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92章 立功封王,南征北战途悲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连西城王也称叹,梅十三是旷世奇才。
    酉州水师大获全胜,消息传到西城,人们只当是谣言。
    过关斩将,这也得需要时间,酉州水师在一月之内就拿下了东城,这简直是无人敢想。
    只有战神降世,才能做到。
    力挫东军六万,北军三万,而西城军队只伤亡不到五千。
    一头雄狮诞生了。
    王宫没有庆典,一切似乎都没发生过,就连喜报进宫,城王也都十分淡定,似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而这一切太过平静,平静得让西城人惧怕,幸亏梅十三出生在西城,要不然灭亡的就是西城。
    直至第二日,城王才在大殿上议论东城之事。
    “如今东城已破,诸位有何良策?”
    不论功行赏,反问治城之策,就连心腹洪小九也琢磨不透主子的心思。
    谭正道:“既然打下了东城,是不是就应该班师回城了?”
    城王道:“班师,岂不是又把东城让给他人,酉州水师就留下在那吧,起令,让谭三刀带着五万人北征。”
    此言一出,百官无不震憾,才拿下东城,又要打北城,何况谭三刀又不是水师主帅。
    最先反对的就是洪小九,他认为当下之急,是重整军队,重建东城,把东西商道打通,让东城变得强大,这样才能够北征。
    “马王一万精兵伤了大半,北城两万人马只剩几千,此时不打更待何时?”城王一心想统一四城,不但如此,他还下令白虎军出征南城。
    酉州水师的胜利,让城王喜昏了头,南城更薄弱,白虎军有三十万,打下南城易如反掌。
    除了洪小九,无人应声,主子要打,当臣的也就只能附和,打仗的又不是这些官员。
    两道令一下,战事便重启。
    谭正道:“王上,既然酉州水师不回来,那四王妃和梅大将军是否还留在东城?”
    城王道:“封梅十三为亲王,暂领东城,四王妃为水师主帅,二人共治。”
    百官听得迷糊,这梅十三功劳再大,也不应封王,要当城主,也是四王妃的事,怎么让四王妃继续管理水师,而让梅三十去治城,不合规矩。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梅十三年纪轻轻,还是马夫之子,怎么能当亲王,那我要反问一句,这么多年了,谁打过仗,谁打下了东城,要不是梅十三,东关城都没了,莫说东城,有功之人,那就应该论功行赏,谭三刀要打得下北城,那就封为北亲王,慕容玉要打得下南城,就封为南亲王,你们当中,谁愿意去打仗,最难咬的骨头被梅十三咬了,这两块软骨头,谁来?”城王振振有词道。
    无人敢应。
    洪小九道:“王上此封甚好,一是鼓舞士气,二是立我西城之威,酉州水师才建一年,五万新兵,却能一举拿下东城,想必大家也都听说了,东亲王这一次用的谋略,那可是朝堂上诸多良才都不会用的,那燕氏在东城多年,是出了名的谋士,不还栽在了东亲王手里,如此下去,不出半年,四城都将归于王上手中,到时候,便可称帝。”
    一城为王,四城便可为帝。
    然而,战事一起,西城的城力就会下降,并不如洪小九所言,半年就能统一四城。
    此时,身为中书省右侍郎的卢小七便站出来相劝。
    “王上,北城易守难攻,气候寒冷,我军北征,势必有所顾虑,谭将军这一次是在东亲王的指挥下打仗,让他领兵北征,还得三思啊。”
    曾孝附议。
    城王不悦,便问范中离:“大将军,你可愿意北征?”
    范中离道:“臣近日患疾,正欲向王上请辞,还请王上恩准。”
    城王果断道:“好,准了。”
    堂堂大将军,竟然一句话就辞了,而城王也一句话就批了。
    谭正想拘留,但主子已经发话,只好心中悲叹。
    此时,长乐府出身的门人,几乎已经掌握了大权。
    剩下的,就是酉州的清算,就是对太师党的清算。
    没过几天,春风一党就下了狱,酉州所牵连的官员,也都遭到了满门抄斩。
    马帮内,并没有喜悦,老帮主病了,请了郎中来看,摇了摇头,表示时日不多,弟子们想通知城王,却被老帮主拒绝,叫来柳晨雨,作一番安排。
    “没想到,江雨这么有出息,居然一战就拿下了东城,这可是为江家争了光,城王封他为东亲王,代理东城,俗话说,功高盖主,之前慕容玉守白虎城,朝中一党都想除掉他,现在江雨掌管了东城,还被封为东亲王,这品级比慕容玉还高,侄女啊,我这心里不喜反悲,你何知原由?”
