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09章 鬼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软禁?听见这两个字姜凤鸣头都大了,张开嘴巴刚要解释,被姜老爷子的眼珠子瞪得生生把话憋了回去。
    好吧,他现在算是彻底领教了老爷子的偏心程度了。
    也明明白白领悟了儿不如孙是个什么滋味。
    “爸!您别听凤鸣胡说八道。”姜夫人看自己男人在老爷子面前吃瘪,马上出来打圆场,“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有好吃的就什么都忘了。嘴上没个把门,瞎胡咧咧。您爱住多久就住多久,不爱住了也没关系,我们立马就送您回去。”
    “唔!”
    姜老爷子脸上的神色缓和下来,端起碗又开始吃那水煮鱼。心想,自己这个儿子真是一点眼色都不会看。要我在这里住也不是不可以,要吃那小丫头的菜也不是不可以。你不要那么大咧咧地说出来呀!父子两个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要做什么悄摸摸的进行就是了,为什么一定要宣之于口呢?
    说出来了,多难为情,以后还怎么让小丫头高高兴兴地乖乖地为我们做菜。
    没眼力见,没脑子的家伙,也不知道他在京都第一大学的职务是怎么混上去的。
    遇到点事这么沉不住气,还怎么拿捏的住晚辈。难怪老三会不怕他,也难怪他会被姜老三捏的死死的。说他是自己的儿子,都嫌丢人。
    他威武英雄一生,怎么会生了这么一个只知道吃的儿子。
    姜凤鸣被姜老爷子一训,再不敢吭声了,默默地低头吃自己的。
    小乔也算是看出来了。姜凤鸣在外面是京都第一大学的教导主任威风八面,在家里就是一只小京巴。
    可怜兮兮的,谁都比他地位高。
    特别是在姜老爷子面前,他连一丝丝的话语权都没有。难怪姜彦洲会不怕他,原来是有老爷子撑腰。
    吃完了饭。小乔要帮姜夫人收拾碗筷,被大家给叫住了,特别是姜凤鸣叫的最欢。
    “小乔同学!你难得来我家一趟。赶紧跟我上书房去看看,我收藏的那些东西有几件是真的。我也好想你在我家里找一件稀世珍宝出来,让杨振安也羡慕羡慕我。”
    “噗!”姜彦洲笑,带着一丝讥讽,“二叔!你不要以为谁都能有捡大漏的本事。人家杨振安那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难道你也愿意做一只瞎猫?也想碰上一只死耗子?”
    “啪!”姜彦洲的头被人打了一下。
    不要以为是姜凤鸣,在姜老爷子面前,姜彦洲就算把他祖宗八代都翻出来骂一遍,他也不敢吭一声。
    打人的是姜老爷子。
    “老三!你这话就讲的不对了。什么叫瞎猫碰上死耗子?你二叔这只瞎猫,就算丢给他一只死耗子,他也碰不着。”
    姜老爷子笑眯眯地在江凤鸣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后者还不敢有异议,只能用哀怨的小眼神瞟着后面这一老一少。
    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少说话为好,老爷子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拆他的台。只要他说一句,不是被姜老三怼,就是被老爷子怼。
    太无趣了。干脆闭紧嘴巴什么都不说,这样就不会有人怼他了。
    问题是他不吭声也不行啊。这书房是他的呢,他要拿东西来给人家看,怎么可以不吭声?
    他要是真的不吭声,哪里知道这些东西是真是假。
    “小乔同学!我收的东西也就这十来件。你帮我看看有哪一件是比较好的?哪一件是比较值钱的?你告诉我,以后就把它收起来,当做传家宝。”
    姜凤鸣说的这十来件东西,还挺杂,什么都有。
    小乔站在放东西的书架前仔细的看着,看来看去都没看到一件什么好东西。
    最后把目光放在了一方砚台上。
    砚台石质细腻,雕刻精美,一看就不是凡品。
    小乔拿起那方砚台,上下左右仔仔细细的看了个遍。
    最后咧着小嘴笑了:“姜教导主任!您收的这方砚台不错。应该是四大名砚之首,端砚。”
    “啊!我这么多件东西你都没看上?就只看中了我这方砚台?”姜凤鸣有点沮丧,“小乔同学!你得给我交个底,我那其他几件东西是不是都是假的?”
    小乔的眼睛在那一堆杂七杂八上的东西扫过。
    “我看着就不那么值钱,也有点假,应该都是做旧的东西。从我昨天到杨主任家里看过的情况,和今天到你家里看过的来分析。京都目前最造假最多的就是瓷器,以后瓷器不管多精美你也不要随便出手。更不要听人瞎胡咧咧,器型越大,造假越容易。”
    “啊?”姜凤鸣一脸懵逼,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连声音都有点飘了,腿抖个不停,“不会吧!我这些东西全都是假的?难道就没有一件是真的吗?”
    小乔举了举手里的砚台,回答:“不会呀,你这方端砚就是真的。而且石质不错,做工也考究,不愧是四大名砚之首。”
    “端砚?”姜彦洲从小丫头手里接过那又沉又重的石头,放在手里看了看,“什么是端砚?什么又是四大名砚?”
    小乔很耐心的解释了起来。
    “四大名砚是指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除了使用价值以外还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你看手上的这方端砚,它的雕工就非常的精美,那人物的五官简直栩栩如生。再看那马匹的形态,虽然看着只是粗粗的几笔,很传神的把马的雄伟健壮雕刻了出来。再看那花草树木,也雕刻得非常有生命力。”
    姜老爷子一直坐在边上静静地听着,猛然间觉得这个女孩子懂得还真是不少。
    突然间就很想考一考她。
    “小丫头!你知道四大名砚是怎么来的吗?”
    小乔见姜老爷子相问,也不敢含糊,把前世自己所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史书将端、歙、洮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洮砚,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红丝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其中,端砚以石质优良、细腻滋润和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被推为“群砚之首”,是著名的实用工艺美术品。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砚。这应该就是四大名砚的由来,老爷子!我要是说的不对,您可多担待。”
    姜家老爷子没有做声,脸上笑了笑。其实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四大名砚是怎么来的。他问那话并不是有意要为难这女孩子,而是他想知道这四大名砚究竟是怎么被定论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