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10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怕爽不过三秒就被对方劈头盖脸地按在地上摩擦。
    简燮安作为一个出生在小地方的普通青年,对财阀企业还是有一些天然畏惧感的,很担心社长这么做会不会激怒对方。
    只是他同时也知道,社长做出决定后就不太喜欢别人无根据地劝诫,尽管操作页面的手都在颤抖,也还是依照吩咐把声明发了出去,然后就开始陷入无法克制的焦虑状态中,一直到下班时间都没能缓过来。
    他也不敢去查看网上的事态具体发展成什么样子了,生怕皮皮虾转世的社长nim会史无前例地翻车。
    当然,简燮安所设想的糟糕状况,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喜欢看财阀吃瘪的群众可不要太多,特别部分人今天早上还在担心李贤因是否遭到了暗中迫害,下午就被这段比昨天的名场面还要劲爆的挑衅话语刺激得精神倍增,仿佛还能再熬三个通宵激情吃瓜。
    李贤因的这段话其实挺含糊的,他说了LG地产有逼迫名人参加发布会的举动,但具体怎么逼迫没说,这就让很多人没有了根据事情经过去判断双方对错的能力,只能跟着相关媒体的报道和水军发言走。
    要比这些,LG绝对不可能有李贤因玩得溜。
    第152章
    李贤因的声明发出去不久,早上刚用一张背影图就嘲讽了他一波的T社这会儿却迅速转变了立场,在半小时内发表了一大篇狙击商业街项目负责人的文章,可算是在一天之内就把这场混战的双方当事人都骂了个实打实。
    就因为这种无差别攻击,让一边围观的吃瓜群众逐渐相信他们是绝对中立的信息传播方,如果T社是任何一方的舆论帮手,怎么可能把自己人也一起骂进去?
    讲真,T社损人时的用词确实比较辛辣,而且句句扎人痛脚,很少有人愿意让同伙如此嘲笑自己的,变相排除了T社会联合李贤因或者LG任何一方来操纵舆论的可能至少在大众看来这种可能性是极低的。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远远低估了李贤因的脸皮厚度,让自己旗下的公司员工发布嘲讽自己的文章、甚至散布某些不靠谱的黑料都属于战略决策,他根本不会有任何难受的情绪在里面,脑袋里只想着用最经济实惠且简便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部分稍微冷静一些的媒体工作者只要坐下来仔细复盘一下T社今天一早一晚发表的两篇文章,就能发现他们早上针对李贤因的新闻其实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完全是标准的看图说话模式,在S.M的地下停车场拍了张李贤因坐轮椅的背影照就敢开麦嘲讽人家在LG的威势下尽显狼狈,着实有那么些为了流量不要脸面的架势。
    他们才是不占理的那一方。
    当然,T社在很多人眼中本来也不是什么正经新闻社,日常不要脸也不算新闻了,所以今天一大早搞那一出的时候大家并不觉得惊讶,毕竟T社也不是第一次蹭李贤因热度了,只是这次蹭得比较恶心,带人家tag说话还那么难听,新闻出来后不少路人都忍不住在评论区骂他们无良媒体。
    这一招就是之后在国内暗戳戳流行过的反炒套路之一,先找媒体进行无根据抹黑或造谣,最好言辞能激烈一些,从而引起旁观者的心理不适,最终下场发表不同言论,以达到大部分人都能同情被抹黑者的目的。
    李贤因当然不需要别人同情,但在打舆论战的时候,这点掌握在路人手里的同情分非常重要,决定了之后的言论大潮会向谁倾斜,而真正的社会大潮倾轧之下,就算是LG这样的财阀型企业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得失。
    就今早的新闻来看,T社还是帮李贤因争取到了很大一波路人同情分的,反倒是今晚针对商业街负责人的文章恶意更大,透着股马上就要把人锤爆的气息,这才是真正想让对方彻底扑街的狠手。
    《仗着LG的名号狐假虎威,究竟是行为欠考虑,还是别有用心?》
    装着一副被网友喷了一天已经无力还手的模样,T社在这篇文章中的用词要比早上严谨很多,而且条理分明,让人信服的证据一茬又一茬地往上叠加,不怕你看不懂,就看你愿不愿意相信。
    当然了,这篇文章也没披露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只不过通过表面中立的第三方平台把之前和邀请函有关的一系列事件都抖了出来,顺便还暗示了一下这位负责人是个靠后台挤走原本的负责人,这才得以空降上位的关系户。
    不过撰写者在这方面描述得比较委婉,为了不让部分人思维过于发散,从而觉得LG地产可能是粗心大意寄错了邀请函,根本不值得抨击,笔者很快话风一转,提及了某些出席过商业街发布会的知名人物。
    紧接着,他就把这些给发布会增添了无数光彩的人和邀请函事件联系在了一起,直接明示这几位大佬也遭受了同样的隐晦威胁,只是他们选择了妥协,选择了跑一趟息事宁人,没有像李贤因那样强硬,暗地里的交锋这才没能浮上水面。
    这种说辞还是有很大市场的,尽管T社在这方面摆出的证据链不够充分,但大家都觉得他们不可能在这方面撒谎,人家大佬又不是瞎了,在这种关注度爆表的报道中出现自己的名字,一定会仔细核查事情经过,要真是借着他们的名头随便乱舞,T社不仅会损失掉大量民众的信任,还可能会被那几位大佬直接锤爆。
    谁看都是得不偿失的行为,脑子没坏就不可能那么做。
    于是在李贤因情绪激昂却言辞含糊的声明、外加T社看似不掺杂感情却证据充足的进一步报道之下,LG总部想把这事儿降级成私人恩怨的计划在两个小时内迅速泡汤,事情顺利到超乎想象。
    最重要的是,被反向按在地上摩擦之后,LG方面也没什么后续反应,李贤因都没想到在这种舆论战刚开始打的关键时刻,LG的反应依旧这么慢。
