的月亮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睿之走了多时,明鸾出去逛了数日,再便懒怠了,每日上午仍旧处置封地公务,有时候还要亲自出去瞧一瞧,免得被下面人给糊弄了。
    她有两位很好的老师,如今那两人虽然不在此地,不知道又游历到了哪里,但时常会收到他们的信件,同样的,她也会把自己的疑惑写给他们。
    这两位都是移动的百科全书。
    如今听说游历到了那边越地,那边的人擅长歌舞乐器,器物精美,服饰美丽,善织造,善乐器,有巧思,善发明。
    这信写回来,明鸾看了就给众人看。
    不管是京城里来的,还是就是辽东本地的人,大家虽都是一个天子座下,可没有服气的,都认为自己脚下的土地最好,治下的百姓最聪明,自己的家乡经济最发达,就跟小孩子也天然想维护自己的家一样。
    然而也不是没有旁人觉得别地儿的月亮格外圆。
    这事儿直接导致吵架次数好多,辽王府的丫头小厮们天天都有热闹看。
    难得一贯正经刻板的路公公也喜欢去听。
    辽王府的前院被王妃改造成了办公区,房间阔大用了琉璃砖瓦,光线明亮,日照充足,大家在这里头吵架辩论,逐渐形成三派。
    明鸾见小路子在,便笑他“难得。”
    小路子在其他人眼中是路公公,不过在王妃面前,永远是小路子,笑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现在听大人们各执一词,各抒己见,觉得受益匪浅。”
    明鸾伸手招呼他,两个人公然的溜号走神去了,反正下头的人争吵也不会争出什么结论——眼下就是骂街一类的,真正上升到动手,再拉架不迟。
    明鸾问小路子:“你觉得南地好还是北地好?”
    小路子道:“我觉得各有各的好处,不过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更喜欢往他们觉得好的地方去,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或者别的地方再富贵,他还是最爱自己的家乡。”
    如果世上的人都一模一样的热爱家乡,也就没有“背井离乡”这个词。
    明鸾道:“我想派人去越地那边学些纺织技艺,你觉得如何?”
    小路子想了想,道:“去跟人学,学成什么样难说,不如直接将懂技艺的人带回来,王妃觉得呢?”
    明鸾一下子笑起来,果然是兼听则明。
    辽东这边耕地多草地也多,放牧跟耕种差不多各占一半,养牛羊养马甚至还有养灰鼠的,因此盛产羊毛,当西隐先生写了信来之后,明鸾首先想到的便是如果这辽东的羊毛做成各种纺织品,可是她也知道,光靠想,是实现不了的。
    “派谁去呢?”手指点着桌子静静思考。
    “去找母亲要人,还是跟王爷说一声,直接用王府的人手?”
    小路子没有说话,过了会儿,明鸾便问他:“你说呢?”
    小路子跪坐在一旁,轻声说:“王妃也该有自己的人手了。”
    明鸾笑,刚要说:“我有呀。”
    突然反应过来,静静沉默了。
    小路子陪坐一旁。
    过了许久,辽王妃才又笑了起来,仰起脸看向门外:“外头花要谢了,去看看吧。”
    她命人下帖子,约了几家夫人们相聚。
    徐参军夫人一向唯辽王妃马首是瞻,所以来的最早,当看到这来的一些人之后,心里一琢磨,脸上就有了笑容,凑到王妃跟前去。
    “王妃定然是有好事了,不然不会找我们这些人来。”
    明鸾笑,叫大家都坐了,然后吩咐人上茶。
    徐参军夫人便道:“这几日我们那口子回家就请教门客师爷的,我看他吵架吵上瘾来了。那日听说王主事的孩子咳嗽,巴巴的送了瓶子枇杷膏去,当时我还在想呢,他这是发的什么骚疯,还叮嘱人家说‘要是用着好’再来要。您说说要是关系好吧,这么着来往也正常,偏他们俩可是白天才吵了架的。”
    她一开口吐槽,众位相熟的夫人也都凑过来听。
    徐参军夫人对于自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十分满意,看了一遭,然后双手一拍:“你们猜怎么着?”
    众人忙凑趣问:“怎么了?”
    也有夫人道:“徐参军这是看王主事年纪大了,有心跟人家修好。毕竟吵架也不能不共事了。”
    “什么呀!”徐参军夫人灿烂一笑,“你们可真替他想多了,我先前也这样猜了一下,不过我到底知道他,他可不是那种大度人。”
    “那瓶子那么小,人家喝完许是觉得好,便客客气气的打发家人带着礼物来谢,也想再求点去。”
    众人都听的津津有味,巴不得她赶紧说下去。
    明鸾已经反应过来,徐参军在吵架的派别中,属于那种说别的地儿月亮又大又圆的那种,而王主事则强调本地最好,家乡最美。
    枇杷膏里头定然是有川贝,而川贝么,又以南边的为最佳,连江浙沿海那边的都不如。
    果然,徐参军夫人吊足了大家胃口,才继续道:“他呀,特意对着那来求药的王家人说‘回去告诉王主事,这枇杷膏里头有蜀地的贝母,专门治疗咳嗽特别有用。’”
    众位夫人听她说完,都哈哈大笑起来,她们看王妃不像生气的样子,顿时也都各自说起自家最近闹得这些个笑话来。
    不外乎最近一直谈论的外地好还是家乡好的话题。
    话题告一段落,徐参军夫人就拉着王妃撒娇:“王妃快说说吧,这是最近有什么好事么?”
    此音一落地,众位女眷就看了过来。
    明鸾想了想便把自己想选派一些精明可靠的人去南边走一走的事说了,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
    当然此行的目的也清楚,就是学习人家那边的技艺,并带回成熟的技工。
    夫人们一听此事,当下各有思量。
    徐参军夫人心下一转,扭头笑着看向众人:“王妃手里什么人手没有,这跟我们说这个,是想带着我们发财啊。”
    明鸾也凑趣:“我从前也没弄过,各位夫人年纪比我大,阅历比我多,是提出个主意来,听听大家意思。”
    话语里并无勉强众人一定要参与其中的意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