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2章 路途凶险,巧施小计避锋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钦差上路,少不了一番乔妆打扮,本是厮杀战场的将军,却被贬为粮草官,又因粮草迟延而弹劾官员,走向人生巅峰时期——此时的孟将军,比朝中任何大臣都有权力,只要尚方宝剑一挥,准叫对方脑袋落地。然而,皇帝知道孟将军的为人,相信他不会滥杀无辜,又或是朝中有良知的大臣谏言,无论怎样,是喜亦是凶。
    孟将军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们早就战死沙场,女儿嫁给了京城同僚的儿子,现在只剩下发妻和一名老管家,战马上奔波几十年,好不容易得到重用,自然会珍惜这个机会,加之得慕容春相助,这奔赴前线的心情,自然无比激动。
    然,路途艰险,危难重重,不能正大光明地前行。
    行军打仗讲的是神速,同时也讲后方军队的补给,一部分人在前面打,一部分人则在后面负责粮草医疗,如有迟缓,就会拖前方军队的后腿,因此后方军队也很重要。然而,后方军队并不像前方那样,说上战场就上战场,要解决粮草和伤员,得有合理的路线,安全的地理位置,并与战场相离。主将在战场上,负责战争,而粮草方面的事,则由一些文官来打理。
    名义上是平乱,实则上是义军起事,双方聚齐了数十万的兵力,打了无数场小战,朝廷均告落败,换了无数个将领,后方补给一直是个问题,打仗要吃饭,谁都不可能在战场上打杀几天几夜,因此,到了这一拨人员上面,采取了防御战术,在前方建筑了工事,把义军阻挡在一条大河对面。
    孟将军成为钦差的事,早就告诏天下,战场上的文武百官自然得知。
    高兴的人多,忧愁的人更多。
    国舅便是其中之一。
    管理粮草是最有油水的差事,由户部直辖,打仗看似兵部之事,却要户部解决钱粮之事,二部协同才能打好仗。然而,各部有各部的规则,兵部并不是国舅的人,而是另一位王爷的势力,二人形同水火,上不和下则乱,兵部的人死得越多,国舅就越高兴,这样一来,对手的力量就减弱了。
    为了个人的斗争,耽误国家大事,对于朝中大臣而言,是家常便饭。
    当皇帝任命了钦差,又处置了户部的一系列官员,实施了敲山震虎策略,这就让国舅的阵营有些慌乱了,这么些年来,户部贪污了多少银子,牵连到多少官员,这要被钦差查出来,得有多少人掉人头,身为幕后指使者,国舅当然不允许这件事发生,因而早就暗令各部,除掉孟将军,以绝后患。
    杀人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杀掉钦差,相当于在皇帝头上动土,恐怕也只有国舅这样的人才敢想敢做,威胁到无数人的性命,国舅也只能以死相拼,除了军队上的人马,江湖上的杀手是最好的武器。
    征战多年,孟将军却无心腹手下,副将参将之类的人手,大多被朝中大臣瓜分,又或是被人安置,堂堂一位钦差上任,竟然只有几名士兵相随,旧部换了将领,自然也不会听他的话。
    慕容春扮作富家公子,夏至扮为夫人,孟将军夫妇则扮为马夫与下人,几名手下则扮作是家丁,一行人前行百里,安然无事。
    一队官兵正在拦路,对过往人员进行盘查。
    马车被拦了下来。
    慕容春下了马车,从怀中掏出几两银子,塞到了兵头手上,这才得以通行,刚走几步,便听见士兵们在议论。
    “这钦差长啥样,也没个画像,我们咋知道谁是钦差。”
    “你当是朝廷钦犯啊,还给你个画像,这是个苦差啊,钦差谁敢查,不要命了嘛,莫说不认识,就算是认识,那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上头也不知是咋想的,他们不待见这钦差,让咱们来查,这就是送命的差事嘛。”
    “别抱怨了,让国舅的人听见,又要扣军饷了。”
    “这都叫什么事,往常听说的钦差,那都是八抬大轿,人见人敬的,今儿这个钦差,却像过街老鼠一般,这年头,君子难当啊。”
    过了关卡,一行人停下来休息,孟将军自然也是听了士兵们的谈话,脸色略显忧虑。
    “将军,世道如此,靠一己恐难改变时局。”
    “是啊,国之不国,君之不君,也不怨有人会造反。”
    “那你还一意前往?”
    “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谁叫我投了军,奸人当道,万事艰难啊。”
    “不如告老还乡,过几天清静日子,我都听说了,将军为了朝廷,付出了很多心血。”
    “我也曾经这样想过,可不除这一方势力,就会有更多的人会死,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尽力而为吧。”
    “将军,前方便是一县城,要不要进去住一晚?”
    “不了,还是找个寻常人家将就一晚吧,让你们也跟着受苦了。”
    “怎么会,将军乃大义之人,为天下苍生宁负自身,实为楷模,一切都照将军的意思办。”
    出了官道,找到一个小村子,以经商为由,在一位老婆婆家里借宿。
    刚落脚,便听见一队士兵在村子里征粮。
    老婆婆叹息道:“这个月都征了三次了,哪还有粮啊,皇帝老儿坐在宫中享福,吃那山珍海味,咱们老百姓现在只能啃树皮了,真盼望义军早日打进来,杀了那昏君,杀光这些征粮的恶狼,还百姓一份安宁。”
    听到这番话,孟将军万般难受,却又疑惑,地方征粮是地方官员的事,看那征粮的士兵,好似送粮军队上的,便问道:“老人家,不是明文告示了嘛,战事征粮,由地方官府来做,这一次打仗,粮食均由朝廷供给,地方上没有征粮啊。”
    老婆婆无奈道:“征了征了,早就片了,这月来了三拨人,县令带着人来征,军队来征,那官道上不是驻扎了一些官兵嘛,他们也来征,咱们这个村,年年征月月征,人都给逼得没活头了,就只剩下这些老弱病残,哪还有力气种粮食。”
    孟将军道:“真没想到,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这要交不上粮咋办?”
    老婆婆道:“还能咋办,男人就去做苦力,女人就去营中伺候,那帮禽兽,昨日把隔壁的金兰,折磨得不成人样,估计活不了几日了。”
    孟将军愤恨道:“真是无法无天了,这帮暴徒,当真就无人管了吗?”
    只道是:
    入仕披甲当自强,皇亲国戚抢银忙;
    一夫焉定天下事,天高地远闹饥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