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二百六十八章 风云际会当有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很显然。
    这还是张小辫儿头一次目睹林不凡对他动怒。
    “张三,你可知道若是你被粤寇发现会是怎样的下场?”
    林不凡看着张小辫儿,发出一句冷冰冰的询问。
    “……”
    张小辫儿张了张嘴,脑海中瞬间闪过昨晚在村外所见的震惊场面,登时吓得脸色发白。
    半晌过户,张小辫儿才神色凝重地吐出几个字道,
    “徒儿知道。”
    “嗯,算你小子有自知之明。”
    林不凡看了那小子一眼,冰冷语气丝毫没有减弱。
    “立有间, 扁鹊:“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寡人无疾。”扁鹊出;
    居十日, 扁鹊:“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
    居十日, 扁鹊:“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
    居十日,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使人问之,扁鹊:“疾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 扁鹊逃秦,桓侯体痛,遂死。
    桓侯既然不能自知,也不能纳谏,扁鹊也自然不愿意浪费口舌,还要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挥一挥衣袖,扁鹊走了。”
    “张三,你可明白其中的含义?”
    “师父的意思是教育徒儿理性规避危险。”
    “不错,算你小子还有些悟性。”
    “《孟子》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让人们懂得如何防患于未然,懂得如何提早离开危险之地。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正是对‘君子不器‘最好的相彰补充。”
    “如果你年纪轻轻不注意克制自己的鲁莽脾气,即便为师把所有的本领都传授给你,将来你也很难有所作为!
    他日一旦疏忽大意,而陷入险境,那时迷途知返,怕是要悔之晚矣。”
    林不凡之所以敲打张小辫儿,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磨练这家伙不知天高地厚的劣性。
    张小辫儿说起来还算机敏,欠缺之处在于不够谨慎和冷静。
    眼光也不够长远,对某些事件的理解过于肤浅,容易遭受到他人的操纵。
    倘若遇到的仅仅是一些小事,尚可轻松搞定。
    一旦遇上攸关生死的大事件,不知所措的概率将会很大。
    如此现在不注意调教这方面的细节,将来未必免不了会陷入险境。
    好比昨晚不顾林不凡的警告偷偷溜出院子,躲在村头张寡妇家的茅草堆后面观战。
    虽说开了眼界,然而却在不经意将将自己的生命安危抛之脑后。
    即便认为自己的师父可以掌控一切,很明显会干扰到他人的后续计划。
    倘若是不在意他生死的其他无关人等,张小辫儿最后又是何种结局,以何种面目收场都将是一个未知数。
    作为张小辫儿的师父,林不凡可以保护他一段时间,但并不代表可以守护他一辈子。
    林不凡迟早是要离开的。
    分别之后,他的人生尚需要他个人去打拼。
    林不凡有义务帮他指出缺点,望其重视,尽快改正,不然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张三,师父今天叮嘱你这么多,目的是希望你能悟出一些的东西。”
    张小辫儿闻言,眼圈泛红地点了点头。
    “一个人想要为所欲为,必须拥有真正的强大实力!”
    “而你现在初出茅庐学艺不精,根本不会什么绝技,就必须夹紧尾巴,畏畏缩缩做人!”
    说到这里,林不凡停顿了一下,伸手拍了拍张小辫儿骨瘦如柴的肩膀,他的语气缓和了下来,眯起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
    “张三,你也亲眼目睹为师在万马千军面前面不改色,可知道为师凭借的是什么吧?”
    说完,他没等张小辫儿回答,就轻轻地弹了手中长剑,嘴角慢慢地抬起。
    张小辫儿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出声回道,
    “师父,徒儿明白了!”
    “哦?你明白了什么,说给为师听听。”
    林不凡嘴角微微翘起,发出声音问道。
    “徒弟明白师父话中含义。”
    张小辫儿眼神躲闪之间,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师父所言,和孔老夫子那句‘讷于言,敏于行’,有异曲同工之处。”
    “哦,何以见得?”
    “师父是告诫徒儿很多东西,表面上看着简单,实际上却是千头万绪。
    而且,许多时候是有一利必有一弊。
    看起来是件小事,实际上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再说,任何事物都处在时时变动之中,眼前有利,并不代表将来有利;
    对有些人有利,并不代表着随普罗大众有利。
    如此等等,不加深思和认真实践,很难理解做事之难,也不会有长远眼光。
    少说话,勤观察,理清头绪;
    重实践,多做事,识得轻重缓急,才是正确的思路。
    只有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才能兴利除弊,造福金棺村以及天下黎明百姓;
    只有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才能提高自己办事的效率,事半功倍。”
    “你小子,可以哟!!为师有说这么多废话吗?”
    林不凡闻言,整个人不由一愣,内心开始为自己这个徒弟点赞。
    “不是有那么一句俗语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应该算是昆虫界的武林高手,凭着一对 利刃双刀,再刁钻的对手也难逃一死。
    另外,它 还可以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身体颜色。
    这一习性不但可以不让敌人轻易发现自己的踪迹, 从而保护自己,而且还能轻易地接近猎物。
    有道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在生物界无论本领 好歹,都难免会葬送性命,生命只在朝夕间,螳 螂也不例外。
    更何况行走江湖的我们,不能因心存侥幸,就去做莽撞出头的螳螂,将身陷险境又不自知。
    师父说这一席话,不就是告诫徒儿不要图一时之乐,儿看不清周围潜在的风险吗……”
    说到这番话,林不凡发现张小辫儿整个人是大彻大悟。
    “徒儿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做那只螳螂背后的黄雀。
    不,徒儿要做那翱翔九天,俯视大地的真龙!
    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风云际会当有时,一飞冲天上宵云!”
    说完,张小辫儿腾地一下从地上站起,凑到林不凡身前,一脸贱笑道,
    “这样以来,才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彰显男儿本色的同时,也无愧于成为您林不凡的徒弟!”
    “哈哈哈哈……”
    听了这话,林不凡这才抬头放声大笑出声。
    同时将徒弟张小辫儿之前鲁莽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怨恨一扫而空。
    不愧是摸金校尉的鼻祖张三链子,瞧瞧这领悟力,果然是名不虚传呐!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