    该不会真以为想出这么一个毫无杀伤力的阴招就能高枕无忧了吧
    等LG的回复等到头上快要长出豆芽的李贤因看了眼时间,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网上的相关话题还非常热烈,许多日常工作比较繁忙的上班族这会儿才空出时间来参与讨论,热度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就这么消下去的,LG、或者说那位商业街新任负责人如果不尽快针对邀请函和盗取他人工作成果的事情做出进一步解释,可就彻底没有控制话语权的机会了。
    我觉得LG最快也要明天早上才会回应,他们的公关部都下班了。电话那头临时被李贤因拉来聊天打发时间的金桢京倒是一点意外的情绪都没有,国内几个有名的财阀集团都不怎么在意公关建设,他们更擅长耍流.氓,说不过就打,使用暴.力最顺手。
    作为一个在财阀企业中工作过、且工作经历不太愉快的人,金桢京不只是对曾经任职过的三星没有好感,韩国营收前五的财阀型企业他全都保持着淡淡的厌恶感。
    如果没有目前在S.M RE的工作,他在竞业合同规定的期限结束后兴许会忍着厌恶回到那些大公司工作,不管怎样,在房地产行业中击败三星物产就是他最重要的职业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压制内心的部分小情绪,毕竟大公司也有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他向报仇发起冲刺。
    但现在,他肯定不会再自虐一样地往回跑,嘴上吐槽起财阀们的弊端也更不遗余力,仿佛那些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集团企业压根儿就没有半分优点,全都是腐朽难改的坏毛病。
    第一次听说公关部门在公司有事儿的时候还准点下班的。
    李贤因真心觉得神奇,公关部的作用就是在己方遭到舆论攻击、品牌价值严重下滑的时候争分夺秒地挽救其公众形象,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没有标准下班时间的,有事儿发生就得加班加点地想对策,尽自己所能地珍惜每一分钟反应时间,别说回家睡觉了,有许多公关策略为了降低影响力,还会经常选择在半夜一两点发表公告,好降低浏览量。
    公关和营销其实很重要,在这一行工作的专业人士应该从入行开始就做好了时不时就要熬通宵的准备才对,也就像LG这样的大企业平时才不把公关放在眼里,被骂几句也不影响他们进行各种商业活动。
    但那只是平时,就现在这状况,李贤因可不信LG方面一点都不生气、一点都不焦虑!
    他们之所以还让自家公关部员工下班,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清楚,自家公关员工的能力真的很普通,只能做一些平常的声明拟定工作,能学会阴阳怪气的说话都属于超水平发挥了,对方要是稍微有些战斗力,他们都不一定能杠得过,还不如趁早退下,把战场留给其他部门。
    李贤因就是想看看LG发现嘴巴没他灵光之后会做出什么其他举动来抨击他,结果等来等去,都快到他睡觉的时间了,对面还是毫无反应,一副躺平任嘲的模样,实在是离谱。
    我估计他们这会儿还反应不过来T社是我们这边的呢,就觉得自己倒霉,节奏还没带起来就被角落里随便冲出来的小喽啰坏了事儿,他们接下来要么是弃车保帅,让负责人出来道歉,顺便把LG从这件事儿中摘出去,要么就会采取一些比较强硬的手段,让我们服软。
    说到这里,金桢京的语气难免严肃,财阀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对方真要耍流.氓,对S.M及旗下各子公司的压迫力肯定是不小的,尤其是那些艺人,要抹黑他们实在太容易了。
    没事,让他们折腾吧,我还正愁没人陪我玩呢。李贤因倒是无所谓得很,在次信贷危机来临之前,始终活动不便的他可太闲了,就是即将到来的开庭都不能完全提起他的兴致,多个对手在一边纠缠也可以打发时间。
    至于服软,那是不可能的,哪怕对方是LG也不可能,他不觉得自己会这里翻车。
    时间已经超过九点半,李贤因在床上翻了个身,稍稍考虑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不等了,玩这种互动游戏最讨厌的就是有去无回,你出招对方却没有半点回应就没意思了。
    算了,这些都不重要,度假酒店一期快完工了吧?等这部分工作结束,你就带上智彬他们从华夏派过来的团队先去美国踩一下点,看看现在是什么状况。
    电话还没挂,李贤因顺便安排了一波接下来的工作,时间在一点一滴的过去,距离金融危机越来越近,尽管金融信息传播地不算慢,但如果不装成合作方去暗地里考察一下,他们会很容易被一些小道消息误导。
    再来就是他想卖掉名下剩余的千译股份,他也需要有人处理一下,至少在明年六月份之前要陆续抛空,不说金融危机会影响股价,目前千译的股价在短时间内也没有了再上升的空间,卡在手上没意义,他可以把这笔钱用在其他回报率更高的地方。
    第153章
    11月30号,声明发布的第二天,李贤因以为动作迟缓的LG应该会像昨天那样来点儿反应,哪怕只是篇不痛不痒的声明,也能起到一些扭转看法的作用。
    当然,如果用词不当,就很可能出现让公司负面形象加倍增长的状况,也不是没有风险,只是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事儿都摆在眼前了,也不能因为风险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啊。
    然而李贤因万万没想到的是,LG还真就装了一次傻白甜!
