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二百六十三章 打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约莫一刻钟过后,金棺村西边五里之外。
    两万兵勇云集,肃然而立。
    如云的旌旗之中,正中间竖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张”字。
    在风中猎猎飘扬,令人豪气骤生。
    领军的头目头戴明珠束发冠,身着黑蛟皮甲。
    外罩一件百花战袍,脚踏登云履,骑着一匹七尺有余的白色战马。
    左边配着百炼钢剑,右边挎着一只牛角弓和一壶箭,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
    此人约三十岁出头,剑眉星目,面容俊逸。
    虽然久经军旅,却依旧皮肤白皙。
    全身盔甲鲜明,又跨骑高头大马,看起来卖相极佳。
    通过仔细观察。
    会发现此人手下的士兵一多半都挂彩带伤。
    个个看上去一脸的沮丧、神情也低落到了极点。
    兵士们的刀刃破损了不少,衣服上此刻也是沾满血迹,很少有人穿着盔甲和戴着头盔的。
    很明显,这支队伍是刚吃了败仗。
    从他们粗糙的盔甲上,就可以断定他们不是朝廷的官兵,而是太平天国的一支军队。
    事实上也是如此。
    仅剩两万左右的军队,就是前些时日围攻凌州的粤寇。
    他们进攻凌州长达三月之久。
    然而,由于凌州易守难攻,戒备森严,他们也是久围不下。
    几天前,他们得到消息,据说朝廷派出四路增援部队即将杀到凌州。
    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被正规军包了饺子。
    粤寇的首领才做出决定,向后撤军。
    在凌州三个多月的狂风暴雨的围攻中,他们不仅未能攻占该城,而且被迫撤退。
    他们不仅失去了军队,还留下了无数的辎重。
    足以想象此时这群败兵心里有多憋屈!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股子邪火,无法宣泄。
    他们一路走来。
    这些战败士兵的耐心几乎达到了极限,随时都有兵变的可能。
    偏偏此时!
    从前方探马归来的一个哨骑挥舞缰绳,冲破防雨屏障,将马赶向中军,握紧拳头大喊一声道,
    “将军,前面不远发现一座村落。”
    “甚好!”
    领军头目执鞭质问道,“村中人丁可旺盛?”
    “小人怕打草惊蛇,不曾靠近观察……”
    “不过,小人远远望见一个手持长剑的青年人坐在村外的一处土丘上,想必那汉子定是村内的壮士!”
    “妙啊!”
    领军头目闻言,喜上眉梢,手中鞭子一抽,狞声道,
    “告诉兄弟们前面发现一处村庄,加快速度,快快行军!”
    “直奔村落,今夜不封刀,城内男丁一个不留……”
    在粤寇头子的命令下,一时间满天呐喊此起彼落,在方圆百万里内都引起了一阵阵骚动。
    在满天的风雨中,狼虎般的战士们突然加快了脚步,磨刀削枪,显得凶猛可怕,直奔着金棺村的方向而来。
    兵士们一个个犹如已经饿了三天三夜,突然看到即将到嘴边的烤鸡和美酒。
    瞬间,将他们根深蒂固的贪婪,毫不掩饰地宣泄出来。
    ……
    与此同时。
    金棺村西南部五里外的一片茂密丛林内。
    五六百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发簪高挽,手持短刀的兵勇,正在夜间穿行。
    雨水打在他们的脸上和身上,但没有一人发出声音。
    林里尽是杀戮之气!
    从偶尔暴露在雨衣下的铁甲可以看出,这是一支朝廷的正规军。
    行军途中,统帅张贤芸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拿刀砍断拦路的藤蔓,抬起头喊道,
    “陆琳在哪里?让陆琳马上来见我!”
    话刚传出去几分钟不到,只见一个身材精廋的汉子,连跑带飞的到了张贤芸跟前,跪地讨笑道,
    “小的来了。不知将军叫小的有何吩咐?”
    张贤芸瞪了那小子一眼,吓得后者跪下来求饶。
    “本将问你,此处离凌州还有多远?”
    “回将军……”
    陆琳从泥泞中爬了起来,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搓着手回答道,
    “此处是翁中山的地界,离凌州已是咫尺之遥,以我们现在的行军速度,不等鸡鸣就可以顺利抵达凌州。”
    “此话当真?”
    张贤芸听了, 心中大喜。
    “回将军, 小人不敢欺骗,句句属实!”
    “好了,你退下吧……”
    张贤芸这才点了点头,撸了一下胡子,不知为何心里隐隐约约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似的。
    他皱了皱眉,突然举起手臂向周围的人喊道,
    “兄弟们,听我号令,就地扎营,生火烧饭。
    挨到明天天明,我军再一举击溃粤寇!“
    “遵命!”
    所有士兵大声回应,呼声在整个林间激荡。
    卢琳望着张将军的背影,啐了一口,不屑地撇了撇嘴,他目光一转,忽而落在了山峦之上,几乎是蚊子哼的音量嘀咕道,
    “这瓜怂难不成是吓饿了?这才走了几里里,又特么生火造饭?饿死鬼投胎啊!!”
    ……
    如果能从上帝的角度俯瞰翁中山附近,可以清楚地看到,夜间从周边城镇赶来营救凌州的官兵,基本上是来自四面八方。
    此时此刻,在夜雨中犹如无头苍蝇一般,瞎鸡儿乱撞。
    不知道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意外的巧合。
    这些南下的部队,无论是奔赴凌州加强防守的官兵,还是从凌州向外南后撤的粤寇败军,还是闻讯赶出凌州城外的粤寇,最后的交界点一致是离翁中山不远的金棺村!
    在金棺村头,林不凡矗立在风雨之中,双眼紧闭,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这时,翁中山顶转眼之间就狂风呼啸,天上乌云滚滚。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棺村上空的夜色,变得愈加的阴沉。
    雨水越下越大,就像河流倾覆,仿佛要洗刷人世间所有的罪恶。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
    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黑色的天边。
    霎时间!
    黑暗之中逐渐冒出无数的阴影,犹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眨眼之间便将林不凡整个人给笼罩。
    这一张张道貌岸然、彬彬有礼的面孔,突然一改当前之态,变成了狰狞、恶俗和残忍之象。
    在漆黑的夜晚,所有的士兵像吃了激素似的,豁出性命冲击到了一起。
    狭路相逢,每个勇士骨子里的斗志被瞬间激发。
    很快,呐喊声,惨叫声响彻天际。
    金棺村周围瞬间变成了血海地狱。
    那血海地狱之内,到处都是血雾一片,阴郁的上空更像是要滴出水来。
    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使朝廷正规军和粤寇陷入了混战的泥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