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环球挖土党 第4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539章 博斯克带来的惊喜
    河湾小镇的挖掘现场,所有的工作都已经被年轻的挖沙工人们取代。在靠近岸边的淤泥上漂着五条充气橡皮艇,在根妮雅的带领下,博斯克俱乐部留下帮忙的四名工作人员各自带着一个朋克青年,细心的传授着探针和锚针的使用方法。
    而在河岸上,艾琳娜正站在娜迪亚的旁边,指挥挖掘进度的同时,顺便和她讲解着挖掘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这样的现场授课从今天早晨开始,一直持续到临近中午这才总算暂时告一段落。而娜迪亚的笔记本上,已经满满当当的写了二三十页的内容。
    “让你的朋友们都停下吧”艾琳娜低头看了眼时间,“先吃午饭,然后休息下,下午我们继续。”
    “请等一下”
    娜迪亚合上本子,犹豫片刻后终究还是没忍住,再次问出了昨天下午就曾经找石泉问过的问题,“为什么要帮我们?”
    “不是说了吗?你们的发型看起来比较顺眼。”艾琳娜笑着调侃道。
    娜迪亚翻了个白眼,“能不能不要这么敷衍我?”
    艾琳娜一边往回走一边掏出颗手卷点上,缭绕的香气在河岸的麦田里被微风稀释,同时也把走在后面的年轻女孩儿呛的皱起了眉头,“你们和其他的乌克兰人不一样,不管是发型还是其他的方面。所以我们不介意帮你们一把。”
    陷入沉默的娜迪亚跟着艾琳娜往回走了一段,开口问道,“你们去挖沙厂了?”
    “尤里他们去过了”艾琳娜停住脚步,微笑着说道,“这就是我们不介意帮你们一把的原因。”
    “我们和其他乌克兰人没什么区别”
    娜迪亚神色变的平淡,“乌克兰还在发生战争,东乌前线的士兵总有一天也会变的像从河道里挖出来的那些苏联红军士兵一样……”
    “不用解释那么多”艾琳娜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先吃午饭吧”
    望着已经走向餐车的艾琳娜,娜迪亚呆愣片刻,随后也笑着跟了上去。
    而与此同时,在海宁的指挥下,石泉等人也暂停了那台su-85的维修工作。他们已经从其他捞上来的t-34坦克上找齐了通用的零件,接下来只要把它们拆下来就可以了。
    时间一晃而逝,四天之后,博斯克俱乐部的人早已返回了239高地,白俄的电视台记者同样来过河湾小镇以及对岸白桦林深处的墓地拍摄了一些素材,顺便还采访了一番那些年轻的挖沙工人。
    这四天的时间所有人的收获都不算小,首先是那台su-85坦克歼击车已经换上了合用的负重轮以及履带。虽然距离完全修复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至少已经找齐了所有用的上的零件。
    其次便是娜迪亚带领的朋克挖沙工们,他们顺利的从河道里捞出来一台近乎完好的四号h型坦克,同时也消弭了石泉地图视野中的一枚绿色箭头。
    这台四号坦克的弹药架尚存着半满的弹药,炮塔上lah师的徽章清晰可见。甚至坦克内部还残留着几个没有打开的罐头以及几瓶红酒,但却并没有任何尸体存在的痕迹。
    这几乎已经说明,它被埋在河道里也许仅仅只是个意外。或许是走到一半的时候桥面断裂,或许是忙乱中不小心开进了河里。但不管最初的原因是什么,这台坦克都像是个时间胶囊一样残留着当时战争的残酷。
    别的不说,仅仅在坦克弹药架上发现的一个带有橡胶塞子的炮弹壳里,就倒出来四五十枚金戒指以及几颗金牙,除此之外更有包括列宁勋章在内的十几枚苏联勋章。
    这些即便在今天都很值钱的小物件在当时更是德军士兵之间进行交易的硬通货。换句话说,这个藏在弹药架里的秘密也许就是那五名德军坦克车组成员共同的小金库。
