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4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黎韩非不是不知道价值,只道:我就有一斤!
    男人一咬牙:行,那可说好了,一克都不能少了!你去那边有电子秤的那家人那里盛好了拿给我,可别糊弄我!
    一斤豆芽就换来了一只小狗。这对于黎韩非来说简直就是血赚。
    不是每个摊位都有精确的称的,去称完了,回过头来给男人。将小狗抱到怀里。
    看不出品种,应该是田园犬。身上的毛黑漆漆的,看着就招人喜欢。
    窦林伟见黎韩非喜欢的很,不禁提醒道:这么小的狗养不活的,它还喝奶呢。
    黎韩非道:没事,船上有奶粉,怎么也能喂到断奶。
    再不济还有母羊。现在应该还能挤出奶来,怎么也能喂饱这么一只小不点。
    奶粉那么稀罕的东西用来喂一只小狗。这对于这个世道多数的人而言都是不可理喻的。
    不过对于黎韩非而言,用一些奶粉换来一个忠诚的伙伴,还是很值得的。
    路上有瞧见卖洗漱用品的,黎韩非不客气地一口气多买了些,还有护肤品,尤其是防晒。这海上的太阳毒,黎韩非脸上都会发红爆皮。不是他多爱美,而是脸上发红爆皮后真的难受。
    还买了些调味品和辣椒面。鸡蛋花出去六百多颗,窦林伟那边看着都替黎韩非心疼的慌。
    这一次赶集,他们的收获是真的丰厚。
    回去的路上,黎韩非看着只买来的五斤木炭有些犯愁:买到的还是太少。一会儿再去官方换购点看能换来多少吧。
    之前救援队一口气就给两百多煤炭,黎韩非还天真的以为这边能有不少呢。
    不过也能理解,都知道要降温了,这海上不比陆地的房屋保暖,如果没了燃料,可就真的要冻死了。
    窦林伟听他说,道:其实咱们可以自己烧炭,不是还有那么多竹子吗?
    黎韩非眼前一亮:你懂烧炭?
    倒是会一些。不过没有正经的煤窑的话,出炭率会很低。
    用能烧的竹子来烧炭,听上去好像脱裤子放屁。不过碳化以后,燃烧的时间会更持久,相对而言也更轻便,方便储存。
    烧炭太有必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昨晚的更新是今早上的!我因为一激动,把今天的存稿昨天放出去了!
    咋办!今天只更新一章的话估计会有读者大大咬我~
    只能把原本准备日万的明天存稿拿来今天晚上更新了
    昨天更新九千,今天更新八千。
    我提前让你们体会了加更的快感。
    所以
    给我五十个爆字吧!我今天一口气把多发出来的存稿一口气补回来!!!
    这次的日万一定要持久!
    爆!!!!!!!!!!!!感谢在2021022720:28:49~2021022807:53: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亓霁、玲珑80117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窦林伟会烧炭,这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那你先想办法把炭烧出来吧。不过还是要买一些煤炭,煤炭相对而言不怕水泡,就算是湿的也能烧。还是要多准备一些的。
    黎韩非想了想又道:酒精也是一样,引火太方便了。这次咱们买了几个打火机,后面估计一年都不用为了打火机发愁。再有其实也没什么了。对了,棉衣还是要准备的。可是一圈看下来,除了这毡布,也找不到其他了。
    越城道:那就只能去水下找了。
    江月初点头:还是要去有城市的地方。要是能有本地的地图,多少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城市,然后去大卖场一类的地方,应该能找到。
    这边也有几天冷天气,棉衣的销量虽说不会很高,但多少会有一些。
    窦林伟却摇头道:那些地方官方肯定会派人去,还不如去居民楼挨家挨户地找。其实城市里有的地方可能还有大楼没被淹的。可能有的在水下的楼层还没进水。在这些楼层找找,应该能找不少好东西。
    越城问窦林伟:别人不会去吗?
    窦林伟点头:这是肯定的,其实市场里买的东西,多半也是这么来的。所以想要找好东西,还是要远一点。越远越是除了官方的人没人去。出去了不容易找回来了,而且海上天气摸不准,万一遇见了风浪,就彻底失联了。官方现在的雷达有限,一般只给从外面救援回来的人。所以飘走可能就真飘走了。
    黎韩非倒是没有这个难题,他手里有救援队给的雷达。
    这么说来,还是可以去远地方找的。
    窦林伟又道:倒是有跟官方一块去远地方捡漏的,不过官方走得快,没有发动机的追不上。这一来一回的汽油也不是谁都消耗的起的。
    黎韩非道:不说都忘了,汽油还要再囤一些。
    注定依旧要忙碌。
    这还是后再回去,已经是傍晚了。将买来的东西分别装好,帐篷架子来不及搭建了,就将帐篷放在集装箱上头撑起来,里面放上棉被,先对付一宿倒还可以。
    趁着天还没黑,黎韩非带着父女俩熟悉一下竹筏上都有什么,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船上东西多,这是个温室,等忙过这两天,里面就开始种东西了。这个集装箱里面养了四只鸡,进来看看,这里上以后是要发展养鸡的,不论是鸡肉还是鸡蛋,都是好东西。你看
    刚进集装箱门口,黎韩非的情绪就有点崩塌。
    鸡下蛋了。
    蛋也成功滚出来了。
    可因为下面的托具离鸡吃食的食盒不远,鸡蛋还是被啄开了,里面的蛋液被吃了不少。
    黎韩非想掐死这几只兔崽子。
    为什么鸽子那边那么听话,就这几只鸡一个劲儿的吃鸡蛋?
