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9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周德易看过去有点老相,但事实上也就三十九岁当然是按周岁算三十九,韩国算法可就四十一了不管上辈子还是这个世界,李贤因周围都少有二十岁出头就结婚生子一条龙顺下来的,正值壮年就把孩子供到了大学,距离彻底没负担仅有一步之遥。
    想想还挺美。
    我这还不算最早的,我的大学室友甚至是结完婚才来上学的。
    这次李贤因是真的有震惊到,韩国法定结婚年龄是女16男18,相对华夏当然早得多,但这种规定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毕竟以前结婚年龄更早,这已经是改良后的方案。
    而法规肯定是不能频繁修改的,所以现在只要有父母同意,16岁的未成年女生依旧可以结婚,那才刚到高中的年纪。
    不过那都是我那个年代的事儿了,你也别这么惊讶,现在很少了,听说明年法案修改之后,女生也会改成18岁。
    再说你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好多都是恋爱着恋爱着就分手了,结婚年龄定的再低也没用啊,该不结的还是不结。
    周德易摇着头给自己冲了杯咖啡,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和十几年前可是大有不同,往往更自我,也更喜欢独居,虽然韩国内恋爱脑的人依旧很多,但结婚率确实在逐年下降。
    要我说啊,你现在去找个姑娘结婚生子,到我这岁数孩子也该成年了。
    也许是氛围比在诊疗室时轻松的多,李贤因的心情也不错,很随意地回了一句:我应该不会结婚,更不会有小孩。
    讲真的,李贤因压根儿就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教好小孩儿。
    周德易有些意外,这是他第一次从李贤因口中听到如此言论,在这之前,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病患居然还是个单身主义者。
    事实上,这也确实是李贤因第一次表达出不想找伴侣的意愿,这么长时间,他也算知道周德易的口风有多紧了,这段话他不太可能说给金女士听。
    不过就他车祸后的状态,就算当着金女士和老李同志的面说自己一辈子都不结婚了,恐怕也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对,大概怕随便干预他的人生,一不小心又弄医院里去了,两个人心脏真承受不住。
    两个人闲聊了两句,周德易似乎还有工作要忙,带着咖啡和文件袋回了金女士给他安排的房间,李贤因则是拿起手机,还想继续上网看热闹。
    结果热闹没看到,倒是先看到了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对方没有故弄玄虚,直接署了LG地产的名字,主要内容是询问他明天发言稿的长度之类的,大概是为了控制发布会流程才会这么问。
    而李贤因继续遵照本心,一键删除短信。
    然后继续愉快上网。
    第137章
    第二天一大早,李贤因就装作什么事儿都没发生的样子,和周德易一起去了负责他复健疗程的私立医院。
    尽管昨晚提前打过招呼,但复健师对于如此意外的行程依旧没有太多准备,非常抱歉的表示,如果他从今天开始就马上要在医院进行更高强度的复健计划,他们可能无法很好的配合。
    李贤因表示理解,复健计划是打从一开始就做好了的,除非病患在复健中途出现严重不适的状况,否则根本就没有大改的必要,而就算真的要修改复健方案,也得根据他的身体报告来判断具体往哪方面改良,不是前一天晚上突发奇想,第二天就能具体执行的事情。
    他也没有修改复健计划的意思,在这种专业的事情上,他现在已经学会了相信医生,和过敏性休克时的心态大有不同。
    今天之所以来医院,只不过是为了躲避LG地产方面可能会打来的电话,因为复健而无法接电话总是可以接受的吧?
    这件事儿归根究底是他和那个项目负责人之间的矛盾,为了LG的面子,他还是愿意做做样子的,尽管他的借口都很假就对了。
    不过既然已经到了医院,李贤因也不介意顺便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接着就在医院十一层楼的中心小花园里吃着早餐,等医生把检查结果拿过来。
    韩国较大的私立医院数量其实并不少,不过大多都为专科医院,像李贤因所在的这家综合医院一样科室齐全的,就要花费大量金钱去筹建。
    而大部分诊费昂贵的私立医院在医院的硬件与软件设施,以及医疗人员的服务态度上都比较出色,一般来说每天的就诊人数要比看诊价格更优惠的公立医院少很多,就算没预约也基本不存在排队的情况。
    正是因为私立医院的环境相对比较封闭,需要用到大型医疗设备的时候,一些所谓的财阀后代还是会到这种场合来检查身体,不说别的,光是每年的专业体检就不是家庭医生可以代劳的。
    所以当他远远看到卢素英的时候并不感到意外,人家一个富太太来看看身体是件很正常的事儿,并不一定就代表着生病。
    不过话说回来,他第一次去周德易的心理诊所时也见到了这位SK集团的会长夫人,上周也有看到卢素英带儿子去看医生的新闻,这么想来,她还真是过于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打算了,居然看那么多个医生。
    站在外围走廊上的卢素英拿着一个文件袋,和一个穿白大褂的男性医生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医生转头离开,才把文件袋放进了手中稍显硕大的手提包里。
    也就是塞完文件正准备拉上包包拉链的时候,刚巧一抬头的卢素英在两个人都没想到的时候,突然和李贤因对上了眼。
    李贤因:??!
