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环球挖土党 第44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伊万神色严肃地说道,“让所有人都警惕起来吧,这里是地下军火交易泛滥的乌克兰,就算有人朝我们发射rpg我都不意外。”
    “我知道了”石泉回复了一句,同时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两百多公里的路程一直开到了天色擦黑,众人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这才抵达了乌克兰。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们抵达后被安排在了紧挨着第聂伯河的一座苏联时代的疗养院里,而在他们的身后,就是基辅的地标——母亲山上的祖国母亲雕像。
    这座手持利剑和盾牌的不锈钢雕塑和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马马耶夫岗上的祖国母亲雕塑可谓入出一辙,同样紧挨着河边,同样位于城市的中心。
    只不过基辅,或者说乌克兰人对这座雕像却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几乎从从雕像建成的那一天起,就给它起了个“勃列日涅夫的妈妈”的外号。(雕像建成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晚期)
    尤其在苏联解体后,至今仍有一部分人对“祖国母亲”手中盾牌上的苏联国徽耿耿于怀。只不过碍于这座纪念基辅保卫战的祖国母亲雕像象征意义巨大,至今没有人敢对她下手罢了。
    如此荒诞却又如此悲凉就是这座雕像的现实,但不管是这次来的两家俱乐部,还是白俄的官方挖掘队,对此却只能保持沉默,这里终究是乌克兰,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选择。
    安排好了住宿,石泉等人特意留下两个涅涅茨帮手在疗养院的房间里照看停车场里的车队,其余人则在额外支付了一笔不菲的小费之后,跟着一名女接待搭乘大巴车赶到了被夜色笼罩的雕像之下。
    趁着女接待去和值班人员交涉的功夫,石泉等人走下大巴车仰着头看向斩入夜空的不锈钢利剑,以及雕像左手擎着的巨大盾牌久久沉默。
    不管这座城市今天的意识形态如何,但却不得不承认至少在二战后苏联解体前,这是一座货真价实的,也是整个苏联仅有的十二座“英雄城市”。
    带着一丝丝的遗憾和惋惜,众人等女接待沟通好了之后,额外支付了1000美元的电费,这才有机会分批搭乘雕像底座内部的电梯来到雕像肩膀的观景台,眺望一眼被灯火笼罩的基辅城。
    石泉弯下腰,将手越过栏杆抚摸着被春雨打湿的不锈钢雕像,冰凉坚硬的触感中,还带着一丝尘土湿润后特有的滑腻。
    “当初保护了基辅的英雄们恐怕绝对想不到,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荣耀竟然成了耻辱。”艾琳娜指着脚下灯火通明的城市,“这已经是不是那座英雄城了,那座英雄城已经和苏联一起消失了。”
    “但愿他们不会后悔吧。”石泉意兴阑珊的喃喃自语。
    他虽然同样对苏联没有什么好感,但他毕竟是个外人,别说没有好感,就算抱有敌意都完全说的过去。但脚下那座城市里的一部分人,或者说一大部分人却不一样,他们和父辈甚至祖辈和这座城市这座雕像荣辱与共,他们自己却又亲手把那些英雄荣耀丢进垃圾堆踩上两脚。
    他们脸上肆意呈现的疯狂笑容满是对美式自由的向往,却浑然不知在旁观者的冷眼中完全就是一群让人或是悲凉或是冷笑的、可怜而又愚蠢的小丑罢了。甚至连这次的官方挖掘活动,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充斥着惺惺作态的丑恶。
    “他们不会后悔的,而且就算后悔也晚了。”艾琳娜背靠着栏杆看向第聂伯河的东岸,“1941年9月的时候,对岸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超过60万苏联红军成了俘虏。”
    说到这里,艾琳娜转过头看向石泉,“如果这样的包围战发生在你们华夏,恐怕会和敌国成为世仇吧?”