    “知道,我儿学识浅薄,未经官场之道,当上了东亲王之后,怕走王子银之路。”
    “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那便是家破人亡,自玉喜入宫后,与我说话的时间也少了,他有什么心思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担忧,将来江雨这孩子有什么事,我对不住你那死去的爹。”
    “伯父,你就不用操心了,是福是祸,也得他自己去担,你这身体要紧,可动不了气。”
    “唉,王道边一死,英雄榜上就只剩下范不离这一人了,想当初,四城的江湖是多么的豪气云天,是多么的情深义重,我时日不多,过几日玉喜回来,我让他写道免死文书,给江雨留着吧。”
    “多谢伯父。”
    “不用谢,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你是他娘,他能有今天的作为,全是你的功劳,过几天你也要去东城了,到了那边后,给江雨说说,凡事都要头上悬把刀,别自作主张,四王妃在那,得伺候好主子,官当得再大,也得知道恩典,可别起了坏心。”
    “明白,我一定好好管教他。”
    听闻老帮主病重,城王急忙带上御医回马帮,对门下师兄弟一番训斥。
    “来,玉喜你过来,别骂他们了,坐在床边来,让师父好好看看。”
    “师父,你可不能有事,这病能好起的来,你放心,从今天起,我就守在这了。”
    “你是一城之王,怎么能守着个马夫,有这片孝心,师父也就知足了,你啊,从小性子就直,不会转弯,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当上城王了,也不忘记我这老马夫,咱们干脚力的,吃的是安稳饭,卖的是力气,我时常回想起你小时候,我在前面拉着马车走,你在后面推,还记得你给王掌柜家送货,半道坛子摔破了,就坐在地上哭,那王掌柜也没要你赔,还送了你几个烧饼,你能当上西城的王,大多得益于西城的百姓,因为你干事踏实,是老百姓的王,可不像独孤氏那样,只想着自己荣华富贵,这几年,你算是开辟了新天地,让咱们马帮也沾了光,你知道马帮现在有多少弟子吗?”
    “徒儿不知。”
    “我来告诉你,马帮现在有二万八千五百一十七号人,加上你,那就是二万八千五百一十八号人。”
    “那得算上我,当了城王,不也还是马夫不是,不能不算我啊,这马帮的排位上,不能没有我。”
    “有你,放心吧,马帮的弟子把你当神一样供着呢,以前马帮是什么,是最让人看不起的活,现在是什么,还不是因为你,王掌柜前几天还念着你,自你离开马帮后,就没见过他吧?”
    “没见过。”
    “唉,去年他儿子犯了事,现在还在牢里,我总想替他求情,想着法令为大,就算是我犯了,照样也得抓。”
    “明儿我叫人问问,要是事小,可以从轻发落。”
    “有你这句话,王掌柜不知道有多开心,师父从来没求你办过事,今儿话到了嘴边,就不得不说了。”
    “师父要我做什么都行。”
    “就是江雨那孩子的事。”
    “江雨,谁是江雨?”
    “就是梅十三啊,这名还是你起的。”
    “他怎么了?”
    “他还小,又是我故人的后人,他的外公,那可是我的故交。”
    “还有这样的事,你怎么不早说。”
    “现在知道也不晚,江雨他娘原叫唐凤,他的父亲唐柳元是中原一州知府,算是个奇人了,我与他有些交情,也是江雨这孩子进了马帮之后才知道的,他年纪还小,这一次是走了大运打下了东城,可人都得犯错不是,万一他以后做了什么错事,你可要手下留情。”
    “师父放心,既然有这样的身世,我定当他是兄弟一样。”
    “光说话我可不信,你得赐道免死文书。”
    “好,明儿我就赐。”
    “不行,今日便赐。”
    “好,我听师父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