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永恒国度 第45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608章 灵田 灵泉
    这是一种造化。
    一种由人类亲自培育出的灵米,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永恒大陆中,第一次培育出的新的物种,才能在天地的造化下,发生蜕变,晋升为灵米,蜕变成地阶层次的顶尖灵米之一。这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不可思议。最关键的是,灵米的出现,可以让玄黄城中,多出一种可栽种的灵米种类。
    易天行之前得到过黄金麦。得到过的血煞修罗米。这都是地阶,甚至是天阶层次的灵米。要栽种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达到一定层次,他也没有真正将这些灵米开放出去。一直都是栽种在丹田命窍中。而且,已经开始成熟。不是不放出去。
    而是,这种灵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
    对于修士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能对修炼产生助益,能增强自身体质。
    谁都知道灵米的好处,可灵米给谁耕种,不给谁,同样是一种相当大的难题。何况,要栽种出灵米,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要在灵田之上。
    灵田是什么,灵田中的所有土壤,是全部都蕴含着灵气。尤其是,维持灵田,需要不断的将晶石碾成粉末,作为肥料,撒进灵田中。这种投资可不小。而最好的灵田,其实是出现在灵脉上的。由灵脉自然泛灵而诞生,甚至,这样的灵田,不需要如何供养,就可以借助灵脉,始终保持自身灵气充足。
    适合栽种各种灵气灵植蔬菜等等。
    玄黄城中有铁牛镇压,吞吐天地元气,孕育一点天地灵机,衍生出一条天地灵脉。只是,显然,灵脉依旧没有彻底孕育出来,还在孕育当中。
    没有孕育出灵脉,附近要想形成灵田,只能借助特殊的方法,布置聚灵阵,用晶石碾碎,融入到土壤中,最终形成短暂的灵田,栽种起来,自然会显得很困难。
    而且,栽种灵米,会自然汲取天地元气,掠夺土壤中的养分,要是养份不够,最终,反而会出现极大的损失。得不偿失。
    不是说普通的稻田不能栽种灵米灵植,而是栽种下去,没有充足的灵气供养的话,成长起来,会变得相当缓慢。甚至是,时间是灵田中栽种的数倍不止。比如,在山谷中稻草人所栽种的黄金麦,里面有很多都不是灵田,但一样可以生长,只是,生长的周期会更加漫长,甚至是要以各种凶兽的尸骨血肉来温养。
    但现在易天行分明看到,在冰心米蜕变的同时,天地带来的造化,让地面上无数凶鼠的尸体,血液,诡异的融入到地下,稻田之中。隐约间。宋应星之前耕种的那几亩良田。散发出一层奇异的灵光。
    “这是衍生灵田。”
    蔡邕也来到稻田,目睹那片稻田中散发出的灵光,眼眸中闪过一丝诧异震惊之色。
    “在稻田中,在百万凶鼠尸体,血肉的温养下,得天地造化,这是要凝聚出新的灵田,不出意外,这有可能是诞生出冰心米的第二种异象——荒野衍灵田!!”
    黄承彦对此眼中也不由流露出一丝动容。
    灵田,对于整个玄黄城来说,都相当的珍贵。
    “快看,在那片稻田中,出现一口灵泉。”
    有人指着稻田中大声呼喊道。
    在宋应星面前的稻田中,地面裂开,出现一口灵泉,灵泉中,一股股泉水自然而然的冒了出来,在泉水中,能清晰的感受到,一股股浓郁的灵气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
    这口灵泉的出现,仿佛是周边灵田的核心,一丝丝灵气自然的传递到灵田中。
    “十亩灵田,一口灵泉。上百万的凶鼠尸骸,就衍生出这两种造化。”
    易天行看到,也不由暗自点点头。
    十亩灵田,数量不多,但也不少,至少比没有要强得多,还有一口灵泉,这口灵泉,可以自然而然的汇聚天地元气,化为另泉水,温养四周的灵田,让灵田中的灵气,始终保持在一种层次上。不会因为耕种,而让灵田出现消灵的情况。
    但最让易天行看重的,还是那口灵泉。
    这口灵泉本身就具有先天聚灵阵般的神异能力。
    可以自行汇聚天地元气。甚至是汲取大地之力。是维持四周灵田的根本所在。是灵田的根基。没有灵泉在,就算是衍生出灵田,耕种几次,也会出现消灵的现象。有灵泉在,就可以一直维持灵田的存在,甚至,有可能还会在周边泛灵,衍生出新的灵田。
    而显然,不管是灵泉还是灵田,完全是以那些凶鼠的尸体血肉为养份,得天地造化所衍生出来的。
