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四百一十二章 苏大姑娘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玉拧着眉,沉思了片刻道,“要不,咱们一起走一趟,红苕毕竟是个女孩子,且孤身一身,没有什么依仗。”
    “若是有什么意外,我亦可以去宿州求援。”
    程习见他决议已定,只能无奈点头,小声提醒道:“那走之前,咱们可要请那位苏万贵苏二老爷来府衙,问问话?”
    “不必了,让人留意着他的踪迹就好,若真是与他有关,反而,打草惊蛇!一动不如静。”
    “下官厚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程习一本正经的板着面,拱手应道:“苏二老爷长得贼眉鼠眼,看着就是那种心思活络的人,咱们若是真动了两位苏姑娘的尸身,只恐怕……他该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了。”
    李玉回了一趟唐家,与何婶交代了一声,收拾了细软,便骑马出了城。
    程习佯旧疾复发,外出求医,只带了一位府衙阿福。
    阿福是位高大健壮的汉子,身长九尺,满面的横肉,一道刀疤自左额拉至右脸颊,生生的分割了他那张本就有些渗人的脸,一身的杀戮之气,显然,这位定在军中历练过的。
    “丞相好!”他拘礼的拱了拱手,亦与程习一样,不苟言笑。
    “不必多礼,这一路还多亏你照拂呢。”
    李玉想起了赵子义从前面上那道浅疤,他自是在意非常,后来还是自己配置的芦荟膏淡了疤,暗道,等回了汴京,倒是可以去燕王府采摘些芦荟,配置好了,让人送来。
    “属下本分。”阿福抿了抿唇,退至程习身后。
    程习只阿福面相有些凶恶,怕吓着他,忙解释道:“丞相,平日阿福之负责,在暗处监督衙门的衙役们,这次,也算是出远门,他伸手比阿禄好些。”
    程习当他是文弱书生,陛下的心尖尖儿,自然要更为小心谨慎了,阿福这张面,出门在外,能省去不少麻烦。
    “无碍,能好。”李玉想了想,冲着阿福咧唇,如沐春风笑道:“陛下从前,面上也有道疤,不妨事的,等我回汴京给你配置了膏药,遣人送来。”
    阿福顿了顿,这才意识到李丞相是要亲自为自己制药的意思,眼角微涩,忙拱手谢道:“属下的疤不妨事,大人的恩情,属下铭感五内~”
    李玉抿了抿笑意,拱手还礼,亦不曾多说说什么,只是程习与阿福皆有些触动。
    三人不眠不休,骑马赶了两天的路,这才到了永安镇,李玉一眼便看到了当年绑着自己的贞洁坊断碑,往事毫无预备,汹涌上心头。
    他沉着面,搓了搓白玉一般的手,按上了那块断碑,故地重游,一切都物是人非了。
    “玄机兄,低调~”程习带着一个草蓑帽,伪装成武林人士,配上他那张不苟言笑的面,倒是有几分似模似样。
    “咱们还是先去客栈吧。”
    “客栈不能住。”李玉摇了摇头,按了按头上的帷帽,他们这副打扮还是太招人了些,“翟祥的人在客栈外守着,若有陌生人来,他不会不知道的的。”
    “那住哪里?”程习环视一圈,这街上人来人往的百姓,有一种若有似无的忌惮,让人浑身不适。
    “先去镇外的破庙吧。”李玉建议道,自己在树林遇到玄安表兄之前曾路过那个破庙歇脚,“红苕若无意外,晚上亦会在那儿落脚。”
    李玉所说的破庙,实在太破,四面漏风不说,就连屋顶亦破了大块,庙里供奉的土地泥塑,被风化了不少。
    “这里又个火堆~”阿福激动的转了一圈,可惜,已经凉了。
    “李丞相,这儿……有一块帕子,您看看,可是红苕姑娘的?”程习捡起地上的帕子,递了过来。
    那帕子上绣着一只灵动的黄猫在逗弄这一个绣球,苏绣?!李玉愣了愣,这针法是……
    苏大姑娘的?帕子这样的贴己物什,怎么会随意送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