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4章 饭馆的规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陶夭夭现在深信一句话。
    活这个东西只要你一直干下去,就会发现永远有干不完的活。
    她心头最重的猎户的冤情解决了,可如今左边肩膀上担着杜兰失踪的事情,右边的肩膀上担着她新得到的饭馆。
    虽说大力哥告诉她如果不知如何做就先维持原样,可她根本不是能得过且过的性子。
    第二日她在猎户房里呆了一上午让他帮自己记东西,过了晌午就去了同春饭馆。
    这时候人吃饭就上下午两顿,陶夭夭赶的正是没人的时候。
    “哟,东家来啦。”
    钱掌柜一见她笑得跟自己亲闺女一样,到是比以前还熟稔。
    “钱叔这是笑话我呢?”陶夭夭抿着嘴佯装生气。
    “哪能呢,正好你来了,我把他们叫出来认认你这个新东家。”
    说是叫人,其实馆子里上上下下一共就五个人,两个轮流跑堂的二生和小六子,厨房的刘师傅、二牛最后加上一个钱掌柜,如今还要算上陶夭夭。
    五个人站在一处还真有点小饭馆开早会的意思。
    “这是陶姑娘,我想着也不用跟你们介绍了,昨个我们二人交了手,日后这同春饭馆陶姑娘就是东家了。”
    其余四个人是一点风声也没听到,一下子被消息震得面面相觑。
    陶夭夭怕他们有旁的想法,赶紧摆了摆手:“说是我成了新东家,其实是钱叔带着我,日后咱们饭馆可能会有许多改动的地方,但是我也是第一次做这些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平日里我暂时也没有太多时间在饭馆,你们就还听钱叔的就好。”
    听着这饭馆还是钱掌柜管,几个人都松了口气。
    “刘师傅和钱叔,我们去后面说话。”
    陶夭夭不太喜欢长篇大论,只见了面就让人散了,三个人到后面房间里,她拿出了上午让猎户记下的东西。
    “刘师傅可识字吗?”
    刘师傅手心蹭了蹭膝盖:“我不认得。”
    “那这些先放在钱叔那吧,您有时间跟刘师傅研究研究。”
    钱掌柜接过几张纸一看,眼睛都瞪大了:“这、这是做吃食的法子?”
    “是,我暂时先写了一部分,贪多嚼不烂,我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其中可能还有一些刘师傅比较常用的常识那便看看就罢了。”
    一听说是做吃食的法子刘师傅也朝着钱掌柜挨了过去:“哎哎这上头写了什么,掌柜的你给我说说。”
    “哎,你没看这好几张呢,等有时间我看了再跟你说!”
    陶夭夭笑看着他们:“是,这上的方子刘师傅都可以照着试一试,不如这样,晚上没人的时候我照着上面做两道,刘师傅先看一遍自己再做也更容易上手。”
    “好好正好我不识字,但是你要是让我看一遍那我马上就能会。”
    刘师傅这红白两案做了这么多年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但是其实说实话,新菜式不急,因为越是美味的吃食越费工夫成本也就越高,但是咱们这镇子上可能三五天也不会有一桌真的是为了吃美食而来的客人,所以如今饭馆的重中之重不是在于新菜式上,而是客源不够。”
    “客源?”
    钱掌柜咂么咂么这个词。
    “对,就是客人的源头从哪里来。”
    一说到这个,钱掌柜摇了摇头:“我在这里几十年了,要知道我们这不比南方有山有水或者有个有景儿的湖畔,否则也不会说是穷乡僻壤。”
    陶夭夭皱了皱眉:“可既然我们这地方能形成一个镇子总该有个缘由,就连青山沟村背后还有一座大山呢?”
    “这个我知道!”
    刘师傅听到现在总算有一件是能插上话的,“咱们这镇子虽然周围没有山水,但是原本几里路外就是官道,经常有走南北道的行人会在赶路途中来咱们这镇子歇脚。”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可惜啊,后来官道改道,原本的那条路如今行人稀少,咱们这镇子就更少有人来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陶夭夭皱了皱眉,“那这可真是人力没有办法改变的,官道改了就是改了。”
    钱掌柜也摇了摇头:“正是如此,否则这镇子也不会真么多年来越来越穷成了真正的穷乡僻壤。”
    刘师傅瞧瞧这个瞧瞧那个觉得自己坐在这也没什么大用,干脆说了一声先忙去了。
    陶夭夭低头凝思,钱掌柜也不打扰她。
    半晌听她抬头道,“钱叔是不是也有些外地的人脉?”
    “自然是有,你若是需要做什么我可以随时帮你打听。”
    陶夭夭苦笑了一声:“我想知道的事情那可太多了,钱叔可能也知道我打小就住在这青山沟里,我对外面的事情实在是不够了解。”
    她想了想,“钱叔先帮我想想法子吧,我先说几件你记下,第一是从北边开始寻找,打听一下各地有没有什么适合栽种的种子,不限是粮食还是蔬果,要知道同一种东西因为培育的土地和生长环境不同也会改良成不一样的品种。”
    钱掌柜皱了皱眉,觉得陶夭夭的有些用词他不是很懂。
    “你再仔细说说?”
    “打个比方,同样是苹果,南方的种与北方的种是不同的,我们这里是北方,如果南方的种拿来种,土地不够肥沃自然种不出好的苹果,可如果同是北方的种就有所不同,就是这个意思。”
    掰开了一说钱掌柜自然懂得这些浅显的道理,立刻点头。
    “就依着这个规矩,你寻一些在北方的人到各地去找合适的种子,当然也不能白找,他们送过来的种子若是能有在我们这里好种的,一种我们出十两。”
    “五两这么多?”钱掌柜有些惊讶。
    “对。”
    陶夭夭肯定道:“如今交通闭塞,很多东西不过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阴差阳错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我们既然指望不了旁人自然要指望自己。”
    “官府没做这样的事,百姓自己做不了这样的事,既然我们想到了就要去做,一旦做成了,就是福泽子孙的大事,相比之下五两银子真的是太值了。”
    钱掌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竟被一个姑娘三言两语说得心中发热。
    只是他冷静下来想了想:“既然这件事如此重要,我觉得似乎还是找个可信的人更好。”
    陶夭夭苦笑一声:“我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我身边着实没有合适的人选,否则我更想找一个对种地和做买卖都很了解的人亲自去。”
    钱掌柜想想也是,也只能叹了口气,只可惜他年纪大了这饭馆一时半会儿也还离不了他,否则他还真想自己去北地看看。
    “钱叔对这镇子上的人也了解,之后也麻烦帮我多注意一些,若是万一有南来北往的贩夫走卒一定要攀个关系,若是能用得上那就太好了。”
    说到这她无奈的揉了揉额角:“这么一说种子都是其次,我还想挖池塘买鱼苗、果树和圈养些家禽呢。”
    钱掌柜目瞪口呆:“你这是要在村子里弄个庄子?”
    陶夭夭没有亲眼见过这里的庄子是什么样子,但是她心里的规划却是有点类似农场。
    “类似吧,我想着一样一样慢慢来都试一试。”
    钱掌柜张口结舌半晌,但头脑还算清楚:“那你打算从那一处开始,圈养家禽?”
    “是啊,毕竟挖池塘和果树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钱掌柜点点头:“不错,鱼苗就不用说了,据我所知这附近十里八村也没有种果树的,因为果树周期长,种下去少说也要几年才能结果,我们这附近根本没有种的。”
    “是啊,”陶夭夭眯了眯眼,“北方、北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