    正举着勺子吃早餐的李贤因吓了一跳,他明明什么特别的画面都没看到,再加上两个人距离相当远,更不可能听到什么之言半语。
    可在被当事人发现自己一直注视那边时,心里依旧会瞬间产生心虚感,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心虚什么,已经举到嘴边的勺子一时间放下不是,不放下也不是,最后只能尴尬地冲卢素英笑笑,希望对方能感受到自己的善意。
    卢素英应该是认识他的,点了点头略做回应。
    以为这次相遇就这么到此结束的李贤因松了一口气,再次领会了眼睛不能乱看的行事准则虽然这个准则他一般都只根据心情随意遵守。
    可还没等他张嘴吃掉勺子上的蛋糕,就从尚未收回的视线中,看到卢素英径直朝这边走过来了!
    几个意思?不会真因为他多看了那几眼,就要上来找麻烦吧?
    不过还好,那只是他的设想而已,走到近前的卢素英带着笑,看起来很和善,我上个月才听承俊说起过你,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
    卢素英所说的承俊是S.M RE在光州筹建的那家度假酒店的合作伙伴之一,全名卢承俊,今年才二十九岁,是所有合作方中最年轻的。
    早在最初确定合作对象的时候,李贤因就有听说他和卢素英是亲戚关系,只是没怎么在意。
    他当初之所以会选择给度假酒店找合作方,主要是不想让自己显得太独,好像一分钱都不想给别人赚一样,什么分担建造风险都在其次。
    既然从一开始就没想着从合作方的口袋里坑钱,在挑选合作对象时,李贤因也以背景清白为主要标准,那些手段太狠辣的,自动被排除在外。
    这就证明李贤因一早就暗地调查过合作方的出身,自然知道卢承俊是卢素英太爷爷的哥哥的第二个儿子的孙子,真的是很远方的亲戚,不管谁来猜测,双方都是不太熟的样子好吧。
    在辈分上,卢承俊和卢素英是同辈,但两个人整整差了十五岁,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几乎就是隔代了。
    希望我在卢先生的口中能有个好形象。
    李贤因最终还是放下了勺子,人家一副准备长谈的架势,他也不好再继续和早餐硬磕。
    本来站在附近的周德易也没有要上来和卢素英打招呼的意思,反倒是往后退了好几步,一直到花园边沿、几乎没可能听到他们谈话的地方才停下来。
    这家医院总共十三层,从十一层开始,中间一圈都被掏空了,做成了直面阳光的空中花园,只有外面一圈是各位医生的诊室和设备室,所以花园的绿化范围很大,而且没有枝叶太高的植被,就近偷听的概率几乎没有。
    李贤因注意到这位卢女士在坐下之前还看了一眼桌子旁的石椅,确认它确实一尘不染后,才从容的坐下,中途甚至还有闲心把视线停留在桌上的草莓蛋糕上。
    就是对方不说,李贤因也明白了她想表达的意思:大早上就开始吃这种高热量的食物真的好吗?!
    不过或许是觉得不礼貌,卢素英很快移开视线,也并没有要询问他日常饮食习惯的意思,转而说起了其他话题。
    两个人在这之前完全没有面对面交流过,此时最好的话题自然也和医院以及身体健康有关,比如李贤因那场众所周知的车祸,以及卢素英本人对身体检查的热衷。
    我们原来在心理诊所也见过一面啊,我都没印象了,要说今年上半年的话,我的精神状态看起来应该很差,不过我那时候也没生病,只是因为某些事情比较气愤,所以显得憔悴而已。
    卢素英没有特别说明让自己气愤的事情是什么,李贤因也不可能去追问,只是感叹一句:您看医生的频率好像挺高的。
    对,我很喜欢检查身体,也很喜欢定期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我觉得这对健康有好处。
    李贤因刚想夸赞一下她的保养方式很科学,就听她笑着又说了一句:我可得比我丈夫活得更久一点才行。
    尽管卢素英说话的语气和之前没什么不同,表情更是亲切自然,可莫名的,他愣是从中听出了淡淡的杀气
    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李贤因只好再次祭出尬笑技能,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话。
    话说回来,他和卢素英真的一点也不熟,如果说对方会上来打招呼是因为他带着卢承俊赚钱了,所以才出于礼貌做不到点点头就走,那像是小区里闲聊唠嗑的中老年妇女一样,坐下来聊着养身心得,属实就是超出界限的熟络了。
    卢素英原本就是这么热情的性格吗?
