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环球挖土党 第2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石泉兄弟俩对视一眼,最终也只能站在伊戈尔旁边陪着等结果。而不知道谁打电话招呼来急救车赶到之后钻进房车里就再也没有出来,看那架势竟然就准备在里面继续手术。
    前前后后等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房车的舱门再次被打开,俩倒霉蛋总算活着被抬了出来。
    “运气不错,养几个月又能活蹦乱跳的。”刘小野满头大汗的从房车里走出来宣布了好消息。
    “来一支?”艾琳娜将抽了一半的手卷递给刘小野。
    刘小野皱着鼻子举起冰凉的可乐,“算了吧,我有这个就行。”
    “辛苦你了”石泉朝何天雷比比手指,“让这车里散散味儿,你先去你雷哥的车。咱们先换个营地。”
    “好嘞!”刘小野乐呵呵的跟着看热闹的何天雷往车里走。
    四辆车再次启动,沿着仅有两米多宽的林间小路钻进了金属森林的深处,等他们赶到山谷搜索队的营地时才发现这里压根就是个废弃的火炮阵地。
    再次选好位置,众人搭建好了营地之后依旧留下刘小野和娜莎两人看守营地,其余四人则扛着金属探测器以及工兵铲跟着山谷队的志愿者往挖掘现场走。
    从这片密林地表残存的痕迹就能看出来当时战争的惨烈,蜿蜒的战壕如今虽然只剩下不到半米深的浅坑。但正对着营地的那个用半埋在碎石和泥土中的坦克改造的碉堡,却仍旧杀气腾腾的瞄准着当年德军来袭的方向。
    “从这台坦克往西都是咱们的地盘,兄弟们加着小心别玩炸了。”石泉踩着坦克炮塔笑道。
    第181章 小兵
    金属森林深处,大伊万正蹲在苏军当年遗留下来的战壕边缘小心的清理着刚刚发现的焦黑原木。
    这里在当年也许是前线指挥所,也许只是个休息室或者被赋予其他任何功能的地下空间。但无论是什么,不可否认的是这原木之下的空间绝对不算大。
    随着一根根胳膊粗的木棍被抽走丢到一边,眼尖的艾琳娜第一个将手电筒的灯光对准了地下空间正中那张七拼八凑的桌子上,“这里好像是个指挥所?”
    “看样子应该是个前线观察哨”
    石泉掏出激光笔,指着摆在桌子上的那几个望远镜盒子,以及电话机开玩笑道,“如果运气好的话,咱们顺着电话线也许能找到真正的指挥所。”
    “除非电话线还没烂透”
    丢掉原木的大伊万看着众人,“这次我要亲自下去清理!”
    “呦?我们高贵的文物掮客终于要自己动手了?”
    大伊万恬不知耻的咧着大嘴,贱嗖嗖地说道,“之前几个挖掘点你们的运气太差了,看看这次我能发现些什么。”
    有大伊万毛遂自荐,其他人自然不会和他抢,这又不是什么轻松的工作,而且风险还比较大,鬼知道一角下去能踩到什么玩意儿。
    将铝合金的折叠梯子放在观察哨边缘,大伊万装模作样的比划了一番东正教的祈祷仪式,然后这才顺着梯子小心翼翼的进入观察哨。
    “望远镜都废了”
    大伊万打开那些牛皮盒子看了眼,然后便粗暴的将其丢给了头顶的石泉等人。手忙脚乱的接过盒子,外表看着还好,可里面却已经满是霉斑和锈迹,这对于望远镜这种光学产品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将望远镜放到一边,戏精大伊万已经用脖子夹着那枚脏兮兮的电话机,另一只手轻轻摇了几圈尚且能动的发电摇柄,然后怪腔怪调地说道,“尤里同志,请让我可爱的娜莎给我送一瓶亲爱的伏特加过来!”
    “伏特加没有,大耳刮子不知道你要不要?”石泉举着手机把现场拍下来直接发给了娜莎。
    抽够了疯,大伊万这才舍得将保存的还算不错的电话机递上来,然后开始处理那具靠着观察哨边缘半埋在土里的尸骨。
    随着一截截的尸骨被小心翼翼的递上来,大伊万从泥土中翻出一支破了一个镜筒的望远镜,“毫无疑问,这个倒霉鬼被对面阵地的狙击手给盯上了。”
    大伊万将那支残破的望远镜举在眼前,站在刚刚那具尸体所在的大概位置,“他当时应该就是站在这里,以这个姿势观察对面的,然后一颗子弹打穿了望远镜之后直接进入了他的脑子。”
    “等挖完了这边,咱们去对面看看!”
