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8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然,李贤因本人可一点不觉得这种气氛的转变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个锅他不要!
    这个问题之后,大概是该问的都问完了,希澈开始扯一些别的话题,然后才拄着拐杖起身,打算回楼下自己的病房,准备出院了总要收拾一下东西的。
    其实没有拐杖支撑着,希澈现在的走路姿势看起来也很正常,只是习惯性地带在身边,也算是减轻腿部压力了,真到活动现场了可不会带着拐杖上台,那看起来太奇怪了。
    人已经走到门口,李贤因还以为这场并不单纯的午后闲聊已经结束了,正打算放下靠背,等着护士给他换了吊瓶之后就睡个午觉。
    还没等他动手,希澈突然来了个急转弯,快速说了一句:啊,我差点给忘了,你的粉丝们让我给你带个话,说你的CY上最近有很多奇怪的人在留言,让你有精力可以去看看,能发点新动态就更好了!
    总感觉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的李贤因差点呵呵出声,你别告诉我你这次又在楼下恰巧碰见了我的粉丝,然后无私地给人家带话。
    这种不靠谱的借口已经用过两次了!
    所幸希澈也只是干笑两声,没有正面回应他的问句,几乎等于默认了李贤因话中的调笑之意。
    看他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李贤因啧了一声,也懒得继续调侃,无奈地摇摇头放他走了。
    也难怪大家都找希澈带话,这小子就不是心理多敏.感的人,抗击打能力相当高,就算李贤因真生气了,他也不会因为并非针对他的话语而受到伤害,一点也不玻璃心。
    至少在出道没几年的现在,心态还是不错的,深谙厚黑学的精髓,至于以后那都是还没发生的未来了,谁知道还会不会发生呢。
    第124章
    尽管希澈和他提过,但李贤因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自己的CY查看,他见过的奇怪的人太多了,再说现在上CY,奇怪的人能不能看见不好说,暗戳戳讽刺他的人是肯定不少,何必让自己亲身感受那些污言秽语?
    不过现如今实在闲着无聊的李贤因对此也不是什么反应也没有,至少还登录了一下他那让人略感羞耻的粉丝俱乐部,打算看看粉丝们最近在做什么。
    让他颇感意外的是,之前几次看都非常活跃的发言区,这次无论刷新多少次都是死水一潭,根本没有新的帖子出现,顶多是旧的帖子有顺序上的变化,应该是有人在旧贴中发言给顶上来的。
    要说起来也算正常现象,虽然他的话题度很高,可都是传来传去的风言风语,正经露面的次数很少,物料基本靠街拍拼凑,换句话说,除了欣赏一下他的外貌,粉丝们几乎不能从他身上获得什么心理满足感。
    久而久之,那些外围粉丝可不就跑光了嘛。
    而且粉丝凝聚力最高的一般是爱豆,因为要帮忙打榜冲销量刷数据等等,更加有利于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其次才是演员,像他这种半公众人物,基本没什么凝聚力可谈,关注的动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飞快消耗,如果运行不当,几万人的粉丝站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凉了。
    但当眼前的景象真到了凄凉的地步,李贤因又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这好歹是他的粉丝站诶,再怎么样,发个帖子给他祈福还是能做到的吧?他现在可还住着院呢!
    然而现实是,他往下翻了好几页都没看到这种东西。
    随意点开首页上的某个旧贴,标题看起来只是日常生活的水贴,可活跃度居然还挺高,好几次刷新都在首页前三,也不知道内容中能有什么特别的点吸引大家如此踊跃的评论。
    帖子的主人是个高一学生,性别未知,家乡在南边一个小城市,因为成绩好,考上了首尔圈最著名的几所中学之一。
    可是考进去之后却发现自己和那些家境好的同学差距非常大,不止是业余爱好方面的缺失,甚至学习进度也不一样,课堂上的新知识对于很多人都只能算复习。
    当超过一半的同班同学对你还不会的知识应用自如,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研究奥数、去学第三外语第四外语,以创造更好的高考成绩和更好未来的时候,焦虑的心情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这种状况绝不是个例,韩国的贫富差距确实很大,特别是首尔圈的名校,富人区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往往超前很多,私底下的补习还大多是一对一的私教,就算是在韩国这种补习风气极度强盛的国家,私教也不是谁都能请得起的,普遍都是二三十人的中大型补习班。
    当然,贫富差距这种东西哪个国家都有,但韩国受地域限制,在名校中各种家庭条件的学生混杂的状况更高,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心态不平衡,想追上去得花费除生理需求外的所有时间与精力,青少年长期处于压抑的情绪中对心理健康也没好处。