    “民族之仇,不敢忘,不能忘,甚至连选择原谅曾经的敌人都是耻辱。”
    石泉说完突然间没了兴致,意兴阑珊的转头走向楼梯,“随便挖两天应付一下我们就回去吧,突然觉得这地方挺没意思的。”
    “但是他们忘了,忘的干干净净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艾琳娜最后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基辅,转身追上了已经走到电梯口的石泉。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俱乐部的众人回疗养院的路上兴致都不算太高。不过等到第二天一早,两国官方在雕像下举行的纪念仪式开始之后,让他们意外的一幕出现在了通往祖国母亲雕像的公路两侧。
    那是一些年轻人组成的队伍,他们穿着二战苏联红军的制服,手里拿着莫辛纳甘或者波波沙冲锋枪,同时在这些老式武器的枪口上,还分别绑着一束被蒙蒙细雨打湿的向日葵。
    而在这支队伍的正前方,是个坐在轮椅上,同样穿着苏联红军制服,同时胸前别满了军功章的老人。
    离着这些特殊的观众不远,还有几个手拿横幅或者准备焚烧苏联国旗的男人,正被一群体型和维卡大姐有的一拼的乌克兰女人围在人行道上拳打脚踢,甚至其中一个彪悍女人直接掀翻路边的长椅扣在了被揍男人的身上。
    “看来这里还有人记得曾经发生的一切”石泉忍住笑意朝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艾琳娜说道。
    “而且是女人”艾琳娜说完,竟然直接打开大巴车的车窗,趁着等待进入博物馆的功夫,将上半身探到车子外面,朝路边高声喊道,“伟大的斯拉夫女人必胜!打死那些垃圾!乌拉!”
    “乌拉!”
    那些正在暴揍男人的大妈们举起粗壮的胳膊,扯着嗓子回应了一句,随后越发卖力的挥舞着手中的各种“冷兵器”。
    同时在人群中,另有一些人默默的拉上装有横幅的背包拉链,随后从周围人的手中抢来一束向日葵,比周围人更加“深情”的看着高大的祖国母亲雕像。
    不管是路边的闹剧还是探出车身的艾琳娜,以及那些穿着苏联红军制服的年轻人,他们都被白俄来的记者拍的一清二楚。
    自从昨天在边境被砸了石头之后,这家电视台已经不打算客气,这次是铁了心要好好包装一下同为白俄人的艾琳娜,不为别的,就为了给那些敢砸记者车玻璃的垃圾们好好上一节历史课。
    再次进入基辅国立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雕像下的广场已经铺上了红毯。中间的小台子上摆着好几个话筒,第一排的椅子上更是坐满了挂着记者证的记者。
    相比如此简陋的会场,乌克兰一方参与此次挖掘活动的挖土党同行们更加奇怪。他们宁愿坐在远处湿漉漉的台阶上,也不愿意去和那些记者坐在一起。甚至就连那些穿着博物馆工服的考古队成员都或坐或站的倚靠着摆放在广场中的那几台老式坦克,同样没有坐下来的意思。
    “这是什么情况?”石泉等人面面相觑。
    “安娜太太,这是什么情况?”大伊万一番踅摸,在人群的角落找到了前段时间还在斯维萨有过合作的安娜太太。
    “列昂尼德呢?”满头银发的爱娜太太往大伊万身后找了一圈,却并没有看到她想看到的人,不由的有些失望。
    大伊万咧咧嘴,早有准备的从怀里掏出一张名片,挤眉弄眼地说道,“列昂尼德不敢见你,不过安娜太太,如果有时间不妨去我的古董店坐坐怎么样?”
    “你这个提议不错”安娜太太满意的收起名片,“你刚刚说什么来着?”
