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环球挖土党 第2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等拽上来你们就知道了!”
    大伊万不想过多解释,显然是想把惊喜留到最后,“这一次我们很可能又要改写历史了。”
    “先回去再说!”
    等石泉关上高压水枪,艾琳娜何天雷两人驾驶着挖掘机直接“挖着”石泉和大伊万离开了腥臭的沼泽。
    如今这片沼泽的边缘多出了一条长达13米,深度超过三米,宽也有四米的壕沟。这壕沟尽头则更深一些,而两侧是用原木和钢板搭建的临时挡泥坝,脚下同样是用钢板铺就的地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片沼泽中开出一条临时打捞通道。
    两台挖掘机碾压着钢板快速离开,沿着原木铺就的斜坡爬上沼泽边缘。这两台挖掘机排着队依次顶住串联在一起的四台太脱拉。它们全都会被拿来当作滑轮分力装置的锚点。
    而作为拖拽的主力,则是那两台坦克底盘、一台履带式推土机以及一台履带式挖掘机。如果这么大的动力都没办法把沼泽深处的坦克拽出来,那么他们就只能想办法再联系更多的拖车。
    “各车注意!”石泉钻进其中一台坦克底盘,捏着手台大声喊道,“三秒倒计时,3、2、1!”
    尾音未落,四人同时加大油门并且推动了前进操纵杆。
    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排气管喷出的蓝色或者黑色烟雾,粗大的履带卷起湿润的泥土,随着钢丝绳逐渐绷紧,沼泽深处也开始了缓缓蠕动。
    随着拖车组缓缓前进,一台密布泥浆异常高大的坦克缓缓的碾压上了铺路的钢板。
    “嘎吱嘎吱”的刺耳噪音中,原本已经锈死的履带在短暂的僵持后重新运作,图拽组的众人明显感觉到压力骤减,连前进的速度都跟着上升了一大截。
    而在作为锚点的太脱拉车顶,娜莎已经举着单反拍下了这台坦克出土的瞬间。
    匆匆看了一眼挂满了泥浆的坦克,石泉压下心中的震撼,重新驾驶着一台挖掘机回到了挖掘点,现在还不是考证的时候,这里埋着的可不止一台坦克!
    等抽水机排干净挖掘点的污水,大伊万操纵着挖掘斗在他印象中的位置挖了一圈,总算找到个乌漆麻黑的圆柱子。
    “就是这个!”
    大伊万直接跳上满是污泥的钢板,用固定在挖掘机后面的钢丝绳拴住了刚刚挖出来的东西。
    “二战的时候苏联红军还用过这种老掉牙的火炮?”
    石泉扒在驾驶室边上观察了好一会儿看明白,这次挖出来的竟然是个前膛炮,这玩意儿放在百年前的华夏还有个唬人的名字——红衣大将军!
    “二战?”
    大伊万闻言笑出了声,“这可不是二战时候的东西,甚至它都不是一战时候用到的装备。”
    还没等大伊万解释,站在挖掘机另一边的何天雷指着挖掘点,“那地方好像有个车灯。”
    一边说着,何天雷直接坐上了驾驶位,操纵着挖掘斗轻轻刮过他看中的区域。
    “又是一台奔驰卡车。”
    大伊万爬上挖掘机只扫了一眼便肯定说道,“不用为它浪费时间了,车轴都掉了估计捞出来也是废铁。咱们赶紧回去!”
    何天雷看了眼石泉,见他也点头,这才赶紧驾驶着挖掘拖拽着屁股后面的前膛炮离开了沼泽地。
    等他们前脚离开,早已等待多时的三个女人已经相互配合着把连接着那些钢板的钢丝绳挂在了推土机上面准备拽出来。这些钢板和挖掘设备一样都是租来的,如果丢在这里要赔不少钱,倒是那些原木不用收回。
    趁着那边在忙,何天雷开启高压水枪把打捞上来的坦克和前膛炮里外里冲洗的干干净净。
    “先说说这门前膛炮吧。”
    石泉指着躺在草地上足有三米多长的大炮筒说道,如果他没猜错,当初那枚白色箭头指的应该就是这门老炮。
    “这里是维亚济马。”大伊万只说了一句便住口不言。
    “然后呢?”石泉等人一脸茫然。
    “1812年的俄法战争,拿破仑就是从这里往西南逃跑的,一路上他丢弃了几乎所有的骑兵和炮兵,当然,还有火炮。”
    大伊万脚踩着炮身,“毫无疑问,这门大炮肯定是当时拿破仑炮兵装备的12磅野战炮,它原本应该有个炮架的。但毕竟被埋了两百多年,现在还能留下个保存的这么好的炮管已经非常难得了。”
    说到这里,大伊万转过身指着身后的坦克,“这个你们总知道吧?”