    其实这种先天上的差距不是嘴上抱怨几句就能解决的,只是说出来多少能缓和一下心中郁闷,李贤因粉丝站的气氛一直以来也都不错,前头的几十条回复评论全都是在鼓励加安慰贴主的人,还有不少分享了自己的难处。
    不难看出,许多人过得也没那么顺遂,追逐梦想的、努力工作的、因病欠债的,离开家乡独自生活的人占了至少三分之二,这种现象也不算多让人意外,首都圈的资源和其他地方确实差很多,有时候不是年轻人都往首都圈跑,而是想要的东西只有那里有。
    李贤因抿着嘴一路往下翻,这个帖子看着可太让人致郁了,要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翻看,能给负担大的人直接看哭,发出人间不值得的感叹。
    由于性格原因,他很少向别人吐露心声,越是熟悉就越不愿意说,他的家世也决定了他的烦恼和大部分人都不太一样,现在被这个帖子感染的都想说点什么了,真可以算是负面情绪的集中地。
    看到快三百个回复,帖子里的画风才有明显转变,倒不是陡然间变得喜悦或者明朗,而是一大堆人涌进来开始说些和帖子主题完全无关的言论,贴主倒也不生气,还和那些人同步论调的说一些李贤因听不懂的对话。
    要不是每个回复前面都有序号,他还以为前边儿谁发了什么不好的回复被删掉了呢,这聊的都断层了。
    好在帖子里也有些迷糊的人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李贤因也跟着看了几眼解释,这才明白过来状况为什么这么诡异了。
    大概在他出车祸昏迷不醒的那段时间,粉丝站在短短两天内增加了至少五千多的注册量,然而这些人一进来,二话不说就是发黑帖,几乎就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强调李贤因有多冷血之类的。
    由于当时只有一个管理员在线,删帖的速度居然神奇地赶不上发帖的速度,以至于在线的会员当场和突然到来的黑子们在各个帖子里大战三百回合,开玩笑,本来因为医院那边一直没消息就够着急了,这时候居然还来她们的底盘上搞事情,找骂呢吧!
    然而骂战一起来,黑子们没多受伤,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把所有黑帖都顶了起来,不知道的人一点进来还以为是李贤因的黑站呢。
    一直到了晚上,其他管理员上线了好几个之后情况才得以好转,不仅删除了大部分黑帖,还把后面注册的一些账号拉黑踢走了,就这样还是时不时会有不好的帖子冒出来,估计是有人把自己以前注册的账号卖给Anti了,也不能要求站子里所有原成员都那么忠诚不是。
    不得已之下,站长只好暂时关闭了发新贴的功能,然后再慢慢排查潜藏在几万人中的Anti,这么一查,就拖到现在还没恢复发帖的功能。
    不过一系列措施之后,Anti倒是几乎绝迹了,就是原先的会员们无聊到开始顶旧贴,以此来抒发自己被挑衅之后的愤怒之情,否则晚上能气得睡不着。
    总感觉这群Anti无形中帮他虐粉了
    李贤因有点无奈,那群突然涌入的黑子很可能和之前在S.M前边儿跪着的两个男生有关系,那段时间刚好是外界黑他黑的最严重的时候。
    不过之后黑粉的言论能消亡的一个不剩,把捣乱的人清除出去一大半当然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但他前几天搞出来的那套把造谣者告上法庭的操作也是独领风骚,不少跟着瞎起哄的人都得斟酌一下值不值得。
    毕竟那两个人当初是以做Anti时的兄弟情来让那么多人帮他造势的,完全是全自动水军,而在网上四处奔波的Anti也只是想干票大的来证明自己的威名,理智没有完全丧失的人都不至于那么激烈的迎难而上。
    现在很多人都在等起诉的进一步进展,如果李贤因只是做做样子,恐怕后续还会有一波针对他的语言攻击,以证明他们从没怂过,当然,这种状况不会发生,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李贤因这三个字只会成为很多人说话前先过脑的提示词。
    看大家后面的留言,气愤的情绪已经不多了,渐渐的又转为闲聊,也就是这时候他从回复中才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站长换掉了几个经常不在线的管理员。
    确实,在这次的事件中,管理员反应缓慢和工作不力是事实,也实在是这个粉丝站子确实小,之前也没发生过什么需要一致对外的大事,李贤因也不需要她们去冲锋陷阵,可不就没什么应急经验。
    翻到管理员列表看了看,的确换了一大半,好几个被他怀疑是公司爱豆的账号从列表里消失了,换上了一些他没那么眼熟的ID。
    神奇的是,允浩的管理员职位居然还稳当当的挂在站长后边,甚至还加了副站长的头衔。
    怎么还升职了呢?!
    看着周围的同僚被撸了大半,你一个人激流勇进,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东方神起现在不仅恢复了日本的活动,还正好在回归期,要忙的事儿有很多,就算调整过行程构架也只能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而已,休息可能都得在交通工具上。
    就这还有时间抽空管理粉丝站,也太绝了吧
    他该说什么,不愧是做什么都热情的男人?