    还有王法吗?
    窦林伟忍俊不禁,看了下笼子的构造,道:它们总吃鸡蛋的话,那这个收集蛋的这个就要延长。这个倒是不难,明天就能给弄出来。
    黎韩非哭的心都有了:那这事儿就先麻烦你了。
    随后又去木筏上的窝棚看了一下羊:这里我还养了三只羊,平时都是我跟越城来喂的。
    这个就不用带他们上去看了,就算是江家兄妹也只是知道上面有羊,没上去看过。
    倒不是黎韩非跟他们藏私。养其他的牲畜饲料都能明面拿出来,比如鸽子饲料,可喂羊的是用空间里拿出来的青草加饲料,这茫茫海上拿出这个实在不好解释,人上去肯定会被发现。就只能不让人上去。
    所以江家兄妹虽说好奇,为什么黎韩非明明养了三只羊,羊饲料却好像永远都喂不完,却也不会多问。
    然后就是鸽子。
    这些鸽子黎韩非怀疑他们就是被人养大的,而且提前训练过,所以它们的服从性特别强,直接让鸽子落在窦妍妍身上,逗得小姑娘咯咯直笑。
    等到自家船舱附近,看着堆放的饮料,这些饮料一般都是有什么好事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喝,平时是舍不得的,所以一直到现在还剩下很多。黎韩非顺手拿了一瓶果汁给窦妍妍。
    这看的就差不多了。主要养的是这三种,然后那边的木筏后面还拖着养海带的绳子。原本绑在竹筏上的,又绑了木筏后把海带阳光挡住了,就转绑在木筏上了。今天买了些粗麻绳,差不多也是时候种一些海带了。
    黎韩非见窦林伟若有所思,问道:想到什么了吗?
    住得太分散了,窦林伟道,小兄弟,你的想法是没错的,各自都有各自的空间。可取暖成本就要翻上去三倍。就要准备别人三倍的取暖材料。而且我看咱们就只有普通炉子,烧火取暖的成本也大。这就难怪你们想尽办法攒这么多了。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生活被切割成了三分,这生活成本,也就加倍了。尤其是取暖成本。如果是吃饭,几个人消耗几个人的饭量。可燃料不是人少就可以少烧火的。相反,人多起来,屋子里的热气更容易聚积,六个人取暖用到的材料可能比两个人还要少。
    黎韩非是帝都长大的,从小习惯了暖气,明白人越多,取暖成本越低的道理。
    这也是入冬前,要面临的事情。
    所以他才拼了命的收集积攒燃料。
    其实我想过弄暖气,那个取暖成本低不少。黎韩非道,可我只知道暖气好用,却不知道怎么做,而且住的分散,暖气路上热气就散了。
    想要有独立空间,又想要集中供暖节省成本,这两个是近乎不可调节的问题。
    这一点窦林伟也跟着发愁。
    其实暖气原理不难,可要改装出来个暖气就需要很多材料。再有还是你说的,距离太远,中间管道保温也是个问题。
    黎韩非见两个人讨论不出什么来,道:这不是着急的事儿,慢慢想吧。对了,你女儿今晚住在江家那屋吧,您先在帐篷里睡一宿。明天咱们一块先把架子支起来。明天就能睡个好觉了。现在天凉,我们晚上都是抱着热水瓶睡的。现在我跟江家那边都有暖水瓶,热水都是现成的,你要用随便拿,对了,我这还有个保温杯。棉被够厚,应该没什么问题。
    窦林伟毕竟是成年男人,身子骨皮实些,没那么脆弱。
    黎韩非的船舱不会让别人进,而且太狭小了,黎韩非跟越城两个人睡觉都是人贴人。江家那边,江月初一个才十六的大姑娘,更不好跟一个成年男人睡一个屋。若不是这海上没得选,按理说跟自己亲哥哥都不该住一块。女大避父,儿大避母。再亲近关系也会有避讳。
    这不是没得选吗?