    和娜迪亚为首的挖沙工们一番商议之后,石泉带走四号坦克,那个炮弹改成的小金库则留给他们,除此之外,还额外给他们补了五万美元。
    这点儿小钱儿对石泉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这些刚刚入行的年轻挖沙工们来说,却刚好够他们改善一下生活的同时,再买一些挖土党必备的工具。
    谈妥了交易并且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石泉看了一眼河道下游,那里还有一枚没来得及挖出来的绿色箭头。这枚箭头下到底指引着什么,他不得而知,但却并不在意把这个惊喜留着那些其实并没有什么交情的挖沙工们。
    毕竟战争遗址虽然总有挖完的那一天,但至少短时间之内是挖不完的。太过贪心早晚有一天会被殉爆弹给盯上。
    最后看了一眼此行的收获,石泉的心情又好了不少,su-76、su-85以及主动花点儿小钱买下来的带有lah师徽章的四号坦克,还有那台苏联战后生产的掘壕机。
    这么多的东西早已值回票价,更别提大伊万还用四万五千美元谈妥了挖沙厂的那门防空炮,等他们路过切尔卡瑟的时候就可以顺路带走。
    在海宁的指挥下,所有的战利品都被装上了租来的平板卡车,等到盖好帆布,十辆太拖拉在打头的那辆越野面包车的带领下缓缓开过架在临时河道上的浮桥,开往了切尔卡瑟的方向。
    娜迪亚带领的挖沙工们站在临时河道的边缘目送着他们离开,直到最后一辆探险车在他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她这才轻轻呼出一口气,带着她身后那些留着比鹦鹉还花哨的发型的朋友们,转身走向了仍旧散发着腥臭味道的河床。
    同样的一条河,石泉等人沿着河道边的公路往东开了没多久便停在了239高地的边缘。
    将近十天的时间没见,这片麦田上已经扎满了花花绿绿的帐篷,每顶帐篷的门口甚至还铺着餐垫摆着各种吃的喝的,如果不看横跨在帐篷上的横幅,这里俨然就是一座生意还不错的露营公园。
    “胖加里,这是什么情况?”石泉推开车门问道,这才几天没见,胖加里的脸上竟然都包上了绷带。
    “乌克兰媒体干的好事”
    胖加里无奈地说道,“上次他们炮制的假新闻之后,引来了不知道多少抗议的白痴,这几天我们除了挖完一个苏军集体墓地之外,根本就没挖过一铲子土,每天的工作就是和那些白痴的抗议人群还有记者对峙。”
    “你这伤……”艾琳娜探着脑袋问道。
    “假的”胖加里嘿嘿一笑,压低声音狡诈地说道,“不惨一点儿怎么多骗点钱?”
    “那你们还要继续多久?”
    “快了快了”
    胖加里接过石泉递来的烟自己点上,“阿尔焦姆连长带的人已经快结束在卡涅夫的挖掘活动了,等他们回到基辅之后,我们的工作就结束了。”
    合着你们就是吸引火力的靶子呗?
    石泉哭笑不得的嘀咕了一句,好好的一场官方挖掘活动变成这样,偏偏这些人还都习以为常,甚至他都能认出几个眼熟的博斯克俱乐部的员工换了身衣服,正混在抗议人群里混吃混喝呢。
    确认了对方不需要帮助,双方一番寒暄之后,龙和熊探险俱乐部的车队再次启动,浩浩荡荡的开向了切尔卡瑟。
    在那位瘸腿的苏联老兵列夫丘克帮助下,众人将挖沙工们从河道里捞出来的防空炮装上货柜,随后带着车队沿着第聂伯河开向了基辅的方向。
    当他们重新回到当作挖掘团队大本营的那座疗养院的时候,偌大的停车场里已经停放了不少的战争文物,从摩托到火炮,从卡车到坦克杂乱无章的摆在停车位上。个别战争装备上不但没有泥土的痕迹,甚至反而落满了灰尘。
    而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在莫斯科经营乌拉古董店分店的列昂尼德竟然也在这里,此时正被安娜太太推着轮椅在这些战争装备之间有说有笑的聊天呢。
    “博斯克先生,这是怎么回事?”石泉朝拄着手杖的老头儿问道。
    “你说安娜和列昂尼德?”
