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一百一十九章 和母校谈合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回学校的时候,安皓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看着校门口高高挂起的横幅,李卿瑜打趣开口,“这下,你真的成为名人了。”
    横幅上书几个大字,‘恭喜我校学生安皓荣获延江省杰出创业青年’。
    早前,尽管安皓开了美食店,创立了百川公司以及萍聚公司,但学校里面仍有一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安皓的事情充耳不闻。但现在,这横幅一挂,没人能漠视安皓了。
    如李卿瑜所言,他真正成为延平大学的名人,而且是全校皆知的那种。
    安皓也有些讶然,但一想就明白学校此举的用意,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即表达了学校对安皓的赞赏,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软实力。
    最主要的是,学校还不用付出多大的成本。
    但他没想到的是,张钧对他的支持,远在他想象之上。
    刚下车,等候在这里的陈晓几人就迎了上来,还未靠近,张仁的大嗓门就已经亮出来,“耗子,好事,大好事。”
    安皓和李卿瑜正将带回的礼物拿下车,闻言随口接道:“什么好事?”
    “学校给我们批下创业园了!”
    安皓的动作一顿,半惊半疑,“创业园?”
    “对,创业园!”
    张仁呼了一口气,“学校这次可下了大手笔,直接将学生处办公楼的顶楼划拨给我们,做为我们在学校里面的创业园。”
    “简单来说,就是在学校给我们开辟一个专属的创业基地了!”
    安皓的疑惑散去,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惊喜,眨巴眨巴眼看张仁,“是你舅舅.”
    安皓的话语还未落下,张仁已经摇头,“不是,我舅舅还没这么大的魄力。这次是校长直接拍板决定的,看得出来,他现在可是十分支持我们了。”
    “的确。”
    安皓应了一声,旋即苦笑摇头,“这么大的礼,怎么也得给个回礼。”
    “你就臭美吧。”
    李卿瑜白了他一眼,“不想要你可以推辞掉。”
    “那怎么成。”
    安皓顿时摆手,旋即将手中礼物交给陈晓几人,转头对李卿瑜开口道:“我们再出去买点东西吧,去拜访下校长,表达下感谢。”
    转头,对陈晓几人开口,“你们先等会,我们买回来了一起去。”
    张钧喜欢喝茶,这个安皓知道,去市中心买了好茶和一些礼物后,才跟着其他人往校长办公室去。
    彼时包荣军也在,给安皓开了门后,安皓先问了好,张钧见他们大包小包拿进来,听闻是送给他之后,连忙摇手,“这可不成,这要是传出去了,你们可是在害我。”
    安皓也不讶异,将茶叶递上,“校长,那这茶叶可是我们几个的心意,你可得收下啊。”
    “你送了我们这么一份大礼,我们要是什么都不做,哪能对得起你的看重。”
    张钧这次没拒绝,笑着开口道:“你是说创业园的事?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班子会上全体表决通过的,你们现在可是学校的宝贝,好好干。”
    “当然,这也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以后有机会可别忘了学校,相互扶持才是正道。”
    多出的礼物,自然是给了包荣军,他们几人先行离开,安皓却留了下来。张钧挑眉,对安皓的留下有些不解,“还有事吗?”
    安皓思索后,开口,“校长,你对网络科技怎么看待的?”
    “网络科技?”
    张钧下意识陷入思考,半响后开口,“未来,会成为社会主流之一。”
    “的确。”
    安皓颔首,旋即半是建议半是征询开口,“校长,你觉得,提高计算机系的招生名额怎么样?”
    张钧愣了一下,旋即指着安皓低笑,“这才是你的本意吧?坐下说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安皓却之不恭,坐下后笑着开口道:“不用我说,校长也知道未来网络科技的发展空间,既然如此,完全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的招生名额。据我说知,目前国内还没有多少学校看重这一块,我们完全可以走在其他学校的前面,未来甚至能够树立起国内计算机系的标杆。”
    张钧这次陷入更深的思考,好半响后,才眯着眼看安皓,“不止这些吧?你还有其他打算?”
    “当然,学生也有自己的打算。”
    安皓顿了顿,接着开口道:“校长应该知道,学生开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如果校长相信学生的话,学生在此保证,未来,网络科技将是学生的创业主体。”
    “而网络科技的人才,也将是学生的主要招收方向,盘子很大,我们可以为学校计算机系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暂不提企鹅,阿里,他的规划当中,包括了微博,某团,乃至某音,这些都将成为他的蓝图,这意味着,未来他需要很多很多这一块的人才。那么,此刻由延平大学做为人才摇篮的话,会带给他很大的帮助。
    张钧没有马上同意,敲着桌面开口,“这样吧,下周的班子会,我会提出这个建议,至于能不能通过,我现在无法给你确定的答复。”
    这个在安皓的意料之中,琢磨了一下,笑着开口道:“那就麻烦校长了,对了,除了这一块,我们也能为其他系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物流,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这些都包含在内。”
    尽管现在他们的盘子还不缺人,但并不意味未来不会缺人,事实上,随着百川公司的做大做强,企业员工只会越来越多。
    葛大爷说过,二十一世纪,人才是最缺的,这点安皓深有感触。
    张钧似有所悟,“你打算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从学校里面直接选拨毕业生?”
    “对,我想这一点,学校应该不会拒绝吧?”
    张钧笑了笑,“你以为学校批给你们创业园,只是为了好看?合作的建议,我这边就能给你确定答复,下周班子会结束,我们可以立马进行签约仪式。”
    安皓满意了。
    现在是世纪末,高校毕业生的水分可不多,尤其是延平大学。做为国内一流大学,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那质量是完全有保障的。
    安皓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旦和延平大学达成人才合作协议,未来数年乃至十几年,延平大学将为他输送诸多人才。
    这个合作,是他对母校的回馈,更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何乐而不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