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5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挑起别人的兴趣之后又摆出一副我不告诉你的模样,确定这是保护病人隐私而不是刻意挑起兴趣让他自己想办法去查?
    在这一刻,李贤因对此人的专业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甚至还觉得对方的名字取得太形象了,因为框到他而露出笑容的模样,确实很德易。
    但不得不说,这个话题切入点选的不错,如果是其他更温和的话语,打定了主意随便敷衍的李贤因一定不会给予自己的真实反应,也不会对这个心理医生产生多大的兴趣,也许今天晚上的谈话就会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盯着对面的人看了一会儿之后,李贤因问道:原来医护人员也可以随意的激怒病人吗?他还算委婉,没直接说周德易像是在耍人玩。
    面对质疑的当事人却没有半分心虚,只是脸上的笑容多少减弱了一些,心理疾病有非常多种类,每一大类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更何况每个人患病原因天差地别,我想李先生你自己也清楚,你真的需要一个只会给你开药外加闲聊的咨询师吗?
    平心而论,对于心理严重不健康的病患来说,心理咨询是很有用的,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等会导致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的病症,就算只是闲聊,好的医生也有办法以此为治疗手段,让病人的状况得到控制。
    但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周德易就可以确定,李贤因并不喜欢这种柔和的语言引导式治疗。
    尽管对方的不耐烦隐藏的很好,别说其他人,就是身为母亲的金女士也没有察觉到太多,你要让他说,周德易也说不出具体哪儿不对劲,但这么多年的治疗经验告诉他,这个小伙子非常抗拒传统治疗,抗拒到随时在想着跑路的那种。
    从医院转出的病历来看,这种抗拒治疗的状况一直都有,只是时轻时重,李贤因当时的主治医师很明确的在病历中表示,出院之前他的抗拒症状已经减轻至极微弱状态,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结论很明显与现实不符,而能让医生做出错误的判断,周德易当然就会怀疑李贤因当时出于逃避治疗的目的而进行了一些表面的哄骗行为。
    乐观点说,李贤因能做出这种举动,说明他自我意识非常清晰,也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可就是太清晰了,对医生来说,治疗难度大大提升,你永远不知道看起来已经被治愈的人是不是在刻意框你,以至于让你打出具有欺骗性的健康证明。
    他觉得这种计策能够成功,还得得益于李贤因本身伪装的能力就比较强,面对这样的病人就不太适合按照所谓的流程进行治疗,转换一下态度反而能取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效果。
    创伤性应激障碍不是纯粹由心理压力引起的病症,虽然在中后期常常伴有焦虑症等症状,但那也是因为时常出现幻觉以及睡眠不足等因素间接导致的精神压力过大,可以说是并发症,只要心理治疗人员不对病人有任何事关原则的质疑以及人身攻击的举动,多方面尝试没什么不好。
    他们可以是医生和病患,也可以是朋友,更可以只是一个出了咨询所就从没见过的陌生人,只要是对治疗有帮助的,在周德易看来什么关系和相处态度都无所谓。
    你应该也不会因为治疗而随意把信任交付给一个陌生人吧,所以我们干脆就不谈信任,也不谈那些让你痛苦的事儿,聊一些各自的职业生活日常好了。
    因为对方过于不按套路出牌,李贤因缓慢地歪了歪头,一时间不知道是还夸赞一下他的观察力出色,能看出来他不是个会轻易交付信任的人,还是吐槽这位著名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段好像太过激进了一点。
    李贤因犹豫了一下,还真就顺着周德易的话开始聊公司里的一些琐事,没有把那句这实在不像是治疗说出口,只要不谈具体的病因,浪费时间在这儿耍嘴皮子他也认了,倒要看看这人搞的什么鬼。
    他是看不出来这种纯粹的闲扯能有什么治疗效果,反正别指望聊着聊着就能获得他的信任。
    S.M的主要运营的商品就是艺人,李贤因不可能和周德易说一些公司机密,几个子公司提的也少,特别是S.M RE,包括正在建的小区和新大楼在内一句也没提过,周德易好像对这些大众积极讨论的事儿没兴趣,也不曾多问一句,从来都是李贤因怎么说他就怎么听。
    在很多东西被埋葬之后,两个人能具体聊的不多,对话内容自然而然跑到了艺人身上,可作为一位上任时间不算太久、距离艺人们又比较遥远的社长,脑海中可以扒拉出来当谈资的部分实在有限,以至于周德易都没忍住来了一句:看起来贤因xi比起娱乐业,更喜欢倒腾些别的。
    就李贤因这娱乐八卦储备量,一些死忠点儿的追星族都知道的比他多,感觉起来就和没认真管理公司一样。