    其实队伍里多个老实些的大人也好,其阅历在那里,看事情能周全些。
    今天守夜就没让窦林伟来,是越城和江月东守的夜。
    小狗原本是放在黎韩非屋里的,可小狗一只狗害怕,叫唤的厉害。黎韩非又怕他拉床上,不想放被窝里。
    被吵得睡不着觉后,就将狗送给上半夜守夜的越城抱着。
    等越城换班以后,再将小黑狗交给江月东。
    在人怀里的小狗就乖的很,不叫不闹的,很招人喜欢。
    这新队员加入的第一夜这样过去。两边恢复了各做各饭,窦妍妍跟江家兄妹一起吃,就将窦林伟也叫去一块了。
    窦林伟还睡帐篷,没地方放东西,让他自己做饭实在为难。
    这吃过了饭就正经八百地开始给他搭建架子,让他有个适合长期居住的窝。
    窦林伟自己是木匠,而越城懂得力的分布,建造的时候,也能帮忙提点一些。黎韩非划着小船去就近的官方换购点。
    官方卖的东西确实有限,不过基本都是市场上有价无市的东西。当然,这种东西也只能限量销售。
    换购点有两个窗口,一大早就有不少人排队了,黎韩非排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自己。
    煤炭每个家庭每天最多二百斤,汽油最多30L,棉被是有的,棉袄实在不多,优先派给伤员和儿童。现在资源队已经重点寻找了,具体等消息就行了,至于其他的换购点的工作人员查了一下账目,酒精最多10L,塑料布分好坏,好的限量五米,用过带点破的限量十米,钉子和绳子暂时不限量。暖水瓶缺货,不过有烧水壶,一次能烧十斤的水你要吗?
    这已经超出黎韩非预期了:要要要,反正能卖多少我要多少。
    鸡蛋是带足够的,回去的路上小船外面的水位线都被压低了二十多厘米,满载而归。
    汽油还是少了,黎韩非的发动机还算比较省油的,一升汽油大概能行驶两公里多。江家的发动机耗油大一些。如果两艘船同时发动,最多能行驶三十公里。
    这在陆地上跑得都不算远,何况是海上。
    不过也要理解,这大海之上什么都被淹了,还能保留这么多汽油就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划船回去,那边架子的框架都搭的差不多了。黎韩非忙道:我这边买到两床棉被,直接包外头应该没问题。
    几人忙过来帮忙卸货,黎韩非将小船绑在木筏边上,先看看搭的架子。四根柱子是用的粗竹子,上面底座是用细的竹子,在往上使用劈开的竹子,薄厚大小都不一样,成了一个差不多建在半空中的蒙古包。架子搭的不小,下面部分做了加固,如果围上塑料布,可以放上一些杂物。
    给他们分出来一条船不现实,这搭建个窝棚自然要尽可能的完美一些。
    窦林伟亲自指挥,成为什么样也都是他自己安排的,这样更好。
    窦林伟看了看被子,摇头道:这怪可惜的,下雨被泡了就不好了。
    那就别让泡了,铺一层塑料布呗,等以后找到没被淹的陆地,再割点草铺上去。
    窦林伟想了想,道:其实也可以用竹条编个防雨的围在外头,要是做好了,也能防雨不进去,要是再罩个塑料布在外面,就能做到完全防水。只是编制这玩意费时费力,怪耽误工夫的。
    江月东道:明天就天晴了,不如趁着天晴先将你说的弄出来。
    窦林伟想想也是。这编制能让雨打不透的竹墙绝对是一门细致的手艺,需要先将竹子劈成又细又薄的长条,用比编凉席还要费工夫的手法去精细地编织。
    不过看他编制的过程,倒是给了黎韩非更多的灵感。
    窦叔,这种东西防雨防水,那能不能编个这种筐,里面装怕水的东西?
    比如干柴,这些就是怕雨又占空间。
    窦林伟摇头:这个防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泼上去的水没问题,可泡在水里只要时间足够长就会漏水。说到底还是需要塑料来隔水。
    越城对黎韩非道:可以做装鱼娄。对了,还有那种大的捕鱼陷阱。
    黎韩非都快忘了,光顾着用渔网捕鱼。不过不是所有的鱼都容易用渔网捕捞的。如果陷阱可以满足日常吃鱼虾的需求,那完全可以用陷阱随用随取。
    窦林伟点头:这个没问题。再有也可以编个门前挡雨棚的顶。那个塑料布用的多,风吹日晒的,塑料布也容易风化。可以用这个,只要是斜坡,基本不会漏雨。
    黎韩非想要学着跟着编,可尝试着编出来的怎么都有大的缝隙。拿窦林伟编的过来对着阳光看,几乎阳光都不怎么透,这只有这样近乎严丝合缝的编织,才能确保水泼不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