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1章 砍木料的可行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围观的人一听这用石碾子不用花钱连忙都说不介意,因为他们现在舂米也没有多快。
    “那行,到时候用完大家尽管用就是,当然了,如果明年我有闲钱能再做一个碾子那对全村都好。”
    陶夭夭此话一出,村民都想着那可让陶夭夭赶紧多赚些银子,因为凭他们自己估计凑钱也凑不出一个驴拉的石碾子,首先驴他们就买不起。
    大家看了会儿热闹总算三三两两的散了,陶夭夭看着一群缩着脖子搓着手离开的村民若有所思。
    沈中禹背着柴火回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又在皱眉思考的陶夭夭。
    他叹口气把背上的东西放到脚边,走过来伸手揉她的眉心。
    “又在发愁。”
    陶夭夭身上裹着被子,直接抬抬头蹭在他手心。
    “我今天看见许多村民身上穿着的衣服也太单薄了,”陶夭夭不太情愿的从被窝里爬下来,过来看了看沈中禹背回来的柴火。
    “你力气这么大也才背这么多柴火回来,这冬天背柴火就是个大问题。”
    沈中禹指出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而且并不是每家都有斧子,能有一把砍柴刀就很不容易,但是砍柴回来卖村里人也买不起,供自己都很难供上。”
    陶夭夭感受着现在已经降下来的气温,根据原本记忆里过冬的样子,那时候她和陶毅没有人管可真是没冻死都难得。
    印象里陶毅出生没两年的时候陶夭夭还得时常抱着,有一年冬天实在太冷陶毅冻得小脸发紫,差点熬不过来。
    沈中禹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又在为村儿里操心。
    陶夭夭想了想:“倒不是不知道怎么让人活命,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让村子里的人有活命的法子,这才是最难的。”
    陶夭夭裹紧衣服走出去,她出门一抬头就能看见面前的大山。
    这可真是矛盾,现代因为工业化人们在工业化的早期毫无节制的消耗自然资源以至于有了后来的退耕还林,想着法子种树。
    而这个时候的人守着大山都没有那个能力靠大山活命。
    就算活命也没法活得好。
    陶夭夭抬腿又去找村里的人,村里有个不是木匠但是却会些木匠活的牛师傅,她得去找找看。
    牛师傅一见是陶夭夭要来做东西立刻就很上心。
    她用树枝在地上画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样子。
    “牛师傅你看,就是这样一个架子,但是因为要一路从山上拖下来所以要绝对结实。”
    “这东西倒是简单,只要有木头用不了两天。”
    陶夭夭点头:“是,您把需要多少木料告诉我,最好是多长多宽的,我明日就让他们去砍。”
    牛师傅大概说了个尺寸,毕竟木料拿回来还能改,只要不太离谱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陶夭夭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
    又过了三天,陶夭夭的地窖挖好了。
    赵更和二宝几个人都像是完成了一个大工程一般,陶夭夭夸他们做得好,几个人都有一股子自豪感。
    陶夭夭知道这地窖还得找专门的人把里面加固才行,否则日后出了问题才是大麻烦。
    第四天已经拿到工钱的赵更几个人又一大早来找她。
    陶夭夭刚吃完最后一口饭:“你们真没事?累了这么多天要不要回去休息休息?”
    赵更摆摆手:“没事没事,我们年轻有的是力气,尤其姐你昨天给我们结了工钱,我们现在是最有精神的时候!”
    陶夭夭当然是希望上山的人越多越好,她走到院子扫了一眼:“人都齐了吧?”
    沈中禹和亭飞自然是准备好了,但是她没想到胡满亨也在不由得挑了挑眉。
    “满亨你还行吗?我记得你上次跟他们上山下来之后可累的够呛。”
    胡满亨抬了抬自己圆圆的下巴:“那算什么,走起来!”
    亭飞在一边小声吐槽:“明明昨日让你帮我喂驴你都不愿意。”
    陶夭夭笑着摇头:“行,那我们就一起上山吧。”
    他们不过是上山砍柴火倒也不用走太深,等爬到差不多的位置大家就停了下来。
    胡满亨看了看周围有些不服气:“我走不过别人也就算了,怎么你爬了怎么高也心不跳气不喘的!”
    被指着的陶夭夭一脸懵:“我的二少爷你清醒一点,我可是打小干活起来的,虽然我在镇子上不需要做这些事但是你也太小看我了。”
    胡满亨叉着腰,心说看来他日后他要经常跟他们上山,否则他连个小姑娘都比不过算怎么回事?
    其实倒也不怪胡满亨,他自小见的就算是下人也只是在府里做工,这上山下地的还真就没怎么见过。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沈中禹已经开始砍树了。
    陶夭夭拿着前一天跟村里所有人借的砍柴刀去旁边帮他。
    要知道他们今日可不只是要砍柴火,平日若是柴火其实只要砍一些能烧起来的不管什么长短粗细,可今日陶夭夭特意让他们砍一些粗木头。
    “这样两个人转圈砍,”陶夭夭喊,“你们不要站在树会倒的方向,先看我们两个砍一遍。”
    亭飞一看赶紧去替陶夭夭的位置:“东家我来我来。”
    亭飞干活一向积极,弄的陶夭夭都有点不好意思。
    两个大男人砍了一会儿,沈中禹手中的是他们家新带回来的斧子,已经算是很好用的。
    陶夭夭抬头看着,很明显树渐渐在开始倾斜。
    “树要倒了,大家看好!”
    因为下面是人砍,倒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倒的方向,一棵树倒下去震得这些人脚下的地都是一震。
    “大家不用去砍新树,把已经倒下的数砍成段!”
    陶夭夭用自己手里的砍柴刀在树干上隔一段就砍一下留下一个口子:“就按照这个长短砍,之后的数都这样。”
    她一声下,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胡满亨也用砍柴刀费力的砍着。
    所有人都尽力干,中午坐下吃了些带来的饼子又干了一下午,直到在心里算着能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到村里才停下。
    胡满亨靠坐在一堆砍好的木料旁边“呼哧呼哧”的:“不行了不行了,这下我连山都走不下去了……”
    陶夭夭其实也累的不行,但是看见他的样子就有点想笑。
    “好了,我们赶紧把木头都捆了下山。”
    陶夭夭从身上背着的背篓里把她这两天和村里几个婶子用布头缝出来的绳子拿出来。
    “我告诉你们怎么捆,先这样横着捆两道,然后在两边的绳子上各拴一根绳子从里面交叉过来,这样木料就不会甩脱。”
    “一会儿拉的时候记着两个人从两边拉着,一个人的话万一木料滚下山人可就要被砸了。”
    旁人都点头表示明白。
    等木头都捆好基本上比一个人还高,但是基本上是困成了一个多边形的感觉,直接能横着滚下山。
    “好了,大家注意安全,如果拉不住滚下去的木头也不要硬拉,这些东西滚下去的时候因为重量会反而把人带下去,大不了脱手就行了,还可以顺着山下去找。”
    准备好几个人就从两边扯着成捆的木料滚下山,远远的看就像是滚下来一堆直径快两米的铅笔。
    跟陶夭夭想的一样,这个情况基本可行,最后只有一捆滚下山,但是因为被被的树拦在半路也找了回来。
    最后到了山脚木料就要靠人力来拖,可陶夭夭早有后招,她早让张氏牵着两头驴傍晚的时候过来接一下。
    于是两头驴子也分担了一部分木头拉回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