    “我是说,你们怎么不去椅子上坐着?”大伊万见石泉等人也围了过来,索性问的更详细了一些。
    “我们可不想去当小丑”
    安娜太太语气中的鄙夷毫不掩饰,“这根本不算官方挖掘活动,只不过是一场拙略的正治作秀,相比怎样演一场让人作呕的戏欺骗一些没长脑子的蠢货,能不能挖出那些早就没人记得的尸骨本身并不要重要。”
    第528章 239高地
    基辅国立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露天广场,蒙蒙的细雨中,轮番上台讲话的乌方领导一个比一个激情澎湃,对比之前在边境线上见到的一幕完全就是“判若两国”。
    会场的最后一排角落,石泉冷眼看着场外那些或是面带嘲讽,或是泪流满面的本地“观众”陷入了沉思。
    这场官方挖掘活动或许真的像安娜太太说的那样只不过是一场拙劣的政治作秀,而这场用二战牺牲的红军作为背景的秀,极有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转移乌克兰基层普通人的注意力而已。
    作为俄罗斯人的大伊万或许看的更加透彻,用他的话说,“苏联的英雄不值得乌克兰的政客们掉眼泪,这场过分浮夸的官方活动背后,极有可能只是因为乌克兰最近要有什么小动作。”
    虽然淋着雨浪费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但好消息却是不少。别的不说,至少他们在会前已经得到了很明确的保证,除了苏联红军的尸骨,这次官方活动挖到的所有战利品都归挖掘团队所有——只要缴纳其价值25%的税就可以,当然,如果运出国,需要再额外缴纳10%的税。
    这些政客们把挖掘活动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生意这才满意而归,而在台下,不管是大伊万还是年迈的博斯克先生,都已经提前和乌克兰一方的挖掘团队提前达成了收购交易。
    至于所谓的税,大不了发现之后不挖出来,等活动结束之后再说。甚至只要收买了跟随的官方人员以及那些电视台记者,那些有潜在交易价值的战利品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次的出土名单上。
    总得来说,无论组织方、参与方还是监督方,为了各自的利益诉求,都会让这次活动办好,至于桌子底下的东西,只要别摆在明面上,没什么是不能谈的。
    等到变了味的纪念仪式结束,众人在接待的带领下参观了一圈博物馆内外的展品,随后便被大巴车拉着回到了疗养院。
    根本就没有离开停车场,包括安娜太太和博斯克先生以及那位阿尔焦姆连长在内,几位参与这次挖掘活动的业内重量级人物都被大伊万和石泉邀请到了展开的医疗车里。
    “尤里,伊万,邀请我们来应该不会只是为了让我们眼馋这些工作车的吧?”
    博斯克先生笑眯眯的开着玩笑,同时使唤站在他身后的胖加里给刘小野帮忙,为在座的每个人都倒上了一杯香浓的咖啡。
    “如果显摆我们的工作车,我会现在应该站在车子外面。”大伊万主动开口,咧着大嘴说道,“相信这次挖掘活动大家肯定都会有大收获,现在不如让我们谈谈和那些即将出土的战利品有关的生意怎么样?”
    “你想买我们的战利品?”安娜太太的下手位,一个看起来至少有两三百斤的大胖子端着咖啡杯目光炯炯的问道,看那样子似乎对这生意颇有兴趣。
    “更准确的说,我们是想买博斯克俱乐部翻新修复过的稀有战利品。”大伊万说话的同时,刘小野和艾琳娜将一份a4纸打印的清单分别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上。
    “这是你们想要的?”安娜太太挑着眉毛问道,“怎么把列车炮还放在里面了?谁能挖到这种东西?”
    “龙和熊探险俱乐部就挖到过”
    大伊万得意的朝自己比了比大拇指,“这份表格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如果你们能发现这张清单里没有的稀有战争装备,可以打最下面的红色电话,只要还有修复的可能,我们高价收购。”
    “如果是这张清单里的战争文物呢?”安娜太太将清单丢到桌子上,翘着二郎腿问道。
    “如果是这张清单里的,就打最下面的蓝色电话号码。”博斯克接过话题,“我们会酌情收购,哪怕只是一个有用的零件,我们都会收购。”
    “先生们,女士们。”
    石泉轻轻敲了敲桌子,等到将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这才不急不缓地说道,“不管是龙和熊探险俱乐部,还是博斯克俱乐部,我们收购的唯一一条限制,是这些战争文物的身上没有不干净的东西。”
    “如果到时候盖格计数器乱响,交易立即作废。”博斯克先生生怕有人故意听不懂,索性把话直接说透。
    “这一点你们可以放心”安娜太太语气严肃地说道,“就算是一颗带辐射的螺丝钉,都不会从我们的手上交易出去。你们没有意见吧?”
    “当然没有意见!”
    “放心吧安娜太太!”