    他们再也没有对这件事发表任何言论,也没有什么明面上的反击举动,好像集体陷入了不太适合当下情景的佛系状态,怂得不可思议。
    昨天晚上还信誓旦旦地说过,LG要么会直接弃车保帅,不然就可能暗地里动手的金桢京完全陷入了震惊状态,他实在想不明白对面那么大一家集团企业,怎么后续反应会是这个样子的?!
    这不科学!
    别说金桢京了,这次连李贤因都觉得神奇,整个11月过去了,时间走到12月5号,发布会已经是一周以前的事情,明面上依旧风平浪静,就算是私底下,S.M以及他本人都没有受到明显攻击和排挤。
    一如往常,毫无波动。
    唯一受影响的,可能是公司里和LG有相关代言合同的艺人们,至少希澈心心念念的LG手机代言续约的事儿多半是要黄了。
    这场互动游戏彻底没了下文,李贤因还没想明白这件事到底为什么结束地这么仓促,法院的开庭通知终于来了。
    这场开庭等了得有两个多月了,因为准备途中他偶尔还会往被告名单上加人,再者说来,被告们大多接受不了打官司这件事儿,期间各种挣扎,进程肯定是很慢的,他在这儿等着还不觉得有什么,人家法院工作者得忙到晕头转向。
    其实上周发布会那事儿刚发生的时候,李贤因在大屏幕上说过要给LG地产寄传票,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尽管他知道这种主观意识比较强的小事儿是不太可能胜诉的,可有时候起诉只是为了表明态度,和结果无关。
    不过在LG后续无回应的情况下,李贤因还是主动撤回了对他们的诉讼,不管对方怂得有多莫名其妙,其后可能也有一些他不太知道的因果隐情,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人家这么做确实是给他面子了。
    还是非常大的一个面子,以至于发布会的闹剧过去之后,网友们又开始讨论李贤因到底是不是哪个大人物的私生子,否则眼前发生的事儿就太不正常了!
    这个帖子的评论区还研究得头头是道,把李贤因和各个大佬都放在一起比较了一番,仿佛光看长相就能确认各自的DNA似的,李贤因本人看了都要笑死在评论区。
    说实话,他也是没想到私生子这个梗能传这么久,每次他有什么大操作,公共论坛里边就得来一轮,有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多了这类信息,从发言时的语气来看,甚至已经有点相信他和李绣满不是亲生父子了,可见把谎话重复一百遍就会变成真事儿的原则在哪里都是应验的。
    既然人家都给面子了,李贤因也不推崇得理不饶人的做法,当然会自觉做出改变,默不作声地撤诉之后当做自己从没放过那些狠话。
    虽然他穿越之后一点都不和气,但华夏商人自古以来就极为推崇和气生财,互相留条后路,以后没准还能一起合作赚钱呢。
    把LG地产这个极为唬人的名字从被告名单上剔除之后,整个案子没有继续复杂下去,开庭日期最终定在12月18号,一个本该不那么热闹的周一,娱乐媒体却散落在法院大门前的各个角落,等着当事人到场就一拥而上,要能拍到对方恼怒和烦躁的表情,今天上午的新闻就有了。
    没错,记者眼中的当事人,那当然是特指李贤因了,其他素人又没什么值得报道的点,起诉普通人这事儿都炒过好几轮了,现在完全没有新鲜感,就连几位被告的爱豆企划社也已经出了好几篇采访报道,只有李贤因整天缩在家里不见人,大家当然都想把他刨出来造话题,有他在就有热度啊。
    然而记者们想在法院门口让李贤因难堪的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人家根本就没来
    以目前韩国的规则来说,非离婚诉讼的情况下起诉方可以不到场,委托代理人进行操作就足够了,负责这件事儿的也都是尹韩律所的顶梁柱,李贤因没什么不放心的,会傻乎乎地出现在这种场合才怪。
    虽然很失望,平白丢了个新闻点,但记者们也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围着李贤因的代理律师询问各种问题,其内容大多集中在他们到底会不会赶尽杀绝,让众多被告的普通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