    这位夫人从面相上看还算是亲切的,虽然面部线条和五官结合起来有些凌厉,但她大部分时候都带着笑,极大地模糊了自身严肃感。
    可不管再怎么亲切,卢素英也是SK的会长夫人,同时担任蝴蝶艺术文化馆馆长,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花这么长时间在这儿和他聊些有的没的,很难不让人感觉到违和。
    李贤因一下没接上话之后,周围的气氛就开始有些怪异,他敢打赌,卢素英一定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但从她的表情上看不出不任何不自然,还主动转换了话题,我听说李先生很喜欢华夏文化?
    是有点兴趣,如果之后有时间的话,我可能会去华夏旅游,然后选个喜欢的城市住一段时间。
    这绝对是他的真实想法,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他可能已经浏览过好几个著名城市了,哪里还用在这儿待着。
    那我们算是兴趣相投了,我也对华夏文化很感兴趣,因为我现在还担任着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实验室的特聘教授,托华夏同事的福,买到了很多本土工艺品和特产,有很大一部分都摆放在蝴蝶艺术文化馆,李先生要是有看中的,我可以送你两件。
    卢素英话中的重点在于送礼物,而李贤因的重点却跑偏了,主要集中在这位夫人居然是清华的特聘教授这一点上。
    作为前总统的女儿,卢素英本人也是很优秀的,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硕士出身,对艺术更是热爱,在学历和相关知识储备方面没什么问题,然而作为精神上的华夏人,清北在李贤因这儿还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清华的特聘教授,听着都更高大上一些。
    不过这个所谓的艺术与科学实验室肯定是不授课的,卢素英大概也不会带学生,不然就没这么多时间留在韩国生活了,她这个特聘教授的主要贡献应该只有一两篇论文、给相关性学生提供一些工作,也许还有资助部分研究资金。
    那多不好意思。
    没关系的,都不是多名贵的东西,胜在都比较有特色,拿回去当纪念品也好。
    人家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李贤因也没有再拒绝,只是感觉卢素英示好地这么明显,估计是别有所求。
    果然,他才刚有这种想法,卢素英就话锋一转,聊起了自己的子女们。
    卢素英和SK集团现任会长崔泰源育有两女一子,大女儿生于1989年,比李贤因小四岁,今年刚刚考取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而最小的小儿子是95年的,现在不过十一周岁,还是小豆丁一个。
    我一直听人说李先生在学习方法方面很有心得,我家小儿子就不像你这么出色了,总是一副笨笨的样子,就连承俊都说,仁根要是能和你学习一下经商准则,以后管理公司的时候会轻松很多。
    这段话一出来,李贤因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怎么着,这是想聘请他做家庭教师?他看起来也不像是会好好带小朋友的样子吧
    第138章
    李贤因真心觉得让他带孩子的提议很荒谬,且不论他有可能会把原本三观正常的孩子直接带飞,就算人家孩子从小养成的性格和常识比较坚强,他一个公司社长去帮人家带小孩儿也不是事儿啊!
    要不是卢素英态度非常好,看起来也没有轻视嘲讽他的意思,否则他现在可就不是这副客气的模样了。
    似乎是他脸上的惊讶表情太过于明显,卢素英也想到了自己话中容易让人误会的部分,很快解释道:可能有些冒昧,但如果李先生有空的话,能让仁根在你身边学点东西就好了。
    这就不是请李贤因当家教,而是让孩子跟在他身边,企图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学习的意思。
    但事实上,卢素英的丈夫,SK会长崔泰源本人也是知名企业家,实在没必要舍近求远,不仅选择让儿子抛弃自家老爸,还要来找他这个见都没见过一面的人传授真经,如此脑回路,李贤因暂时是想不明白的。
    卢素英的小儿子叫崔仁根,一个极为韩式的名字,据某些八卦小报的报道,明年刚要上小学六年级的崔仁根性格相对老实,很听母亲的话,也就显得不太机灵。
    他不知道这类八卦的真实性有多少,但如果卢素英口中的笨由此而来的话,他倒不觉得小孩子要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性格。
    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期望的模样长大,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一旦发现现实不合预期,就会采取额外手段,企图扶正孩子的发展路线。
    且不说这种行为是否能给孩子带去世俗上的成功,却一定会对孩子们的某些天性进行强制抹杀,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李贤因对此多有感触,作为一个从小被关在家里学习各种知识、以至于根本没有童年生活的富二代,谁也说不好他之所以会产生不怎么正的三观和偶尔的偏执,是否有小时候的功劳在里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