    对于周德易的调侃李贤因只是不痛不痒的哼哼两声,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可这人对他说话的语气尺度却把握的非常好,有些内容不是第一次见面就能说的,却能让人感觉那只是开玩笑,释放出的非恶意不会让人有生气的欲.望,如果忽略掉彼此的年龄和谈话的场所,倒真像是普通的朋友聊天。
    就是这个朋友嘴巴有点损罢了。
    不过这种嘴上不饶人的状态好像只针对他,他们的对话主题是各自的职业嘛,周德易也就会提到一些以前治疗过的案例。
    虽然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没有说的太详细,当故事听还是挺有趣的,而且在提到过往病人的时候,周德易总是表现的很柔和,别人的治疗过程听起来也和睦且感人的多,与现在这幅总会在某些时刻调侃他的人一点也不一样。
    李贤因有点开始相信周德易所说的治疗手段不同这回事儿了,然而治疗的效果如何依旧存疑,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由于全程都在扯些有的没的,治疗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在咨询室里就待了足足两个半小时,外边儿的助理医师都下班走人了。
    仔细回顾的话,整场治疗还是给人一种没有太大特征与效果的感觉,所有的一切都很自然,仿佛连窗外吹进来的晚风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贤因从座位上站起,伸了伸懒腰,除了工作或者准备坑别人之外,他很少长时间说这么多看似没用的废话,一回神之下,除了说话多有点口干舌燥之外,居然还真有点解压的感觉。
    他明明没有说任何给他带来压力的事物,居然也能有作用吗?总感觉他之前好像误解了心理医生的治疗原理。
    如果周德易不在熟悉了之后尝试着复原他的创伤现场,以至于让他说出上辈子的车祸,并且每次都能有这种效果的话,每周花一点固定的时间泡在心理咨询室也不是不可以。
    就当交个朋友呗,看得出来周德易确实挺喜欢自己的工作,至少不是随便乱来的庸医,就算治疗过程根本不按套路走,也没有哪句话会直接否决他的原则,对于心理患者来说,自身所坚持的原则很重要,很多抑郁症患者自杀就是感觉不到尊重也感觉不到继续生存的价值,所以尊重其原则就是尊重其生命。
    然而在冒出这个想法的下一秒,李贤因突然愣了一下,转身盯着正给他配药的周德易看了许久,也得亏这人不止是咨询师,同时还是心理医生,有执照的那种,不然是没办法出售药物的,省得李贤因再跑一趟别的地方。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次谈话之前,他可是打定了主意绝对不来第二次的,现在这算是妥协吧?
    果然,人家有名也是有道理的,谈一次居然就让他这么固执的人在心里改了主意,所以
    李有挖人癖贤因:刚好公司艺人也要心理咨询师,干脆挖过来好了,不然他每次要跑这么远好浪费时间啊!
    第82章
    挖人的事儿李贤因也没有当场提出来,这种事儿可不是儿戏,突发奇想之下开口了人家也不会同意的,说的难听一点,人家自己老板当的多舒服啊,没有足够打动人心的好处,干嘛要给自己找个管束的上级?
    这件事儿还得等他稍微了解一下周德易的状况,再给公司的心理部门找个直属的子公司坐掩护之后在说。
    虽然两个人在咨询室里谈了很久,时间也很晚了,但金女士一直等在外面,李贤因出去的时候她正在喝茶看报,也不知道助理下班了是谁给她泡的茶水,看着倒是很悠闲自在。
    然而金恩珍自己明白,她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之所以假装镇静,只是不想加重儿子的压力和焦虑,也不想让旁人看热闹罢了。
    回家的途中,她没有提起任何关于心理医生的话题,只是在刚到家的时候像是随口问了一句:你和医生约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吗?我最近在和以前的朋友们见面,你得先把就诊的时间告诉我,不然和朋友们的约会撞在一起,我恐怕就要犯难了,你叔叔阿姨们出来一趟可不容易。
    人在心虚或者想要掩饰什么的时候,话会自然的变多,这是出于一种想要模糊掉重点的下意识做法,用几句在说话人看来没用的废话来包裹住那句真正想问的是常见套路。
    李贤因能察觉出金女士并不平静的心绪,却也没有拆穿她,最终只是相当平静的回了一句:在下周一,如果你有事的话,我自己去也没关系的。
    金恩珍当然不会因为其他的琐事丢下自家儿子,她可比老李心疼孩子的多,得到满意的答案之后就高兴的回了房,丢下李贤因自己在餐厅吃夜宵。
    因为下班之后就立刻去了咨询所,李贤因的晚餐就只有路上吃的小零食,谈话中途没有饿肚子都是下午茶帮了忙,尽管一直觉得吃夜宵对身体不大好,也违背了长时间的进食规律,可现在不吃,他待会儿绝对会饿到睡不着。
