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环球挖土党 第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假如按照正常程序打开密封舱,这个安瓶就会瞬间破裂和胶卷上的溴化银颗粒发生反应,同时产生的剧毒物质也会给贸然打开密封舱的人带来不小的麻烦。”
    “尤里,看来你要发财了。”
    老安东小心翼翼的把安瓶放回装满水的盒子,“所有这些照片加上照片背后的故事,至少能卖到100美金一张!怎么样?150美金一张把它们卖给我吧?”
    “150美金?”
    石泉摇头,“安东大叔,这些底片我已经卖给乌拉古董店了,现在它们是属于大伊万的,所以卖不卖要听他的,不过我会先把冲洗费给你的。”
    石泉一边说着动作利索的收好三个乐扣盒子,然后从吧台抽屉里数出100张5000面额的卢布递给了老安东,这已经是古拉古董店里全部的活动资金,专门用来打发上门卖古董的散户用的。
    老安东接过钱数也不数的直接丢进手提袋,“尤里,告诉大伊万,如果这些照片他准备卖,请一定卖给我,价格好商量!这可是一位苏联英雄!”
    “说起照片,我也有些老照片也许你喜欢。”
    石泉突然想起来从郭飞那买来的上百封小鬼子家书里可是开出来不少老照片。
    “拿来我看看?一般的货色我可不要。”老安东饶有兴致的重新坐回了高脚凳。
    “你稍等下。”
    石泉先把三个乐扣盒子送进保险箱,随后跑出古董店从房车里取出了一本相册。
    早在拿到这些照片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老安东,只不过年后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这才耽搁了下来。
    “这些是我从华夏带来的,我买到了一些二战时候侵华日军的家书,这些照片基本都是从那些信里翻出来的。”
    耳朵听着石泉的解释,老安东已经从兜里翻出了老花镜戴上。
    用了足足半个多小时,老安东这才心满意足的合上了相册。
    “尤里,亲爱的小尤里,开个价吧!”
    老安东摘下眼镜,低着头摆弄着手里的斯大林同款烟斗。
    “狡猾的老家伙。”
    石泉可没兴趣跟这个老狐狸讨价还价,索性直来直去地说道,“老安东,省掉中间环节吧,给我个最终报价,顺便教我点儿新鲜知识,价格差不多这本相册就是你的了。”
    闻言,老安东终于不再装模作样,将手中的烟斗随意的往吧台上一丢重新翻开了相册。
    “尤里,这本相册里最有价值的照片只有两张。”
    老安东从相册里小心翼翼的抽出两张泛黄的照片摆在两人中间。
    石泉低头看去,第一张照片是个穿着和服的俏丽女人,在她身后是一栋造型别致的建筑。
    第二张照片也是个穿着和服的女人,女人怀里还多了个尚在襁褓的婴儿,这张照片的背景似乎是一座寺庙。
    “这两张有什么特殊的?”石泉抬头问道。
    “先从这一张开始吧。”
    老安东拿起抱孩子女人的照片,“知道这个女人背后的建筑是什么吗?”
    见石泉一脸懵逼的摇头,老安东轻轻拿起照片解释道:“这个女人背后的建筑是一座寺庙,它的名字叫做福济寺。”
    “这个寺庙很有名?”石泉二脸懵逼。
    “看来你真的不知道。”
    老安东叹了口气,“这座寺庙位于rb的长崎,1945年8月9号,这座寺庙和长崎一起被代号‘胖子’的原子弹摧毁,照片里的这个女人和她怀里的孩子,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死于核爆炸。”
    “那这一张……”
    石泉举一反三,立刻猜到了另一张照片的特殊意义。
    “看来你猜到了。”
    老安东点点头,“另外这张,这个女人背后的建筑是广岛产业奖励馆,1945年8月6号,比刚刚那张照片早了三天,‘小男孩’原子弹就是在这座建筑的头顶爆炸的。”
    第049章 老照片里的故事(下)
    老安东带着两张小鬼子女人的照片走了,走之前给石泉留下了整整26万卢布,这个价格是赔是赚不好说,但毫无疑问,安东这个老狐狸肯定会用高出不知道多少倍的价格把那两张照片卖给小鬼子。
    石泉倒是一点儿都不眼红,对他来说,当初5000块买的小鬼子家书除了给他提供了三张地图之外竟然还赚了12000多人民币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他甚至充满善意的想着,如果当初那两颗原子弹威力再大点直接炸沉了那几座小岛,那手里的这本相册随便哪一张没准都是绝版。
    如此看来老安东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点没错,老照片很多时候真就比相机本身要更值钱。
    送走收获满满的老安东,石泉用古董店里的扫描仪把送来的照片全部扫到电脑里发给了仍在彼得堡的大伊万。
    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没想到前后不过半小时大伊万就发来了视频通话。
    “别把照片卖出去!”
    接通瞬间,屏幕里最先说话的反而是娜莎,“这些照片至少价值300美金一张,它们完全可以上拍卖会!”
    “你说这些照片值多少钱?!300美金?一张?”正在炖土豆红烧肉的石泉闻言差点儿把手机丢进油锅里。
    “哪怕是那些普通的生活照,通过娜莎的圈子最低也能卖出300美元以上的价格,前提是我们只冲印一次。”
    大伊万的大脸把娜莎挤到了一边,挥舞着手里刚刚打印出来的照片说道,“但这些照片只是小头,安东只是个摄影师,他关注的只是照片本身,但其实藏在这些照片里的宝贝才是最值钱的!”
