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四百六十一章 癖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家西餐厅,生意怎么样?”
    听到安皓对他的问话时,老板的内心是惊喜加惶恐的,像上课的小学生一样,问什么回答什么,“还行,上个月营业额二十六万,不过因为开业酬宾做活动,纯盈利只有两万六。”
    10年,一个月盈利两万六,以西餐厅的规格,也算还行,安皓明白地点了点头,“这个月呢?”
    老板迟疑了一下,“活动没有了,营业额到现在不到九万。”
    现在已经过了月中,这进度,大约只有上个月营业额的七成。
    安皓闻言陷入思索当中,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敲击的声音很小声,但受心理因素影响,老板只觉得这一下下,如同敲击在自己的耳膜一般,让他的心都提起来了。
    自己的回答,有什么问题吗?他该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然后下意识去看徐谨,这一桌人里面,只有徐谨能扯上点关系了,现在也是他的心理安慰所在。
    徐谨收到了老板的目光,微微摇头,表示不要说话,没得到回应,老板心里依旧有些七上八下的。
    相比于他,张仁几人却是司空见惯了,他们对安皓很了解,一般安皓摆出这样子,就是在筹谋着什么。
    这时候,了解安皓的人,都不会去打搅他,就像徐谨此刻一样,保持安静。这会,也只有老板,心里提心吊胆了。
    安皓的思考,持续了大概几分钟,回过神后,呼了一口气,对坐在对面的徐谨开口,“徐总,你对餐饮这块比较了解,目前延平市,包括延江省,类似这样的西餐厅,状况怎么样?”
    徐谨没想到安皓回过神,第一个问的是自己,愣神了一下立即回答,“西餐厅在国内起步比较晚,还算新颖,不过,毕竟文化和国内有些不同,受众面不是很大,有所盈利,但不是很高,和这家店的情况差不多。”
    “当然,高规格的西餐厅有所不同,毕竟针对的人群不一样。”
    安皓点头表示了然,然后说了一句,“单纯的牛排品牌店呢?”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牛排品牌店在后世的受众层面,要大于西餐厅,多数走的都是平民化的营销策略,形成了全国的产业链。
    徐谨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开口,“这个没怎么关注。”
    回答不上安皓的问题,在徐谨看来,是一个很不严谨,还很尴尬的事情。
    安皓倒也没见怪,想了想后,对徐谨开口,“有时间的话,可以和霄庭他们做个全国的市场调研,方向,就针对西餐厅和牛排品牌店这块。”
    这个提点有些直白,徐谨顿时记在心里。
    如今国内,陈霄庭和周华明的餐饮连锁,开展的如火如荼,涉及的餐饮店已经不仅限于沙县小吃等,还拿下了不少国外餐饮的代理,配合陈升的时尚餐饮,毫不夸张的说,在国内餐饮这块,他们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听安皓的意思,似乎可以开拓牛排品牌店的业务,这是一个值得让人上心的事情。
    无数事实证明,安皓的眼光,总是独到的。
    老板没有插嘴的机会,事实上,就算有,他也不敢插话,安皓简单几句话,就已经涉及到国内餐饮的规划,在他心里已经掀起了不少波澜。
    老实说,他在延平市开了一家西餐厅,虽然托了徐谨的福,但也有些沾沾自喜了,认为自己也算是上层人士。但和眼前几人比起来,就差强人意了。
    他的格局只是这一家西餐厅,但人家的格局,已经想到国内餐饮市场调研的层面了。
    安皓的提点,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再继续下去。
    事实上,刚重生的时候,安皓基本都是事事亲为,包括当初去延寿市进货、联系渠道,去浙林省找小商品等等。而随着事业一步步扩大,他的‘队伍’愈发壮大后,很多事情,安皓都开始授权给底下的人操办,他在背后提供思路。
    再到现在,大多时候,他连具体的思路都不会提供,只会给他们一个发展的方向。
    看似撒手不管,其实这种模式,对其他人的成长,大有益处。
    就像现在,无论是陈霄庭,还是陈升等人,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他‘生力军’的一员。
    这顿饭,吃的还算可以,据老板说,西餐厅的厨师,是从国外回来的,结合了国内人的饮食习惯,钻研出一套自己的独门心得。
    至于买单,则被徐谨抢过去了,对此,安皓几人也没多做坚持,交情的维护方式,几人都心知肚明,不会去点破。
    吃过饭,方永很没义气地离开了,言明晚上有约,这让张仁和陈晓齐齐送了一对中指,连安皓都忍不住打趣。
    这个木头开了窍之后,几乎一门心思都放在谈恋爱身上,还好没有因此耽误工作。
    “回去继续种花?”
    张仁兴致勃勃地提议,被陆晟直接开口拒绝,“晚上要带孩子,你们自己玩吧。”
    张仁闻言看向安皓,“你呢?”
    劳作了一天,原本的新奇劲已经过去,安皓直接摇头,“你们去种吧,我就不了。”
    张仁无语,“你又没什么事情。”
    安皓斜眼看他,“卿瑜今天回来,我晚上陪她去看电影,不行吗?”
    回应他的,又是两对中指。
    果然见色忘义这种东西,也是会传染的。
    几人笑笑闹闹离开,徐谨和老板谨慎地跟在身后,直到送他们离开后,老板才带着古怪地开口,“种花?”
    徐谨知道他的想法,拍拍老板的肩,“习惯就好,我跟你说,延平市的水,比你想象的深,你这店面的作风,要改一改了。”
    “不要以貌取人,我跟你讲,像安少他们这样的人,有些时候想法就是很特殊,上次我还见到他们几个在路边做义工呢。”
    义工?
    老板闻言神色十分古怪,很难想象身价数百亿的人,会在道路边做义工的样子。
    难道这就是有钱人特殊的癖好?
    “以后让店员把眼睛擦亮点,别得罪不该得罪的人,还不知道。对了,包厢最低消费的要求,赶紧取消了,还有自带酒水这一块,要有觉悟。”
    对上徐谨的目光,老板明白地点点头,“我今天就把店里面的事情再盘一盘。”
    “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