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165 小毛孩儿有前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建厂”这件事,就像一个惊雷在靠山村炸响。
    “咱庄户人家,也能建厂子?”
    “不是城里的国营厂子?那谁给开工资?”
    “真给开工资的话,俺去当工人,俺不下地干活儿了。”
    “八字儿没一撇的事儿,谁信啊?少做梦娶媳妇……”
    林有财听着议论声,几次张口要反驳一下,但是又想到自己确实还没把建厂的事儿申请下来,又忍住,招呼大家伙先回家吃饭,别耽误晚上的扫盲课。
    偏偏有看不出眼色来,追着林有财问的:“支书,俺想当工人,咱村里有钱开工资不?俺听说城里的国营厂子工人一个月能挣十好几块哩。”
    “俺也要当工人……”
    林有财两条腿不由自主加快了速度,又极力做出不算落荒而逃的模样,黑着脸甩出一句:“你们去问林老师!”
    他越发心虚了,自己一把年纪,实在不应该听一个年轻丫头的风就是雨,万一厂子办不起来,或者生产了啥东西却卖不出去,村民们非得跟自己个儿闹腾不可。
    整的很被动啊!
    把责任推给林老师会不会不太好?毕竟她也是好心。年纪轻轻的,要是把事儿办砸了,自己不能埋怨……
    林有财是怎么纠结的,林锦瑟可不知道,她今天累得不轻,收了工还得回家做饭,顾不上帮着村民答疑解惑,安排他们等上课的时候再细说。
    小石头跟李新国还保持着上学的新鲜劲儿,趁着天色还亮,进家就要写作业,把凳子搬到了外面写,还叽叽咕咕小声说几句笑几句。
    锦瑟往外掏饭盒,发现两个饭盒都是干干净净的。
    “自己洗的?你们学校的水井可危险,不是不允许学生靠近的吗?”
    小石头歪着头咯咯笑,李新国抢着解释:“是金老师帮我们洗的,石头哥哥给了金老师一个煮鸡蛋。”
    林锦瑟有些讶异,这孩子不是特抠门的吗?什么时候舍得去贿赂别人了?
    小毛孩儿有前途啊!
    石头得意的笑完,才告诉锦瑟:“金老师会吹口琴,可好听了,我要跟着金老师学吹口琴。”
    锦瑟明白了,这孩子喜欢吹口琴,想拜师,就自己做主交了拜师礼,顺便还被老师照顾代洗了饭盒。
    “那娘明天多给你俩带个鸡蛋。”
    剩下的,就随便他自己怎么做吧,锦瑟决定旁观,不过,口琴那东西应该专人专用吧?自己明天进城拿肉,正好去看看有没有卖的。
    本来只发现小石头在做手工方面有天赋,现在看,对乐器也感兴趣,小孩子不定性啊!
    “作业写完了,不然晚上你们在家休息?叫大老黑陪着你们。”锦瑟收拾完碗筷,提建议。
    小石头却摇头,李新国跟着摇:“不行,不行,我们说好了要跳级,娘你得多讲点儿,我们得听课,得练写字。”
    那岂不是自己也得重新备课?再不能想到什么讲什么。
    锦瑟感觉到有压力了,孩子们爱学习肯上进,她得全力支持啊!
    数学没问题,俩孩子做加减法速度快准确率也高,乘法表也背熟了。
    “那给我看看语文课本。”林锦瑟认真的打开记录本,边走马观花快速翻书,边备课。
    争取十天内讲完两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上下册,以备孩子们的期末考试。
    村民跟不上进度也没关系,遍地撒网,能捞到几条鱼就捞几条好了。
    如果马老师知道,自家小子这般有志气,下定决心要跳级,下学期直接上二年级,会不会高兴的哭起来?
    大人总是不满足的,去场院的路上,林锦瑟就试探的询问李新国:“石头哥哥要学吹口琴,你要不要一起学?姨明儿给你俩一人买一只口琴。”
    李新国表情有些茫然,好在天光暗了,看不太清楚。
    他迟疑的答案是:“我跟石头哥哥一样。”
    其实应该不咋喜欢吹口琴吧?
    锦瑟揉揉小家伙的头顶,真是太可爱了,一切乖巧与努力,都只为了跟石头哥哥保持一致。
    石头这会儿正威风凛凛挺胸抬头的走路,身侧是大老黑,脚边是小藏獒,还有一个跟锦瑟说完话就追上来的小迷弟。
    他无父无母,曾经在这个村里卑微的活着,轮流去各家蹭饭吃,被叫做“小杂种”。
    现在,遇到年纪大的村民,他会得到由衷的赞美“这孩子懂事哩”,或者“石头越长越精神了哈”。
    遇到同龄人,他更受欢迎,小朋友们不但不叫他“杂种”了,还喜欢跟他一起玩儿,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羡慕的摸他的衣服鞋子,连新头型都眼馋。
    在边山屯小学,第一个被王校长和金老师注意到的是林富贵,直接安排做了班长。第二个就是石头,不因为身高和气势,而因为学习能力。石头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且答得正确又清晰,还会给别的同学讲题,像小老师一样,有板有眼有耐心。
    长得清秀穿得干净学得明白讲得清楚,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稀罕?哪个校长不喜欢?
    不给鸡蛋,金老师都不会吝啬教授知识技能,何况这么小的孩子还大方赠送,不吃不行的那种。
    打算继续煮茶叶蛋,锦瑟需要买点鸡蛋储备起来,村里养鸡的挺多,就是不允许多养,所以收鸡蛋的话得同时收好几家的。
    在场院外面遇到了三大娘,或者说,是三大娘专门等在那里的,她有话想说。
    “林老师啊,你让二狗子娘一块编篮子,牢稳不牢稳?可千万别惹下祸事来,你一个姑娘家家的,真要是被抓起来批斗……”
    三大娘声音压得低低的,提醒。
    “没事儿,您老没听说?咱村的厂子马上要盖了,咱这是集体性质的厂子,不跟投机倒把沾边儿。”
    锦瑟再次分析形势,感觉三大娘的顽固思想有些松动了。
    “您老别不信,这样,我先收些鸡蛋,各家如果有山货也给我,明天进城试试销路,我保证比大家自己去收购站卖得的钱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