    “又是藏在照片里的宝贝?”
    石泉闻言赶紧关掉天然气,不久前老安东从他的老照片里发现了宝藏,他倒要看看这次大伊万能带来什么惊喜。
    透过视频仔细打量,大伊万手里这张照片内容颇为热闹。
    照片里,两台坦克合力拖拽着一辆侧歪在沼泽里的半履带装甲车。
    装甲车屁股后面,一名德国士兵正骑在火炮炮管上高高扬起手中的锤子。
    陷车的沼泽边,十几个满身泥泞的士兵叉着腰露出沮丧的背影。在他们的脚下散乱的堆叠着一枚枚粗壮的炮弹,这几位应该是刚刚从装甲车里把炮弹搬下来。
    “这应该是一台sd.kfz.7半履带式装甲卡车,它后面拖拽的是德国佬有名的88毫米高炮。这两台坦克……”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坦克上。”
    视频里,大伊万用手指头指着照片:“看这里,如果看不清你去把原版照片拿出来,重点在这个骑在炮管上抡锤子的士兵,猜猜他在干嘛?”
    “稍等!”
    石泉知道大伊万肯定是有了大发现,赶紧跑到古董店里打开了保险箱。
    原版照片可比视频里的清楚的多,但很可惜,这张照片上的火炮炮口刚好被附近高大茂盛的松树阴影遮住,根本看不出那个抡锤子的士兵在砸什么。
    “其实猜也能猜得到。”
    大伊万对卖关子这件事乐此不疲,“那个士兵在往炮口里砸木楔子。”
    “木楔子?”
    石泉愕然,“那这门88高炮不就废了?”
    “恰恰相反。”
    大伊万搂着娜莎坐在沙发上循循善诱,“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把炮管堵上?”
    “哦!”
    石泉稍作思索便恍然大悟!
    “你的意思是,他们堵上炮管是因为担心沼泽的泥水腐蚀炮膛,而之所以要担心这个,是因为这些德军士兵已经放弃救援这门88毫米高炮甚至这辆半履带装甲车了?”
    “我一直说你天生是干这一行的人!”
    大伊万一副慧眼识人的得意表情,“这群古板的德国佬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的所有战场上都是出了名的死脑筋。
    东线战场上,只要时间来得及,凡是被他们主动丢弃的火炮大部分都被原木楔子堵住了炮口或者干脆往炮膛里灌满了水泥。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刚刚你猜测的避免腐蚀炮膛,便于未来有机会打扫战场时尽可能的回收火炮。另一个主要目的则是为了避免丢弃的火炮被红军缴获后轻易便能复原二次利用。”
    “也就是说,至少那门88毫米高炮还有可能埋在那片沼泽里!”
    石泉斩钉截铁的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大伊万点点头,“是不是还在,过去挖一下就知道了。怎么样?你不考虑去找一找?”
    “我去找?”
    石泉一愣,“你不去?”
    “我为什么要去?我又不是个挖土党,我只是个文物掮客,与其玩泥巴,等在店里赚差价不是更舒服?”
    大伊万老神在在的敲了敲摄像头,“按照行规,这种情报是要收取预期收益的10%作为消息渠道费的,但鉴于胶卷和相机都是低价从你那买来的。所以这张照片里的宝藏就送给你了,在你找到或者放弃那门88毫米高炮或者那台半履带之前我不会把这些照片和胶卷卖掉的。”
    “你先告诉我这个88毫米高炮和半履带卡车大概值多少钱,如果太便宜了就算了。”
    “尤里”
    大伊万摇头,“你变得骄傲了,竟然开始挑食了。”
    闻言,石泉哈哈大笑,“挑食不是挖土党的特权吗?”
    “说的也对!”
    大伊万憨笑,“德国佬的88毫米高炮堪称整个二战最成功的火炮系统。
    照片里的这门应该是flak36型,是一种高射能打掉盟军飞的最高的飞机,使用穿甲弹时能在1800米之外击穿盟军坦克装甲,甚至放平还能打击步兵的变态武器。
    至于sd.kfz.7有多稀有就不用我说了,2014年一次拍卖上,一辆状况完好能发动的sd.kfz.7成交价超过了65万美元!如果那辆车当时也拽着这么一门88毫米高炮,它的成交价超过100万美元都不稀奇!”
    “你说的那是完好能发动的半履带装甲。”
    石泉将照片重新锁回保险箱,顺便泼了一盆冷水,“就算还在,在水里泡了半个多世纪也早就锈成铁疙瘩了。”
    “就算不能发动只剩个外形,卖给私人博物馆也能轻轻松松卖几万美元。这和豹式不一样,豹式太稀有了,能吃下的人太少,就算吃得下还要考虑会不会被国立博物馆强制征收。
    但这台半履带还有88毫米高炮不一样,虽然稀有但保有量其实都不少,只要找到任何一个很容易就能卖出五六万美元的价格。”
    “我试试吧,能不能找到还要看运气。”
    石泉没把话说死,能否找到那片沼泽未知,沼泽里是否真的有半履带和88毫米炮同样未知,甚至连手镯这次都帮不上忙,这次真的要看运气和实力了。
    虽然听起来就很麻烦,但实际上,真正的挖土党恰恰就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记录里寻找蛛丝马迹,然后循着这一丝一缕的脉络顺藤摸瓜寻找那万一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挖土党看起来都是语言粗鄙衣着邋遢的壮汉,但实际上随便挑一个其历史知识储备都远胜高中历史老师的原因。
    挂掉视频,石泉重新钻进厨房,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吃一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