    “不是,我是说这些战争文物哪来的?”石泉在一台t-34坦克上摸了一把,厚厚的灰尘已经完全盖住了他的掌纹。
    “相比这些文物是从哪来的,我更好奇这台t-34/57从哪来的?”大伊万痴迷的看着刚刚被石泉摸了一把的坦克,它同样是t-34,但却是最稀有的t-34。
    但因为t-34/76和t-34/57用的是同一条生产线,甚至两种车型除了火炮系统外所有部件都可以通用。而在安装截然不同的两种火炮系统之前,根本就没有办法区分两种车型的区别。
    甚至即便是身边这样的“成品”,如果像石泉刚刚那样没有仔细看,也会因为t-34的主要特征,而忽略那根身管长度达到73倍径的57毫米反坦克炮。
    但恰恰就是这么一丢丢容易让人忽视的区别,却让t-34的这个子型号可以相对轻松的应对战场上的虎式坦克,甚至赢得了“坦克猎手”的绰号。不过让大伊万越发疑惑的是,这台坦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你们两个的问题都可以同时回答。”
    博斯克扬起手杖敲了敲这台t-34坦克的细长的炮管,“这台t-34/57是基辅兵工厂的存货,根据随车资料记载,它是在二战结束之后被送到基辅用作火炮研究的。”
    说到这里,博斯克压低了声音,“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台是我的,所以如果你们还想要,今晚可以去基辅兵工厂的仓库看看,那里还有一台t-34/57,唯一的麻烦是它已经被做成了纪念碑,所以可能需要多花点钱。”
    第540章 大买卖
    “基辅还有兵工厂?”石泉好奇的问道。
    “当然有”
    大伊万接过话题,“在18世纪的时候,这家兵工厂就已经开始给俄罗斯帝国制造武器了,同时它也是基辅最著名和历史最悠久的兵工厂,在苏联时代也是最大的坦克成产基地之一。当时不管是坦克还是光学仪器它都有全套的生产线。”
    “现在呢?”石泉忍不住问道。
    “前几年用没有防弹能力的劣质钢材制作装甲运兵车的丑闻你有印象吧?”大伊万咧着嘴笑道,“那就是他的现状,现在的基辅兵工厂除了悠久的历史和比历史更悠久的t-64和炒冷饭的t-72atm之外,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大伊万话音未落,却被博斯克用手杖敲打着坦克的翼子板叫停,“那家工厂的办公总部就在两公里之外,不过我说的仓库可不在基辅。你们如果想找到第二台t-34/57,得去150公里外的日托米尔才行。”
    “这么远?”石泉和大伊万纷纷看向博斯克。
    “苏联时代的时候,基辅兵工厂的一些坦克项目就丢到了日托米尔的坦克修理厂,一起顺带丢过去的还有很多失去研究价值的老坦克。”
    大伊万恍然,“你们怎么和他们联系上的?”