    艾琳娜蠢蠢欲动的嘀咕一句,他们现在挖掘的苏联红军遗体最后都要上交给90营的人,所以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收益,与其这样倒不如尽快去对面看看呢。
    石泉接过大伊万递上来的步枪,“那边估计在十多年前就被挖光了,咱们沿着这条战壕先挖半天顺便熟悉下现场,等明天就去周围转转。”
    草草完成了观察哨的挖掘,众人将尸骨装上裹尸袋,发现的战利品直接堆在一边继续开始分段挖掘。
    暗中瞅了眼距离地表仅仅不到半米的白色箭头,石泉再次扬起了工兵铲。这枚白色箭头是他以交流学习的名义偷摸了山谷搜索队十几张地图之后唯一的一个看似高价值的收获。
    轻轻的一铁锹下去,潮湿的泥土中还夹杂着一枚锈迹斑斑的炮弹碎片和几块鸡蛋大小的碎石。这种土质难挖的要死,而且金属摩擦的刺耳噪音既刺耳又吓人。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一铲子挖到的到底爆炸物还是罐头皮。
    清理干净地表长满杂草的浮土,石泉的动作也变的愈发小心。随着一层层的泥土被清理干净,战壕又恢复了当年的深度。同时挖掘的位置也出现了一小截褐红色的脊椎骨。
    既然知道了被挖掘对象的性质,扩大挖掘面积的速度陡然加快,前后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便将挖掘范围扩大到了一米宽两米长。
    只不过随着这具尸体渐渐露出土层,他却皱起了眉头,这不像个成年人!抽出卷尺量了量尸骨的长度,只有不到一米三而已!
    默默的抽出裹尸袋铺好,石泉将一块块还没来得及长大的骸骨起出来放在裹尸袋上。一同放上去的还有那些腐朽破碎的衣服。
    可当他第二次拿起一对盆骨的时候,石泉回头看看裹尸袋,再看看手里……
    “艾琳娜!过来帮忙!”
    石泉这一嗓子可不止招呼来了他要找的人,连大伊万兄弟俩都好奇的凑了上来。
    “发现什么了?”大伊万还没问完便看到了摆在裹尸袋上的尸骨,“孩子?”
    “而且不止一具”
    石泉这才将手里的第二对儿盆骨放在裹尸袋上,“这里可能是个掩埋坑!”
    “挖出来就知道了。”
    大伊万招呼何天雷一起,挥舞着工兵铲沿着石泉刚刚挖开的区域继续扩大挖掘范围,而艾琳娜则过来帮忙一起清理尸骨。
    随着大伊万兄弟俩不断扩大挖掘范围,地上摆着的裹尸袋也越来越多,但无一例外的,这些尸体竟然都是孩子,而且他们的死因也出奇的一致,几乎每个人的头上都有弹孔!
    “尤里,你觉得这会不会是屠杀?”艾琳娜一边问着一边拉上了裹尸袋的拉链,这已经是第8具尸体了。
    石泉轻轻摇头,“看得出来这里应该是被当作墓地用了,基本上两三个孩子被埋在一起。我可不认为德国人会做的这么细致。”
    话说到一半,石泉终于挖到了那枚白色箭头,“兄弟们,发现点儿特别的东西。”
    等所有人围过来,他这才轻轻撕开裹了不知道多少层的帆布,最终从里面取出个圆形的铁皮盒子。
    这盒子保存的非常好,盒盖的缝隙处甚至还被浸了蜡油的纱布包裹了一圈。这恐怕已经是在当时的战场上能找到的最好的防水措施了。
    在众人期待的注视下,石泉小心翼翼的撕开蜡封打开盒子。但出人意料的是,这盒子里仅仅只有一个黄皮本子。
    重新换上一副干净的手套,大伊万在石泉的示意下掀开了本子,“1941年7月,接收信件173封,发送信件206封。”
    仅仅读了一句,大伊万便抬起头肯定地说道,“这是苏联红军通信兵的记录本,统计收发信件内容的。”
    一边说着,大伊万还指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道,“他们会详细的记载每封信是否送达,以及收信人是谁,发信人又是谁。”
    “为了蓝帽子的查验?”艾琳娜用极为肯定的语气问道。
    “一方面确实如此”
    大伊万点点头,“不管在哪个国家战时管制通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统计送达情况,毕竟在那时候,从后方寄过来的一封信能很大的鼓舞一线的战士。”
    说到这里,大伊万随意往后翻动了几页,“1941年9月,接收信件261封,发送信件228封。看来当时他们的兵力得到了补充,然后就被调到了这片战场。维亚济马至布良斯克战役总共也就打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继续往后翻,大伊万却愣住了。
    “怎么了?”
