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33章 姜老三挖到了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看丰严的表情,这个碗它百分百要留下了,小乔同学的估算真是准确呀。
    “老姜!我看着是没多大问题,应该是正品。不过我说了不算,还得让一个人看过以后才能决定收不收。”丰严格外小心地把碗还给了姜凤鸣,“这样吧,我们现在就过去找秦老看看,只要他说没问题了,我们再来谈价格。”
    “行!”姜凤鸣不想多耽搁,马上站了起来,“那我们走吧。”
    为什么他要那么急?其实他也很想知道这碗到底值多少钱。有小乔同学说的那么玄乎吗?就这么只小小的碗,海外居然卖到了两百万,是不是也太假了。
    两百万那是什么概念?
    他听着就觉得悬。
    跟着丰严,走过了好几条街道,来到了一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丰严上去叩了叩门,立即有一位老人出来开门。
    “哟!丰馆长!又找我们家老爷。”
    “是!”丰严很客气的对着那位老人笑,指了指自己身后的姜凤鸣,“带一位朋友来见秦老,有事相求。”
    “我们老爷在书房。”老人也客气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您自个儿去吧。”
    “好嘞!”丰严答应着,带着秦凤鸣穿过院子,来到一间厢房,唤了一句:“秦老!您在吗?我是丰严。”
    “在,进来吧!”屋里传来一声如洪钟般清脆响亮的声音。
    姜凤鸣从这声音上判断,觉得这位秦老一定是常年锻炼身体的人。推门进去,看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练习书法。那笔走龙蛇,聚精会神的样子,看着就赏心悦目。
    他们等了一会儿,秦老停下了书法的练习,拿起桌上的白色毛巾擦了擦手,走过来招呼他们。
    “小丰呀!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走走?是不是遇到什么好东西了?自己不敢做主?”
    三个人坐在古色古香的红木沙发上,秦老边开始烧水泡茶边笑着打趣。
    姜凤鸣觉得很奇怪,京都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位秦老的?他怎么不知道?
    “秦老!这位是京都第一大学的教导主任姜凤鸣先生。”丰严向这位秦老引荐姜凤鸣,接着又对姜凤鸣介绍,“老姜!这位是一年前刚从海外回来定居的秦松秦老。他对我们博物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回来就捐献了自己所有的藏品,而且还都是极其珍贵的。”
    “哪里哪里!小丰!你夸大其词了。”秦松是个豪爽的人,边给他们沏茶边微笑着,“我老了,再外面流浪了一辈子,也该落叶归根了。再说我那些东西不给国家,要给谁?给我的那帮儿孙吗?他们根本就不懂得珍惜。给博物馆是让它们有个好去处,也算是了了我的一桩心事。”
    回过神来,看着姜凤鸣:“小姜!你找我是……。”
    “哦!”姜凤鸣打开自己的黑皮包拉链,“我有个朋友,得了一个碗,想要有偿捐给博物馆。丰馆长看过了,不敢十分确定,想让您给掌一眼。”
    “是什么?”秦松笑眯眯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丰严回答:“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
    “什么?”秦松彻底不淡定了,放下手里的茶杯,连茶都忘了喝。
    接过姜凤鸣递来的碗,放在手心里,仔细端详。看完了器形,看青花,之后又把碗的底部翻过来看。接着就哭了,跟个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
    丰严知道老爷子是激动的,也跟着眼眶泛红,只有姜凤鸣一个人坐在那里,目光在他们之间扫视来扫视去。
    他就纳闷了,不就一个碗吗?至于见一个哭一个吗?怎么就那么邪乎呢?难道这些人都对这个碗有着某种深厚的情谊?而自己目前还没达到他们那种如醉如痴的状态?所以哭不出来?只能干看着?
    秦松哭了好一会儿,才暗哑着声音开口。
    “这个碗的确是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当年我在国外的一家拍卖行上见过,那时候我还没什么钱。可我知道这东西很珍贵,就因为没钱,与它失之交臂。等我有钱了,寻找了许多年,却再也没看见它的踪迹。没想到今天看见了,实在是太兴奋了,把控不住自己的情绪,让你们见笑了。”放下碗,秦松看着姜凤鸣问,“你的朋友打算要出手多少钱?”
    姜凤鸣看了看丰严,又看了看秦松,心里虚到不行。真怕自己说出来会不会被人笑话死,这么一只小碗要价那么高,可这是小乔同学交代的,不说也不行呀。
    他伸出一只手举了举:“她说,要,五十万。”
    “五十万?”秦松看着那碗,摇了摇头。
    完了,小乔同学的价估计报高了,人家不打算要了,可秦松的下一句话差点没把姜凤鸣吓死。
    “你的朋友宅心仁厚,五十万其实都没资格看一眼。在海外,去年就已经有人悬殊一千万收购它了。”
    “啊?一千万?就,就买这么只碗?”姜凤鸣觉得国外的人玩瓷器都玩疯了。
    一千万弄这么只破碗干什么?又不能吃又不能花,顶多只能看两眼。了不起拿它吃顿饭而已,值得那么夸张吗?
    “老姜!它可不是只寻常的碗,是明朝宫里面使用的御碗。”丰严拍了拍姜凤鸣的肩膀,“存世量非常稀少,我们这辈子能够看一眼,摸一摸,捧一捧它,那都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福气。”
    秦松也跟着点头,脸上欣慰地笑着,又把那碗捧在了手里。
    “我年轻的时候没钱,买不起它。等到我有钱了,却是再也找不到它了,这一直是我心里的遗憾。八国联军进来的时候,不知道从我们这里搜刮走了多少东西,许多珍贵的国家瑰宝都流落在外。虽然我没有办法一件一件地收回来,但遇见了就一定不让它流失。小姜!你的这位朋友也是位侠肝义胆之人。”
    秦松叹了口气,抱着那碗,一脸满足:“这碗要是送出去,大把人要抢。她能把它送回博物馆就说明她是个很爱国的人,替我说声谢谢她。冒昧地问一句,知道她是因为什么要把这东西送来吗?”
    因为什么?因为小乔同学说要靠它发家致富。可这话能说吗?自然不能说了。姜凤鸣顿了顿,决定半真半假地应付秦松。
    “我的这位朋友,祖上是开当铺的。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打听出来的,知道她有这么一东西,隔三差五的就去找她要。不瞒你们,价格已经开到了两百万。但我朋友说这东西不能卖给个人,一定要卖给国家,所以就托我来了。她说了,只要四分之一的价格,够他们一家人生活就好。”
    丰严和秦松对姜凤鸣的话半点都不怀疑。要是他们知道这碗是小乔同学去鬼市包圆来的,不知道会不会惊悚到尖叫。
    “应该的。”秦松点着头,放下手里的碗,对丰严道,“这五十万我拿,但捐赠人不要写我的名字,就写小姜朋友的。跟这个碗的价值比,五十万真的是太少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