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83章 边城告急,水师未成战事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时年,东城集五万大军,欲抢占东关城,破酉州水师。
    东城王的意图十分明显,酉州水师一但建成,西城第一个攻打的就是东城,不如捷足先登,破了东关城,伤了酉州水师再说。
    是什么原因让梁子羽底气十足,敢挑衅军力强大的西城?
    原因有二:一是东关城王氏被东人收买,军心不定,只要拿下东关城,就成了东城的一道防线,以此为关口和西城抗衡,东关城有五万军队,投靠了东城,那就如虎添翼;二是西城变天,内部矛盾四起,表面看来军队庞大,但受北人的影响,武官动摇,特别是江氏兴建水师让四夫人出山,与梅氏和慕容氏抗衡之后,势力一分为四,这就有了让东城突破的机会。
    另外,梁子羽也得到了北人的支持,马王同意派出万骑支援前线。
    北人的目标也很明显,东人打西城,北人打南城,万骑一但到了前线,主攻的方向并不是西城,而是摇摇欲坠的南城,南城受到攻击,必定向西城求援,而西城自家的后院起火,哪顾得上南城的安危,慕容家为了保存实力,不会轻易的出关。
    “报,东人举兵来犯,东关城告急。”
    水师大营,旗兵来报。
    王子义立即走向行营,事关重大,现在四夫人提领水师,应向主子禀报。
    四夫人没打过仗,一听东人来犯,便有些着急,立即下令升帐。
    “主上,现今水师未成,有了战舰却没有士兵,要从西城调集人马前来支援,至少要五日,东人的目的是酉州水师,而非东关城,应据守酉州,不能中了东人的计。”
    “东关城现有兵马五马,东人只有五万人马,乐关城以城为防,就算攻一个月也攻不下来,只需十日,西城的大军便会抵达,到时候东人跑都跑不快。”
    “之前东人屡次来犯,才建了东关城,而王子银被东人心买,一但他投了敌,东军西进,那可就势如破竹。”
    “仗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区区五万人,怎攻得了西城,再说了,咱们手上不有十万人吗,要进西城,得先过酉州,主上,让末将带领一万人马在酉州关卡设防,定叫那东人吃尽苦头。”
    “笑话,外贼好防家贼难防,万一这王子银降了东人,别说你一万人,就是拼上酉州水师,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咱们有五万新兵,根本就不懂打仗。”
    “那怎么办,就这样等着吗?”
    部将们争论着,或战或守。
    南宫云道:“依臣之见,当下之急,是派人到东关城,监督这王子银动向,一但东关军叛乱,酉州必破。”
    四夫人道:“南宫大人说得不无道理,依你之见,派何人前往合适?”
    南宫云道:“如此重任,应由梅监军与安千户前往为好。”
    众将均表示支持,梅十三和安小虎,均从长乐府而来,到东关城也好办事,而安小虎是城王义子,代表的是城王,王子银再糊涂,也知道收敛,再者,二人是西城的高手,对付东人绰绰有余。
    然,要对付老奸巨滑的东城一党,凭梅十三和安小虎的阅历是万万不行的,为此,南宫云主动请缨,与二人一同前往,而梅南风则留在酉州负责防线,一但东关城被东人突破,梅南风则带领水师阻止。
    四夫人也留了下来,西城危急,水师还没建成东人就来犯,这当中说不定有着莫大的阴谋,她想看看,酉州到底有多少内奸。
    很快,长乐府的探子被传到了行营。
    王子义等人,等在中军大帐中等候命令,没有了监军,众将领也都洒脱起来。
    酉州城中,言靖尧与谢春则在密谋着大事。
    “没想到东人这么快就打来了,水师还没建成,这要是打到酉州,水师就完蛋了,没想到,东人如此的勇猛,敢把家底都拼了。”
    “不然,东人敢犯,那是与北人联盟了,马王的一万铁骑已出北境。”
    “谢将军的消息可靠吗?”
    “可靠,我那在东城的探子来报,马王的人会突袭南城,南城必向西城求援,到时候主会牵制白虎城,没有白虎军的支援,酉州水师很快就会成为东人的囊中之物。”
    “这么说来,这王子银必反?”
    “他不过一傀儡城主,没有实权,让了东关城,还是他当城主,谁生谁死,与他何干。”
    “眼下大战大即,咱们只好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不,要动,水师肯定会东进援助东关城,咱们何不在后方点一把火。”
    “这火要是不成,会烧着自己,还是等东人打进来了再说吧。”
    “嗯,万事俱备,只待东人的东风了。”
    言靖尧的东风,或许就是北人,他的祖先是北人,到西城来做生意,留了下来,因此言靖尧暗通北人,妄图光复北境,让北城统领四城,而他则会成为一大功臣,一个五品知州,当然满足不了他的欲望,自在西城捐资得官,成为万户门下的小史,到后来荣升知州,他从未忘记北城,从未忘记自己的家。
    身为西城的谢春,自然不知言靖尧的身份,当他奉命前来酉州时,与这个老奸巨滑的父母官成为了好友,东关城紧邻东城,一但东人发难,遭殃的还是百姓,而言靖尧一番哄骗,让谢春看到了希望,快活坊又施予美色,在金钱和美人的驱使下,谢春很快就沦为北人的走狗,将西城城防部属一字不漏地交给了北人。
    在文武官员的配合下,北人大举来犯,里应外合,酉州三日内必破。
    然而,言靖尧和谢春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长乐府的探子,当梅十三被派到酉州成为大捕头后,长乐府的探子也随之生根,并从孟府的管家孟知于下手,查到了马掌柜这条线索,而梅十三网络了孟家,即便向问天再大的本事,也抢不了孟家的生意。
    如今,孟家在水师码头兴建的过程中,赚得金银满钵,相反,被长乐府盯上的向问天,则还是酉州的二捕头。
    令人意外的是,杜如海升任大捕头。
    杜家的崛起,和梅十三有着莫大的关系,是他推荐杜如海当大捕头的,孟杜两家纷争不断,会给酉州带来灾难,而孟家赚了钱,杜家升了官,何乐而不为。大捕头不过是名号,每月多几两银子的俸禄罢了,言靖尧求之不得,他要的是稳,只要孟杜两家不闹事,以和为贵,那便天下太平。
    事实上,杜如海是准备离开州府的,他厌倦了这种争斗,自他的师父孟老鬼去世后,杜孟两家的仇恨在门人间愈发激烈,要不是梅十三道明原由,或许杜如海已经离开了酉州。
    “王上派我来酉州,不但是要查出酉州的内奸,也要牵制东关城,如今东北二城渗透西城官员,出了不少叛徒,孟家门下,诸多弟子为了利益,暗中勾结北人,我等男儿,当保家卫国,州府中的官员也背叛了西城,但王上不想打草惊蛇,他布了一张大网,有一天会收网,杜兄一腔热血,杜门更是酉州知名的乡坤,留下来吧,总有一天你的抱负会实现的。”
    随后,梅十三举荐杜如海当大捕头。
    向问天还因此找了孟如梦,他认为梅十三做得不对,应该帮着自己人,而不是仇人。孟如梦开始时不解,但在看了长乐府收集的罪证之后,也就不再理会门人们的抱怨了,她与曹雪住进了水师家属大营,帮忙着炊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