    医疗车的乌克兰同行们见安娜看向他们,立刻拍着胸脯做出了保证。别看安娜太太一年也来不了基辅几次,但年轻的时候毕竟曾为kgb工作,不管是她的人脉还是手里掌握的挖土党们最需要的历史情报,都足以让她在乌克兰同行圈子里举重若轻,更别提这次还给在做的众人找来个大买家。
    谈妥了潜在的交易,众人将咖啡换成香槟碰了一杯,随后各自不再耽搁,各自带着各自的团队驾车离开了疗养院的停车场。
    留在最后的博斯克和安娜太太自然不会真的跟着跑现场,未来的几天,他们都将留守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疗养院里坐镇。
    “尤里,伊万,你们真的有把握把收购来的战争文物卖出去?”博斯克不放心的问道,这些破铜烂铁虽然收购价不一定能花多少钱,但想修复到能当作商品来卖的程度,却要投入不少的精力。
    “等年底的时候,您如果有时间可以跟着瓦连京先生参加一次我们俱乐部一年一度的拍卖会。”石泉异常自信地说道,“相信我,就算是他们能把那份名单里的所有战争文物都挖出来,只要你能修复成功,我们就能卖出去。”
    他当然有足够的自信,别的不说,单单安德烈和最近对这些东西格外感兴趣的霍衡就是个无底洞。
    “不知道到时候我有没有资格也去你们的拍卖会看看?”安娜太太笑眯眯的问道。
    “当然没问题,这是我们的荣幸。”石泉客气地说道。
    “那我可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安娜太太满意的点点头。
    “博斯克先生”石泉指着正费力的往卡车驾驶室里爬的胖加里说道,“您真的决定让他带队?”
    “我知道你们之间有过一些小冲突”
    博斯克浑不在意的摆摆手,“白俄的工作模式还带着苏联时代的影子,就像苏联需要kgb一样,我们的俱乐部员工们也需要一个督促他们的人,所以别误会胖加里,他确实各种各样的毛病,却同样是个不可或缺的好同志。”
    石泉神色古怪的和艾琳娜对视一眼,后者耸耸肩,“或许他就是那条鲶鱼吧。”
    “我们的小团队里虽然没有鲶鱼,但却有条咸鱼,不过可惜他现在还在北冰洋飘着呢。”
    石泉自嘲了一句,告别了两位老前辈,带着龙和熊俱乐部的车队最后一个开出停车场,跟在博斯克俱乐部车队的后面离开基辅城区,直奔160多公里外的利相卡。
    “泉子,那辆黑色的轿车从我们出发之后就一直跟着我们呢。”何天雷在无线电频道里提醒道。
    “大家都警惕点儿,至于那辆车就让他跟着吧。”
    石泉回应了一句,但除了这样之外却是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办法,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车队还跟着两家电视台的新闻车,就算白俄跟来的是自己人,但乌克兰的记者却指不定有多期待他们犯点错误呢。
    再加上这次挖掘活动的负责人阿尔焦姆连长和他手下的士兵被分配到了100多公里外的卡尼夫,仅靠他们和同样在利相卡附近挖掘的博斯克俱乐部的人,就算真的发生点什么也来不及过来帮自己。
    一路小心加谨慎,等他们赶到被广袤农田包裹的利相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为了避免麻烦,两个俱乐部的车队并没有进城,而是绕着利相卡转了半圈,直接开到了城西郊外那片种满了小麦的农田边缘。
    “尤里先生,你们今天打算先休息休息还是打算立刻就开始挖掘活动?”胖加里格外客气的问道,早已不复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动刀动枪的嚣张模样。
    “挖掘先不急,不如和我们一起先看看这239高地怎么样?”石泉微笑着发出邀请,同样是从草根儿爬起来的,他可不会因为自己如今混出了人模狗样就看不起这个曾经和自己起过小冲突的胖子。
    “我的荣幸,尤里先生。”胖加里谦逊客气地说道,自动走到了落后石泉等人一步的位置。
    “这胖子有点儿意思……”石泉用汉语低声嘀咕了一句,在阿萨克和邓书香若有似无的保护之下,沿着农田边缘的土路走向了不远处格尼洛伊季基奇河的河畔。
    站在通往河岸的缓坡顶端,大伊万踢了踢脚下已经开始抽芽的麦田缓坡说道,“我们脚下的这片广袤农田就是当时的239高地,德国人当时也是从这里横穿河道逃出包围圈的,至于没逃出去的那些,最后基本都被哥萨克骑兵砍了。”
    第529章 大工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