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八章 深入合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林颐有些讶异。
    他的直觉不会错,眼前这个年纪看着不大的人,肯定有商业经验,但他却表明了自己是在校大学生的身份。
    这就有点有趣了,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这么精明的吗?
    安皓掏出了自己的学生证放在桌面上,“林总,这个群体,是你最想攻占的吧?在另外两家还在尝试的时候,你已经走在了他们的前沿。”
    “老实说,我很佩服你。”
    安皓并不是恭维。购物册刚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校园购物册这个说法,受众群体也不明确,而林颐在这个时候已经瞄准了学生群体,这是难得的。
    这个林颐,如果前世他的发展很顺利,绝对也是一方大佬。
    林颐真的拿起安皓的学生证,片刻后还了回来,指尖在沙发扶手点动,“你说的没错,校园群体,是我最大的受众人群,不过.”
    林颐看着安皓,半是怀疑半是探究,“虽然有些意外你是在校大学生,但既然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你怎么保证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渠道销售方?”
    安皓早就意料这个问题,笑着用指尖点点自己的大脑,“第一,我有商业头脑。”
    林颐笑了笑,没有反驳。
    “第二.”安皓话语一顿,看着林颐,“我从延江省坐了将近两天的火车,八个小时的班车,才来到这里。”
    “林总,你觉得我的诚意和执行力怎么样?”
    林颐勉唇,似是第一次正眼看待安皓。
    安皓没有主动说的话,他的确考虑不到这一点。
    一个在校大学生,横跨留个省市,目的明确地来到这里,这是一个很大的筹码,至少此刻他心中的天枰已经向安皓倾斜。
    “我不否认你的意志和诚意,但,我想知道你的规划。”
    “这个自然。”安皓笑了,“事实上,来之前我已经做了不少铺垫。”
    “延平大学有数万学子,做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延平大学汇聚了来自国内各地的学子,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推广平台。”
    “而三周前,我们宿舍成立了两个社团,虽然现在人不多,但也有三百多个社员,这些人来自不同的院系、班级,将成为我接下来的主要推广群体和传播媒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林总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安皓喝了一口茶。
    这并不是他胡编乱造,重生的那一天晚上,这个蓝图已经在脑海中形成,现在只不过是在付诸实践。
    而不得不说,这个想法,让林颐很心动。
    他思考了半响,给安皓补好茶水,“那么,实力呢?我想知道,你有多少的基础。”
    安皓耸耸肩,其实他已经感受到林颐的让步和认可,这时候已经没什么必要掩饰,“这是我唯一的弱项。”
    “我们宿舍都是在校大学生,尽管通过社团销售,我们的资金已经翻了一倍,但短短的三周,能够提供的资金只有一万。”
    林颐看了他一眼,“已经挺好了。”
    他没明说什么,但安皓懂,毕竟资金翻倍也是他故意说的。
    林颐思考了一会儿,摸着下巴后开口,“我能看得出来,你有商业头脑,那你应该知道,目前我们公司还未开扩到延江省,你加入后,物流方面的成本会提高不少。”
    “这点我明白。”
    安皓笑了笑,“不过,林总应该也清楚,校园购物册的渠道销售方,对本金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不是吗?”
    校园购物册的购买方式,其实就通过分发校园购物册给学生,然后收集学生的购买意向和定金,这意味着校园购物册的渠道销售方,对本金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林颐没有否认,但旋即开口,“物流的成本,会均摊到供货内。”
    这次的合作,成了。
    安皓笑笑,“这点没问题,不过相应的,我这边的购物册标注价格,需要另外制作。”
    “没问题。”
    “那么,祝我们合作愉快。”
    安皓起身,再次向林颐伸出手,这次,两人交握的时间比上次长了一倍。
    谈好之后,合同是必要的,安皓浏览的很快,从见面到签订完合同,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
    合同一式两份,安皓收起自己的合同,看向林颐,“林总,第一批校园购物册,我需要四百本,多久能够制作出来。”
    四百本?
    林颐讶异了一下,旋即对安皓竖了竖大拇指,“三天。”
    “没问题。”
    安皓点点头,茶已经换了一泡,闲聊中安皓开口提及,“林总应该有物流的合作伙伴吧?”
    林颐抬眼看了他一眼,磨砂着指腹,“我自己有一家物流公司。”
    这是个意外之喜,安皓眼前一亮,“林颐年轻有为啊。”
    这个恭维林颐收的很高兴,眉眼多了笑容,“你对物流也感兴趣?”
    “感兴趣倒谈不上。”安皓道了一句,旋即接口,“或许我们在物流方面,还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林颐神色一动,“请说。”
    安皓笑了笑,“有纸笔吗?”
    林颐办公室有现成的纸笔,将纸笔递给安皓后,后者在指尖转着笔,“浙林省和延江省有一千多公里,来回的成本不低,只运送一批物资,显然是浪费的。”
    在林颐感兴趣的目光下,安皓画出了浙林省和延江省,以及中间省市的版图,旋即一个个备注。
    “延江省有个特产,冬枣,上市季节是十月,我提前了解过,冬枣在江致省兜售的话,价格几乎可以翻一倍,而这,可以纳入物流的路线上。”
    “当然,不仅仅是这个,物流路线上,有不少特产可以实现低买高卖的盈利模式,林总既然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应该能看出其中的商机。”
    纸上的省市版图,一个个的特产被安皓备注出来,林颐的目光也越来越亮,两人探讨了半天后,林颐忍不住开口,“你这家伙,可以啊。”
    安皓笑笑,“既然林总认可我的计划,那么,延江省特产渠道,就交给我如何?”
    林颐好笑地看他一眼,“我不是过河拆桥的人,只要你那边能够提供原货,这生意,我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