    “kv2坦克!”石泉难掩激动,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种大家伙虽然同样有各种缺点,但那惊人的防御力却完全担得起变态的称号,它与其说是重型坦克不如说是加了装甲的自行榴弹炮。而与其说是自行榴弹炮,还不如更加简单直接的把kv2称作东线战场上昙花一现的怪物更加合适!
    “而且这是一台使用mt1炮塔的早期型号,平面装甲板,七边形炮塔,这种大家伙的存世量可不算多,目前早期型号好像只有车里雅宾的博物馆还有库宾卡博物馆里有。”
    “这种大家伙还参加过莫斯科会战?”
    石泉打量着这台坦克正面装甲上密布额弹痕,虽然不是倾斜装甲,但这些大大小小的弹坑根本就没有一个算得上致命!
    “虽然它的正式生产时间只有40年到41年,但最早在39年9月的时候kv2的样车就被送到莫斯科进行展示了。”
    大伊万指着莫斯科的方向,“能在这里找到kv2一点儿都不奇怪,不过这种大家伙的重心太高,在这种沼泽地带很容易发生侧翻。大概这也是它被抛弃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一边说着,大伊万爬上高的吓人的炮塔,“正常来说,被遗弃的kv2都会被苏联红军放掉火炮复进机的液压油然后开炮,巨大的后坐力会直接毁掉火炮。”
    “喀拉”一声,生锈的炮塔顶盖被撬棍打开,大伊万撅着屁股举着手电筒往里面看了一圈,沉闷的喊声顺着炮管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运气不错,火炮系统完整,这里面甚至连弹药架都没有,看来当年是被拿来当清障车用的。”
    “扛着火炮的正面打击碾压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那种清障车?”石泉反问道。
    “就是那种。”
    大伊万骑在湿乎乎的炮管上,“这种坦克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装甲够厚重量够大!”
    “但现在的麻烦也是这些,咱们怎么把它运走?”
    石泉仰头看着大伊万,“这坦克高度都快四米了吧?火车运输恐怕会超限。”
    “炮塔和底盘分开托运不就行了,只要多租一辆平板车和一台起重机就可以。”说完,大伊万掏出手机直接拨通了挖掘机上的电话。
    一番安排之后,这货仍旧骑在炮管上不肯下来,“接下来怎么安排?”
    “新买的太脱拉已经到莫斯科了”
    石泉看向身边的艾琳娜和刘小野,“你们俩今天就开车去莫斯科的改装厂,两辆车都要进行改装,尤其那辆医疗保障车,小野你得重点盯着,不要舍不得花钱,你觉得需要的医疗设备能加上的都加上!”
    “那必须的!”刘小野晃着小拳头保证道。
    “娜莎,你们什么时候出发去欧洲?”艾琳娜扭头看向端着咖啡的娜莎。
    “明天一早吧。”
    娜莎顶着俩黑眼圈,这些天她可没闲着,想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找到关于硫磺营地的蛛丝马迹绝对不是轻松的工作,更别提她同时还要负责查找那位陆军中将的相关信息为接下来的欧洲之行打掩护。
    艾琳娜闻言又凑到石泉的边上,“你呢?这几天你打算怎么过?”
    “我准备回雷达站看看。”
    石泉指着身前的重型坦克,“顺便还要安排下这些战利品的存放问题,我听海宁说现在雷达站那边已经快没地方摆放这些坦克了。”
    “我和你去雷达站吧?”
