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49章 扩大经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杨成康知道楚家二老听不清原委,抽了口叶仲文递过来的旱烟,满足地笑着:“这得感谢我们的小乔呀!当初她指的这条路,真的是条康庄大道。我们的冻米糖不单单销往省里,还销往了别的地方。更主要的是,我们依附在君笑集团的名下,不说别的,光做集团内部的生意,就够我们忙的了。小乔这孩子,真是个财神爷呀!哈哈哈!哈哈哈!”
    “呵呵呵!我看出来了。”楚老爷子点着头,“我孙女就是能干。”
    “啥?孙女?”杨成康脸上表情僵了僵,不解地瞧着杨大山,又瞧了瞧小乔,“怎么回事?小乔咋成他孙女了?”
    杨大山解释:“小乔本来就不是我的女儿,是那年我在维护林苗时在一个山洞里捡的,我女儿小乔刚好那时候过世了,我就把她当我女儿养了。回来怕我那娘不同意,一直就没说实话,村里人也就没人知道这事儿,直到她考上了京都第一大学,我才把当年的事说了出来。闺女是我养大的没错,可人家到底有亲爹亲妈在,怎么好一直霸占着不让她认祖归宗?”
    这一席话说下来,杨成康总算是听明白了。
    难怪这孩子那么会读书,原来不是杨大山的种。难怪齐花花会让杨小风打小乔的主意,难道是早就知道了?按道理不应该呀!大山不是没说过实话吗?
    楚老爷子拉着楚奶奶的手给杨成康鞠躬:“谢谢村长对我们小乔的看顾,爱护。当年孩子被人偷走带到了东洲,要不是这孩子跟她妈妈长的十分相像,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还以为她早就不再人世了。毕竟十几年过去了,谁也没想到我们的孙女会在东洲,而且过的那么艰难。”
    一提起这个,楚奶奶的眼眶就泛红,心里就难过。她的红云啊!是受了多少苦才长到这么大?
    “这些年也苦了你们了。”杨成康把楚家二老扶到凳子上坐好,“家遭不幸,该有多难受。”
    “我们倒没什么,就是苦了我的孙女。”楚奶奶擦了擦眼睛,“小小的孩子,遇到了好心的父母,也遇到了好心的村民,能把她教育的这么好。”
    杨成康摇头感叹:“我们村的村民大部分的确都是良善淳朴的,可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安分,说起这个我就头疼。小乔!眼见得我们村的食品厂生意越来越红火,以前那些没入股的全都要求入股,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小乔低头想了想回答:“这个要取决村长您了,如果您同意让他们加进来,那就加进来。如果您不同意,那就不让他们加进来。问题是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是否满足的了市场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那就维持现状,如果不能够满足,那就扩大经营。”
    杨成康苦着脸:“扩大经营那是一定要的,你看你的厂子都开到京都去了,我也想让我们家乡的冻米糖跟着你一起上京都。小乔!以后你名下所有工厂的工人福利待遇,都有我们家乡的特产好不好?”
    姜彦洲插话进来。
    “村长爷爷!您的胃口也太大了,您这是人老心不老啊!我媳妇儿名下的工厂可不少,工人就更多了。这要是逢年过节给他们每人都发一封冻米糖的话,就你那个小厂估计得忙上一年吧。您还不知道吧!过了年,我媳妇儿打算在东洋县开女性内衣厂,工人得增加不少呢。”
    “啊?还开厂?”叶仲文吃惊得差点把烟袋锅子都扔了,“小乔!开那么多厂子你不累吗?”
    小菊妈嗔怪地冲着自家老头子笑:“瞧你说的,有钱赚,再累也不怕。”
    杨大山:“……”
    楚家二老:“……”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杨成康:“真的吗?小乔!真的打算在东洋县开内衣厂吗?看来我们村的食品厂真的扩大生产了,不然老供不应求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这样吧!小乔!你再帮着爷爷想想。咱们村的食品厂除了做冻米糖还能做别的吗?产品太单一的话,总感觉没什么创意,你这孩子见多识广的,只要是你想出来的一定可行。”
    楚家二老这回真的无话可说了。他们就搞不懂了,怎么哪儿哪儿的人都来找他家孙女呢?
    先是东洋县的一把手,再又是他们村的村长,个个都是来找他们孙女询问致富之路的。
    不得不说他们家的孙女真是厉害呀!就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要不是亲眼所见,哪里敢相信一个县的一把手亲自上门来找她赐教?就更别说这个村的食品厂是她一手建起来的了。
    姜老头真的是把他们家最能干的宝贝给挖走了。
    要不是女生外向,楚老爷子很想把自己的孙女一直留在身边。她这么能干的孙女给了别人实在是太可惜了,他自己还没稀罕够呢,就要嫁到姜家去了。
    “村长爷爷!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小乔一手托肘一手摸着自己的下巴,“食品这个行业其实包罗万象,可以做的有很多。不管是熟食还是生食,甜的还是咸的,只要是平时我们爱吃的都可以拿来做。只是目前的条件比较不太理想,也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太过复杂的食品,具备的条件就会很苛刻,按照我们村的人手配备和条件,只能从我们自己最拿手的里面挑几样出来做成成品,按照季节包装好了分给工人,当做他们的福利。村长爷爷!我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杨成康瞧着小乔,微微的点了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
    舔着老脸笑:“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我还是有点不太明白。”
    小乔知道现在的人都非常诚实,村长爷爷说不明白,那就是真的没有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好!我再说得简单一些。冻米糖其实是过年的时候送给工人比较好,像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总不能都给他们发那东西吧!村长爷爷!您可以根据这几个节日做出不同的食品,分发给工人们。清明节,可以腌制一些酸菜,一小包一小包的用塑料袋装好,分销给他们。端午节的粽子不好处理,可以给工人们分发现成的糯米和小包装的白糖。中秋节的月饼就不用说了,那是必须要送到工人们手中的。另外还可以腌制一些酸萝卜,搭配着送过去。腌制咸菜和酸萝卜,都是我们全村的男女老少拿手的。山上挖的葛粉,摘的茶油都是我们东洲的特产,全都可以根据季节采购回来,当做福利送到工人们的手中。”
    这样一点拨,杨成康顿时就喜笑颜开了。
    “啊!我怎么没有想到?”他用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啊!还是小乔同学脑瓜子灵活。轻轻松松的几句话就解决了全村人的生计问题。要是全村的人们知道那腌咸菜和腌萝卜能够换回钱来,恐怕个个都得乐疯了。小乔!爷爷到底还是读书少,鼠目寸光,脑袋瓜子生锈了。做一样就只会考虑那一样,不会考虑别的。好好好!你这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以后我们村的食品厂主要供应君笑牌服装厂工人的福利待遇,背靠着你这棵大树,爷爷就什么都不用愁了。哈哈哈!哈哈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