    反正他对这具身体的抗造能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期待,基本上每次不按准则来都没好事儿,他还是不虐待自己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在和周德易谈完话又按时吃了药之后,第二天一起床,李贤因就有一种好像哪里不一样的感觉,似乎那些控制身体某些激素的药真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不管原理是什么,李贤因今天的心情确实比昨天好的多,甚至老天爷都在配合他,传回来的都是好消息,包括与李富真面谈时间的再次敲定、李健熙上个季度的体检报告报危、以及针对现代合作金融机构的收购部署已经完全结束。
    他很高兴所有事儿都在按照历史进行着,至少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并没有因为他的介入发生太大的变化,李健熙的身体状况从他患了心脏病以来就一直是红灯状态,只不过这次格外危险罢了,连医生都建议他彻底的放下手里的权力,过度劳累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更何况李健熙的年纪也实在太大了一点。
    不过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尽管对儿子还算满意,李健熙依旧不愿意彻底放下公司管理权,看样子是真打算干到彻底干不动的那天为止了。
    自舆论攻势后,CJ暂时还没有新的动作,三星倒也安静了一会会儿~,至少在李贤因和李富真面谈之前,整件事好像已经结束了。
    但就算是并不清楚整个计划的李富真都明白,现在顶多算是中场休息,距离结束还远着呢,就她爸那脾气,后续不报复对方是不可能的。
    李先生不觉得自己胆子太大了一点吗?在力量不足的时候就给自己招惹那么强大的敌人,很容易出问题呢。
    从见李贤因的第一面起,李富真就表现得很不友好,说话语气相当冲,而且一上来就讽刺了他的艺高人胆大,像是积怨已久的模样。
    这种态度也在李贤因的预料之内,他让李允馨劝说李富真出来面谈的时候,除了教她说一些自己相当痛苦,不改变会再次自杀的话术,还让她隐约把计划的事儿透了一点儿给李富真知道,不然平白有个人冒出来,说能够帮你摆平父亲和哥哥坐上会长之位,想为此和你谈谈。
    谁信呐?
    人在看到希望的时候才会上钩,但在上钩之前,李富真大概率会有不满、甚至气愤地情绪。
    就算她对于李贤因具体做了什么知道的不详细,可李允馨一定对她说过CJ是被怂恿了才弄的这么一出,这个消息是李贤因确认她会来见自己的筹码之一,一般人都会好奇到底是谁在针对自家。
    光得知这个计划就足够让李富真不高兴了,虽然这也不能证明CJ有多清白,要是没那心也怂恿不起来,可李贤因完全把三星当工具了好吗!而且还拐带了她家忙内!
    可惜小妹没有告诉她对方到底是谁,单说见面就知道了,嘴巴倒是严的很,不然李富真别说谈话了,先修理一顿这个胆子有足球场那么大的人才是第一反应会做的事。
    在知道有些事情是背后有人在操控之后,李富真一段时间内看什么都觉得不对劲,连CJ在媒体上抹黑她父亲这种昏招在她看来都是有人指点,因为太过疑神疑鬼,在李贤因住院的时候她还误打误撞的觉得那个背后的人会不会就是李贤因。
    实在是她和对方本来已经约好了见面时间,结果突然联系说要换时间,理由就只有一个突然有事儿,要不是对方才是求人的那个,她都要怀疑是自己吃了闭门羹呢。
    而这个换见面时间的节点又几乎和李贤因住院的事儿完全重合,确实太巧了一点。
    不过李富真自己也知道那种胡乱猜测的行为不正常,所以这个想法也只是在脑海中溜达了一圈,很快就被抛到一边。
    实在是李贤因这个人吧,在李富真这儿并不是能干出这种大事儿的类型,就是个小角色。
    她之前也听说过李贤因的名字,怎么说在二代们的圈子里也有些名气了,著名的人傻钱多非常好骗,前阵子洪必盛那群人都能在他那儿拉到投资,更是让大家认定了这种言论的真实性。
    虽然自家小妹也在那群被称作到处拿钱打水漂的人里边,可有事儿说事儿,那群人整天不务正业的,说是投资,实际就和过家家差不多,李贤因能加入进去,充分证明他也没啥商业素养。
    这种错误判断导致李富真在今天见面之后发现对面的人真的是李贤因之后,整个心态都非常崩溃,心里陡然一股无名火起,有种自己莫名又暗地里被耍了一波的感觉。
    有时候明明想到了答案却又轻易放过的感觉还不如从来没察觉呢!
    所以啊,要努力让自己不出问题呢~
    面对李富真的负面情绪,李贤因倒是显得很豁达,还能用轻松的语气回应,谁看都是完全不担心被报复的模样。
    这种淡定的态度让李富真皱了皱眉,完全不明白他的底气从哪儿来的,好像真不怕半路翻船,这甚至让她产生了一种三星的威慑力好像凭空消失了的错觉。
    虽然她并不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是纯靠虚无缥缈的威慑力才走过来的,可这种感觉依旧让人不愉快。
    应该说,从她进这间咖啡厅开始,心情就没有好过。
    大概也和自己看不上的小角色突然就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掌控者有关,身份优越感的突然降低会让人心情变差,更何况李贤因还表现得和什么大.boss一样,倒显得她有点毛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