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01章 后宫秘事,天来之子继王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十年,西南二城相持不下。
    梅王郎据守北城,吞并草原,扩大骑兵,使南城军队扩充至五十万。
    西城则呈三城鼎立之势,慕容玉守白虎城,梅十三守东城,江玉喜守西城,放眼天下,江玉喜是最大的赢家,但随着孩子们的长大,皇宫的斗争也随之展开,慕容玉靠白虎城支撑,发展了十万军队,又拉拢了几个州,而东城有安小虎作东门的支援,最薄弱的就是西城,梅香玲手中无兵,子女也都没进宫,与王位无果。
    丹霞三子江瑞年,聪慧过人,五岁便研习诗文兵法,深得梅十三教导,十岁入宫后,便是众官员眼中的储君。相反,江秋水则软弱无能,江铭身患顽疾,慕容功成天资愚钝,江晓风和独孤雷更无法接近王权。
    只有梅十三知道,江瑞年是自己的儿子。
    丹霞只在东城呆了六年,便带着江瑞年回到了王宫,靠着东城的势力,丹霞自然也倍受尊重。
    那一日,城王与公主在凤来宫听曲,商量储君一事。
    “今日内阁上书,要立储君,孩子们当中,独孤雷生性孤僻,要担大任,怕要费些功夫了。”
    “算了吧,让他当储君,怎么斗得过慕容氏与梅氏,还是立瑞年吧,他天资聪慧,又得大家喜爱,听说今儿在长宁宫讲学呢。”
    “一十岁的孩童讲什么学,简直就是胡闹。”
    “可不是胡闹,连先生都说,这孩子将来能成大器,不但能说会道,对兵法也深有研究,他制作出一种火器,能在百丈内伤人。”
    “火器?”
    “想必王上有些时日没去长宁宫了,都不知道这些新鲜事。”
    “近日忙于政事,是有些日子没去了。”
    “那你可得去看看。”
    城王便到了长宁宫。
    小王子一门心思扎在书本之中,并没发现父王驾到。
    “瑞年,在看什么书?”
    “给父王请安。”
    “起来吧,你这孩子,在捣腾什么呢?”
    “他们给我找来一本奇书,这上面啊,是制作火器的方法,父王你看,这就是我做的火器,用他,能把天上的鸟儿打下来。”
    “是吗,你给我看看。”
    一支铁管绑在木架上,倒入火药与铁沙,点燃引信。
    “砰——”
    火器爆炸开来,管口冒出火光,铁沙射入空中。
    城王吓了一大跳,不由得大喜,这不就是小型的铁炮吗,要是用于军中,百步能伤人,可是一件利器。
    “用手能拿吗?”
    “当然能,我请了工匠,制作一个托把,把这铁管安装在上面,用铁片包起来,这样就能射击了。”
    “那你把这火器叫作什么?”
    “鸟铳,用来打鸟。”
    “嗯,好名字,看来咱们的瑞年,是个小发明家,你娘呢,在干什么?”
    “娘在给十三叔做糕点。”
    “还是她有心,十三在东城,什么吃不上,还要亲手做。”
    “娘说人心最重要,再说了,十三叔最喜欢吃娘做的糕点了。”
    “是吗,我可没他有口福。”
    城王有些醋意,来到内殿,只见桌上放了许多糕点,正准备装入锦盒之中,拿了一块放入口中,竟然有桂花的香味,不由得十分满意。
    四王妃走了出来,笑道:“你竟然像个孩子们偷吃。”
    城王咽下糕点,点了点头道:“谁叫你不给我吃,对了,给十三送东西的时候,送些菊花茶去吧,他是西城人,到了这个季节,定会想念西城菊花,用这菊花泡茶或是作饭,也有家乡的味道。”
    四王妃道:“已备了些,十三的几个孩子喜欢吃糕点,这些糕点,是给孩子们做的。”
    城王道:“知道你心疼十三,我不会怪你的,不过话说回来,要没有十三,公主也不会让瑞年当储王。”
    四王妃惊道:“自古立长不立幼,为何又选了瑞儿?”
