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4章 帮了老三,那就必须帮老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既然村里已经有人实行了三金的规格,那她的女儿就必须得跟着。原本他们家红艳就比叶小菊长得好看,挑了个女婿还是大队书记的儿子。哪哪都胜过了叶家那个女娃子,要在这三金上输了气势,那还真是脸面上过不去。
    “两层的楼房咱就算了,反正你公婆家也是大瓦房子住着。这三金嘛!我过两天跟媒人说说,让她再去跟你公婆提提行不?”
    “嗯!”红艳一听自己娘的话,脸上表情立即转阴为晴,笑了,“行!告诉媒人,没有三金到位,我可不过门。”
    红艳娘看了自己的闺女一眼,觉得这话有点过分,打算不告诉媒人,怕大河村书记夫妻俩听了要吐血。
    闺女讲话怎么变得越来越难听了,这话要是传过去,保不齐人家就要来退婚。
    叶家今天进新房。
    按照农村的习俗,天一亮就得请所有的客人吃糯米糍粑。
    这叫“胶梁。”
    往年人盖房子不是平房,全是瓦房,中间横着一根大梁。
    上这根梁的时候也要做糯米糍粑请人吃。上梁吃完了,就不用做“胶梁”这一趟。
    胶梁的意思就是糯米糍粑是粘性比较强的一种食物,希望吃的人越多,就能把这根梁胶住,千年万载不会崩塌。这是个极好的寓意,农村人都很讲究。
    叶家盖的房子是平房,没有“上梁”这一说,但“胶梁”还是要的。
    叶仲文准备了两百斤糯米的糍粑,请杨家村的老少少一起来吃。
    所以这一天早上非常热闹,全村人都没有做早饭,都跑叶家来了。齐花花也想来,被杨大海锁在了屋头里,飞跑着去叶家拿了几个糍粑回来交给她。
    陈金香带着杨小娇也去吃了,有这便宜不捞白不捞。
    吃完了还偷偷捏了一团回来给躺床上不起来的儿子杨小风。
    这些个小事有人告诉给了小菊妈。
    小菊妈笑笑,回应:“没关系。咱一辈子就盖这一次房子,大大方方的,吃了就吃了吧。”
    她不好意思说拿了就拿了吧。这头要是一开,只怕全村的婆娘都会来她家拿糍粑。更不是她小气不舍得,问题是这拿谁不拿谁的岂不是得罪人?
    说陈金香吃了,那传话的人就没话讲了。总不能怪陈金香胃口大能吃吧!反正是请你们来吃的,放开肚皮,吃多少都可以。
    糯米糍粑吃完,接着就开始“抛馒头”。
    这个环节可是有点讲究的,必须由石匠和木匠轮流喝采。
    每唱喏一句,底下等着捡馒头的人附和一句。
    馒头才会如数的抛下来,由着底下人去抢。
    这个被抛的馒头不能是东家准备的,是送贺礼的人送的。
    往年人家盖房子,也不过就意思意思而已,抛个三四把也就抛完了。
    今年这叶家注定了不一样,毕竟那么大的房子都盖起来了,这抛馒头的数量一定比别人家的多。再加上又刚好放假了,不但全村人的小孩子都来了,就连隔壁村的也来了不少。
    孩子们就等着抢了这些馒头拿去解解馋呢。
    姜彦洲也不知道从哪得知了这么一个风俗。买了一大筐的小馒头,还买了一大袋子的糖和一大袋子的小金桔。
    黄笑良看他买,也跟着买了一些。
    叶仲文按照亲疏远近,把要抛的馒头一筐一筐的摆在那里。石、木二匠瞧了,都觉得新鲜。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人抛馒头有抛糖和橘子的。”石匠笑着问叶仲文,“你这什么亲戚那么大方?拿这么些好东西来给你撑场面?”
    木匠是叶老二。
    他接着话把说:“这些都是我那侄女的朋友拿来的。”
    叶仲文没有吭声,笑眯眯地催促:“两位匠人,你们看要不要马上开始?这东西挺多的,今天就请你们多费心了。”
    “没问题。”石匠师傅是个老实诚恳的人,提着第一筐馒头上了楼顶。
    “啊啊啊!要开始抛馒头了。”
    “大家快点来排好。”
    “……”
    底下院子里的孩子们实在是开心,仰着头眼巴巴的望着楼顶。
    石匠开始唱喏:“今天紫气东来哟!东家福气临门。”
    底下人接应:“啊哦!”
    石匠抓了一大把馒头就往底下撒。
    等捡的差不多了,又开始唱第二句。
    “福气来临,胶梁高升。”
    “啊哦!”
    底下一接应完,又是一大把馒头从天而降。
    开心的大人孩子一起抢。
    小乔活了两辈子,还是第一次看这样的场面。她也跟着石匠木匠一起,抓着馒头就往底下撒。
    石匠手里的篮子空了,木匠接着往下唱喏。
    “深山有老木,鲁班是先师,伐来为我用,裁制栋梁中。福也!”
    底下人马上接着:“啊哦!”
    小乔抱了一大捧的馒头,和木匠一起往下扔。
    大人孩子快速的捡着。
    “东家福气厚,建造偌大屋。福也!”
    “啊哦!”
    这次跟着一起抛下来的不仅有馒头,还有糖果和小橘子。
    可把那些孩子给开心坏了,每一个捡到糖的都马上剥了纸扔进嘴里。
    没有捡到的,眼巴巴的望着楼顶,希望自己下一次能有好运气。
    姜彦洲看小丫头跟着上楼顶抛馒头,不放心,也跟着。
    他一上来,黄笑良也上来了。
    手里都拿着东西,等着石匠木匠一唱完,就开始往底下撒。
    四个人分四个地方撒。
    把底下那些捡馒头的大人孩子给弄了个措手不及。
    “哈哈哈!好有意思。”小乔玩心大起,开心的笑着。
    只要匠人师傅一唱喏完了。
    她就不断的往底下撒东西。
    原本一些不想加入进来抢馒头的大人们,看叶家的东西撒那么多。
    也都加入了进来。
    因为不单单有馒头,还有难得一见的糖果和桔子。
    糖果这种东西还是很金贵的,平时都舍不得买一粒给孩子尝尝。小橘子就更难见到了。
    可以说有些孩子长到十二三四岁,没有吃过这种小橘子的人很多。
    难得有机会能在这里见到,为什么不捡一些回家去给孩子们尝尝?反正叶家舍得抛下来就是给人家捡的。
    石匠师傅开始唱:“馒头四方,一如金砖,糖果甜香,透人心田,东家量大,福泽绵长。福也!”
    “啊哦!”
    “啊哦!”
    “哗啦!哗啦!哗啦!哗啦!”
    一连四大捧东西落下来,底下人又忙不迭地弯腰去捡。
    “哈哈哈!太有趣了!”姜彦洲也是难得看到这样的场面,抓起手边的糖一直往下扔。
    “哥哥!扔我这里,扔我这里。”
    “哥哥!还有我,还有我。”
    有那聪明的孩子,用被单做了一个兜,四个人举着,四处装东西。
    把所有看热闹的人都逗乐了。
    “哈哈哈!这谁家的娃那么聪明?连这个办法都能想出来。”
    “啧啧啧!这叶家还真的是有钱。这抛馒头都抛了快一个小时了,还没抛完。”
    “小菊妈那娘家不是没啥亲戚吗?这么些馒头是从哪来的?都是自己买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