    “多亏了安娜太太帮忙”博斯克一边说着,将一张名片递给了石泉,“那座修理厂的人一直在等你们呢,如果你们感兴趣不妨去看看,那里有不少好东西。”
    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石泉等人没去打扰和老情人你侬我侬的列昂尼德,留下邓师傅两口子和两名涅涅茨伙计照看车队,其余人根本来不及休息,登上一辆提前给他们准备的大巴车便直奔位于基辅西部150公里的日托米尔。
    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颠簸,等他们赶到日托米尔的时候,夕阳已经被城市挡住了一大半。
    一番电话沟通,大巴车在对方的指引下辗转开到了城市边缘的一片老城区,很是费了一番周折这才找到这座不起眼的坦克修理厂。
    很难想象,这个外表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工厂竟然拥有强大的坦克大修和改装能力,甚至几年前乌克兰内战的时候,这里还为东乌前线提供过“大量的坦克”……或许准确的说应该是翻新、维修、拼凑出来的坦克。
    只不过自从前线停火之后,这座维修厂也像乌克兰境内大部分的坦克工厂一样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半停工状态。
    相比破烂的厂房,更让石泉等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座工厂杂草丛生的“后院”里堆放的数百辆锈迹斑斑的t-64坦克。干枯的藤蔓和冒芽的杂草在这些坦克之间的缝隙里肆意生长,个别放不下的甚至像是叠罗汉一样码放到了其他坦克的上面。
    难以置信的是,根据那位只会乌克兰语的车间主任介绍,他们这座工厂竟然仍在以这些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产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当作“原材料”。
    换句话说,这些已经50多岁高龄的“老战士们”停在这座坟场一样的荒地里仍旧死而不僵,它们随时都有可能被送上前线坑人。
    随着夜色彻底笼罩这座工厂,这座露天的原材料堆放场四周的照明灯被相继开启,建造于苏联时代的大型龙门吊在嗡嗡作响中,配合着那些主动留下来加班的工人们将堆叠在一起的坦克一台台的吊走,随后在坦克坟场中央露出了一座两米高的纪念碑。
    在这座纪念碑的最顶部斜坡上,一台昂扬着修长炮管的t-34/57坦克仍旧涂装着苏联时代的标记以及一枚金色的五角星!
    “获得过苏联英雄称号?”
    石泉和大伊万面面相觑,反应过来之后,纷纷掏出头灯戴上,踩着一辆辆锈迹斑斑的t-64坦克跑到了纪念碑的正下方。
    可惜,这座纪念碑虽然从远处看起来状况还算不错,但真的凑近了,才发现上面本该存在的关于这台坦克的历史介绍早就已经被砸毁了,甚至头顶那台坦克履带因为常年的风吹雨淋,已经将整座纪念碑沁出了大片的红色锈迹。
    “这种立在工厂里的纪念碑很难查到建造记录”
    大伊万压低了声音用汉语说道,“而且那枚金星也有问题,我觉得很可能是假的,恐怕这也是博斯克没把它买下来的原因。”
    “金星可能是假的,但这台坦克应该是真的。”
    石泉用激光笔指着炮塔上随处可见的弹痕,“至少这是一辆真的上过战场的坦克。所以和他们谈谈价格吧,吃点儿亏没关系,但是必须把这台坦克拿下来!”
    大伊万点点头,踩着坦克回到“坟场”边缘之后,在那位大巴车司机的翻译下开始了艰难的谈判。
    鬼知道这位车间主任是不是真的听不懂俄语,不过他的开价却真心不便宜,t-34/57坦克固然格外的稀有,但再怎么稀有也绝对卖不上100万美元,可对方的开价却是咬死了120万美元!
    “这还谈个屁?这价格都够买下这座修理厂了吧?”
    石泉顿时没了兴致,他能为这台坦克掏50万美元就已经是咬着牙愿意当一回冤大头了,120万买辆t-34回去,恐怕会被同行笑死,哪怕它是稀有的t-34/57,也终究没有跳出t-34这个大分类。
    眼看双方就要谈崩,那位车间主任突然抄起手台喊了一嗓子,随后在石泉等人的警惕中,老旧的龙门吊缓缓移动,同时几个工人手脚麻利的踩着坦克走向了那座最中心的纪念碑。
    在石泉等人不明所以的围观中,那台原本放在纪念碑上的t-34/57坦克被缓缓吊起,随后送到了场地边缘的空地上。
    这位车间主任朝身边的工人说了句什么,后者从包里掏出一瓶化学清洗剂走向了坦克,随后竟然当着众人的面给坦克加上燃油连上了启动电瓶!
    “他们该不会是想把这台坦克发动起来吧?”何天雷一副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
    “估计问题不大”
    一起跟过来的海宁却并不觉得奇怪,“这种老家伙可比现在那些满身电路的娇贵货色靠谱多了,看着吧,只要这台坦克被放上纪念碑之前没问题,很快就能发动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