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8章 铁锤护财,为夫重伤同门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为何秦正明放弃荣耀,宁愿得罪三城,也要胁持太子?
    此事,得从秦风说起。国书一到,武光召集武秦两家人商议国葬之事,秦正明兄弟二人在秦家地位低下,连个仟长都没当上,秦正义能作为北城特使到南城,那也是应付之事,不料还闹出了名堂,让秦正明看到了出头的机会。
    议事前,秦风找到秦正明,商议后事。
    “贤侄,此次正义为北城捐躯,为秦家争了脸面,东西城的国书及梅家的书函上提及,赠了些财物给秦家,你父母尚在,正义也有妻儿,秦家兄弟众多,彰显大义,后恤之财,你就不分了,全给你父母和弟弟们。”
    “既然伯父如此安排,那就听你的,只是我兄弟丧命他乡,我这当大哥的,自然也要查明真相,秦家这次被武家当枪使,我兄弟死了,是否也要加官进爵?”
    “嗯,这个我也想到了,你是想要文职还是武职?”
    “当然是武职,咱们手里有了兵,以后就不怕武家了。”
    “也好,那我与首领说说。”
    本是一句话的事,可秦风给忘记了,堂上一议事,把答应秦正明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待秦正明抓了东城太子,武光才明白过来,但为时已晚,秦正晚已纠集秦家人马,准备起事,幸亏秦家大部分人都听从秦风之命,只抓了太子,未能冲进北府夺政。
    失了太子,秦正明一不做二不休,集结人马,准备在兄弟灵柩进城时再次举事。
    北城不同三城,是以部落为居,家族为大,家族中又有分支,因而不好统一。秦正明之所以能聚集人手,是因为秦氏分支过多,游牧部落的人很好聚集,又不听族长命令,这也是各个部落相互制衡的原因。
    闹归闹,总不能把三国的特使拒之门外,南北首领率众出迎,不失国礼。
    号角齐鸣,哀声四起。
    到了城门口,武光才觉得势头不对,北城人当中除了秦家人外,并无戴孝之人,相反护灵的队伍则披麻戴孝,不由得愧疚万分。
    富贵公子也发现不对劲,急忙命人到附近的布店取来白布,让武家人戴孝,折腾了一阵子,也算是为武家争了颜面。
    行了国礼,乐师秦乐,贵宾与灵柩入城,所经之处,百姓站立两旁,以示敬慰。
    “害我兄弟者,拿命来。”
    灵柩正行至城中央,突然冲出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秦正明,百姓急忙回避,而北城没有防范,一时慌乱起来。
    江玉喜则举手示停。
    秦正明冲上前要抢灵柩,却被一人挡了路。
    江玉喜道:“那拿铁锤的女子是何人?”
    梅五道:“想必那就是北城的第一女将秦紫玉了。”
    果然,秦家兄弟对峙起来。
    “你这小丫头,赶紧给我让开,别坏了我的好事。”
    “正明哥,你咋这么糊涂,这使节的车队,你也抢得?”
    “怎就抢不得了,这棺材里躺着的,可我的亲兄弟,速速让开,否则休怪我枪下不留情。”
    “那你把我夫君还我,我就让开。”
    “跑了。”
    “跑了,那你给我找回来,你死了兄弟就要杀人放火,那你抢了我夫君又当如何?”
    “你,你这小丫头,胳膊往外拐,不要忘记了,你也姓秦,仗着你爹,一直都压着我们家,滚开,再不滚,我就要动手了。”
    “好,今日兄妹情分,至此为止。”
    这一闹,为何武光与秦风不阻止?东城太子失踪,自然是秦家人搞的鬼,没有秦风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秦正明怎么可能办得到,再说了,太子是秦风之婿,要有三长两短,日后就没了依靠,秦风自然也给秦正明打过招呼,做事不能过头。武光心知肚明,秦家想借事而起,扶上正位,所以二人在三城特使面前,也没有做任何的表率。
    秦家兄弟已动起手来。
    秦紫玉抡着双锤,左右夹击,而秦正明使一杆枪,以长取短,一时缠在了一起。秦家人善武,秦正明的功夫自然也不会低,转眼就占了三十余回合,只见秦紫玉虚晃一下,扭头就跑,秦正明上前几步,一枪至背,不料这是秦紫玉的虚招,就地一滚,躲过枪头,一锤抵在了秦正明的腹部,将其顶出几丈远。
    见女儿得势,怕再生事端,秦风喝道:“来人,将叛逆拿下。”
    秦正明爬了起来,口吐鲜血,不甘道:“你这小贱人,还真下了死手。”说完,昏了过去。
    武光道:“特使大人,让你见笑了,长途跋涉辛苦了,请随我至府上休息,明日再举行国葬。”
    秦风忙着对付自家人,武光有了机会,就把一行人带到了武府,热情款待。
    文武百官,自然也都到武府接待。
    而此时,城外的游牧部落,正悄悄聚集,一场族人间的战斗即将打响。
    国葬之人,除非君王或是一等大臣,就连王亲贵族,也都享受不了,秦正义立了功,要举行国葬,北城各族的族长,自然都要前来参加,而一经秦正明挑拔,秦族人内哄,想把牧场扩散者,就借机起事,召集族人进城。武莫杨三姓自然也有所准备,各族人也都聚集,各自为营。
    得知北城形势严峻,江玉喜忙请众人议事。
    慕容春道:“我已打探清楚,明日国葬,会有几百名部落首领前来,当中牧民居多,平时大多为领土征战,结仇多年,这一次秦正明闹事,这些首领,肯定会从中搅和,四大家族表面上平静,暗下却布满了杀机,咱们人手不足,一但骚乱,定会先抓我等为人质,玉喜,明日一点有乱,我们先走。”
    洪小九道:“我也听说了,方才宴席上有人议论国葬之事,那官员说,部落的首领现在都不管四大家族了,往常进城,都是要拜会四大家族的,现在全部在城外安营扎寨,定有所谋。”
    江玉喜道:“有太子的前车之鉴,我等自加小心,请慕容门主明日清开一条通道,我等也好撤离。”
    梅五道:“兄弟们都打听清楚了,南门不能走,东城也不能走,只能走西北二门,这两门当中西门的防守较为薄弱,从那出去后,绕行五十余里,再折至南部,穿过游牧地区,实在不行,就只能取西而行,过西城再到南城,这样的话,就要多行几百里了。”
    江玉喜道:“多走点路无妨,只要大家安然无事就好。”
    只道是:
    同门反目兄妹残,铁锤之下为夫战;
    划疆为利增仇恨,城外扎营祭亡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