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01章 南城变革,梅竹联手兴政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梅香玲嫁给江玉喜,江玉喜成为西城驸马,并一举成为摄政王后,梅玉楼的思想也开始有所变化。
    联军统领,不过一虚职,只是四城面对外敌临时组建的一个组织,四城联军,也只有在南城和西城得以扩大,东北二城却只有百军队,根本无法实现联军的目的,梅玉楼的权利,也不过是一个说客,协调四城防务而已,而联军的军饷,一直由梅氏承担,四城也就西城支付较多,东北二城几乎没给,这就给梅玉楼造成了一种负担,联军有可有无。
    西城快速崛起,南城却发展缓慢,相比之下落后几十年,毕竟是梅玉楼的老家,女儿女婿过得再好,那也不如南城好,因此他想在有生之年,再助南城一臂之力,使南城能够与西城成为铜墙铁壁,甚至一统四城。
    一个人有了野心,就会筹谋一些大事。
    毕竟只是江湖中人,梅玉楼尽管在联军一事上有所贡献,也使南城政权得以复苏,但真正的要进入政治领域,却只是个新人,而竹氏是几朝元老,在南城声望极高,只有依靠竹氏才能实现一些目的,为此梅玉楼很早就计划为竹氏重修宅院,以慰竹云地残疾之心。
    兴商治军,将煤山卖给西城,从而换取政治资本。
    这是梅玉楼的一着大棋。
    当竹云天海上屠魔,来到梅剑山庄时,梅玉楼谈了他的理想。
    “竹兄,当今天下,数西城富庶,东城破落,北城政权分裂,而南城新起,华雄不善政事,长治之下,必会拖延国力,而军队也无法扩建,我有一计,可使南城迅速成长,在几年内便可称雄。”
    “这些年来,多亏贤弟主理南城之事,城之不亡,有一半是贤弟的功劳,然,朝政之事,与天下有关,却与我竹氏无关,既然贤弟想到了主意,就放手去做吧,那华雄未称王时,我亦支持贤弟称王,无奈贤弟谦让,二弟常说,天下贤公,非玉楼莫属,公之胸怀,无人能及啊。”
    “这英雄榜上的人,去之有七,紫衣门乱世,海外一党兴兵欲犯,竹兄躲到哪,都躲不过世道之乱,还是回来吧。”
    “听说你替我兄弟二人修了小院,怎如此破费?”
    “二公子出山,为四城带残,城王们不管,我这个主事人焉能不顾,竹氏名垂千史,岂能躲躲藏藏,兄之剑法,可用武术交流之用,教导后人,培养栋梁之才。”
    “既然贤弟都安排好了,为兄只好屈之不恭了。”
    这一次,竹云天没有拒绝梅玉楼,他并不知道这是梅玉楼的私心,只当是为南城而尽力。
    梅玉楼的手笔,让天下人大为惊叹。
    就在竹云天搬回圣竹山庄的第二天,城王华雄及一帮重臣,前来拜访,请竹云天重返朝堂,要拜为相国,被竹云天拒绝。
    五两先生留了下来,他与竹氏颇有渊源,想请教一些事,竹云天有些累了,二公子便陪着客人喝茶。
    “王上有意拜大公子为相,大公子却万般推辞,这是何故?”
    “先生有所不知,家父曾有言在先,教我兄弟二人不问政事,我犯了忌,就落了终身残废,家训在此,岂能不孝。”
    “竹老生前为南城鞠躬尽瘁,谁不敬佩,竹氏之力,可憾天下,他又怎么会阻止子孙后代为民效力,二公子言重了,想必大公子有难言之隐,既然两位公子都不心做官,要开馆授学,亦是利国利民好事,梅家小姐在西城筑长乐府,收孤千人,授各门技艺,文武赚施,不失一方智慧之策,令人赞赏,今竹氏开馆,也定能门客上千,重树昔日辉煌。”
    “先生过誉了,开馆授与门客相比,却有很大区别,先生不要误会了。”
    “对对对,是我口误,在下有一难解之题,想请教二公子。”
    “先生请讲,晚辈定知无不言。”
    “西城兴商,不过一年之时,便国之振兴,为何我南城兴商,一年如旧?”
    “这个啊,实不相瞒,我也想不通啊,同样是人,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不过,梅庄主说了,南城要兴商道,他愿意倾力而为。”
    “兴商道,是四城之道,还是与西城之道?”
    “当然先兴西城之道。”
    “在下明白了。”
    只有真正的把西南二城连接起来,才能让南城重新崛起,以西城的经济带动南城发展,形成兄弟联盟。
    西城为什么要与落后几十年的南城联合,扶持这座问题重重的城池?
    华雄再傻,也想得明白这个问题,西城不是梅家的天下,不是说联就能联的,如今西城拥兵五十万,一统四城是早晚的事。
    五两先生不过是探探路,竹梅两家要好,竹氏出山,与梅玉楼有莫大的关联,梅家的去向,关乎着南城的存亡。
    “王上,为何不拜梅玉楼为相呢?”
    “唉,当初入朝堂时,还是梅庄主请我而来,那时候他是联军统率,我哪想到这些,拜了二公子为大将军,却没有顾及梅庄主,这一年多来,大家都忙着处理政事,也没谁提出来,今日我又拜大公子为相,定让梅庄主生气了。”
    “如今梅庄主之婿为西城之摄政王,独孤氏不掌权,这西城之事,梅家自然也伸了手,据说这梅大小姐修的楼,与王宫一模一样,有时候公主还要上门请安,而梅家在西城的联军,已发展有数万人,随时可以征讨各方,梅家势力不可小觑,王上还是早作提防。”
    “要钱无钱,要人无人,拿什么防?”
    “可利用竹氏之力,分裂梅氏,进而牵制。”
    “先生是说要用离间之计?”
    “竹氏忠心不二,而梅氏乃江湖草莽,一但拥兵自重,便会横扫四城,不早作安排,怕后患无穷。”
    “此事,就交由先生去办吧。”
    “臣只观天象,不作龙蛇,还是另选他人吧。”
    “那依你之见,这朝堂之上,还有谁可办此事?”
    “监察官信歌,此人一腔热血正义,定能不负此任。”
    “好,那就让信歌去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