    城王道:“王子当中,只有瑞儿最适合,这事就这么定了,即日让内阁下诏,以后这长宁宫的前殿,就要有官员进来辅助了,你可挑选些人手。”
    王命难为,四王妃只好从了,可她心里没底,叫来丫环,让其亲自到东城送东西,叮嘱了一番。
    立长不立幼,城王之举,遭到梅氏和慕容氏的抗议。
    谭正被叫到长乐府,梅王妃有话要说。
    “不立晓风和慕容功成也罢了,为什么公主的子嗣也不立,丹霞是丫环出身,这让西城百姓怎么想,是歁梅氏无人吗?”
    “主子莫气,此事未定,只是言谈而已。”
    “谭大学士,我可听说立了诏,可不是小事,王上要立储,为何也不与我们商量?”
    “此乃家事,臣不知。”
    “身为内阁首辅,你竟然不知,那你说,该不该立江瑞年。”
    “主子,你就别为难臣了,这些话,应当你与王上说去。”
    “好,我知道,梅十三是丹霞的人,东关城与东城二城结合,有这样的靠山,王上才立江瑞年。”
    “臣不好妄言。”
    “下去吧,我知道了。”
    洪小九不敢回长乐府,他已有府邸,慕容玉让白虎前来询问,带了些礼物。
    “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慕容城主也太客气了。”
    “洪大人日里万机,为城事操劳,这都是应该的,慕容城主派下官来问问立储之事。”
    “你倒是直接,原来也是跟我,实话说吧,立储一事,我并没有参与,是王上自己定下来的。”
    “这么大的事,百官都不知道吗?”
    “是啊,我们也很意外,突然就让内阁拟旨,要立四王妃的三子。”
    “瑞年王子,那可是最小的孩子。”
    “自古立长不立幼,王上此举,令人费解,可主子做事,咱们做臣子的又怎么能问。”
    “听洪大人此言,百官无人过问?”
    “这是家事,谁敢问。”
    “下官明白了,四王妃有东城撑腰,要不立她的子嗣,恐怕要引起宫斗。”
    “明白就好,回去告诉慕容城主,慕容家已经有了白虎城,大可不必搅入这种乱事之中。”
    “是。”
    慕容家不闹,梅家自然也就闹不起来,召令一下,江瑞年成为西城的储君,十六岁便可登上王位。
    洪小九置身事外,谭正虽是内阁首辅,但实权在他手中,立储一事,也是城王考验君臣关系的重大事项,这些年来,洪小九也积累了不少人脉,就连谭正有事也都要向他请教。
    曾孝被挑选为储王辅臣,进入长宁宫辅助江瑞年。
    这样一来,长宁宫就要扩建,原来的宫殿,是小王子理政之地,而四王妃和其他王子,则要住在后面新建的大殿之中,辅助的官员,也按照六部设置,提早让储王知晓治政之法。
    为何城王不让洪小九当储王的辅臣,原因有二:一是洪小九功高盖主,在朝堂上结党甚多,如让他来辅助小王子,必然会形成臣强主弱;二是曾孝的信歌的门生,学识渊博,是个奇才,有他帮衬储王,加上洪十三的背景,将来继承王位也没有阻挠。
    洪小九心里虽有不快,却也明白王意,在此之前,君臣间也有一番谈话。
    “如今西城之势已成,慕容氏屯于白虎,四王妃有梅十三这样的忠臣,梅氏则有长乐府,你经营政事多年,布下诸多门生,逢年过节,比王宫还热闹,我啊,真是羡慕你,平日在这朝堂之上,百官敬重,那是君臣之道,你却有这么多的朋友,立储一事,你有何打算。”
    “臣受王恩,自入宫后深得重用,不敢马虎,大事小事,均以王意而为,不敢私作打算,立储一事,想必王上已有主张。”
    “你看瑞年如何?”
    “小王子是人中龙凤,加以教导,定成大器。”
    “你都这么说,我给你说,前些天他发明了火器,我正要与你商量,可否用于军中。”
    “是吗,我也听说了,真要能用,那可是一件大好事。”
    “立了瑞年,你说让谁辅助为好,你身负重担,可不敢再给你安排些事了。”
    “有那个心,也没那份力啊,如王允许,臣想告老还乡,回东城老家。”
    “胡说什么,你才多大年纪,西城不能没有你。”
    洪小九明白,主子对他已经有了疑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