    “1941年10月22日,接收信件0,发送信件0,我们被包围了,所有通信兵都被派上战场,虽然他们平均年龄都还不到12岁。”
    大伊万读完,从本子里拿出一张黑白合影,“应该就是这些孩子吧,那场战役是10月23号结束的,换句话说,他们是在战线崩溃的前一天匆匆掩埋了这些小士兵。”
    石泉接过照片,黑白色的合影里,一群半大的孩子靠在不远处那座坦克碉堡的后面。每个孩子的身上都罩着一件雨衣,雨衣之下是个大的远超他们瘦弱身体宽度的邮包。
    将照片还给大伊万,石泉抽出密封袋装上干燥剂,然后示意大伊万将其装进去,“继续挖吧,让伊戈尔的人过来帮忙。”
    大伊万点点头,装好记录本抄起手台开始呼叫伊戈尔。后者在得知他们的发现之后立刻派了一批人过来,同时还十分上路的把和他们一起行动的电视台记者给带来了。
    将接受采访的工作丢给艾琳娜,石泉等人和山谷搜索队的志愿者一起继续挖掘着掩埋坑里的尸体。仅仅不到10米长的战壕墓坑周围出现的裹尸袋越来越多,带给众人的震撼也越来越多。
    根据赶过来的刘小野和山谷搜索队里的一位职业法医判断,这些尸体里年龄最小的只有五六岁,年龄最大的也没有超过15岁!
    挖掘现场的边缘,石泉先是看了眼轻松应付采访的艾琳娜,然后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那21个裹尸袋上。
    山谷的搜索队长伊戈尔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上来,“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太久了,该有人带他们回家了。”
    “这就是战争,对吧?”石泉喃喃自语的问道。
    第182章 自曝犬
    密林中的战壕线正前方,这片空地曾是苏德双方士兵相互发起冲锋的主要战场,如今却已经成了一群挖土党的驻扎营地。
    夜幕之下,四辆围成“回”字形的太脱拉开启了车身全部的露营灯和探照灯,以他们为中心,小到越野车大到卡玛斯,各式车辆围出了一个占地数百平的巨大空场。
    而在这空场的四周,上百个带着俱乐部或者山谷搜索队logo的裹尸袋密密麻麻的摆成了一块块无声的方阵。
    从维亚济马请来的东正教牧师在露营灯、以及龙和熊俱乐部的logo为背景下完成了简单的安魂仪式,这也是东正教教堂所提供诸多“开光”仪式里仅有的几项免费服务之一。
    等仪式结束,已经在金属森林里坚守了一整天的记者们大部分随着90营派来的运尸车返回城郊的墓地安葬苏联士兵,仅剩的几位记者则被邀请到俱乐部营地的内部,围着单独点起来的篝火采访着俱乐部的新闻发言人——艾琳娜。
    太脱拉围出来的营地之外,剩余的挖土党们在短暂的安静之后便恢复心情,合力在空场上点起了一大堆蒸腾跳动的篝火开始了自娱自乐。
    他们都是见惯了生死和尸体的老手,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根本就没资格来这里。况且不管是俄罗斯还是华夏,更说不上是迷信还是错觉,仅仅石泉他自己的体会。
    但凡安葬了军人的墓地或者烈士陵园,别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也不管现场人多人少,根本就不会让人有所谓阴气森森的感觉,反倒是内心无比的踏实。
    想来这些山谷志愿者大抵也是如此的感受吧……
    石泉举着一大扎杯散装啤酒窝在折叠摇椅上欣赏着那几个能歌善舞的山谷队员协力演绎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些颇有些怀旧的挖土党们但凡遇到这种同行集体活动,手风琴、口琴以及苏联时代的老歌几乎已经成了标配。
    一曲终了,伊戈尔站在场地正中举着搪瓷杯子大声喊道,“龙和熊的朋友们,这杯酒感谢你们今天挽救了山谷的两位队员。”
    “乌拉!”
    大伊万第一个举起杯子嚎了一嗓子,在众多人回应的“乌拉”声中,俱乐部的众人各自擎着搪瓷杯子喝掉了杯子里冰凉的酒液。
    “龙和熊的朋友们,第二杯酒感谢你们愿意在一年中最旺季的时候过来帮忙。”伊戈尔说完,第一个喝光了刚刚倒上的伏特加。
    “第三杯酒,为了那些小战士!”
    连续三杯伏特加,现场的气氛达到高潮,众人再次开始了各种自娱自乐的即兴表演。
    热闹了大半个晚上,被山谷搜索队邀请来的众多挖土党们这才心满意足的钻回各自的帐篷或者卡车车厢休息,负责值夜的刘小野和娜莎安排好时间之后开启雷达静静的监控着营地中的一举一动。
    转眼第二天一早,森林中特有的晨雾遮蔽了所有的视线。这里面还夹杂着淡淡的炊烟以及各式早餐飘出来的香气。
    悠闲的吃完了早餐,营地里的挖土党们默契的等待着,谁也没有急着离开营地开始挖掘。
    “什么情况?”何天雷好奇的问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