    艾琳娜将手搭在石泉的肩膀上,“改装的事让雅科夫陪着小野去就行,我已经很久没见到我的姐妹们了。”
    月初不是还在斯摩棱斯克见过嘛?石泉终究没敢实话实说,而是痛快的答应了艾琳娜的要求。
    “既然这样,咱们等下把东西运走之后,把车全开到改装厂做个保养,然后各忙各的,5月8号晚上在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的停车场集合。”石泉拍板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趁着大伊万喊来的人还没过来,众人齐心协力将钢板抽出来用水枪洗干净装上了原本用来拉木材的卡车。最后再用推土机将挖上来的烂泥巴胡乱推回沼泽了事。这回填的工作可以敷衍,但却不能不做,否则的话同样会面临高额的罚款。
    冒着被抓到罚款的风险,何天雷操纵着高压水枪把各自的座驾全部清洗干净,大伊万租来的起重机和平板拖车也到了。
    在起重机的帮助下轻轻松松将所有发现装车,长长的车队离开一片狼藉的沼泽地浩浩荡荡的开到了维亚济马的火车站。
    第193章 生机勃勃的雷达站
    四月底的贝加尔湖冰雪初融却依旧寒冷,湖畔小镇里的游客却一点儿都不见少。
    石泉驾驶着租来的越野车穿过热闹的小镇一路往北开上了通往雷达站的盘山路。
    坐在副驾驶抱着冰糖的艾琳娜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沿途电线杆上随着车子前进缓缓转动的摄像头,“这里越来越像个戒备森严的雷达站了。”
    “这里现在还真有雷达,就是不知道咱们的雷达兵在忙什么。”石泉笑着降下车窗,掏出遥控钥匙打开了半山腰上的第一道铁丝网围栏大门。
    这个大门完全就是为了阻拦上山的游客而建造的,上面甚至还挂着当年雷达兵们留下的军事禁区标志。
    这东西比门神和保安都管用,不管是本地人还是过来玩的游客,哪怕有无数的好奇心也自觉的离这里远远的。
    越野车穿过第一道门开上半山腰,艾琳娜的三姐妹已经在最里面一道门等待多时了,当然,如果忽略她们手里的长短武器的话这欢迎场面真的可以算是隆重了。
    “看来我们的雷达兵要比苏联时代的更加尽职。”
    艾琳娜笑着打开车门迎上了她的小姐妹,而比她更快一步的冰糖已经抖动着一身乌黑的长毛,熟门熟路的在半山腰平台上巡视自己的领地。
    “而且咱们的雷达兵更漂亮”
    石泉笑着回应了一句,从后备箱取下两人的行李以及给三姐妹带来的各种零食。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重回雷达站,半山腰上的积雪虽然被打扫干净,但围栏之外的区域依旧可以看到被冰雪覆盖的白桦林以及各种迎接春天的小动物们。
    这些小家伙有的在寻找落地满地的橡果和松塔,也有的在等着这些寻找橡果和松塔的小家伙们送上门来给自己打牙祭。当然,也有扇动着翅膀盘旋在半空等着看热闹,以及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仰头45度,想把这些带翅膀的扑下来当零食的。
    森林的里的规则和角色永远就是这么简单,扮演猎物的和扮演猎手的往往都是同一个演员。
    而在半山腰平台上,现如今已经停满了各种战利品,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仍旧呈现农具状态的斯大林之锤,这一套化剑为犁的重火力已经完成了基础的除锈保养。
    90营的基洛夫帮忙找来的零件也齐了,但在石泉和大伊万的要求下,这些零件却根本没有组装起来。相比收藏战争,也许很多人反倒更有兴趣收藏和平。
    除了斯大林之锤,剩下的便是排成一排的rso履带式卡车,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半履带车辆和三台桶车,这些都是从弹药库运过来的。它们几乎铺满了半山腰平台所有能用来停车的地方,甚至就连那座种满蔬菜的玻璃温室四周都停了一圈半履带摩托。
    至于更加珍贵的三号坦克以及犀牛歼击车则被停进了雷达站内部,这两台战车也是如今三姐妹的修复重点。而已经完成翻新和保养的ak176舰炮则直接被摆在了雷达站门口,昂扬的炮管正对着进入半山腰平台的盘山路。
    这座舰炮的弹药架上可是还有100多发76毫米炮弹的,只要通上电绝对是看家护院的镇宅神器。
    平台上的变化巨大,雷达站内部同样如此。一层的天井平台早已不复当初举办拍卖会时候的整洁雅致,除了那颗棕榈树和四周的已经开始攀枝的紫藤花依旧茂盛,其余的空间完全变成了大型战车维修厂。
    甚至在一楼某个房间还安装了一台小型的龙门吊,这玩意儿完全就是为了维修坦克准备的。
    “你们在这儿生活的怎样?”石泉扭头朝三姐妹问道。
    “每天修修坦克打打猎,累了就晒个日光浴。这里完全就是梦想中的退休生活。”名叫马丽娜的姑娘将猎枪挂在门廊一侧的武器架上,听他的语气就知道对这里的生活非常满意。
    “另外这里的场地目前虽然还能停下一些车,但很明显停车位已经不太够用。”说这话的是那位名叫塔吉亚娜的姑娘,这姑娘就现实多了。
    “还有其他麻烦吗?”石泉看向三姐妹中的最后一位。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采购很多配件的周期太长。”
    三姐妹中的根妮雅指着停在天井里的三号坦克以及犀牛歼击车,“很多零件当地根本买不到,需要维卡大姐从欧洲部分帮忙采购,小件儿还能通过空运送到市里,但大件儿就只能通过火车运输,周期要四五天甚至更久。”
    “零件的事情没办法。”
    石泉打量着被移除了炮塔的三号坦克,“就算咱们在斯摩棱斯克,很多修复工作也经常因为零件采购的问题停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