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2章 江山易改,不做傀儡做英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东城太子一走,东城更乱了,内忧外患。
    东西南北城一统天下,本是东城皇的宏愿,自西城回来后,便想征讨南城,以此扩充地盘,玩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西城乱了,西城后经不起古琴山庄的谣言,更经不起民心的涣散,独孤氏迟早崩溃,但还不是攻打的时候,毕竟西城的军队并没有乱。正当他谋划着这桩天下大事的时候,祸事却降临在东城。
    洪久死了,东城的江湖乱如牛麻。
    太子走了,东城的朝政乱如牛麻。
    这一来,东城并不比西城好。
    秦家与舒家的斗争从未间断,明争暗斗,从宫中到宫外,从军队到江湖,甚至在床榻上,秦舒二姓更像是炸药,随时都可以炸毁东城的城墙,随时可以颠覆梁氏政权,随时让东城身于战乱。让秦舒二姓平稳,是东城皇最头痛的事,亦是最开心的事。
    秦太师可不是化太师,秦太师乃国丈,两个儿子皆为朝中大臣,更不会愚蠢到让人抓到辫子的地步,洪久一死,秦家便平静如潮,但还是受到牵连,被东城皇视为是驱逐太子的真凶,但秦家人不会被抓起来,朝中同党更不会出事,只要有秦玉环在,秦家的支柱就在。
    在后宫,秦玉环本以为赶走太子是上策,未想被舒美人利用,东城后死后,皇宫之事一向由秦玉环做主,太子一走,她便给后宫执事下了命令,后宫实施戒严,任何人不得讨论太子之事。这一招确实制约了舒美人,毕竟身份低一节,行动不便,舒家人进不了后宫,幸好有游执事帮忙,不然舒美人及王子就要命丧秦玉环之手。
    这一切,对于刚失去父亲的洪小九而言,只有两个字:离开。
    洪碧玉则不愿离开,她从小习武,功夫稍逊弟弟,伤心之余想到的就是报仇,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逃跑算什么英雄好汉。
    最终,弟弟说服了姐姐,在安葬好洪久后,洪小九带着姐姐离开,离开前去了一趟平安镖局,洪碧玉与左留情从小订亲,不能一走了之,而这一趟路程遥远,更需要左家的帮助。左情怀知道这里面的厉害,让左留情带着镖局里的好手,护送洪家姐弟去梅剑山庄。
    在洪久被杀的那天,英雄榜上的十二人,除竹云天和东城皇外,都收到了紫衣门的战书。
    左情怀自是害怕,未想最先死的是洪久,二姓联姻,老一辈死不足惜,总不能断了两家人的香火,私底下,左情怀也把镖局的名贵之物藏了起来,待危机之后,作为两家人的生存之本。
    几十匹快马,沿着南方而驰,卷起一阵灰尘,在空中掀起一团迷雾。
    东城的迷雾越来越浓。
    尽管王宫加派了护卫,街道上也多了巡逻,紫衣门的人还是到了东城皇面前。
    玉娇凤就像风一样,想飘到哪儿就飘到哪儿,一点也不令东城皇意外,但他并不害怕,正宫机关重重,动起手来,玉娇凤得不到好处,只要躲得过一招,他便会按下机关,掉进秘道里,更何况那不是真的自己。
    这么多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谋害东城皇的性命,剌杀了上百次,均告失败,其原因有二:一是东城皇出行严谨,功夫又高;二是他有几个替身,在预感不妙之时,谁也不知道真的东城皇在发儿。
    只有后宫的女人们,才知道真正的君王在哪里。
    紫衣门有备而来,横扫江湖的玉娇凤,自然知道东城的奥秘,这也是为何没下战书的原因,杀死洪久,比下战书还要有用。
    “你想干什么?”
    “梁正,我需要你做一件事。”
    “普天之下,只有我让别人做事。”
    “我能进这宫中,自然也可取你首级,何必拿性命不当回事,你的功夫不如洪久,何必垂死挣扎。”
    “洪久不过江湖一武夫,我乃东城之君王,你杀不了我,也不想杀我。”
    “何以见得?”
    “西城之事,不就是一着好棋吗,你想天下人都怀疑到我身上。”
    “不愧是一国之君,心怀天下,看得懂我的计谋,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联手拿下西城。”
    “联手,区区江湖门派,竟然猖狂到与本王联手,真是天大的笑话。”
    “你不怕死?”
    “死又何惧。”
    “那我就让你东城鸡犬不宁,让你没有好下场。”
    “又有哪一个君王有好下场,我的江山,岂是天上掉下来的,玉娇凤,别煞费苦心了,我东城坚如铜铁,焉是尔等能攻破的,今日我饶你一命,尔等要敢在东城闹事,定杀不饶。”
    “笑话,你杀得了我吗?”
    “追心锁再厉害,也难敌千军万马,不信就试试。”
    玉娇凤不过是想驾驭东城皇,哪会与千军万马对抗,留着东城皇的性命自有用处,见阴谋未逞,也就跃出王宫,消失在房顶之上。
    暗门一响,真假东城皇相换,来到后宫,诏来左右将军。言明当下形势:
    “紫衣门胆大包天,杀我东城教头,又潜入宫中羞辱于我,简直无法无天,你二人速聚集人手,实施宵禁,但凡有可疑之人,一定不要放过,东城以北由左将军把守,东城以南由右将军把守,东城的安危,就交由二位了。”
    秦东升与舒天水出了宫,到执事府拿了兵符,各自行事,又各自商议。
    南北皆不是秦舒两家的地盘,东城皇此举,有消化两家势力的倾向,好在各自为营,又有兵权,双方都占不了便宜,倒是东西两方由谁把守,成了二人的心腹大患,如把守之人投向任何一方,形势将会大变。
    这一点,精明的东城皇怎会没想到。
    东西方的城防,自然由执事府派遣人手。
    宫里宫外,秦舒两家的势力有了均衡,宫中秦玉环略胜一筹,却也不敢造次,毕竟近日东城皇都在舒宫内,宫外的城防的分配,也让秦家感受到危机,尽管舒天水没有实质的兵权,但此次能调动五千人,秦东升又只能防守一方,就算有兵权也难以起事。
    只道是:
    将士三千安邦在,佳丽十人起祸害;
    君王自是星辰主,怎惧风雨妖魔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