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8章:藏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石门被推开之后,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石门之内到底放着些什么东西,不由得开始伸头伸脑的想要往里看,但是被刘伟出言制止。
    “我能够理解大家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的心情,但是同样是做考古工作的,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隐蔽的密室在被打开之前里面的空气是静止的,而现在密室的门被打开,空气刚刚开始流通,如果一次性的进入太多的人势必会对里面的空间造成紊乱,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损害到密室中存放的物品。”
    说到这里之后,站在不远处的几名考古专家都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完全认可了刘伟在考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局长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刘伟继续说下去。
    刘伟的眉头微蹙,似乎在此时正在制定着一个非常复杂的决定,所有的人都不发一语,很多双眼睛一直都死死地盯着皱眉沉思的刘伟,都想知道接下来他会怎么处理密室之中的物品,以及密室之中可以进入多少个人同时完成清扫工作。
    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刘伟才开口说道:“由于里面东西的特殊性,我们谁都不知道在这密室之中到底都有着什么东西,所以我建议,由我带领几名考古专家首先进入密室之中,核对密室中物品的价值,然后再慢慢的增加人数。”
    几名考古专家听到刘伟居然同意让他们率先进入密室之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十分激动的表情,要知道,洞窟之中的密室在考古历史上还是首次发现,所以此时进去可以一探其中奥秘,这是每一名考古者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考古专家们跃跃欲试的快步来到了密室的门前,刘伟不再多说什么,因为在进入密闭空间之内需要做出的相关措施,所有的考古专家都是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有条不紊的带好了相关的防护措施用品,陆陆续续的进入了密室之中。
    由于常年密室空气不流通,所以地面上落下了一层厚厚的浮灰,为了不弄脏密室中存放的物品,每一个人所走的每一步都尽量的轻,在进入之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东西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了一惊。
    在密室中的藏品数量之多,分类之广,种类之全让所有的人不约而同的浑身颤抖了起来,尽管刘伟自己对密室之中的藏品早就有所预估,但是此时出现的藏品仍然让他也小小的激动了一把。
    经过初步的分类整理,仅仅只是洞窟密室里面的各类佛法经文,就达到了惊人的数量,佛法经文分别有波斯语,和突厥语两种类型,这是在所有的佛法经文当中存在历史最早的原始经文,其价值难以预估。
    再往里走,里面的空间更为广阔,摆满了各种为武则天准备的佛法用品以及青铜法器,看样子这个密室应该是为当年的武则天进行每年的朝圣活动所准备的储藏室,通过这里面的藏品可以轻易的洞察处武则天统治下的政治状态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这里面的每一件物品都对研究当年的历史有着非常大的辅助作用。
    几名考古专家此时惊讶的已经合不拢嘴,心中对于刘伟的敬佩之情也由发的浓厚了起来。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对于刘伟出现在洞窟之中还表现出了排斥,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刘伟不能够胜任洞窟之中的主导挖掘工作,但是此刻事实摆在面前。
    刘伟的确拥有着十分强悍的专业素质和他们闻所未闻的奇怪方法,虽然不知道这种方法到底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刘伟会知道这么多别人所不知道的东西,但是事实摆在面前由不得他们否决刘伟的能力。
    几个人缓慢的退出了密室,刘伟这才开始安排工作人员陆陆续续的进入密室之中进行里面东西的清理,并安排有专人统计被搬运出来的物品数量,由于清扫工作是一份十分细致的工作,进度缓慢是他最大的缺点。
    众人一直等到了第2天中午,才将密室中所有的物品全部统计了出来,这一次的统计共发现洞窟密室之中藏有5万多件各类经书,全部都是佛教法文的原始版本。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全国各地的法僧教众全部慕名而来,来到洞窟之外进行朝拜,一时之间,这个地方名声大噪,成为了所有佛教信中心中的圣地。
    相反的,伴随着石窟内部发现了大量的佛教经文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发现密室的主导人物刘伟也被各种传言推到了风口浪尖,有的人对他另辟奇径的寻找方法表示了信服,也有人对他能够发现这其中的秘密表示了怀疑,从而上升到怀疑他身份的高度。
    一时之间,社会上各界的声音褒贬不一,尽管如此这并不能影响刘伟现在在考古界之中的身份地位,局长也因为这件事情而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褒奖,因此对于刘伟的各种做法极为推崇。
    不管刘伟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局长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辅助他完成,这也给刘伟的清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助力。
    将东西清扫出来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对这些产品加以修复,修复这些年代历史悠久的东西需要很大的耐心和非常扎实的历史知识,不管是经书的保存,还是各种残破的修复,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
    可是此刻的刘伟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现如今在场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考古工作研究者,他们最主要的专业知识还停留在挖掘清理的层面,而那几个考古专家再加上自己根本不足以应付如此庞大的清理量,一时之间,清理修复工作陷入了僵局。
    如果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补完所有的密室藏品,就必须要拥有一支拥有着专业知识的专门修补团队。
    可是按照局长的话来说,想在短时间之内召集到大量的修补人手除非能够获得上级文物局单位的特殊批准,否则很难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召集到这些人手,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修补任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