    “灵田啊,据说可以栽种灵米,灵气蔬菜,各种灵植,栽种在上面,成长周期,会缩短好几倍。普通的粮食,几天就能生长成熟。难以想象的宝地啊。”
    “要是我能有一块灵田就好了,专门拿来栽种灵药,比如人参,灵芝什么的,成长起来,那就要发财了,一辈子都不怕没有钱财。”
    “好神奇,竟然一下子就衍生出灵田,还诞生灵泉,真是奇迹啊。一种直接摆在面前的奇迹。”
    这一幕,让无数百姓感觉到难以言喻的震惊。实在是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有灵田,就可以栽种这种新的冰心米。虽然气候环境有所差异,不过,有灵田在,这种差异应该不会成为生长的阻碍。大不了就是时间要更长一些。”
    宋应星脸上掩盖不住那种强烈的欣喜之色。
    那是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冰心米在成形的一刹那,天地中就自然而然的将讯息传递到脑海中,很清楚的知道,这是什么灵米,达到何等品阶。能得到这样的地阶灵米,说实在,他心中是极为意外的。本来以为只是最低等的黄阶灵米。一下子达到地阶,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意外惊喜。
    在一开始,他对于能否成功,还是抱着一种忐忑的心情。
    没有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结果。
    而且,农业,只是他擅长的一部分。没有想到,真的可以成功。
    “宋先生,这次宋先生能培育出冰心米。而且还是地阶灵米,必将名满四方。造福天下百姓,不知道宋先生可愿加入不朽学宫。以先生的名望,可以为农家家主。可以在学宫中建立农家分院。培养出更多的农业人才。”
    蔡邕快步上前,对着宋应星开口说道。
    在不朽学宫中,农家还没有出现顶尖的代表人物。宋应星的出现,俨然可以成为一家的领军人物。虽然宋应星的一身才能极多,在某种程度上,能称之为全才,可现在却在农业上获取巨大成就,尤其,本身也对农事很感兴趣,完全有资格成为农家分院的院主。
    一旦加入,以其资格,不会有任何人反对。
    至少在农家子弟中,绝对不会反对。
    能培育出新的灵米,这就是一种不容反驳的成就。
    “不错,宋先生,在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你,只是,在了解你正在培育新的稻种后,就没有打扰,你能培育出麻辣朝天椒,现在又培养出冰心米,在不朽学宫中,完全有资格执掌一院。”
    易天行也颔首点点头,上前说道:“我玄黄城,百废待兴,刚刚走上正轨,更加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农家的人才,就更加珍贵。我们已经踏上修行之路,要吃的食物,也需要发生改变,填饱肚子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培养出更多能增加修为,对修士有好处的蔬菜,灵米,才是最为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农家人才。还请宋先生入主农家分院。”
    普通粮食在现在只是过渡,只要等到一切踏上正轨,自身变得更加强大后。普通的粮食,肯定要抛弃,摆脱。对于修士而言,普通的粮食,蕴含着杂质。虽然不至于有害,却也无益。若能吃灵气食物,自然是最好不过。谁还会吃普通的粮食。
    这过程,就需要大批的农家人才去培养,去研究。
    “不错,我们农家子弟,愿意尊宋先生为家主,在不朽学宫中,开创农家分院。宋先生为院主。”
    就在这时,只看到,几名原先在稷下学宫中的农家子弟走了出来,这些人,外表都跟普通的农民没有区别,有化不开的农夫气息。
    刚刚,他就是在外面观看着。
    目睹了一切,对于宋应星,更是钦佩到骨子里。
    能培育出新的稻种,而且还是灵米,这种能力,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出生,实在是太清楚了,太了不起了。他们种了一辈子的粮食,谁能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粮种。
    他们更是清楚,就算是之前得到农家的传承,依旧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他们原先就是农民,底子薄。这是一大弱点。
    现在看到宋应星,瞬间就感觉到,眼前的人就是农家兴盛的希望所在。有他在,一定可以带领农家走上新的高度。
    第609章 底蕴不足我来补
    这几天,不朽学宫中,农家不是不想建立学院,而是并没有足以服众,乃至是得到认可的农家领军人物,若连领军人物都没有,怎么建立学院,怎么将自家学说发扬光大。虽然他们都学过农家的传承,可自身却自认为不足以担当重任。无法带领一家。