    第125章
    李贤因真心好奇允浩最近的行程和作息到底是怎样的,对方的在线时长甚至让他有些迷惑,这么真情实感的在宿舍给他疯狂打call可还行。
    不过他也没有因为这份好奇就特意去做什么,只是单纯记住了这件事,东神的经纪人现在可不一定想接到他的电话,他认为的调侃在很多人那儿却容易让人紧张,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他顺畅的聊天,没必要因为一点他觉得有意思的小事去打扰别人。
    哪怕他现在有的是时间。
    现在李贤因手上最大的事儿是群体起诉,起诉的流程走的很慢,因为被诉人数量比较多,法院备案的速度自然慢了下来。
    他这边的证据和资料已经提交上去,但众多被诉人都是普通民众,该怎么提交有利于自己的材料都不知道,尽管有最迟提交时间,进度还是推动的相当慢。
    短时间内开庭是别想了,这就是个持久战,甚至得做好纠缠个一两年的准备,一审二审乃至三审都有可能。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李贤因一点也不焦虑,他在开庭之前依旧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各种让自己愉快的事情,甚至就算开庭也不一定能对他造成影响,心里不舒服的话,开庭的时候他也可以不去,让律师顶上就得了。
    当然,这件大事很快就会成为次一级的过去式,说到底只是有感而发的行动,远比不上真正的大赚特赚来得爽快。
    这几个月金桢京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北美的次级房贷市场,特别是那几个社长重点提到过的金融企业,大多数都已经显现出一些不对劲的势头来。
    这点不对劲主要体现在有效业务周转不畅的同时还不能从其他地方获取盈利,说白了就是持续亏损,就算账面上的数字看起来还不严重,有些名气大的还能从外界拉到额外投资,可实际上的流动资金都已经被锁死在某个坏账中,不足以支撑日常开销以及铺平欠款,开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除了这些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老板与直接管理层,外人很难从微小的蛛丝马迹来获得警示,金融世界中的大幅度数据变化太正常了,亏损方也在拼命自救,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谁也不会对外嚷嚷自家资金有问题。
    就是这样,一个危机才更有可能从小范围影响迅速席卷全世界,人都有侥幸心理,想着苟一苟就过去了,不想着解决自己的问题而率先警示大环境中其他同行的人基本不存在。
    说句难听的,别人会不会破产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大环境崩塌了也只是会影响依旧存活着的企业,都要撑不下去了谁还有心力照顾大环境?
    一个人不开口,两个人不开口,就算开口的人也可能被讽刺只会喊狼来了,真正的危险没人重视,那就别怪灾难最后蔓延到自己身上。
    清水煮青蛙的优势在这时候体现的非常充分,一场巨大的危机从来都不是突然降临的,一点点累积下来才是造成灾难的根本原因。
    真等到演变成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时候,也就只能换来一句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该如何如何。
    真早知道未来发展的李贤因所看到的风景就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任何一点细节上的变化,对他来说都是明确的信息传递,得益于此,金桢京每次的相关报告也都能让他得到新的思路。
    你先去和斯坦利汇合,然后看看华夏地产行业和股市的风向,我没下任务之前先不要有行动。
    李贤因把手里的U盘递给吴智彬,这个给斯坦利,让他把一半的千译股份卖掉,然后拿着钱按照U盘文件里的指示操作。
    千译的股价已经非常高了,发展空间在一步步降低,这几个月也受到了华夏官方的一部分扶持,他这个外国人没必要再进一步持有。
    这时候拿出一半的股份去置换流动现金,然后投入华夏股市捞一笔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金融危机之前,有几支股票可是相当高光,这时候买入,等明年中旬再卖掉,就是一笔相当让人眼红的投资收入了。
    在这之前,斯坦利在他的吩咐下也买过华夏的股票,打掩护般地有赚有赔,这次相对就比较胆大了,直接是奔着目标去的,时间越来越少,也由不得他慢慢布局。
    因为要把基本盘从欧美挪到华夏,斯坦利肯定得换地方蹲着,然而他不会说中文,除了对华夏的特殊金融市场有所研究之外,其余的当地文化和生活几乎是一窍不通。
    相比之下,曾经服务过华夏顾客的吴智彬就好得多了,只是中文依旧说的像是唱歌,也没实地去过那片东方国土,说起来也并没有多靠谱。
    之所以把吴智彬派去和斯坦利一起,纯粹是考虑到华夏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人情社会,斯坦利专业技能是很优秀,可有时候脑子里那根筋真叫一个直愣愣,再加上不懂当地的文化,真有可能被坑到。
    吴智彬就不一样了,出身可以算是草根,没那么在乎面子,天知道以前为了做成一个单子要给多少人卖笑脸,就算当上了李贤因的助理,还变相获得了首席的地位,做事也依旧以达成目标为首要选择,轻易不会说自己做不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