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90章 铁炮无敌,兵分两路海中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次日,水师并未拔营。
    在得知北人动向后,梅十三进行了沙盘演练,发现北境与东境之间,有一条海域长达二十余里,马王的骑兵,正好从那边海域的岸边支援东城,一但王子义的骑兵先到,顾不上和东人开战,就会和马王相遇,北人骁勇,水师骑兵全是新手,根本不是对手,而东人会趁机出动,这两万人或许就会被歼灭。
    简直就是军事天才。
    梅十三在军营中短短一年,就已经熟悉一些简要兵法,经过推演发现弱点,也就停止了进军,他决定多等几日,等谭三刀的大军到达,集七万步骑兵,兵分两路,一路佯攻东城,一路沿着沿岸线为战舰护航,等战舰到达东境,再合而围之。
    马王骑兵一但进入那片海岸线,就是铁炮的射程。
    打仗讲的是谋略,梅十三的一番布置,让众多将领自叹不如。
    十艘战舰已经起航,却是向南,这是迷惑战术,战舰行一日后从海上转向去北,在海峡口布防,一但北人援手东城,百门大炮将是北人的恶梦。
    或许有人会问,十艘战舰,就能抵挡北人骑兵?
    西城的战舰有两类,一类是重装大船,分上下两层炮台,可载五百人,每船有炮四十门,船头船尾各两门,其余分布两边。第二类是小船,每船只有十门大炮,可载一百五十人,船头船尾各一门大炮,为避免水浪,炮台是可移动的,全在甲板之下。
    炮有挡板,不用的时候,拉下挡板,海水就不能进入。
    按照东关城之战的经验,炮在精不在多,十门大炮就将五万东军打得七零八落,百门大炮,当然也能抵挡北人,更何况战舰在海上,北军在陆地上,毫无还手之力。
    除此之外,第二日又出百艘战舰,第三日又出百艘,连续十日,水师的战舰才缓慢出港。
    十万水师,已被梅十三精心布局于海上,北可抵御北军,南可封锁海域,剩下五百战舰直面东城。
    四城临海,只需要把战舰开到东城二十里外,便可将东城摧毁。
    东人和北人的探子,自然也看得真切。
    早在第一日,东城就知道水师的动向,自从梁子羽为王后,在燕氏的辅助之下,重视城防,虽然没有铁炮,却也建有巨弩,在东城的海岸线上,至少有五百巨弩可以连发,射程可达两里,但要与战舰作战,还得水面上的军队,为此东城也有五千水师上百战舰。
    战舰在离东城有二十里之地一字排开,准备了油桶,一但发现西城战舰,就会在海里倒油,实施火攻,这意味着不管西城战舰有多少,都会葬身火海之中。
    第八日,谭三刀的人马到达东关城,与王子义汇合,然后兵分两路,谭三刀带三万人奔赴东城,王子义带三万人绕行海岸线。
    主战舰上,梅十三看着地图,计划着进攻东城的时间。
    懂得星相的官员声称,在三日后会有雷雨,因此战舰必须要靠岸,这样就会耽误时间。
    “大将军,快马来报,东城水师在二十里开外布下阵形。”
    “是什么阵形?”
    “一字长蛇阵。”
    “在这海上还摆一字长蛇阵,看来这东城的水师,是想用火攻。”
    “海上哪来的火?”
    “以少敌多,你会怎么办,首选就是火攻,你看看,把油倒进海里,再点一把火,又或是在船上装满油,顺风袭来,会有什么后果。”
    “真没想到,东人这么狠毒。”
    “两军交战,胜者为王,哪有善恶之分,吩咐前行的水师,缓慢行驶,不要靠近东城海域,待风暴之后再行军。”
    果然,一场暴风雨席卷海上。
    由于西城战舰事先靠岸,损失并不大,东城的水师就惨了,以为西军要打来,一直坚守海上,敌人没等来,等来狂风暴雨,一夜之间,战船只下不到五十艘,伤亡已有上千人。
    看着狼狈的水师,燕秋水有些失落,根本用不着打,西军就可长驱而入。
    梁子羽站在城墙上,只希望北军来得快一些,这样就可以两面夹击,将西城陆上的六万人分而食之。
    可惜,天助西人。
    港口已经关闭,海域内的渔民已经撤离至城内。
    北境海岸线,马王的军队却无法向前,探子来报,西城的战舰已经封锁海域,一但要穿过那短海域,就会遭到战舰的攻击,北城的援军又来了两万人,只好绕行。
    九指作为这次援军主将,有前方探子来报,自然也能分清形势,北城必须支援东城,一但西城拿下东城,再往前进,北城根本无法抵挡,进一步而言,北人的支援,给东人一种力量,同时也要配备军需。
    人情银子两不误,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北人是主和的,毕竟与西城没有深仇大恨,是东人先发起进攻,才导致西城报复,北城并没有把握,但九指说服了马王,北城没有理由不出兵。
    大帐中,巫婆正在祭祀,她用一只乌鸦来占卜,剖腹查看内脏。
    黑山与利剌族的将领围在边上,等候着佳音。
    巫婆摇了摇头,在马王的额头上点了乌鸦的血,解释道:“鸟都不往海上飞,看来西城水师,已称霸海上了,北方的铁骑,纵横草原,这就好比这刀和乌鸦,咱们现在是乌鸦,西城的铁炮是刀,任凭乌鸦再坚韧,也经不得刀的宰割,大王,退兵吧。”
    九指已经带着两万人去援助东城,此时退兵,两万北兵就回不来了。
    马王摇头道:“现在是只能进不能退,咱们要是退了,那两万人得葬身东境,连家都回不去了,不能退,如果我们能牵制住西城的水师,再过三日,九指到达东城,与东军联合,定能将西人赶出去。”
    显然,马王以为,西城的水师只有几十艘战舰。
    大雨下了三日,东城的水师全部撤回港口,清点了人手和船,能战的不过三十艘,大伤元气。
    北人的援兵,已离东城有三十里。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西军入境,对地形不熟悉,全是绕行,正面而来的只有三万人马,如今有了东北两城军队有六万余众,先对付谭三刀,再对付王子义。
    雨一停,海岸线的战舰便开始向东移动,最前面的,离东城不过五十里。
    马王的骑兵,还被困在两百余里的海岸线上。
    “报,发现西城战船。”
    旗兵进帐禀报。
    马王带着将领出帐,骑马来到前线,不由得大惊。
    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战船,数也数不清。
    “报,西城战船离我军只有十里。”
    十里,不正在铁炮的射程里吗?
    马王大惊,却又冷静下来,西人不像要打仗,要不然早就开炮了,于是下令,骑兵五千,向东城快行,剩下五千牵制水师。
    在前方二十里的峡口,北骑兵还没有走到,炮就射了过来,震天憾地,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撤,快撤。”
    将领大喝着,扭转马头就跑。
    这是北人第一次见识铁炮的厉害,炮从海上打到陆地上,不费春分之力,炸出一个又一个的大坑,遍地都是人和马的尸体。
    浓烟滚滚。
    悲声连连。
    马王看呆了,有些后悔,没想到西城的水师如此厉害,早知道就不带人来了,听信了东人的奸言,这下好了,东城去不了,如果绕行,还得多走两百里。
    “报,我军伤亡两千余人。”
    前方战报,很快就交到马王手里。
    海岸线上,西城的骑兵拿着旗帜,正在慢慢走动着。
    另一边,东北二城的联军,正开赴前线,准备正面与谭三刀硬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