    在不朽学宫中开建学院,不是说建就建的。必须要有资历,要有领军人物。能执掌一院。这是能力与资历的要求。不可能随便一个人,学了一点百家的东西,就可以进入不朽学宫,开创出一家分院。不朽学宫还没有如此的廉价。不值钱。
    就好比是炼丹。
    如今,邱未明,王凤山等从医道上转向炼丹,研究炼丹之法已经有不下一年多的时间。但能炼制出的丹药,只是最普通的一些丹药,成功率并不算高。要是让他们去不朽学宫中建立炼丹分院的话,无疑,是不可能的,蔡邕不会同意,他们本身也没有这种足以服众的能力。
    学宫中,一切都是以实力为基准。
    邱未明他们很想进入学宫,在学宫中开建分院,也照样无法达成,就算他们是天医殿的殿主,也是一样,不朽学宫中,没有特权。
    实力才是衡量一切的根本。
    宋应星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不朽学宫,心中也不是没有想过,但现在得到学宫之主蔡邕亲自邀请,而且,还有农家传人开口相邀,直接表明,愿意让他成为农家学院的院主,这种变故,一下就让他脸上也露出呆愣之色。
    心中更是流露出一丝激动之色。
    身在玄黄城,自然知道易天行,也知道蔡邕,黄承彦这些人。每一个都是位高权重,尤其是不朽学宫的建立,蔡邕是学宫之主,黄承彦更是传说要出任学宫中儒家学院的院主。身份地位,都是万人敬仰。
    现在竟然请自己加入不朽学宫,还是成为农家分院的院主。
    这就好像是从天而降的一块大馅饼。心中的欣喜,是无法抑制的。
    “愿意,宋某自然愿意。”
    宋应星毫不犹豫的答应道:“宋某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我们老祖宗的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被更多的人知道,被更多的人所认知。甚至是将其中技艺传承下去。在农事上,我所擅长的不多,但既然大家愿意相信我,宋某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在农事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宋应星脸上带着虔诚之色地说道。
    他向来主张,很多技艺,不应该藏起来,而是应该传承出去,让更多人学习,更多人知道,发扬光大,相互交流,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前最向往的,就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那才是一切知识发展的沃土。为了保留老祖宗留下的财富,才会写出《天工开物》。
    只要能造福百姓,他宁愿当一名农夫又如何。
    何况,农家是百家之一,地位可不低。
    民以食为天,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亘古不变的真理。修行者,是可以不吃饭,但若是连吃东西都戒掉,那活着又有什么乐趣。修行不是修成石头。而是逍遥。
    “好,不朽学宫欢迎宋先生加入。有宋先生在,我相信,农家学院,一定会走向辉煌。”蔡邕也是满脸笑容的走上前,笑着说道。
    神色间也很是高兴。
    能招揽这样一位大才,对于不朽学宫的底蕴,又是一次增强。
    至少,农家学院可以确定开设。
    而且,根据消息,毛遂已经确定,将会在不朽学宫中,开设纵横家的分院。黄承彦要挑起儒家学院的大梁。至于兵家,还没有完全确定。至少,已经有三家学院即将开设。到时候,招收学子,培养人才,都会变得更加轻松。
    影响力,将会上涨。
    “城主大人,这些冰心米的种子,就交给城主处理。不过,我打算预留一部分。既然掌管农家学院,那我农家,不能没有灵米种子来耕种。农家,是在耕种中领悟,在实践中出真知。亲自栽种灵米,就是一种经历。”
    宋应星很快就进入到自身的角色。
    这些冰心米,他想要留下一部分。当然,若是认真算起来,这些都是属于他的,现在这么说,却也表露出,他的情商并不低。
    “恩,宋先生言重了。冰心米因宋先生而生,本来就是属于宋先生所有,如何安排,宋先生自己可以全权做主。不过,我希望冰心米的种子,能留一部分给我。另有用处。而且,这十亩灵田,可以由农家学院掌管。耕种。作为一种试验田。”
    易天行淡然一笑,平静地说道。
    冰心米这样的灵米,他自然想要,不过,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部分作为种子,就可以在丹田命窍中种植出充足的灵米。
    “多谢城主!!”
    宋应星听到,眼中露出欣喜之色。
    有灵田在,农家的发展,绝对是如虎添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